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分析

2020-08-13高琪琦

锦绣·下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实践分析小学语文教学

高琪琦

摘 要: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认知能力,人文素养等。本文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分析展开论述。

关键词:核心素养导向;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分析

引言

核心素养指的是一门学科当中最精髓的知识和需要对学生培养的最重要的能力。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理念,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更加重视对学生文学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现存问题分析

首先是机械化教学问题严重。旨在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高效课堂创建显得势在必行,但是现在很多教师的教学方法上存在很大问题,尚未和高效语文课堂接轨,高效教学理念也尚未形成。现在很多语文教师在课内习惯性的让学生死记硬背,造成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听讲,学习效率自然不高。其次是教学手段选择不当。当前时代是信息化时代,很多学科教学中均引入信息化教学手段。旨在有效吸引学生,提升他们的注意力,教师在课内开始借助多媒体的形式进行教学,但很多教师过度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尽管说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创新,但是教学整体实效性骤减,教学效果事倍功半、不尽人意。最后是教学内容单一化问题明显。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单纯注重对学生进行字词知识的引导和教育,很多语文教师会向学生进行优美语句拓展,对文章讲解教学的目标定性在字词量积累上,却对学生综合语言能力强化弃之不顾。还有就是部分语文教师单纯传授学生理论知识,注重应试教育,关注最后的成绩,教学内容很是浅显,没有透过理论知识向学生渗透情感教育和价值观教育,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核心素养的培育有所缺失,课堂更谈不上高效。

二、注重锻炼学生写作,培养文字运用能力

写作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优秀的写作锻炼和指导,能够丰富学生的素材积累,提高其对文字的运用能力。在进行小学生写作训练的时候,首先要保证题目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小学生年龄较低,阅历不足,思想认知还没有完全形成,因此选题一定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可以由最开始的时候指导学生进行命题作文的写作,逐渐过渡到半命题及开放命题的写作。在选题内容上,可以包括学生在学校发生的趣事、在校外的所见所闻、在家里和家人的相处,家里的成员、宠物、花草等,这是小学生的基本写作方向。在素材积累上,要教会学生如何观察生活,在日常的事物中发现有趣的事物,并获得独特的体会。

三、培养习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一般来说,良好的习惯总是能帮助个人养成优良的品德意识,伴随着个人的成长,不断促进个人的成长与进步,而不良的学习习惯则会阻碍个人的发展,对于学习来说也是如此。笔者以为,倘若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养成了学习语文的好习惯,例如课前预习、做题时认真细心等习惯,那么这种习惯就会引导着小学生今后的学习,不断提高小学生做题的正确率,因此为了实现高效化的课堂教学,教师可以从培养学生学习习惯这一方面入手,加强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让小学生养成更加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其他各科的有效学习。例如,教师可以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学习习惯,教师可以在开展教学之前,给学生布置一些关于课前学习的作业,当然教师应为学生预习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指导与建议,如首先让学生通过查找生字词的读音、意思等,来加强对字词的理解与认识,之后在结合课文的上下文内容进行理解,其次学生可以通过对文章的广泛阅读,对文章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之后对文章的写作结构、体裁形式进行划分,了解每一段内容的中心思想,然后根据文章结构、内容等绘制出一个思维导图,通过图形的展示,让小学生更加直观地把握文章的写作脉络。此外,教师也可以培养学生错题反思、课后复习、学期总结的学习习惯。

四、鼓励学生阅读和发言,提高思维能力

有效的阅读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感,加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在教学的时候,我们要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通过这种方式提升他们的理解能力。另外,还可以进行课外读本的教学引用,让学生通过教学延伸,减少课本教学带来的压力,在课上踊跃发言,锻炼他们的自信心和交流能力。例如,我们可以将《梦想的力量》进行简单的分层,然后向学生提出这样几个问题:你们都有哪些梦想?这些梦想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实现吗?如果别人需要你的帮助时,你会怎么做?文中的小男孩瑞恩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瑞恩的父母是什么样的形象?如果换做是你,你会怎么做?然后带领学生进行阅读,并分析这些问题。通过这样的形式,首先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参与兴趣,提高课堂活力;其次能够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最后还能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五、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材料,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单单依靠书本知识是不够的,语文的知识博大精深,涉及大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当今的社会中,也会有很多呈现,教师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利用各种资源的组合,让学生耳目一新,感受到不一样的语文教学。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材料,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会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更多的“自由”,这个“自由”,是思想的自由,学生的思维不受限制,并且在多种教学资料的带领下,得到了更大的开拓,对学生形成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有很大的益处;同时还更加有利于学生情感体验的丰富,由此來加深对文字的理解;对背景知识的长时间积累,也会丰富学生的阅历,对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益处良多。

结束语

综合来讲,小学阶段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十分基础的,是形成对语文的基本认识和入门性的积累,培养学生基本的语文修养,形成听、说、读、写的能力,并形成基本的文学修养,促进对语文学科内的各种人文精神的了解和基本习惯的养成。但是在小学高段语文,在学生的语文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后,也要求学生的核心素养更加抽象化和精神化。

参考文献

[1]李雅翡.巧用统编教材,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166-167.

[2]祝捷.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51):48.

[3]孙礼文.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C].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第十期“教育问题时习会”论文集.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2019:201-205.

猜你喜欢

实践分析小学语文教学
浅谈电话交换机维护技术及其运用实践分析
双钢琴演奏心理调控的理论及其实践研究
探究小学生自主学习音乐能力的提高
对应急状态下的医学护理实践的分析
分层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实践
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渗透思想教育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高中体育教学中不同教学内容传授方式改进的实践与探索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