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学习环境下高职民航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2020-08-13李江凤

锦绣·下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智慧学习培养模式高职

摘 要:当前,信息技术已经被各行业广泛应用,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工作上都为人们带来了较大的便利。未来的社会发展趋势也将围绕信息技术开展。因此,在培养高职民航类专业人才时,也应该与时俱进,将传统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这也就是所谓的智慧学习环境。

关键词:智慧学习;高职;民航类;培养模式

引言

信息技术是当前社会的主流技术,也是未来的社会发展趋势,教育领域也在积极应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习者打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并将其称之为智慧学习环境。当前,我国民航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还有待提高。如何在智慧学习环境下让学习者更好的将理论结合实际,培养智慧创新型人才是当前的新问题。

1 当前高职民航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

1.1实际操作能力不足

当前,高职民航类教育教育内容较为陈旧,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实际操作相关内容教育力度不足[1]。导致学生对于教育内容缺乏学习积极性以及趣味性。虽然部分高职院校已经进行实操改革,但是大多数仍流于表面,形式主义较强,学生很难学到实际性的操作知识。部分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开设实训课程,但是由于企业实训缺乏系统性,导致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强。实际操作能力仍有欠缺,不符合当前民航类专业人才的就业标准。

1.2理论教育系统性不强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只有掌握了充足的理论知识才能更好的进行实践。但是当前高职院校民航类专业的理论教育习题存在一些问题。当前,理论教育体系单一、系统性欠佳是高职院校民航类专业的主要问题。对于学生全面了解理论基础知识造成了一定的阻碍。而且,随着技术不断的发展和更新换代,部分教材内容知识过于陈旧,无法与当前的民航行业相适应,导致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无所适从的情况[2]。而且,理论教育知识内容理论性太强,缺乏趣味性,导致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积极性欠佳,对于课堂所学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不牢靠,就业之后需要系统培训,学校的学习意义被削弱。

1.3师资力量有待提高

师资力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民航类师资力量参差不齐。教师多为理论派,自身的动手操作能力不足,而民航专业是需要高实践性的行业,对于教师的要求较高,需要教师可以具备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能力。但是部分教师甚至毫无实际动手操作经验,只有理论知识基础,导致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不足。而部分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缺乏理论性基础知识,空有实践操作经验,而授课能力不成体系。能将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教师实在是少之又少。

2 智慧学习环境下民航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2.1创新目标

首先,人文素質是当前高职院校教育的基础目标。高职院校的办学目的是为社会输送专业技术过硬、人文素养优秀的人才。因此,在智慧学习环境下,要求学生通过信息技术对于人文素养有正确的认知,并且对于国际民航技术发展态势有一定的程度的认识,并经常查阅相关信息,培养不断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同时,对学生的职业素养目标进行创新,不仅要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以及职业思想,同时对于学生的职业技能也有新的要求。职业技能是职业道德的基础。只有拥有过硬的职业技能,才能保证自身的工作的安全性。因此,在高职院校学习过程中,校方需要与相关企业进行合作,充分尊重学生自身意愿,帮助学生进行未来规划。并以未来规划为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学习目标。合理的进行理论知识教育、实践操作以及就业指导等。并且要养成学生基于信息技术的自学能力,信息技术中含有大量的专业性知识,是学生开拓眼界,掌握技能的良好途径。

2.2革新体系

教学体系需要进行改革,民航是操作性极强的行业,因此让学生以实际操作为主,结合相关理论。与校外企业合作,给予学生实际动手操纵的机会。帮助学生理论结合实际[3]。并且还要对学生进行经典案例引导,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自主思维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进一步缩小学生与社会需求的差距,加强校企合作,可以使得学生学习到具体工作流程,熟悉工作环境,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2.3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

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师资建设,全面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方法,改变传统教学方式,让教师变成引导者和课堂设计者,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建设智慧学习环境。包括行业技术领先者的演讲、行业应用的实操技术等等[4],这些高校学习资源都是建设智慧学习环境的关键。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将信息可利用资源最大化,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全面提高教学资源的整合能力,让云技术和信息技术成为教学资源的主要获取途径。当前,民航教育的资源主要包括创新性案例、人才信息库、民航资源库以及企业资源库等。信息技术可以将多种教学资源进行合理运用,成为智慧学习环境的主要发展趋势。而信息技术学习相比传统的枯燥教学方法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结论

民航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高职民航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尚有较大的待提高空间,高职院校应该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全力打造智慧学习环境,帮助学生能够满足社会用人单位的要求,为社会源源不断的输送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婧. \”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民航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8,000(009):190-191.

[2]闵娜. 高职民航运输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以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028(002):P.83-85.

[3]程天德,梁延省,黄小明,等. 基于职业认知规律的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构建——以高职院校食品加工类专业为例[J].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11(006):61-64.

[4]陈早,高鹏.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推进”四强空管”建设步伐[J]. 民航政工,2018,000(003):P.4-5.

作者简介:

姓名:李江凤,性别:女,籍贯:云南,民族:汉,出生年月:1991年8月,学历:本科,职称:助教。

猜你喜欢

智慧学习培养模式高职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智慧学习”提升党员教育的科学性与信息化水平
在教育教学中使用云班课实现智慧学习
智慧学习
浅谈如何引导学生形成语文学习的智慧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