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小学美术课程教育新趋向

2020-08-13王治中

锦绣·下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

王治中

摘 要:新媒体技术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渗透,让美术课程资源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教学形式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美术教学质量也在不断提升。由此,在新媒体环境中审视小学美术课程体系的构建问题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基于新媒体环境下小学美术课程教育新趋向展开论述。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小学美术课程;教育新趋向

引言

当前,新媒体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已经成为日常娱乐和工作的重要载体。在小学美术课程中,新媒体一样可以发挥出显著的作用,这就需要美术教师展开研究,找到创新美术教学的具体策略方法。

一、小学美术在新媒体环境下的教学新趋向

(一)交互化,新媒体的一大特点,就是具有很强的交互性。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基于网络渠道,传播者和受众实现互动,受众彼此之间又可以有效互动。这种显著的交互性,就给教育教学带来了影响。对于小学美术来讲,很多时候就是教师单方面向学生传递知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未能形成有效互动。因此,在新媒体的视角下,小学美术教学就需要关注到交互化这个新趋向,构建起交互性强的美术课堂。(二)可视化,可视化教学是一个新的理念,也就是将书本上的平面知识,通过可视化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样可以增进学生的理解,从而推动教学效果的显著提升。而新媒体的出现,给可视化教学带来了更多新方法。因此,小学美术教学就要对这些新方法形成有效认识,将其运用到课堂之中,从而实现可视化课堂的构建。(三)生本化,生本化是教育的主流趋势,也就是要将学生作为教育教学的本体,围绕学生来构建与实施教学活动。因为受众群體具有自主选择性,所以,小学美术教学,也就需要遵循受众本位原则,将学生放在本体地位,重新构建美术课程的教学流程和模式,发挥出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让学生具备更强的参与性。

二、营造浓厚的美术学习氛围,强化美术感知力

多媒体的运用让美术教学不局限于教材,还能向课外延伸,让教学生活化。当前,教材的更迭速度相对较慢,其中一些素材难以激起学生的共鸣,因此,教师可以合理替换教材中的一些素材,让学生接受起来更容易。另外,互联网中的美术教学资源非常丰富,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搜集美术教学资源,在教学中多举一些例子,丰富小学美术课堂,营造浓厚的美术学习氛围,让学生接触更加丰富多样的优秀作品,以强化其美术感知力。

三、趣味性与互动性结合

新媒体环境下,教师要善于利用这种教学工具,让美术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的确,各种实用的教学辅助工具让课堂组织和准备更加便利,教学中资料和信息内容的呈现形式也更加丰富。在这种整体背景下,教师更应充分发挥媒体工具的优越性,让美术的教学过程具备趣味性和互动性结合的特质。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还不具备太多知识储备,美术感受力和审美能力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启发。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应让课堂更加有趣,多设计各种教学活动来丰富课堂内容,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积极融入课堂,并体验到更多学习美术知识的乐趣。新媒体工具的使用给小学美术课堂注入了很多活力,并增添了很多色彩。通过新媒体手段的不断交互和运营,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会更加有效,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例如,在教学“感觉肌理”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如采用电子讲座的方式,将这部分课程的内容传递到学生的计算机上,并让学生按照计算机上显示的步骤完成相关操作,学生首先要进行自主学习,熟悉与了解教学内容。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教师就要帮助学生尽快掌握相关知识和操作技巧。

四、巧用网络式教学,引导美术课程多元化发展

新媒体技术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拓展小学美术的第二课堂。教师应有效把握小学美术课堂与课外的关系,使生活与课堂之间的交融朝着更加密切的方向发展。以美术四年级下册《走进春天》一课为例,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相应的绘画作业,要求学生回想春游的情景,思考哪些景物可以展现春天之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校园美术交流平台上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师生在自由、平等的空间中沟通、探讨,从而让学生对美术创作有更加清晰、深刻的认知。教师再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绘画,并将自己的作品上传至共享空间。教师可以建立相应的评分机制,让学生之间互相评价、打分,实现学生创作经验的交流,由此不断激励学生。在此期间,教师应切实发挥引导功能,以鼓励教育为主,激发学生的美术创作灵感。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将平台与微信公众号进行交互,鼓励家长欣赏学生的作品,增加学生与家长的交流,增强学生学习美术的自信心。上述活动将对应的课程置于第二课堂中进行,以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在推动小学美术教学发展中的价值。教师可以借助相关的网络平台,向学生推送更多的美术作品,创设富有趣味性的美术启蒙教育环境,夯实学生的美术基础,促进学生美术素养的发展。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微课技术,设计并引用相关的美术微课课程资源,切实发挥网络式教学模式在小学美术教学工作中的价值。

五、解决教学重难点,促进学生理解

小学美术教学的重点并不仅在于提高学生的美术技法,而且在于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培养学生的美术思维,进而提高其欣赏美、感知美的能力。小学美术中的一些理论知识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时教师就可以采用多媒体解决这一教学难点。如,在讲授三原色的过程中,如果一开始就讲解三原色的原理会比较枯燥,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颜色混合小魔术,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再结合现场演示,让学生明白不同的颜色按照不同的比例混合,会产生不同的颜色变化。

结束语

对于小学美术教学活动来讲,在当前新时期表现出来了新的发展趋向。作为美术教师,要对这些新的发展趋向形成有效认识,然后对教学活动积极创新,构建起交互性、可视化与生本化的美术课堂,让美术教学在新时期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高丹.基于新媒体环境下小学美术课程教育的新趋向[J].课程教育研究,2017(29):196.

[2]梁亚云.新媒体环境下小学美术课程教育新趋向的探究[J].戏剧之家,2017(10):228.

[3]姜宏.浅谈基于新媒体环境的小学美术课程教育新趋向[J].美与时代(中),2015(07):72-73.

猜你喜欢

新媒体环境
新媒体环境下的校园文化建设
新媒体成为高校党建“新武器”
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出版企业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创新路径选择
出版企业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创新路径选择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困境与对策
新媒体与英语听力自主学习策略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数学教育方法的优化
试析央视六一晚会的视觉传播及创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