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之我见

2020-08-13赵务兵

锦绣·下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教学情境分层教学语文教学

赵务兵

摘 要:语文是国语的前言,是打开少年思想的一把金钥匙,语文课便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一切素质教育都源于语文学习。要学好语文,关键在于如何上好语文课。如果学生对语文感兴趣,便能产生强烈的参与意识,把学习语文当作是一件快乐的事,学习效果自然会很好. 反之,如果学生对语文不感兴趣,就会厌烦它、抗拒它,学习效果自然就差结合笔者的实践经验,从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放飞学生的思维、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分层教学五个方面入手,力求把语文课堂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全方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学情境;分层教学

引言

作为语文教师,仅有渊博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对我们所传授的學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在语文教学中得心应手,教有所获.通过这样动手、动口、动脑训练学生,能促使他们在最大限度里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自主学习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因此,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率,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我先在课前精心地制作了小蝌蚪的图片,在导入新课时,我采用了故事导入法,告诉学生今天老师给他们请来了一群可爱的小蝌蚪,然后出示小蝌蚪的图片,把它们贴在黑板上,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被激起了。然后础上,揭示课题。这样的教学,学生就会容易入情入境,展开想像,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二、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全方位参与学习

心理学家认为:“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所以说,课堂舞台上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揭示课题后,我先让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文,把找到的问题答案用直线划出,不明白的地方用问号标出。自学时要求学生做到边读边想边动手。通过这样动手、动口、动脑训练学生,能促使他们在最大限度里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自主学习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因此,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率,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三、放飞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

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的各抒己见.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感悟,懂得了知识是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的思维在无拘无束的讨论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如在教学《乌鸦喝水》一文时,我问学生:“学了这个故事你们觉得这只乌鸦怎么样?”大部分学生都回答了这只乌鸦很聪明。可有一个学生却回答的不同,他说:“这只乌鸦不算聪明,石子一粒粒地放,渴都渴死了。”他的回答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列举了一些好的取水方法。最后,我在学生们讨 论的基础上作了全面的总结,使他们对课文的寓意有了比较正确的理解。这样做,保护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里得到了充分的张扬。

四、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在品读中感悟词句之美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 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反复朗读,像朗读比赛,组织读书会、朗诵会,写读后感等,以发掘每个学生的智慧潜能,发挥学生的一技之长。在朗读过程中,理解内容,积累词句逐步提高阅读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如:我在教学《坐井观天》课时,让学生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青蛙和小鸟的对话,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自编自演了课本剧,他们那逼真的形象、丰富生动的话语、独特的表演手法,体现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样的教学让学生选择自己阅读感悟的精华,进行具体表述,让他们在各自品评中进步得到升华。

五、分层教学,让学生品味成功的喜悦

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该有一双善 于发现的学生的"美的眼睛,留心学生某一方面的优点、亮点,引导他们参与合适的学习,发挥他们的特长优势。作为语文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学困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取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让这一部分课堂上的弱势群体动起来,使课堂真真实实地活起来。如何有效提高弱势群体的学习

积极性呢?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分层教学,即经常让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一些很浅显的、在书本上很容易找到答案的问题,做一些简单的基本题和练习作业,如果答对了、做对了或者答对了、做对了其中的一部分,就立即加以表扬,表扬他进步了。然后逐步加大训练难度,提高训练要求,让学习困难生在不断的训练中获取点滴的长进,体验成功的快乐。

总之,要上好我们的语文课,就要把我们的语文课堂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全方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上张扬。

参考文献

[1]廖美奕.基于小学语文统编教材识字编排特点的教学策略研究[J].社会科学前沿,2020,9(05):726-732. DOI:10.12677/ASS.2020.95105.

[2]宣在敏.部编本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和大人一起读”栏目教学指导[J].教育进展,2019,9(03):246-250. DOI:10.12677/AE.2019.93042.

[3]蒋欣.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的"为何"与"何为" ——以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为例[J].基础教育课程,2020,(10):34-41.

[4]李慧英.新课程改革视域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问题及对策——评《新课程标准下的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J].中国食用菌,2020,39(4):后插27.

猜你喜欢

教学情境分层教学语文教学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刍议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小议初中英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