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

2020-08-13黄利军

锦绣·下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学习积极性课堂效率道德与法治

黄利军

摘 要: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作为学生思想道德培养的重要基础,一直以来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起到了巨大的帮助作用。随着新时期中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课程在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上有了更高的标准,要更加致力于帮助学生提升思想觉悟,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为了更好地实现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要改变思想观念,改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堂效率;学习积极性

新课标指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全面提高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不仅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更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新课标、新理论,根据教情学情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是否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而教师要有效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只有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想象、多说多辩、多实践多锻炼,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强烈的求知欲,才能使学生的知、情、意和个性相互交融,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不断提升自我专业素养。

(一)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想象

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如果秉承传统的教育方式,教师一味地灌输知识,学生被动低接受,这样死气沉沉的课堂不仅不会激发学生的想象,而且难以达成课堂教学和学习目标。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设置恰当的“问题”,通过点拨指导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使对疑难问题产生一定的新奇感和探索感,经过教师的积极鼓励,学生就会去积极地进行思考,很多疑难问题就会在学生思考、交流、讨论中迎刃而解。当然,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提问题的时候,一定要确保问题有效、准确、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还要有一定的难度,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根据教师恰当的提问,思考想象出学习内容的具体内涵,逐步提升学习的能力。

(二)小组合作要多说多辩

小组合作中的交流探讨,就是学生思考、运用、巩固、拓展教材知识的过程。有效的交流探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开拓學生的思路、活跃课堂气氛。在小组合作中,教师要善于抓住课本与现实生活中相互紧密联系的知识,合理有效地组织学生多说多辩、交流探讨。

如教学《人生当自强》时,可以当地或学生熟知的名人及英雄人物自强不息的案例进行辩论,如柳林县革命英雄贺昌、吕梁女英雄刘胡兰等为革命事业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抛头颅洒热血的事迹,激发学生从小树立远大志向,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为家乡做贡献;也可结合学生生活事迹,从“父母外出打工,我们应当怎样自立自强?”“在学习中,我们应当怎样自强不息?”等方面提出诸多问题,让学生在激烈的辩论中,树立自强不息、勤奋学习的精神,不断提升自我自立自强的能力。

(三)在实践中锻炼提升

现行的道德与法治教材实践性很强,时代气息浓,但很多概念和原理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将课内知识与学生生活有机地联系起来,正确引导学生运用政治知识观察社会,分析时事,学生才能对具体可感、形象生动的材料进行详细分析,进而理解和把握政治理论知识;课外,只有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将自己听到的、看到的的社会现象,进行详细的观察分析,才能增强教学内容的实践性,提高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时效性。

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坚持收看“新闻联播”,浏览报刊杂志,从关心国内外大事以及身边的大小事情入手,对社会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进行详细的分析与理解,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也可以在校园内举行法律知识竞赛、安全讲座、演讲比赛、手抄报比赛等活动,让学生从生活中、实践中汲取丰富的营养。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地设计好新课导入,将学生带入最佳的心理准备状态,学生在活跃的课堂中,积极性高涨,学习兴趣浓厚,整节课会受到良好的效果。如,教师可以结合学情采用歌曲导入、故事导入、演讲导入、小品表演导入等丰富多彩的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快速活跃起来,顺利进入新课的学习。

特别是在办学条件逐步改善,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多媒体已经走进了我们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能够把色彩、动画、立体声等有机融合在一起的特点,让道德与法治课堂“图文并茂”,促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切实把握好课堂教学主渠道

课堂是教师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要顺利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课堂教育必须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教师要根据学情不断改进教法,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新课改下,教师不仅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更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审视自己,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能够适应教改的需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莉然.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J].新课程(中学),2018.05.

[2]马凯娜.浅谈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13.

猜你喜欢

学习积极性课堂效率道德与法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加强班级凝聚力建设,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方式方法研究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高军校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措施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