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实效性之我见

2020-08-13谢玉琴

锦绣·下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实效性同学数学

谢玉琴

学校领导总是说,教师应该锤炼基本功,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于是,提高课堂实效性成为老师们热烈探讨的一个重要话题。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于如何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和方法。身为小学数学教师,关于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实效性,本人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什么是课堂实效性

“实效性”一词,在不同的领域有着不同的解释。具体说来,就是我们老师应该在充分把握教材的基础上,针对授课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特点,合理选择教学方式,使每个上课的学生能在上课的四十分钟内最大限度的理解知识,并在情感和方法上有所收获,达成教学的三维目标。

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实效性的方法

(一)充分的课前准备是一堂好课的开始

有“备”而来,是达到教学目标,提高课堂实效性的必要条件。在以前的教学中,强调“备学生、备内容、备教法”的课前准备,学生作为我们教学的对象,我们首先应该对其有充分的了解。我们的教学设计必须建立在对学生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包括他们的知识水平、学习习惯、生活经验以及个性特点等等,甚至包括兴趣爱好。我们对学生了解得越多,越能幫助我们设计好一个能被学生所接受甚至产生共鸣的课前预案。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能对新教材有整体的了解,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目标。既要考虑到优生,又要兼顾差生。学生不同,教学内容在变。我们的教学方法也就应该合理选择。几千年前,孔夫子就提出教学要因材施教。只有针对不同学习的内容,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结合不同的学生个性特点,灵活的使用各种教学方法,才有可能提高课堂效率。

(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提高课堂效果的关键

根据学习的状态,学生的学习可以分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学生学习的状态不同,学习的效果也截然不同。学习对于绝大部分小学生来说,缺少的是责任,更多的是依靠兴趣。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对于小学的数学课堂来说显得尤其重要。一些老师生怕学生听不懂、学不好或者想尽快的把知识传授给学生,采取全由自己包办代替,全由自己讲解说明的教学方式。而一讲起来,则不可收,且越讲越有兴致,以至整堂课只看见教师在活动,只听见教师的声音,即使到了学生做课堂作业时,教师还不放心地唠叨:看清题目,抄对数字,不要做错,使学生一会儿也不得安宁。这样,往往打乱了学生的解题思路,干扰了学生的正常思考。其实,课堂上教师讲解时间过长,常常导致学生纪律涣散,思维陷入抑制状态,造成学生学习效率低下。殊不知,教师控制一下讲解时间,自己少讲一点,让学生多点思考,学习效果反而会好。

(三)良好的语言表达是一堂好课的润滑剂

语言是人们表达思想,交流想法的工具。就小学数学语言而言,抽象性是其特点,科学性是其原则,准确性是其灵魂。然而,我们数学课堂上的语病却时有发生。例如:“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就不能说成“分数的上面和下面”。当然,数学课上的科学术语很多,稍一说错就会造成知识的偏差,误导学生,数学课上有些教师的语言不够精炼,导致教学思路模糊,学生听起来颇感费力。除了表达的准确性以外,老师上课时的语速、语调都可能影响到一堂课的实际效果。

(四)把握动态生成,促进课堂效率的提升

教学资源的生成一方面来自是教师课前的精心预设,另外一个重要方面则要把握来自教学过程中的自然生成。现在的小学生越来越聪明,接触的信息量已是今非昔比。有些老师还把学生的思维水平和知识量定位在自己那个年代,对于课堂上学生提出的“奇思妙想”不但不能很好的把握和加以选择利用,反而在心里埋怨现在的小学生难教,不听话。其实在课堂上一方面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实际问题和教学内容提出具有挑战性且有价值的问题资源,另一方面教师要精心预设、以真诚宽容地态度接纳学生,尊重不同学生的选择,允许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发现问题。

(五)关注个体差异让课堂效率落到实处

听过不少公开课,往往都是一节课下来成就了少数几个优秀学生的表演,大部分学生充当的只是配角,甚至是观众。如何让课堂不变成几个人的舞台,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能有问题可想,有话可说,有事可做?我认为:把不同深度的的问题提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把不同类型的问题让不同状态的人来回答。“你能帮我把题目读一遍吗?”“你能帮我找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吗?”“你能说说你是怎么理解刚刚这个同学的方法?”这些任务一般交给课堂走神了的同学;“谁能说说你的想法?”“谁能帮他?”“谁还有别的方法?”我喜欢把它交给中等或中上的同学来说;如果一个问题抛出来,半天没人举手,我则要向思路比较好的同学发问了:“你能说说你想到了些什么?”或者一个问题经同学解释后还有个别同学没能理解,则要找个好同学来说,“谁能解释的更清楚”。什么,课堂是属于每个学生的,让每个人都应该找到属于自己的问题和任务,当然这样的任务也是多方面的,多层次,多变化的。

(六)精心设计课堂练习,让课堂效果得以巩固

数学强调理解,但练习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却是功不可没的。因为通过练习既能及时地对新学的内容加以巩固,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转化成技能技巧,又能让教师通过学生的练习及时反馈自己的教学效果。如何向40分钟要效率,既能巩固课堂知识,又不增加学生课外负担呢?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就显得非常必要了。我个人认为这样设计课堂练习比较好:(1)练习的层次性;(2)练习的趣味性;(3)练习方式多样性。

三、结语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创造性,学生愿学、乐学、善学,向课堂分40分钟要质量才能真正实现。

猜你喜欢

实效性同学数学
“主讲主问主评”工作法:提升党课教育吸引力实效性
利用微视频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精梳巧练 理性分析——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优化作业设计 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