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课堂中探究性学习的困惑与思考

2020-08-13王凤杰

锦绣·下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困惑探究性学习高中数学

王凤杰

摘 要:在高中阶段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探究性学习的方式是当前主要的发展方向,其主要目的就在于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合作的能力进行培养。对我国新课程改革体制而言,探究式学习指导思想与其教育理念最为相符,是新课改背景下对全新教育理念最有力的支撑。本文对探究性学习的各项优势进行分析,对其在教学活动中有效应用的措施进行探究。

关键词:高中数学;探究性学习;困惑;措施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育教学改革的优点也日渐凸显出来。尤其是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广大高中数学教师逐渐生成了创新意识,能够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地生成自己的风格。在这种转变的过程中,高中数学教学回归了“思维化”,教师与学生拥有了更大的平台。此时的高中学生与教师不仅是在完成学习任务,而且是在拓展自己的视野,还是在生成“做数学”“用数学”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应用探究式学习具有极大的价值。

一、数学探究性学习的主要困惑

1.兴趣与成绩矛盾突出

尽管很多教师已经意识到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但是在高中阶段的教学中,高考仍然是学生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所以提高学生成绩是家长和学校十分关注的问题。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普遍会直接将现成的知识传授给学生。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中,学生表面上掌握了许多知识,但并没有了解知识内部的本质特征。同时,这种学习方式也会逐渐使学生丧失对数学知识的好奇心以及在数学学习中的创造力。

2. 教学时间十分紧迫

在探究性学习中,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就是注重过程,探究性学习过程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投入的。但是,由于课程安排比较紧凑,再加上课堂教学的时间是相对固定的,所以如何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是教师应该着重思考的问题。

3.全员参与难度较大

在高中阶段的教学中,班级的规模通常较大。由于学生在成长与发展的过程中普遍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导致班级中学生的个性与能力会出现比较明显的分化现象。因此,教师需要思考如何对学生之间的差异进行协调。

二、数学探究性学习的组织策略

1.给学生创设并实施宽松的学习氛围

学生在课堂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教师需要分析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充分发挥环境的导向作用,而采用问题情境的设置可以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增进学习积极性。在对目前的高中数学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时不难发现,问题情境教学在实践应用的过程之中备受教师的好评,同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讲授新知识之前,教师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创设符合学生个性化发展要求的问题情境,保证学生能够明确个人的学习方向,将自身的主体精力放在学习实践活动之中。另外,教师需要对不同的新知识进行划分,采取生动形象的方式对整个知识进行重现,体现整个课堂教学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在不同阶段的教育教学中,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围绕前期的教学目标设置每个阶段的子目标,以提问的形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尽可能地避免学生产生厌烦情绪。为了保障学生的学习状态达到最佳的境界,教师应该将课堂的主动权和选择权交给学生,引导和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将其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有效结合。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进行“函数”相关知识讲解时,可以将学生实际生活中商场采购的例子引入其中,如超市中的玩具熊,进价为一个60元,零售价为一个80元,超市为了完成商品促销任务,消费者每买一个玩具熊,可以得到一个小礼物。通过实践可以得知,想要确保销售量能够达到10%的提升率,小礼物的价格应该定为2元。假设在没有赠送礼物的时候,这类玩具熊的销售量为m个,结合以上内容,当小礼物的价值达到n元时,求超市取得的收益y与n之间的函数关系,同时,计算出当超市所赠送的小礼物价值为多少时,可以取得最大利润。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列出相应的函数式,即y=m(1+10%)n(n≤20)。但是,因为学生对最大值和最小值缺乏认识,因此,在这一部分内容讲解过程中,需要教师的合理引导,其中最简单的方式就是让学生代入实际数值进行计算,之后,再改进具体的计算方式,让他们明确最大值计算概念,进而得到相关的取值范围f(n+1)≤f(n),f(n-1)≤f(n),得到当9≤n≤10的时候,y最大,从而得到当n=9的时候,得到最大的利润。

3. 注重交流互动,营造探究氛围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注意为学生营造一种可以激活学生思维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不断地发现自己的个人价值,感受到自己的转变,进而生成学习的兴趣与学习的信心。比如,在上课前,老师先给学生5分钟左右的时间学习和思考课程内容。与此同时,老师可以利用鼓励性的语言或物质奖励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表现给予适当的奖励,使之产生研究学习的激情,激发他们的竞争心理,进而开展有效的研究性学习。在课后及課外时间,老师还可以搭建相关的网络交流平台,与学生进行实时互动和交流,引导学生探究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其它数学问题,从而拓展学生的研究范围和思路。

结束语

高中数学教师竭尽全力地让探究性学习进入课堂,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从中悟出学习的真谛。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逐渐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不断积累学习经验,深入探究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提高自身的数学修养,努力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施彦恒.高中数学课堂中探究性学习的困惑与思考[J].教书育人,2019(13):42-43.

[2]焦德生.高中数学课堂中探究性学习思考[J].才智,2019(04):73.

[3]杨晓萍.高中数学课堂中探究性学习的困惑与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4):137.

[4]李亚珍.分析高中数学课堂中探究性学习的困惑与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8(50):127.

[5]王海露.高中数学课堂中探究性学习的困惑与思考[J].才智,2018(28):173.

猜你喜欢

困惑探究性学习高中数学
高中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学习常态化的策略研究
小学国学教育之我见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探究策略的培养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达赖的“困惑”与解惑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