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藏品信息化管理的思考

2020-08-13王慧雅

锦绣·下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

王慧雅

摘 要:隨着信息数字化的快速发展,信息化管理是博物馆藏品管理工作的时代任务。为使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得到普遍应用,各地博物馆应相互借鉴交流。乘着国家大力支持文物数字化展示利用东风,新技术大量引进应用的实践热潮,广大文博单位应结合自身实际把藏品信息化管理落到实处,提高管理过程中的效率,将更多珍贵文物呈现在公众面前。鉴于此,本文以新疆省内博物馆为例简要分析。

关键词:博物馆藏品;信息化;管理

一、引言

迅速发展的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为代表的新兴信息技术革命,不断促进和深化藏品数字化、藏品管理流程信息化、藏品服务数字化等工作,并为实现藏品信息化提供了高效的途径。我国藏品展示已由网络与博物馆简单联系发展为多媒体展示。目前大部分国家一级博物馆已借助网络平台搭建起“数字博物馆”。在社会各方的努力下,数字博物馆的数量和质量都在逐渐提升。

二、藏品管理工作及信息化主要功能

(一)强大的文字信息、图片信息存储功能

藏品信息化形成的数字藏品,会成为博物馆非常重要的藏品资源。在对藏品进行介绍的时候,会运用到多种形式,如文字、图片与语言,而多种形式的介绍整合起来将会是庞大的数据。这个时候就得要运用“虚拟现实”、“720度全景拍摄”与“三维激光扫描”等数字媒体技术,来通过照片、音频、视频或是文本的形势展现出来,促使文化遗产信息可视化,以此来达到数字博物馆得以呈现并传播功能。[1]馆藏单位的图片数字化之中的扫描仪还可以通过绑定各类处理软件,来运用其中的驱动程序来实施相应的处理。

(二)简便快速的输入功能

今天,信息生产模式从过去“一次生产、一次利用、单一发布”的传统模式,向“一次采集、多次发布、多层次生成,多媒体传播”的全媒体生产模式转型[2]。信息化管理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在进行信息的输入时方便快捷,只需要专业人员编写一个专门的整理信息的平台就可以进行录入。在进行平台设计的时候,应该涉及藏品的全面信息,切合实际操作、简洁明了,在进行信息录入和查询的时候高效速达。

(三)方便快捷的查询功能

在博物馆中引入信息化管理是时代要求,也顺应了数字时代信息快速获取的趋势。当管理人员或参观者想知道某类藏品,可以输入相应的条件,系统就会把筛选之后符合条件的藏品的具体位置罗列出来,如对某一藏品感兴趣,也可获得相关信息,实现多渠道查询。基于物联网体系架构,将我国普遍应用并日益成熟的二维条码技术和射频识别技术(RFID)在博物馆中加以应用,将会帮助设置快捷查询方式。

(四)藏品出入库管理功能

藏品管理工作的工作步骤基本为:接收→鉴选→登记→编目→入库→保管→提用→核对→注销→统计。有关作业单据则为接收清单→鉴定记录→入藏凭证→入库凭证→出库凭证→核对记录→注销凭证→统计表。[3]目前统计发现,新疆省内藏品管理还是采用人工登记表格的传统方式,无法满足信息随时取用的需求。

三、博物馆藏品管理存在的问题

作为非营利性公共服务事业,博物馆欠缺相应能力与充裕资金来定期性的更新与维护藏品管理系统与数据库。另外各大博物馆还没有出现一个统一化、规范化、系统化的藏品管理标准,各馆的所处的工作环境与具体情况不一,都是每一个博物馆都会有一个与自身适宜的系统流程。要在此基础上实现博物馆藏品全流程管理信息化,会造成各个博物馆之间的管理方式难以统一,阻碍了信息资源共享。

四、博物馆藏品信息化管理对策

(一)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藏品管理规章制度

在将信息化引入到博物馆藏品的管理中,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规章制度,在每一个岗位,并且每一项工作责任到具体的人,工作人员按照制定的规章制度办事,可以加快工作效率,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

(二)加大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人才将是未来社会的核心资源,但人才的培养也非一夕之功,特别是文物与信息化的复合型人才。中小馆一方面需在人才引进上,有意识地向有信息技术、计算机等专业背景的人员倾斜,另一方面,更需要对现有人才进行培养。除了加强文博专业知识的培训,也要注重加强计算机技术、新媒体技术的学习,一些馆通过借助社会资源“外力”的做法也值得借鉴,比如与高校或企业公司的专业技术人员合作,互相借力,资源共享。

(三)加强各方合作,集思广益,探索信息化建设的方向

首先,积极响应政府主导工作。上级任务是压力也是动力,在组织能力、技术、资金、持续性、理论指导性等各方面具备引领优势。

其次,加强馆际交流合作。近十年来,是各博物馆信息化发展的高峰期,各馆的信息化系统各有千秋。所谓“采他山之石以攻玉,纳百家之长以厚己”。通过与其他博物馆的交流,可以开阔眼界,丰富建设经验。[4]广东省博物馆正在建设以万件文物藏品为基本管理对象的局域网系统。

最后,探索与科研机构及企业的合作之路。所谓走出去,引进来,科研院所与各大院校站在科技发展的最前沿,有着顶尖的人才储备,理论研究是科研机构的强项,研究成果需要落地,博物馆是最好的土壤,如此将为信息化发展提供一个非常良好的生态环境。

五、结束语

运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对藏品进行管理也是一种文物保护。近年来,疆内博物馆引入了藏品保护信息化技术,这是一种显著进步,接下来还可以拓展到更多管理领域。信息化最大的一个优势就是整理数据方便快捷,且对于储存量庞大的数据可以做到有条理、方便调取,且展现得比较清晰。这些优点使博物馆在对存储量庞大的藏品进行管理的时候如有神助。

参考文献

[1]王琪.全媒体背景下国内数字博物馆的问题分析与改善策略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2):83-84

[2]陈晓春.大型活动全媒体传播的“协同效应”[J].传媒观察,2017(8):19-20.

[3]吕军.关于藏品管理程序问题的探讨[J].博物馆研究,2000(1)98

[4]胡锤.故宫博物院的信息系统建设[J].东南文化,2010(4)9

猜你喜欢

信息化管理
管理漫画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浅议5S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2017年《农业信息化》1—12期总目录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