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空乘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思考

2020-08-13贾骏

锦绣·下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培养模式思考

摘 要: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科技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在长途旅行中,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飞机出行,这种方式大大推动了我国航空企业的发展。然而,较其他国家来说,我国的空乘人才储备量相对较少。同时,交通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使得航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也就影响到了航空公司对空乘人员的选拔要求。航空公司对工程人员的选拔越来越严格传统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下的时代,要求,所以对空乘人员培养模式,进行创新的任务刻不容缓。本文就是从分析当下工程形势来分析,如何更新空乘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如何进行创新型教育模式进行探究。

关键词:空乘人才;培养模式;思考

引言

伴随着民航事业的飞速发展,对空乘人员的数量和质量也提出了新要求。为了更好地满足航空公司的用人要求,推动学生的就业和发展,需要结合实际需要,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全面的改革。对我国的民航企业来说,除了需要把乘客的安全舒心的送到目的地以外更需要从乘客的自身需求为出发点及时发现并不断提升空乘的服务质量,使人民大众享受到更加体贴的人性化和空乘服务。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求我国的航空公司对工程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更新换代,用于满足旅客自身需求,从而提升服务质量。民航事业也是不断发展的,用人单位对于专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也不断提出着新要求,所以没有哪一种培养模式是一劳永逸的,而是要始终与实际需要相结合,始终走在不断创新和完善的道路上,保证培养出来的学生学有所长和学以致用,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推动学生、学校和行业的共同发展。

1.培养模式的含义

所谓培养模式,是指教育部门或教师,在现代教育理论和思想的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所采用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管理制定等多个要素和过程的总和。从这个定义中可以看出,其对培养质量是具有决定性影响的[1]。具体到空乘专业来说,与高校其它专业相比,空乘专业较为年轻,所以在培养模式上方面也十分多元化,不同地区的不同院校各不相同,也各具特色,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空乘人才。但是在此同时,民航事业也是不断发展的,用人单位对于专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也不断提出着新要求,所以没有哪一种培养模式是一劳永逸的,而是要始终与实际需要相结合,始终走在不断创新和完善的道路上,保证培养出来的学生学有所长和学以致用,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推动学生、学校和行业的共同发展。

2.空乘人才现有培养模式分析

2.1“3+3”培养模式

所谓“3 +3”人才培养模式,就是指三个培养阶段和三项培养内容。三个培养阶段,是指将本科四年学习时间分为三部分,第一个1.5个年进行通识教育;第二1.5年进行专业教育;最后一年则是行业导向下的实践阶段。同时最后一年,也是一个多元化培养阶段,可以充分考虑和满足学生的興趣和特长,让学生在学术类和就业类两大方向中自主选择。如果学生选择学术类,那么教师则按照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研究生的要求,给学生以全面的理论指导。如果选择就业类,则由学校统一组织,安排学生到相关单位进行专业实习,接受实践锻炼。

2.2三项培养

三项培养内容则包含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专业实践。首先是通识教育。之所以进行通识教育,乃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对多个学科的学习,培养和发展自身的理解、思维、判断、鉴赏、体验等能力,达到扩展知识视野,提升综合素质的目的,成为一个有文化、有教养的人。具体包含以下四类课程。第一类是公共必修课模块[2]。包括大学英语、大学语文、思想道德修养、马哲等;第二是公共选修模块。即学校所提供的旨在扩展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文化修养方面的课程。如社会科学类、心理学类、美学类、管理类等。第三类是艺术类通识模块。包含艺术概论、艺术美学、中国传统文化等。第四是艺术特长模块。包含音乐、舞蹈、戏曲、舞蹈等技能类课程。其次是专业教育。按照“厚文化、强能力、塑精英”的专业培养目标,对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提出了以下要求。在理论知识方面,要通过播音学概论、传播学、心理学、旅游学、公共关系学等课程的开设,让学生掌握播音主持、新闻学、传播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为今后的就业打好理论基础。在实践技能方面,要通过航空概论、乘务服务技能、形体训练、播音与主持等课程,让学生具备良好的普通话和英语表达能力,掌握基本的空乘服务技能,形成良好的形象气质、艺术修养和文化修养。最后是专业实践。要按照认识社会、了解行业和企业,增强就业意识的目标广泛开展各类实践活动。如机场地面服务实习、高级酒店实习、旅游场所讲解实习、播音主持实习、航空实训等,全面拉近学生和就业之间的距离。可以看出,该模式强调理论和实践的并重,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入手,以此为基础,再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将其应用到实践中,一种科学的、具有较强操作性的模式,值得深入的借鉴和全面的推广。

