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体育有效教学探析

2020-08-13范娟娟

锦绣·下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有效教学体育学校

摘 要:有效教学是一种教学理念,基于该理念在学校体育教学场景中的融合,是实现教学提效的手段。本文在解析有效体育教学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学校体育有效学的主要因素,包括人的因素、教学因素、物质因素等,并且提出相应地有效教学策略,为改进中学体育教学效果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学校;体育;有效教学

1.有效体育教学的内涵

首先,“有效教学”的核心是聚焦效果、效率和效益。教学效果关注的是教学活动的结果,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发展[1]是重点考察结果,是过程性跟踪和考察,并非结果的好坏。教学效率是指在既定的教学周期内,教师完成既定教学目标任务的进度,具体表現是学生在体育技能、环境适应、身心发展等方面的进步幅度。教学效益更倾向于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需求是否得到满足。其次,为顺应新课改要求和当前教育发展需要,众多体育老师开始对原有教学理念进行迭代完善,在体育教学中融入有效教学理念,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更好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提升体育教学的效益。所以说,有效体育教学是一种完善的教学思维,是为了达成有效的教学目标而对教学活动过程和结果所进行的科学监控。

因此,有效体育教学是在遵循体育教学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体育教师通过既定教学活动以最佳效率、效益促进学生个体在体育技能、环境适宜、身心发展等方面的进步与发展,即获得的教学效果。简而言之,有效体育教学是符合体育教学客观规律,集“三效”于一身的教学活动。

2.影响学校体育有效教学的因素

实现学校体育有效教学的过程中,有这很多影响因素,本文主要从以下方面来阐述与分析:

2.1人的因素

首先,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的主要引导者、组织者、实施者。显而易见,一名体育老师的综合素养与能力对于一堂有效体育教学的实施影响甚大。体育教师教学思想的新旧、教学能力的高低、自身知识储备的多少等都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其实施有效体育教学。其次,作为学生,个体差异性也较大,有的学生身体素质良好,接受新知识学习新技能的能力较强,易于体育教学有效性的发挥。另外,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学习本课程的初衷、体育课程的参与方式等都将影响学习的效果和效益。

2.2教学因素

关于教学内容人们一直有一个误区:认为教学内容越多,学生在身体、心理、技能等方面的进步就愈加显著,其实不然。为了达成体育教学目标,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效益,体育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除了要考虑教学内容的有效容量外,还要考虑到所选内容能否满足学生需求、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在体育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师不仅要善于运用多种体育教学方法,而且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手段,并将其技术与手段运用到体育教学中。由此可见,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做到教学内容选择合理,教学方法、手段运用恰当。

2.3物质因素:场地器材

体育场地器材是实行体育有效教学的物质保障,没有必要的体育场地器材,体育课将黯然失色,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将受到影响。学生在学校体育课中接触和学习体育的各个项目,如果在学生时期能激发出对体育运动的热爱,这对于其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意义重大。因此,体育教师在努力改善学校物质环境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场地、器材,为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学习效果奠定基础。

3.学校体育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

3.1加强体育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随着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推行与实施,体育教师为了适应新时代的教育需求,已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本学科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上,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增加信息的储备量,做到闻道在先,术有专攻。同时,体育教师要真正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体育需求。在体育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多方面提升自我,完善自身素质结构,多参加教学能力培训,也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借鉴优秀体育老师的教学经验,提高自身信息化能力,为促进有效体育教学的开展提供必要条件。

3.2注重选择体育教学内容

选择什么样的体育教学内容才算有效的应成为体育教师需要重视的问题,当然,注重体育教学内容有效性的同时不能忽视体育课的本质是增强学生体质,促使学生运动技能的习得。体育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一方面要注意增加有效教学内容量,更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满足这一年龄段的体育需求,更重要的是,随着当下体育的快速发展,体育教师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开发,例如一些新兴体育项目的引进、地方特色传统项目的开发,多方面丰富中学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服务于学校体育有效教学。

3.3丰富体育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手段是教学过程中教师用于传递信息所使用工具的总称,丰富多彩的体育教学方法与手段能够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从而有助于有效体育教学的开展。体育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与手段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实际,注重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科学性、有效性,目的是通过这些教学方法与手段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的学习能力。如今信息化教学手段日新月异,使得学生接受体育信息的方式也呈现多样化,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中可以有针对性的选择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体育教学效率。

3.4制定和完善评价机制

教学评价是多方面的体育教学过程跟踪与反馈手段。新课改的标准改变了以往从单一角度对教学实施评价的教学思维,而是从多个维度多个视角实施评价。对体育教学效果的评价,不仅要立足教学行为与能力,组织能力等维度,还要从学生的自身基础、体育学习态度、技能掌握程度等多个维度对学生进行综合考察,而评价的方式也从过去的定量评价转变为现在的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质,全面提高体育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程度。

4.结论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对于学校体育教学而言,追求有效教学已成为一种必然。想要提升体育教学的有效性,需要将有效教学理论迁移到体育教学中去,更深层次的剖析有效教学的内在价值以及探索如何更好地应用于体育教学中去,促进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朱浩亮,冀 桐:《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与管理》2006年第12期。

作者简介:范娟娟(1988.5-),女,汉族,安徽合肥人,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合肥市兴园学校体育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学校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有效教学体育学校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我们的“体育梦”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