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巴洛克时期的绘画

2020-08-13杨婉

锦绣·下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鲁本斯伦勃朗巴洛克

摘 要:巴洛克艺术诞生于艺术转变的时代,打破文艺复兴时期以来的绘画方式,形成新的绘画模式与格局,对18世纪的洛可可与19世纪的浪漫主义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巴洛克;绘画

1.巴洛克

1.1含义

17 世纪是艺术的转变时代,充满了极端情感和理性主义的对立。巴洛克此字源于西班牙语及葡萄牙语的 “变形的珍珠”(—。作为形容词,此字有“俗丽凌乱”之意。欧洲人最初用这个词指“缺乏古典主义均衡特性的作品”,它原是十八世纪崇尚古典艺术的人们,对 17 世纪不同于文艺复兴风格的一个带贬义的称呼,到现在为止这个词已经改变了原有的意思,仅仅只是代表着17 世纪风行于欧洲的一种艺术风格。古典主义者认为巴洛克是一种堕落瓦解的艺术,只是到了后来,才对巴洛克艺术有了一个较为公正的评价。

1.2特点

巴洛克艺术追求绘画、雕刻和建筑的融合,消泯它们的边界;巴洛克艺术表现空间和体积,不惜用虚假的手段。由此可以总结出巴洛克艺术有如下的一些特点:首先是它有豪华的特色,它既有宗教的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二是它是一种激情的艺术,它打破理性的宁静和谐,的浪漫主义色彩,非常强调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三是它极力强调运动,运动与变化可以说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四是它很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五是它有着浓重的宗教色彩,宗教题材在巴洛克艺术中占有主导的地位;

2.巴洛克的美术

2.1特点

它不再遵循文艺复兴重素描结构的方式,而是广泛采用垂直线、水平线来追求稳定,并在作品中强调激情、运动感和戏剧性,追求光线和色彩的表现,广泛采用曲线、弧线,偏爱复杂多变的结构等。

2.2代表画家

巴洛克时期的绘画艺术被分为三个时期:17世纪的西班牙绘画、弗兰德斯绘画与荷兰绘画。在这三个时期里,服饰奢华的描绘、人物形象的冲突、豪华风格的宫廷等风格,最能体现巴洛克艺术文化的精髓。

(1)17世纪西班牙绘画

身为宫廷画家,他的艺术并没有因身在宫内而受到束缚,他不仅画君王、王后、王子、公主,也画乞丐、侏儒、白痴和无权无势的朋友;他不仅画《圣经》主题,也借希腊神话主题画风情画、风俗画和人体画。作为皇宫的宫廷画家,能够保持如宽阔艺术视角并能在创作中坚守自己的创作原则----不适合献媚,不恃强凌弱,注重揭示生活本来的面目并伸张正义,伸张文艺复兴运动所倡导的人文主义精神,这对一个宫廷画家来说是难能可贵的。

代表作《宮娥》

画家描绘了自己坐落在宫廷中的画室,以及为国王和皇后画像的真实情景。这是一幅构图很严密的、特殊的肖像画,画面上的人物都是国王的家族成员,观众可以从正面墙上的镜子里看到站在画面对面的国王和皇后的身影。在画面中央的是公主玛格丽特,她正从跪在她右侧的女仆德尼亚·莎尔敏特的手里接过盘中的水瓶。位于她左侧的第二女仆德尼亚·贝拉斯克,这时正郑重地弯腰行礼。前面是女侏儒马利·巴尔布拉和幼孩尼克拉希特·培尔图莎特,这孩子还把一只脚踩在蜷卧在前景部位的大狗的背上。在画面的深处有一个门,佩戴宫廷勋章的人打开了帷幕,明亮的光束射进了半明半暗的画室。这幅构图完全是按照日常生活的情景描绘的,既新颖又别开生面。在这幅作品中,画家描绘了宫中侍奉王族的女官和在人群中正作画的画家本人,这也是在说明他本人在宫中的身份和职责。他一生效忠王族,鞠躬尽瘁,虽居高职,但实际上仍与宫廷中的其他待臣,以及可怜的侏儒为伍。这幅特殊的肖像画,也正是画家对他自己内心的一个剖白,是画家对人生的深刻思考的形象化的表现。

