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博物馆志愿者工作中历史知识的重要性

2020-08-14富瑞霞

青年时代 2020年13期
关键词:历史知识重要性

富瑞霞

摘 要:志愿者服务是博物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博物馆进行社会服务、联系观众的桥梁与纽带。自1907年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首先招用志愿者以来,对博物馆志愿者的管理与使用从理论到实践不断丰富完善,我国博物馆的志愿者工作起步较迟、起点较低,面临很多实际困难,如志愿者人才缺乏、不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等。本文就志愿者工作中历史知识的重要性进行讨论,旨在提高博物馆志愿者服务水平,能够更好地为社会大众服务。

关键词:博物馆志愿者;历史知识;重要性

博物馆工作的专业性较强,主要面向大众服务,所以必须要求志愿者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才能够上岗,如服务基本常识、讲解技巧、礼仪规范、形体仪态、文史基础等,还必须要熟悉博物馆的发展历史、职能架构、文物藏品情况等,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开展工作。同时,相应的历史知识是博物馆志愿者必须具备另一个重要素养,尤其是文物博物馆志愿者。由于博物馆有大量具有历史价值和意义的藏品,只有掌握相应内容的历史知识才能够更好的服务大众,才能够提高博物馆志愿者的服务水平,也能让前来博物馆参观的人们不虚此行。

一、博物馆志愿者必须具备的能力

(一)专业的知识储备

首先,要增加历史知识储备。历史成就了文物的价值与内涵,没有历史就没有文物,博物馆从而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研究历史是博物馆志愿者开展工作的基础,有利于志愿者的工作思路更加清晰。博物馆志愿者可以通过厘清历史的发展脉络、建立历史知识体系、积累历史故事典故、探究历史遗存等方法增加历史知识的储备,为进一步释疑解惑奠定基础。

其次,要增加文物知识储备。文物是历史的产物,由人类创造,见证了历史的发展。研究文物是博物館志愿者进行幕后积累的基本素质,可通过查阅考古资料、文物档案等,了解文物所承载的人类社会活动信息和背后的故事,以及文物本身所反映的当时社会的技术水平、艺术水平。同时,通过大量研究文物相关资料,建立起文物与历史之间的关系,不断拓展知识的深度与广度,扩充知识架构,丰富研究内容。

最后,要增加现代知识储备。博物馆志愿者要与时俱进,了解和掌握当今社会发展的水平、特点和需求,特别是要关注本地区的各种动态,大到政策,小到民生,从而捕捉社会发展最新需求,获得与社会共同发展的良机,发挥科学研究的价值与意义。同时,还要了解观众的需求,根据不同观众的年龄、职业、知识结构和欣赏水平等,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从而更好地开展志愿者工作。

(二)专业的工作能力

首先,语言要有亲和力。良好的语言亲和力有利于博物馆志愿者工作的开展,特别是对于讲解员来说,可以通过有声的语言表达、态势语言的表现和情感世界的调动三方面有机结合、相互配合来实现。有声的语言表达要注意发音标准,口齿清楚,语速适中,表达流畅;讲解内容要精练准确,表意明确,观点鲜明,系统完整;使用文明、贴心的服务用语,如果遇到特殊观众群体还需要灵活使用外语、方言等。态势语言的表现要注意自己的仪态、仪表、眼神交流、表情管理、手势配合等。情感世界的调动要注意感情真挚,积极调动,引起共鸣,实现教育。

其次,要有艺术感染力。博物馆志愿者的工作具有一定的艺术性,而将具有感染力的艺术表现形式巧妙地运用到工作中,一方面可以增加对参观者的吸引力,满足基层观众对艺术的追求。例如,内蒙古博物馆的志愿者经常会将蒙古族艺术元素融入到工作中,使观众不仅更加容易接受和理解,同时也能受到艺术的熏陶,提高教育效果;另一方面,将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融入到工作中,可以让观众更容易获得愉悦的参观体验,同时促进观众认知水平的提高。

最后,要塑造好人格魅力。人格魅力有助于博物馆志愿者获得观众的信任和理解,是增强感染力的必备素质。博物馆志愿者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工作过程中要注意举止温雅,态度和蔼,谦虚恭谨,坦诚相待。特别是在遇到观众行为不得体、语言不恰当等不文明、不礼貌的行为时,更要不急躁、不冲动,以礼待人,和蔼可亲。在提高自身魅力的同时,增加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

