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接天气,下接童气

2020-08-13秦若曦

锦绣·下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小学

秦若曦

摘 要:在小学德育教育中,《道德与法治》课是小学生培养良好品德,树立敬法守法意识和精神的主要媒介,它能辅助教师更好的培养学生法治精神,让小学生从小树立遵纪守法的思想和意识。然而,当前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成果并不理想,因此,教师必须要结合教材内容,深入领悟和把握新教材编写意图和精神实质,加大对教材的理解,重构有效课堂,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育教学的发展与提升创造有利条件。

关键词: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课堂重构

引言

2017年,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新教材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使用,并逐渐进行更替革新。内容的改变、教材的深入让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不断丰富与深化课程内容,理解教材主旨,并以新思路、新方式来呈现教材思想,构建课堂主题,为小学生提供更好的课堂体验感。不仅如此,教师在深入研读新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小学生发展特点,以有效手段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发挥教材的价值,提高教学有效性和课堂效果,为小学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理解

1、教学目标

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教育,这是新课改后,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实施的核心理念之一,它强调关注学生情绪和情感,注重学生人格培养和道德塑造。因而,在教材中,不仅融合了价值观、法治教育以及生命、心理、环境、安全、爱国等内容,同时也加入了儿童元素,以更符合小学生发展需求的模式来展现教材内容和思想。

2、教材的特点

2.1 融合德育与法治教育

在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强调要让小学生逐步了解基本法律常识,树立法治意识并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和意识,为其培养法治观念,奠定法治信仰,培养小学生的爱国思想、国家观念、规则意识等优秀品质,使其发展成为优秀的学生。在低年级小学教育中,还要逐步完善小学生的国家象征和标志认知,了解消防、交通规则、自然、动植物保护、资源、环境等内容,树立正确观念和行为。

2.2 以儿童立场编写,维护儿童生活利益

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是依据儿童发展需要编写的教材,该教材以学习为主,生活化为辅,帮助学生在老师家长的引导下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并完成身份转变。在所有教材中都纳入了儿童生活的逻辑性,例如在教材中会涉及到小学生上学时的情绪、安全,如何与教师、同学相處,如何处理日常问题等。这些都是小学生生活成长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通过教材中明暗线的辅助讲解,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和处理这些事情,提升其生活应用,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另外,教材多以儿童喜闻乐见的绘本模式展开,不仅致力于使用儿童语言,同时也以儿童生活为主,使其更好的参与到教材学习当中,为课堂重构提供更多的素材和内容。

二、提升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理解与课堂重构的有效对策

1、正确把握教材定位,确定育人方向

教师在教学之前,首先要清楚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概念和特点,要认清其本质、意图以及育人方向,以此为参考,准确定位和编写教学教案,为课堂构建提供正确支持。统编版新教材不仅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对学生品德的培养和引导,以帮助学生树立法治观念、法律意识等为目标,承载优秀文化传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的任务。只有正确把握教材定位才能深入理解教材,才能为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正确价值观以及优秀品质提供良好基础。

2、以正确教育主题定位教学目标

不同年段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有不同的教育主题,比如在一年级主要是适应学校新生活和养成良好习惯;二年级则是奠定公共意识,追求创新生活……这些不同的教育主题既有其价值内涵,又有精神传递,能让不同年级的小学生从中学到更多的内容和宗旨,领悟更多的思想和精神。比如在《别伤着自己》这节课中有一个关于小男孩与小狗玩耍不当导致受伤的故事,这个故事旨在引导小学生在与小动物相处之时,要采用正确行为,这样才能保护自己,不会受伤害。同时通过这个故事来引导学生要正确认识身边的一些危险事物,提高安全意识,这样才能避免被伤害。此外,通过教材中的安全健康教育,引导小学生正确处理学校与家庭生活,缓解新生入学时的不适,提高其舒适度,使其能更好的接受小学教育和生活。另外,在《可爱的动物》中,教材旨在引导小朋友感知人与动物的亲密关系,从而树立正确对待小动物和自然的态度,养成人与自然、动物和谐相处的思想意识和行为。

3、融合法治教育,提高小学生德法教育

新教材实施之后,学校对小学生德法教育更加注重,不仅加强对学生法治意识培养,对其品德塑造也是极为重视,因而在课堂上,教师不仅将法治教育、道德教育渗透到教材中,还将其相互融合,以完成培养学生道德情怀与法治素养兼备的教学目标。比如《大家排好队》这节课旨在引导学生培养排队的常识和意识,使其懂得排队方式,避免出现乱插队的不良行为。教师通过坐公交车、打水、上厕所等场景来启发学生思考关于排队、离队等现象问题,并教导小学生要积极遵守规则,养成良好道德行为和习惯。

结束语

上接天气,下接童气,在新时期的小学教育中必须要注重对学生品德、法治的教育,要让小学生养成良好道德意识和行为,树立法治意识,这样才能使其发展成为优秀学生,才能真正发挥《道德与法治》教材的价值。在课堂重构中,教师也要深入领悟课程精神,把握道德与法治性质、精髓,以教材编写立意和精神为参考,结合儿童实际需求,探索新课堂模式,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吴云.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有效教学研究[D].赣南师范大学,2019.

[2]连鸿霞.上接天气,下接童气——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理解与课堂重构[J].新教师,2019(01):54-55.

猜你喜欢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小学
统编版语文教材中插图的作用
共在理念视域下的小学低段悦纳课堂构建策略探讨
谈统编版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的整合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识字启示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