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第二课堂培养理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研究与探索

2020-08-13张潇文李嘉李强

锦绣·下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理工科创新创业能力第二课堂

张潇文 李嘉 李强

摘 要:第二课堂活动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延伸,特别是对于理工科专业大学生来说,是提升其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对部分高校依托第二课堂培养理工科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情况进行了调查,提出可以从搭建创新创业课堂教学与实践联动机制、针对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学生建立侧重点不同的第二课堂活动激励机制、强化教职工认同观念三方面进行探索。

关键词:理工科;第二课堂;创新创业能力

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是课堂教学,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第一课堂,而第二课堂是在第一课堂之外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延伸,特别是理工科专业大学生,适当参加第二课堂活动,不但可以有效培养其综合人文素养,还能提升其创新创业能力。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对理工科创新创业型人才对需求日趋迫切。创造未来社会先进生产力的主力军来源于目前在校的理工科专业大学生,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和素质直接关系着国家战略的实现。社会对此类人才的迫切需求,需要高等学校针对理工科专业进行教育机制改革。本研究对依托第二课堂培养理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情况开展了调研,探讨依托第二课堂培养理工科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举措。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川南某高校为主,范围扩大到四川省13所高校,面向理工科专业在校大学生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79份,有效问卷475份,有效回收率95%,访谈对象随机选取了15名理工科专业在校大学生。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中的调查问卷采用自编问卷《第二课堂与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调查问卷》。问卷分为基本信息与第二课堂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两个板块,现状板块又分为创新创业第二课堂活动开展和参与情况、第二课堂活动对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认知情况、创新创业类第二课堂活动需求情况三个维度。本研究还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编制了访谈提纲,以进一步深入了解第二课堂在培养理工科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方面的机制以及存在的问题。

二、研究结果分析

(一)基本情况

有效问卷中男生占67.58%,女生占32.42%;硕士研究生占2.53%,本科生90.95%,专科生6.52%;访谈调查对象中,男生9人,女生6人。

(二)现状分析

(1)创新创业第二课堂活动开展和参与情况

理工科专业大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整体积极性较高,认知良好。调查显示,参加过创新创业类活动的学生达到了71.16%,而参加创新创业活动的种类(多选),以各类学科竞赛和创业大赛为主,达78.53%,其次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占50.74%,选择创业沙龙或讲座等占38.62%;其次是认为自己所在学校创新创业类第二课堂活动开展的“很好”和“还不错”的比例达到了81.68%,由此看来,多数高校的创新创业第二课堂活动在提升理工科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取得了较普遍的认可。

(2)理工科专业大学生对于第二课堂活动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认知情况

对于自己参加过的第二课堂活动,评价其“生动有趣,受益匪浅”的占72.21%,认为“对提升自身创新创业能力有一定帮助”的占15.37%,认为对自己创新创业能力提升没有明显帮助的占12.42%;关于第二课堂活动在培养创新创业能力中的优势方面(多选),认为能够“兼顾理论与实践”的占76.21%,选择“能学习学科及专业外的知识,综合性强”的有73.68%,选择“组织方式灵活多样”的占64.84%,选择“活动模式开放”有50.95%;认为参加创新创业活动对个人的帮助(多选),选择“提升创业信心”的占76.84%,“学习创业所需基本知识”的占77.05%,“结识创业伙伴”的占66.95%,“提升创新创业综合素养”的占72.63%,“强化和巩固对专业知识的和学习”的占62.11%,“提升组织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应变能力”的占69.05%。由此可见,虽然有极少同学是认为第二课堂活动对于自己创新创业能力提升没有明显帮助(多数为大学一年级新生),但绝大多数学生都认为参与第二课堂活动在提升自身创新创业能力方面具备多种优势,还能提升自己多方面的创新创业素质。这也与随机访谈的结论一致,15名接受随机访谈的同学均认为第二课堂活动在理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能够扩宽自己的视野,锻炼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而这些能力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都是必不可少的,但13名受访者表示目前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活动“各顾各的”,有脱节的现象;对于目前创新创业类课程的评价,63.12%的同学选择“虽能让自己学习一定的创新创业理论知识,但这种形式较枯燥乏味”,27.33%的同学选择“能让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有一定提升,比较喜欢这类课程”,仅有9.55%的同学选择“对自身创新创业能力提升有很大帮助,有浓厚兴趣”。

(3)创新创业类第二课堂活动需求情况

对于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难(多选),89.47%的同学认为“创业经验不足,能力欠缺”,81.89%认为“难以找到适合的创业伙伴”,63.16%认为缺少启动资金,缺少父母亲友支持的占25.26%;认为在创业过程中最期待获得的帮助(多选),选择“技术支持”的占83.95%,选择“创業相关专业知识”的占82.53%,选择“创业项目选择“的占66.53%,选择“政策指导”的占76.42%;对于激励理工科专业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措施,选择“学分激励”的占75.79%,选择“在评定奖学金时加分”的占78.11%,选择“各级评优时加分”的占66.53%,选择“各类继续深造发展时给予相应认定”的占68.00%。在对随机受访者的访谈中,有11名访者表示,其实自己或身边的同学有创业的意愿,但理工科学习普遍学习任务重,没有更多的时间了解创业方面的知识,希望能够在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过程中获得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政策方面的指导,这样在丰富自己课余活动的同时,以更加贴近生活的形式让进行创业知识的学习,这种方式也更容易被接受。有9名受访者表示,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教师并不会非常鼓励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而建议学生把更多的时间与精力用于专业知识的学习。

