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班主任管理班级的有效策略

2020-08-13殷雪玉

锦绣·下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案例分析小学班主任有效策略

殷雪玉

摘 要:近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有了明显的进步,人们对于教育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高。教育工作的开展不再是单一强调对学生学科成绩的提升,更应回归于学生学科素质培养之上。通过教育方法的优化改革及班级管理工作的改善,从而促使学生在课堂中高效学习。对于小学班主任的工作而言,需要班主任从班级管理出发,去深入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需求,并针对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这样才能实现对班级管理的有效性提升。鉴于此,本文理论联系实际,就此问题展开分析,并给出了几点参考策略。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有效策略;案例分析

一、当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与学生缺乏有效的沟通

缺乏与学生的有效沟通,是现阶段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一方面新生代学生的思想观发生了一定的转变,学生更具有主观意识,不愿受到教师或班干部的管理,加之受到家庭的溺爱和价值观影响,新生代学生将更难以进行管理。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重心不明确,大多数班主任是将班级规划、教学目标放在班级管理工作首位,只有当学生出现问题时才会与学生进行沟通。缺乏沟通,学生的真实想法不会被班主任所认知,这将极易造成班级问题和矛盾的出现。

(二)学生参与性低

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并不只是由班主任一人来完成,更需要合理的班级管理体系建立,使班级学生共同参与到管理工作之中。过去的班级管理体系主要是以班主任为核心,通过设置班长、纪律委员、管理委员等学生委员会的建立来共促班级和谐发展。这种管理体系会导致管理权力过于集中,许多学生处于被管理下容易形成一定的反抗或不满情绪。尤其是小学年龄段的学生服从意识差、思想不成熟等特点,会进一步阻挠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学生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参与性低的问题应引起班主任的重视。

(三)管理工作缺乏科学性

新时代背景下,无论是教育工作还是班级管理工作都应围绕着学生进行规划设计。现阶段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开展仍然受到过去管理思想的影响,管理工作大多是采取事后处理的方式,面对班级中存在的隐患因素不能做到事先觉察和预防处理,班级中隐性问题的积压还将进一步引发新的矛盾问题出现。

二、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有效开展的策略

(一)深入了解学生,调整管理策略

班主任要高效的管理班级学生首先就应该从学生自身入手,了解学生是从学生自身入手的关键点之一,了解学生之后就可以明白学生现在所处的困境,以及学生在管理当中比较抵触的方面。班主任要应该尽可能的规避和减少学生抵触的方面,从另一个角度对学生开展管理,让学生愿意被管理。班主任深入了解学生之后,就可以制定适合学生的管理策略,通过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学生在学习当中的不足,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可以极大地提高班主任的管理效率,让班主任在管理的过程当中更加轻松,也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班主任在管理过程当中需要最大化的接近学生,和学生进行沟通,也可以和学生的家长进行交流,对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在家的状态进行更好的了解。

例如,班主任可以在平时和学生去交流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事情,音乐、游戏和喜欢的东西,从这些方面和学生进行交流来拉近和学生之间的感情,让学生能够和自己做朋友,放下内心当中的抵触。然后班主任再向学生询问在学习过程当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对于班级管理会有哪些想法,深入的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可以使班主任的管理策略更好地制定。

(二)提拔学生干部,协同管理

班主任在管理过程当中只是一个人,精力非常的有限,很多时候不能够兼顾所有的学生,所以班主任就需要其他人来帮助自己共同管理班级。而管理学生最好的一个群体其实是他们自己,班主任可以通过提拔一些学生干部,让学生干部在平时对其他学生进行管理,这样不仅可以减轻班主任的压力,而且学生干部也是最了解学生的一部分人,可以使管理更加有效。在提拔学生干部的时候,班主任可以从学生当中挑选一些高人气和有管理能力的学生,这样的学生在管理当中更容易服众。

例如,班主任可以先和学生述说自己将要选择一些班干部帮助自己管理,展开一个表现期,然后让学生在这段时间里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和表现自己。之后班主任再开启班干部的投票,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和自己觉得有能力管理班级的人,在投票的过程当中选择匿名投票,这样可以使学生能够放心大胆地投出自己真正心中的那一票。在选出班干部之后,班主任要对班干部的分工进行确定,管理重心从作业、日常的纪律问题和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相应的管理。

(三)开展集体活动,挺高学生集体榮誉感

班主任要提高管理班级的效率,首先就要从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入手,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可以使学生更加团结、有凝聚力,这样学生在接受管理的时候就更愿意服从,更愿意接受班主任的管理。班主任可以通过开展集体活动来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让学生在活动当中感受到班级的离心力,让学生在活动当中提高自身对班级的认识,感受到自己在班级当中的作用,以及班级对于自身的帮助。在集体活动结束之后,班主任可以询问学生的感受,并且让一些想要发言的学生将自己内心的想法和其他学生进行交流,这样可以使学生彼此之间产生共鸣。

例如,班主任可以组织班级学生和其他班的学生展开拔河比赛,在拔河比赛的过程当中,班主任要和学生倾诉一些拔河比赛的技巧,同时也要贯彻团结一致的精神,让学生在拔河的比赛当中可以和身边的同学进行配合赢得拔河比赛。在拔河比赛结束以后,班主任可以让学生倾诉自己在拔河比赛过程时的感受,通过拔河比赛对于团结有了怎样不同的认识。在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之后,班主任可以对学生的想法进行总结和升华,并且对积极发表自己言论的学生给予表扬,让更多的学生能够认识到正确的想法。

三、总结

总而言之,班主任应用在小学班级中的有效管理策略可以提高班级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充分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班级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是班主任需要关注总结具体问题的来源。班主任要充分肩负起自己的教学责任,以高效的班级管理策略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在以后的管理工作中继续探索更为有效的管理策略。

参考文献

[1]赵雪玲.略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沟通艺术[J].学周刊,2020(18):163-164.

[2]刘伟.论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20(15):33.

[3]陈雪.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研究[J].才智,2020(15):25.

猜你喜欢

案例分析小学班主任有效策略
父亲缺失案例分析
冷库建筑火灾特点及调查方法研究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探索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让语文课堂评价语绽放异彩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