二、博物馆志愿者工作中历史知识的重要性

(一)历史知识是志愿者开展工作的重要基础之一

志愿者虽然在博物馆中担任的工作有很多种类,但是还是主要以接待参观者或游客为主。这种工作其实看似与一般的接待工作有关,但其实有着本质性的区别。这种区别就在于博物馆志愿者的接待工作更多需要历史知识为接待沟通的桥梁,需要把博物馆里展览品的相关历史信息传递给参观者。

所以,没有历史知识基础就无法展开博物馆志愿者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历史知识接触构成了博物馆志愿者主要的业务能力。其他因素当然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往往历史基础放在第一位的。因为博物馆志愿者的工作内容虽然是丰富的、工作能力构成虽然是复杂的,但是一切都是以历史知识基础为出发点的,不仅包括通常意义上的历史知识,还包括了历史思维和历史语言。因为能够把一些历史知识叙述出来并且还能够让参观者理解,这需要的不仅仅是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同时,博物馆志愿者还要做到对历史知识进行活学活用,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使丰富的历史知识与自己的本职工作开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做到经世致用。

(二)历史知识有助于培养志愿者的素养

古语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很多时候人的气质、修养往往能够通过大量阅读来实现改变或提高的,而文史类的书籍往往能够起到这种作用。对于博物馆志愿者来说,广博的历史知识往往能够改变一个人的内在修养。因为一个人在研读文史类书籍往往会被其中的人物以及一些道理所感染,自己的身心都得到全方位的熏陶,这样自然会改变一个人的内在修养。

从现实情况来看,大量的历史叙事类文献的阅读往往能够增强一个人的自信心,一个的言行、姿态往往会随之得到改变。例如,很多博物馆志愿者因为大量阅读一些关于某个历史人物的文献,通过对他日常习惯和力行思想的了解,对自己的言谈举止、遣词用句都变得非常谨慎。在日常的接待工作中,越来越受到参观者的喜爱,有的参观者甚至是为了目睹某个博物馆志愿者的风采而来的。这就是历史知识对一个博物馆志愿者内在修养产生的巨大影响。

(三)历史知识有助于志愿者价值观的塑造

从博物馆志愿者的工作内容来看,在讲解相关展览品时秉持一种平和、冷静、客观的思维是非常重要的。而从现实情况来看,历史知识往往有利于博物馆志愿者平和、冷静、客观价值观念的塑造,这也使得博物馆志愿者工作能力有效提升。

很多时候博物馆志愿者在对一些历史知识讲解时往往会受到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秉持一些“左”的观点,这样往往会引起一些参观者内心的抵触和厌恶。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无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应该保证一点就是政治上一定要过关。但是现在毕竟不是特殊年代的,而且价值观上的激进狂躁和政治上过关是两码事。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其实这些博物馆志愿者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观点往往不在于他们受到了多强的政治思想教育,而更多是他们接触到的相关文献或记载较少,而一旦他们接触的材料多起来,他们的观点往往就会被纠正。所以博物馆志愿者养成良好价值观的有效方法就是更多地去接触历史书籍和资料,了解更多的历史细节。

应该说历史知识基础并不是一种固态化的“硬货”,也绝对不是一成不变的凭借,而是需要博物馆志愿者不断学习,不断去接触历史文献或相关叙述。这样也就从客观上形成了历史知识基础的动态化、有机化,而这两种特点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博物馆志愿者价值观念能够自动得到“修正”。因此,历史知识基础对博物馆志愿者价值观念塑造具有一定的正面影响。

三、结语

对于博物馆志愿者来说,历史知识虽然不是其开展工作需要具备的唯一要求,却是不可缺少的一环,是一切工作开展的基础。由于博物馆内所有的东西都与历史有关,如果不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博物馆志愿者的工作就无法展开;而对于自身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还需要灵活运用,面对不同的情况进行不同的应用;同时,博物馆志愿者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还有利于自身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如价值观的塑造等,能够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为人民大众服务。

参考文献:

[1]刘海霞.对高校博物馆学生志愿讲解员工作的思考[J].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7):87-89.

[2]张敬.浅谈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小型博物馆讲解员[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11):130-131.

[3]劉志安.旗县级博物馆志愿者组织发展策略研究——以巴林右旗博物馆为例[J].中外企业家,2018(5):239.

猜你喜欢

历史知识重要性
“0”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读《边疆的重要性》有感
历史知识教学与品德教育相联系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