这是委拉斯贵支晚期的一件重要作品,描绘了宫廷里的日常生活。小公主玛格丽特被描绘得既庄严又具有掩盖不住的稚气,画面的右边立着一个大画架,画家本人正在一丝不苟、专心作画,可谓是“画中有画”。这种自问自答的方式增强了我们的欣赏趣味,也启发了我们更多的想象空间。“文章贵曲”,其实作画也是,这一耐人寻味的点睛之笔,无疑为图画增色不少。

(2)弗兰德斯画派时期

最初包括荷兰和比利时的西南部,受西班牙统治,之后荷兰首先独立,同时弗兰德斯也就不复存在。在弗兰德斯绘画中,被称为“欧洲第一的巴洛克绘画大师”的鲁本斯是该时期最具成就的画家之一。他的作品《抢劫留西帕斯的女儿》《上十字架》《复活》《爱之园》等,至今仍然影响着世界绘画艺术的发展。绘画作品充满戏剧性人物冲突,描绘人物形象以女性最有特色,是鲁本斯绘画的主要特点。海伦·富尔曼是鲁本斯的第二任妻子。鲁本斯常常以海伦为模特进行创作,其中体态丰满、肌肤白皙、富有女性质感的样貌将海伦描绘得貌美娇艳,令人为之倾倒。鲁本斯的一生创作丰盛,他的作品对19世纪早期的浪漫派绘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戏剧性冲突、人物形象姿态夸张、宏大的场面都充分体现出强烈的世俗甚至异教倾向,而正是这一特点使鲁本斯成为当时全欧洲文化风行的巴洛克艺术的主要代表。

(3)荷兰绘画时期

伦勃朗,是欧洲17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也被称为荷兰历史上最伟大的画家。

他擅长肖像、风俗、风景、历史宗教画等,而且油画、素描、蚀刻画都有涉猎。他的绘画继承卡拉瓦乔的明对比暗手法,主要利用光线塑造形体,表现空间。在技法上强调绘画形式语言本身的美感,注重肌理表现,还自创厚涂法和用笔杆沾颜料营造肌理的技法。

他作品采取强烈的明暗对比画法,用光线塑造形体,画面层次丰富,富有戏剧性。伦勃朗在绘画史上,不仅是荷兰而是在全欧的绘画史上所占的地位,与意大利文艺复兴诸巨匠不相上下。伦勃朗的伟大,是表现他的特殊心魂的一种特殊技术:“光暗”。这名词,一经用来谈到这位画家时,便具有一种特别的意义。换言之,伦勃朗的光暗和文艺复兴期意大利作家的“光暗”是绝然不同的不起。常有人说他以黑暗来成就光明。

伦勃朗的顶峰之作当属肖像画包括自画像以及取自圣经内容的绘画。他的一系列自画像如同一部独一无二的自传,画家的自我审视真诚而不矫饰。其代表作品《达娜厄》《欲女》《戴金盔的男子》。

参考文献

[1]王明道.巴洛克美术的形成与发展.西北美术.1999(04).

[2]李萌.浅谈巴洛克与洛可可的艺术风格.光盘技术.2006(06).

作者简介

杨婉(1995—),女,汉族,河南焦作人,2018级艺术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近代中国画研究。

猜你喜欢

鲁本斯伦勃朗巴洛克
对名誉最好的维护
伦勃朗的“败笔”
伦勃朗的“败笔”
华丽巴洛克/莹润光泽
浅谈鲁本斯的绘画贡献及影响
古典主义绘画的技法及特点
巴洛克时期的亨德尔
miumiu艳遇巴洛克
伦勃朗的生年争议
巴洛克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