APP下载

减压游戏在缓解中小学生课业压力 问题中的实践及其效果

2020-08-14郑宇莲杨硕

知识文库 2020年16期
关键词:课业负担期末考试涂鸦

郑宇莲 杨硕

中小学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在困扰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不仅对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危害,而且严重阻碍着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并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和重视。造成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教育本身的原因,也有社会、家庭方面的原因。过重的课业负担加重了学生的学习压力,也扭曲了我国基础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本篇文章明确地阐述了减压游戏在缓解小学生课业压力问题中的实践及其效果。

1 选题的背景

1.1 课业负担

对于课业负担的概念,由于角度等方面的解释不同,其概念也有一些差别。一些学者认为“课业负担是指学生身心所承担的与学校课程有关的一切学习的负荷量”,一些学者则认为“课业压力是指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她们在学习的这一活动中,身体和心理所承受的压力”,还有一些学者认为“课业负担是指中小学学生在从事学习这一过程中所肩负的压力和承担的责任,而其中的压力和责任都来自于外在的环境”,另外有一些学者认为“课业负担是个体体验的压力表现”。最终可以把这些总结为“课业负担就是指学生的生理的负担和心理的负担,而这一负担是为完成一定学习任务而引起的,它强调的是一种承受状态”。

那么为什么作为本该无忧无虑的小学生,却会有课业负担过重现象的出现,并越发的严重呢?首先小学生课业负担的主要来源于社会,目前中国的现状是社会中不同阶层、不同等级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大,优质教育资源稀缺,而导致对优质教育资源占有的加剧,家长会事先设计好孩子的未来,使孩子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下降,导致孩子的压力增加。学生从小被灌输的观念就是“现阶段社会生存的压力大,就业竞争激烈”,而这一观念势必会给学生带来过重的负担。而且小升初、初升高的入学机会和升学机会的不均等,教育过程中所享有的教育条件不均等,学业成功的机会同样也是不均等的,这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都会对学生带来很严重的课业负担。其次,学校、教师、家长等外在个体环境因素也会影响学生的课业负担。处在现在时代的家长与教师都有盲目从众的心理,而且这种心理是很严重的。家长总是怕自己家孩子落后于他人,所以家长就会疯狂的给自己家孩子报各种补课班,来提高孩子的能力,但往往这种情况过于严重的话,反而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课业负担乃至心理负担,从而对孩子的成绩会使得其反。而对于老师来说,在各种考试分数的压力下,教授相同班的各科老师或者是教授同一科的不同老师之间,会自觉地形成一种对学生分数的攀比与模仿。教师的这种情况,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种课业负担的加重。为了使学生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心态,学校也往往会在学生考完试后,将学生的成绩列出相应的排名,而对学生来讲,每一次无论是成绩的上升还是下降都会带给学生一定的压力。最后,学生自身也是影响课业负担过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现在几乎每家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就知道自己带着父母与家人的期望,所以务必要努力学习,这样的心理就会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从而学生自己就会给自己增加一些课业负担,为了不让父母与家人失望。当然,导致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不仅仅是这三点,还有其他很多因素,但这三点是众多因素中最重要的三点,也是加重负担最严重的三点。

1.2 关于减压

“减负”一直是我国中小学教育的热点话题之一,我国政府部门及社会公众也极度关注这一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就明确提出要从制度设计上解决中小学生的减负问题。而且在2013 年3月11 日,教育部召开座谈会,研究部署义务教育阶段“减负”工作,研究深化了“减负”工作的具体措施,部署了“减负万里行”活动。2013年8月22日起,教育部新拟订的《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减负十条”)在全社会两次公开征求意见,新条例的提出使小学减负首次有了全国统一的硬性规定。但这并不是第一个减负政策,据统计自建国以来教育部制定的减负政策大大小小有近50项,每一次都是要求“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每一次都掀起一场轰轰烈烈席卷全国的减负浪潮,但实际上是“减负轰轰烈烈,应试踏踏实实”。因此,在新一轮的“减负”开始时,社会公众并不看好。从目前来看,在减负背景下,小学生学业负担重的问题仍然存在,这一问题的复杂程度、顽固特性超乎想象。这是因为小学生学业负担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从教育的角度看其根源在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和教育评价体系不完善;從社会角度看,在于人力资本竞争使各种不正确的社会观念加重了学生负担。由此,可以看出,减负涉及教育、社会各个方面, 需要多方共同努力。但调查可以发现,目前减负出力的仅是政府政策方面,所以即使教育部的《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号称史上最严“减负令”,小学生的学业负担并没有因此得到减轻,减负仍然任重道远。

