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青年践行使命担当的困境及对策

2020-08-13王彬

锦绣·下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青年新时代

摘 要:新时代青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要致力于人民的幸福生活、民族的伟大复兴、世界的和谐发展去担当使命、不断奋斗。青年在践行使命担当的过程中,也会受到对肩负的使命担当认知不够明确、对认知和践行使命担当存在脱节、社会环境对践行使命担当的冲击等因素影响。为此,要提高青年的本领才干、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来为新时代青年践行使命担当保驾护航。

关键词:新时代;青年;使命担当

青年一代有担当,国家和民族就有希望。在新时代,青年担当使命不仅是个人成长成才的需要,更是实现人幸福、国家振兴以及民族复兴的需要。为此,新时代青年要勇于担当时代使命,将个人理想的实现融入到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中去,同时也要化解践行使命担当的诸多困境,从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绽放自己的青年梦想。

一、新时代青年应肩负的使命担当

新时代青年应肩负的使命不仅是国家和民族的使命,更应该放眼于世界,致力于人民的幸福生活、民族的伟大复兴以及世界的和谐发展中去努力奋斗,从而真正践行自己的使命担当。

1.新时代青年要致力于人民的幸福生活

在新时代,青年肩负担当民族复兴的大任,首要的任务就是要致力于人民的幸福,要肩负人民幸福的使命担当去努力奋斗。从历史来看,在中国近代,青年就肩负了人民生活幸福的历史使命,青年一代有志之士为人民的幸福和社会的稳定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贡献了青年的力量。在新时代,当代青年思维活跃、精力充沛、勇于突破、勇于创新,代表着国家和民族进步的希望。那么青年就更应该认识到自己肩负的使命,致力于人民的幸福,将自己对家人、对他人的关爱上升到对人民、对社会的关爱,坚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时时刻刻将人民放在心头,以人民为先。只有肩负人民幸福的使命,将个人的人生价值统一于社会价值的实现中,才能做到不负社会、不负国家、不负时代。因此,青年要致力于实现人民幸福生活去实现自己的使命担当,做到心系人民,为实现人民的幸福、国家的振兴、民族的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2.新时代青年要致力于民族的伟大复兴

青年是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目标终究是要在一代又一代青年群体中去接续下来。广大青年要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担当,致力于民族复兴不仅是青年去为国家和民族奋斗的过程,更是青年自身一展才华的重要机遇。青年一代人生的黄金时期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相吻合,青年固然要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为此,青年要将个人的远大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将自己绚烂的青春绽放于国家和民族伟大的奋斗事业之中。为国家和民族的事业去奋斗的青春,是最动人、最美丽的青春,只有将个人价值统一于社会价值,个人价值才能算是真正的实现。新时代青年要肩负民族复兴的使命担当,就必须要脚踏实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践行使命担当打下坚实的基础,立足于前人、立足于现在去著眼未来。青年一代有担当,国家和民族就有希望,肩负民族复兴的使命,这不仅是国家和民族赋予青年的光荣使命,更是青年成就自我的绚烂舞台,相信广大青年通过不断奋斗,终将唱响无愧于民族、无愧于国家的时代之歌。

3.新时代青年要致力于世界的和谐发展

青年群体思维活跃、包容性、开放性强、充满理想又热情高涨,这些自身特点使青年为肩负国际责任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同时也使青年成为推动世界发展,促进国与国之间交流的关键力量。因此,当代青年同时也要致力于国际责任的使命担当,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青春力量。一方面,当今世界发生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传统安全问题以及非传统安全问题并存且突出,面临着这些问题和威胁,只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合力应对困难、化解危机。为此,青年要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使命担当,胸怀全世界、全人类美好幸福生活的远大抱负,发挥人才主力军作用,为担当国际责任作出自己的贡献。另一方面,随着文化全球化的进程加快,国与国之间交流日渐频繁,广大青年应该利用好自身的天然优势,发挥对外交往的名片作用,与外国青年建立友谊,推动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传播,成为中外友好交往的使者,抓住机遇,不断增强自身素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特点,为传承人类文明、促进国家间交流合作发挥好纽带作用,肩负起推动世界和谐发展的重要使命。

