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乡建视角下传统乡村公共空间保护更新策略研究

2020-08-13曾珞苗

锦绣·下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公共空间营造

摘 要:村落公共空间是村民日常生活、生产的重要场所,对乡村公共空间的保护与更新是当下实现乡村治理与振兴的重要内容。本文将乡村公共空间置于艺术乡建的大背景下进行探讨,通过实地调研等方式,对青田村不同类型公共空间的现状进行调研,并基于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视角对其保护与与更新策略进行探讨,充分挖掘乡村公共空间的深层内涵及其价值。

关键词:艺术乡建;传统乡村;公共空间;营造

城镇化发展加速了乡村的变革,传统的耕作图景已渐渐消逝,乡村凋敝原有的街巷民宅地貌缺乏必要的保护,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停办,外来文化的冲击内在文化缺乏自信导致乡村原有的民俗活动类型和生活方式变得单一和乏味。长期的、大规模且至上而下的社会改造,打撒了乡村社会的天地神人合一的整体关系网络,破坏了地方共同体的价值体现,原有场所功能被置换,空间呈现出失落的特征。面对当前乡村公共空间凋零等现实问题,针对其更新与修护,激发活力,对乡村文化的延续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1 艺术介入乡村建设

以艺术介入乡村,强调的是通过当代艺术促动乡村的活化。国内关于艺术乡建的实践广为人知的有左靖的碧山计划、甘肃石节子村、渠岩的许村计划与青田范式等,这些值得肯定的案例,给大家一个全新审视乡建的视角。

经过艺术,带入新的保护意识,以尊重乡土文化逻辑和主体为前提,在社会介入过程中打开一种多变力量优化配备与多声部交流协商的对话格局。除去有形的外在修复,强调艺术的人文启蒙作用,艺术活动必须与乡村建设之间有真正的关联性。理性的认识乡村所具备的天然优势与现存问题,以及民众本身的实际需求与社会窘境,在乡村完成文化意义上的全面复兴。

艺术乡建不把乡村作为否定的对象,而是肯定乡村的文化价值,以艺术创新理念,艺术在介入乡村公共空间的过程中不但能传播美的艺术,揭示人与人、人与世界的相互關系交往准则,还能创造出一个让村民充分相遇和交流的场所。用艺术修复的方法,为乡村注入新文化,在地方性知识的基础上,追寻乡村文化脉络,解决问题。

2 当下传统乡村公共空间面临的困境

2.1活力衰退,动力不足

摆脱和放弃生产自给自足的原始生活方式后,乡村经济对外部经济资源的依赖性得到加强[1],乡村的社会经济结构不断的变化,并导致乡村公共空间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逐渐丧失,公共空间的活动显著减少。人们更多以室内作为主要的活动空间,室外公共交流等活动逐渐减少。

城市边界的延伸,乡村不可以避免受其影响,青年人外流老年人留守,建设乡村中坚力量不足。许多乡村周边常有集散地,随着时代的更迭,许多空间活力已不再。伴随着不合理的拆建与村落空心化状态,村民活动形式单一,无论是外在力量的改造还是村民自发性的修缮并未顺应原有村庄空间的肌理,这些加速着公共空间的衰败。

2.2 风貌异化,文化流失

由于文化差异与自然环境的不同,各地乡村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景观意象。然而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许多传统的村落在被改推倒重建,同质化现象及其严重。

当下新农村建设很多不尊重当地的民俗与地域文化,建设新社区公共空间学习城市空间的形式,道路整齐划一,规则的几何形态,使得质朴乡村的独有美学特征不复存在。

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根本体现是以人为本,它本质上是经过人类改造和重组的自然空间,当下,旅游所带来的商业文化是不可避免的,过度的商业文化造成了对本土文化的冲击[2],使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偏离村民的真实需求。

乡村被置于城市规划的角度来设计,在不进行实地现场的参与考察,无疑难以做到对乡土传统文脉、地方社会主体的尊重。一些新建的道路、公园、广场等,以交通和景观功能为主,不再是村民们最喜爱的交流场所,甚至出现了一些闲置或废弃的空间。在不断变迁的过程中,人群构成和社会关系不断变化,传统公共空间内涵的意义和功能也在不经意间逐渐弱化。

3 公共空间保护与更新策略

3.1修复节点空间

笔者从青田村宗祠的修缮中得到启发,当突出特色从本村有价值的和标志性的公共建筑开始,做为乡村鲜活的历史风貌和文明传承的延续,再到建筑前公共场所的营造,根据村民需求注入文化符号活化公共空间。

艺术家通过“宗祠”的再造重构,从宏观、中观再到微观层级空间的功能分类进行活化,重新找回乡村的信仰价值,弥合超现世价值的承载体系,激活当代人对信仰对文化的深切认同感。

祠堂是乡村重要的神圣空间,也是乡村中凝聚家族与村民的重要现场。

3.2 重塑街巷空间

每个村落的形成都经历了社会环境的变迁,其空间格局并非一成不变的。笔者认为每一次对于公共空间的改造优化只是漫长的村落空间更新过程一个小的时间节点,空间设计没有完成时,村落更新,应是基于时间维度提出的一个灵活的框架。是一个渐进更新的过程,当地居民自主对宅前空间进行修缮,营造出富有生活气息的场景。艺术介入,青田村荷塘前的千石长街已修缮完好,在“青田范式”引领下,借助“自然法则”,恢复和完善乡村自然风貌和人居环境。

3.3 群创广场空间

对于广场空间的营造,主要关注点在村民与外来者这两个群体的需求上。目前青田村的公共广场尚缺乏层次感,所幸青田的街巷、院舍都将在修复中恢复昔日的精彩。艺术乡建的整个过程中,可通过艺术节以及当地的传统文化习俗烧奔塔活动在活动广场上进行艺术搭建活动,注入传统文化的编码,丰富广场公共空间的呈现形式与内容。遵循整体保护原则,坚持有机更新,保持村落的历史延续性与适应时代的有机生命力。

4 结语

近年来,国家愈发关注乡村治理村落保护,由于乡村这个庞大的系统,有时会因为诸多因素,传统村落的公共空间的品质还有待提高。一方面,在经济发展这个大背景下,村民的关注点多在自家房屋的修缮上,对公共空间有心而无力;另一方面,人口流失,乡村发展机会有限,公共空间的活动人群较单一。如何突破现存的问题,在尊重乡土文化逻辑和主体的前提下,激活乡村的活力,让村民为自己的家乡献言献策,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共同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戴林琳,徐洪涛.京郊历史文化村落公共空间的形成动因、体系构成及发展变迁[J].北京规划建设,2010,3:74-78.

[2]朱华,尹璐.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多元化策略探讨[J]. 重庆建筑,2018,17(11):9-11.

作者简介:

曾珞苗(1996-),女,汉族,江西省上饶市,硕士研究生,广东工业大学,设计学.

猜你喜欢

公共空间营造
素雅自然
意在轻闲
美丽可持续
城市更生的公共空间:香港旧城华人历史街区的保护发展经验
关于汉画像石图形符号在公共空间中的作用摭谈
广西南宁市金湖广场使用状况评价
现代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像素艺术探究
“物”化的空间
儒学转型与民间社会的新维度
洗水soft fabr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