三、依托第二课堂培养理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探索

调研结果显示,目前第二课堂活动在培养理工科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还还存在一些机制体制不够完备,需要我们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一)搭建创新创业课堂教学与实践联动机制,有效发挥第二课堂在提升理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中的作用

有的高校设有创新创业学院,负责学生创业课程的教学工作,没有设置创新创业学院的高校,往往是由教务处或招就处等部门负责学生创业课程教学,学生第二课堂主管部门一般在团委。对于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对于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创新意识较强,但往往在社交、写作等方面却相对薄弱,他们是未来科技型创业的主要参与者,培养他们创新创业能力的途径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有第二课堂这种形式更加生动,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和吸收的教育方式,通过举办一场创业典型报告会,邀请已毕业的校友来一场近距离的创业沙龙活动,用榜样的力量来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让他们正确面對在创业道路中可能面对的困难和挫折,明白学好专业知识,更好的去进行创新才有可能在将来具备创业的技术底蕴;通过举办一次创业大赛,让同学们在备赛的过程中与专业知识相结合,懂得怎样依托自己所学的专业选择创业项目,大赛团队搭建的过程也正如创业团队的组建,而且进一步了解创业的相关政策;通过参加一次模拟创业训练营,能够丰富创业经验和体会创业的全过程,提升其创业的信心。可以尝试将这类创新创业第二课堂活动作为创业课程教学的实践环节之一,搭建有效的教学实践联动机制。

(二)针对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学生建立侧重点不同的第二课堂活动激励机制

调研表明,大多数学生希望能够在奖学金评定、学分认定、评优评先、继续深造时,对其参与创新创业实践类第二课堂活动取得的成绩进行认定,并适当进行激励。虽然基本上每个学校针对第二课堂活动都有一定的激励政策,特别是自2018年以来,逐渐全面推行了“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但很少将不同专业学生参加不同种类活动的学分或者加分情况进行区分,要想在创新创业类的活动特别是创新创业大赛、模拟创业训练营等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文字撰写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其实对学生来说是专业知识应用于模拟场景的实践平台,特别是对于理工科专业学生来说,这有助于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为将来可能付诸实践的技术型创下打下基础,因此,针对理工科专业学生,适当加大对创新创业类活动激励的力度,还是有必要的。

(三)强化教职工认同观念,重视第二课堂活动在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中的作用

调研结果显示,还存在相当一部分理工科专业教师虽然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很关注,但却无形中忽略了对学生创业的实践能力培养,更谈不上鼓励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了。理工科专业学生普遍课程较多,课业任务较为繁重,甚至还有少数专业课教师在与学生交流时,表露出不鼓励学生花费时间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观念,这也无形中对部分学生的认同和学习行为选择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对理工科专业学生来说,创新能力培养固然重要,但仍然需要实践平台来进行全方位的提升,创新的终极目标其实就是创业,而创业又是创新活动水到渠成的过程,创新创业类活动就很好的把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应用于假设的创业场景,参与一次活动的过程,其实就是个人综合素质与专业知识全面提升的一个过程。只有高校广大教职工,特别是理工科专业教师认识到这一点,不仅仅要鼓励学生参与,还应主动加入对于创新创业活动部分环节的指导过程。

参考文献

[1]牛立蕊,李汉超,黄明娟,屈建萍.工科院校第二课堂创新创业教育机制改革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8,2(3):48—50.

[2]张智勤.地方工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28):130—131.

[3]吕宏凌,陈金庆,田兆富.大学生创新创业第二课堂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6(10):79-81.

[4]王新,刘振,华文健.人文素质教育:理工科大学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基石,2016(6):57-59.

[5]易伟义,余博.高校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建设的思路和策略探讨[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3(1):98-100,123

作者简介

张潇文(1977—),女,汉族,湖南湘潭人,硕士,四川轻化工大学科技园管理办公室(成果转移转化中心)主任。

李嘉(1977—),男,汉族,四川自贡人,硕士,四川轻化工大学法学院教师。

李强(1989—),男,汉族,四川兴文人,硕士,四川轻化工大学团委干事。

基金项目

四川轻化工大学2018年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依托第二课堂培养理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JG-1877)。

猜你喜欢

理工科创新创业能力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课程化建设路径探究
不理
01—02合刊
高职院校第二课堂学分认定制管理的有效性研究
理工科大学生行为文化建设研究
校园环境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与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
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途径的探索与思考
师范类院校理工科科研发展问题探析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