2.3“2342”人才培养模式

所谓“2342”人才模式,“2”是指构建校内专职和企业兼职两条主线,建立一流的雙师型师资队伍;“3”是指按照行业发展趋势、企业需求和岗位要求,培养学生基础、岗位和扩展三方面的能力。“4”是指联系理论与实践,建立4门专业核心课程,构建符合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2”是指校内和校外两大实训基地建设。

首先是构建校内专职和企业兼职两条主线。学校要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作为重要目标,第一是要建立和完善教师的实践制度,所有教师都要按计划、分批次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熟悉工作流程,提高实践水平。第二要加强对专职教师校内实践技能的培训。可以邀请行业一线人才定期进驻学校,对教师进行专项培训,帮助校内教师考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第三是邀请行业一线的优秀人才,全面参与到教学中来,指导专业改革和建设,充分发挥他们的行业优势。

其次是培养学生基础、岗位和扩展三方面能力。在基础能力培养方面,主要通过通识教育来展开,课程是一般高校的公共必修类课程。在岗位能力培养方面,则要结合当下航空公司对空乘人员的具体需要,开设民航基础知识、民航服务礼仪、形体训练、民航英语、民航地理等课程。在扩展能力培养方面,则主要开设与空乘专业相关的课程。如服务沟通技巧、飞行与安全、航空票务、值机与行李运输等,立足于空乘,而又不局限于空乘。再次是建设四门核心课程。要在与用人单位全面研究和深入沟通的基础上,根据航空服务领域的相关标准,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出最为核心的四门课程。第一是民航英语与会话训练。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民航乘务的重点词汇和专业术语,熟练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第二是空乘服务礼仪。包含客舱设备认知、空乘人员职责、服务技巧、客舱卫生标准、服务工作程序等。第三是空乘服务礼仪。包含仪容规范、服饰规范、形象训练等。第四是客舱设备运行与管理。使学生了解飞机客舱应有的设备数量、种类、性质、功能等,并可以熟练的运用。最后是校内外两大实训基地建设。校内应建成模拟舱、形体训练室、化妆师、飞机模型展厅等;校外则通过校企合作的开展,建立一批以民航企业为主的稳固的校外实习基地,全面满足师生的实习需要。

3.创新空乘人员培养模式的思考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学校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重点关注,使各种新模式的顺利实施得到有效保障。首先是课程体系建设。因为空乘专业是一门年轻的专业,全国性的专业指导委员会还没有成立,各地院校的课程设置也不统一。因此,如何使空乘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设置符合人才发展的需求成为了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3.1教学课程及模式创新

在目前这种空乘人才培养模式急需更新换代情况下,一方面要尊重学科特有的属性和规律,一方面则要和实际需要相结合,课程数量不在多,而在于精,让学生学以致用,使每一门课程的价值和意义都得到最大化的发挥。其次是师资队伍建设[3]。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领军者,对于空乘专业来说,因专业本身具有突出的实践性特征,所以对教师的实践意识、能力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教师根据实习需要,主动进行补充和完善,除了更好的推动各项实践活动的开展外,还可以起到良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3.2重视空乘人才培养的实践

对我国空乘人才的培养没有实践,只有理論是万万不可能的。因此要重视空乘人才实践能力没有完善的实践场地和设施为保障,各项实践活动的开展也就无从谈起,需要学校对此有充分的重视。在校内方面,要将实践基地建设列入到每年的工作计划中,在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同时加强对场地和设施的维护,保证其处于稳定的可用状态中。在校外方面,还是要通过与航空公司良好合作关系的建立,将对方建设成为校外实践基地,定期委派教师和学生进行实习,一方面达到了实践的目的,一方面也增强了和航空公司之间的联系,为进一步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教学模式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如何教”和“怎样教”的问题,对教学质量起到决定性影响。尽管近年来,高校空乘专业建设已经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也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空乘人才,但是与此同时,市场对人才的质量要求也是不断提高的,要求教学始终处在一条不断完善和发展的道路上。通过对教学的全面审视和分析后可以发现,教学模式的陈旧已经成为了一个瓶颈所在,急需得到破解。本文也正是本着这一目的,就几种新型的、科学的人才模式进行了分析,希望得到及时而有效的运用,使高校空乘专业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影;钟小东;关于空乘专业发展的探讨[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2]徐晓明;为空乘学子搭舞台 为校企合作建平台[J];中国民用航空;2013年09期

[3]王盯盯;航空旅游业发展对空乘服务人员专业化的影响[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4年02期

作者简介:

贾骏,女,四川,汉族,大学本科,助教。

猜你喜欢

培养模式思考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电子信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对于少儿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