从心理学层面出发,学生的心理负担与课业负担两者存在联系并互为因果,所以减压就可以以减轻学生心理负担为突破口,由此从整体上达到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目的。而本篇文章中的调查就是以学生的心理负担为出发点,用游戏的方式进行压力的释放,从而起到减压的效果。

2 调查的对象和方法

2.1 调查的对象

以辽宁省某市某中学为例,根据对老师、学生以及学生家长访谈所得到的内容,在期末考试前几天的时候,随机在该学校的初一年级抽取19名同学进行减压游戏。在19名同学中选取其中较为紧张、焦虑的3名同学进行“针对个人进行的涂鸦游戏”,而剩余的的16名同学参加了“针对团体进行的减压游戏”。

2.2 使用的调查方法

首先我们到学校,随机对该学校的书记、主任与班主任三个等级的老师分别进行访谈。通过问一些相同的关于压力的相关问题,了解在不同等级老师们的眼中,学生的课业负担是否严重,主要集中在什么年级,以及学生的压力主要如何表现等问题。经过对老师的采访后,了解到老师普遍认为初一年级刚步入初中阶段的学生压力会普遍增加。随后,又对初一年级的学生与学生家长随机进行了家访。更加确定了学生的压力会在这个阶段增加,并且了解到在期末考试前学生们的状态会很明显的变得焦虑、紧张。接下来选择在期末考试前对学生们进行减压游戏的开展。最后观察学生在期末考试时的状态,与进行减压游戏前的状态进行对比。并对比减压活动前后学生的成绩的变化。

2.3 调查的过程

2.3.1 准备阶段:明确此次调查的主题,查阅相关材料,进行减压游戏的初步编排,并选择学校对学校的老师、学生以及学生家长来进行访谈,进一步了解学生课业负担的相关信息,并根据了解到的内容进行减压游戏的完善,将此次减压游戏分为针对团体和个人的两项减压游戏。

2.3.2 实施阶段:首先进行“针对团体进行的减压游戏”,此次减压游戏分为三部分,由六个小游戏组成,分别为“海内存知己”、“大风吹吹大风”、“口不对心”、“歌名你造吗”、“有错你就说”和“我的IQ最高”。接下来进行“针对个人进行的涂鸦游戏”,这个游戏以涂鸦为主依次进行“涂鸦—手撕—拼图—完图—故事”,从而使学生们的压力可以释放。

2.3.3 结束阶段:观察学生在期末考试时的状态,与进行减压游戏前的状态进行对比,并对比减压活动前后学生的成绩的变化。

3 调查的实施

3.1 对课业压力问题的访谈

3.1.1 对老师的访谈

到了该中学后,随机对该中学的书记、主任与班主任三个等级的老师分别进行了访谈,通过问一些相同的关于压力的相关问题,了解在不同等级老师们的眼中,学生的课业负担是否严重,主要集中在什么年级,以及学生的压力主要如何表现等问题。经过对老师的采访后,了解到老师普遍认为初一年级这个过渡阶段的学生压力会普遍增加。

3.1.2 对学生与学生家长的访谈

对老师的访谈结束后,根据了解到的情况,又对初一年级的学生与学生家长随机进行了家访。更加确定了学生的压力会在这个阶段增加,并且了解到在期末考试前学生们的状态会很明显的变得焦虑、紧张。

3.2 减压游戏的实施

3.2.1 针对团体进行的减压游戏

此次减压游戏分为三部分,由六个小游戏组成,分别为“海内存知己”、“大风吹吹大风”、“口不对心”、“歌名你造吗”、“有错你就说”和“我的IQ最高”。首先将16名学生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两组的PK,并累计分数,随后进行第三部分,与团队得分一起进行分数的累计,最后进行分数的评比,与奖励的分发。

3.2.2 针对个人进行的涂鸦游戏

这个游戏以涂鸦为主依次进行“涂鸦—手撕—拼图—完图—故事”,从而使学生们的压力可以释放。通过引导,3名学生将他们认为自己的压力画了出来,并将属于他们的压力讲述给其他人;经过手撕环节,学生们将自己的压力得到释放,并拼成了自己喜欢的事物,让自己那些所谓的压力转换成自己喜欢的事物;最后学生将他们的信心与属于他们的为什么拼成这件东西的理由告诉给了大家。

4 结果与分析

4.1 访谈结果

根据访谈到的信息,可以了解到在2000年前,学生的学业基本无压力,家长也不太重视,学校的课程也没有那么紧张,而在2000年后家长开始重视孩子的学业,开始给学生报各种补习班,这种情况下各个年级学生的学业负担都会加重,但因为初一年级是刚接触初中生活与初中课程,在学习上学生们对学习方法掌握的不是很透彻,且很多学生在月考、期中考、期末考后,都会放全校排名,会很直观地知道自己的排名,并且家长也会知道自己孩子的位置所在,又会无形中给孩子增加很多的压力,在期末考试前后学生压力的感觉会更加明显,会出现紧张、恐惧、焦虑的状况,从而导致学生答题的时候会分心,出现不认真、马虎的情况。

4.2 减压游戏前后学生状态对比

在减压活动开展前,走进初一年级的教室,学生们都在奋笔疾书,准备接下来的期末考试,而且可以很明显的感受到教室中的压抑。根据在班主任叙述,了解到,班级里的学生虽然平时知识的理解很好,但是却经常在考试中紧张、焦虑,造成答题时马虎、不认真,而丢分的情况,所以我们随机选择了19名学生,带领他们做了减压游戏。

在减压游戏后,明显的可以感受到这19名学生的心理状态好多了,并不是紧张、焦虑,而是轻松愉快的。根据期末考试后的成绩显示,这19名学生的满分率有明顯的上升,因为马虎、不认真而造成的失分现象,几乎为零,由此可见,减压游戏是可以真正放松。

5 相关建议

通过对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几乎每一项活动的开展都需要教师的明智指引。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会学生合理支配自由时间等,这些措施的关键都在于教师如何发挥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如何定位自身的角色。让学生拥有并学会利用自由时间是减轻课业负担的首要条件,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靠社会、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智力生活背景。随着学习效率的提高,学生有了更多的自由时间,此时就需要考虑自由时间的支配问题。教师在教会学生如何支配自由时间的前提之下,要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智力生活。

减压游戏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可以做到“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在游戏中减压”,并让学校、学生与家长清楚地认识到学生的压力。学校充分认识到了中小学生的压力来源,了解到减压游戏的效果可以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提高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让孩子们更愿意自主学习。家长也充分认识到虽然孩子小,但是仍然会有压力,同时接受减压游戏的减压策略,赞成学校为学生定期开展减压游戏。帮助学生自己了解到自己的压力源,用合适的方法为自己减压,并了解减压游戏。让孩子们可以在游戏中减压,在快乐中学习,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习积极性。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Just For You――高能减压素质拓展基地,项目号:201810166330;沈阳师范大学第八批教学改革重点项目:强化“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应用心理学专业内涵建设研究与实践,项目号:“JG2018-ZD15”。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猜你喜欢

课业负担期末考试涂鸦
创意涂鸦
创意涂鸦
期末考试
新课改后学生课业负担和心理障碍的现状调查
十年
如何使用信息技术减轻高二数学课业负担
涂鸦等
奇妙光涂鸦
“轻负提效”大家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