二、新时代青年践行使命担当的困境

针对青年在践行使命担当困境这一问题,必须要从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方面去探讨,其中主观因素包括青年对肩负的使命认知不明确以及知行存在脱节,客观因素主要体现在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上。

1、对肩负的使命担当认知不够明确

新时代青年因其自身特点优势,对于社会、对于国家,有其必然要承担的使命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青年一代要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广大青年对于自身的责任和地位大部分都有着相对明确的认知。但因其成长环境、家庭背景、教育背景的不同,部分青年对于自身要承担的使命和责任认知还不够明确。这些青年往往对于自身应该践行的使命担当只停留在“小家”上,把家庭责任视为自己的全部责任,家庭责任只是个人最基本的责任,在家庭责任之外,青年更应该认识到自己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和国家责任,要认识到自身背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要胸怀人民、胸怀国家。这类青年往往对肩负的使命担当认知不明确,未能树立大局观念,导致其践行使命担当不够到位。

2、对认知和践行使命担当存在脱节

对使命担当认知不够明确最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践行使命担当不够到位,对肩负的使命担当认知模糊直接影响其践行使命担当行动不到位、不主动,或在认知明确的基础上,知行存在脱节,在行动上大打折扣,这些都是青年践行使命担当在主观上的困境。青年对使命担当出现认知和践行上的脱节,主要是因其内心缺乏践行使命担当的精神动力,究其根本原因,还是这部分青年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内心的理想信念未能支撑青年去主动践行使命,青年未能克服心理的弱点去践行使命,这些都是青年对认知和践行使命担当存在脱节的原因。对于践行使命担当不能只停留在“只说不做”的阶段,要知行合一,化精神动力为实际行动。

3、社会环境对践行使命担当的冲击

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的飞速发展,不仅社会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各种信息也无阻碍的进行传播和分享,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为这些信息的传播提供了重要载体,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一些西方不良社会思潮极易涌入社会环境之中,这无疑会对社会环境造成一定冲击。青年思维活跃,因其自身特点,常常活跃于互联网平台,但也因其思想开放,辨别信息的能力不成熟,因此,网络传播的一些不良信息以及社会思潮极易对青年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造成一定的冲击。比如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就极易对青年践行使命担当的决心造成冲击,最终将会动摇青年的理想信念,直接导致青年践行使命担当的行为,对青年一代践行使命担当形成不良的后果。

三、新时代青年践行使命担当的对策

面对青年践行使命担当的困境,需要青年首先从自身出发,提高自身的本领才干,以实现担当使命的能力。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强对青年的教育以及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也能够为青年践行使命担当保驾护航。

1、提高青年的本领才干

青年担当责任践行使命的前提是要有能够担当的能力,也就是要有过硬的本领,去支撑青年能够践行使命,这是青年使命担当的必然要求,要掌握善于担当的能力就要练就过硬本领。首先,要青年要掌握学习的本领。青年处于人生的黄金学习阶段,脑力、体力等身体素质都能够很好的支撑青年不断学习,青年要珍惜时光,把有限的时间投入到无限的学习中去,做到广泛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增长自己的见识,让勤奋学习成为担当使命的巨大动力。其次,青年要掌握创新的本领。青年因其活跃的思维和善于思考的能力,是创新创造的黄金时期。青年要培养自己创新的能力,树立自觉创新的意识,培养创新思维,投身创新实践,在不断历练中将创新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从而掌握创新的本领,早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创新力量。最后,青年要掌握实践本领。青年不仅要掌握学习的本领,更要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理论联系实践,做到知行合一。青年要自觉投身社会实践,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将个人发展融入到国家建设这一伟大实践中,可以利用社会平台,参加一些志愿服务、下乡支教等社会实践,为国家发展倾入自己的青春力量。

2、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青年主动担当责任,践行使命,首先要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支撑其主动担当使命的“压舱石”,是推动其内心要去践行使命的重要精神动力,因此青年践行使命担当的首要条件就是要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要通过自己内心坚定的理想信念去强化主动担当的意识,做到“想担当”。理想信念的层次决定着青年的思想道德境界,青年拥有什么样的理想决定着青年人生的方向,因此要注重对青年理想信念的引领,让青年自觉树立理想、认同理想、实现理想。一方面,青年要在深化理解的基础上去认同理想,当代青年要把实现中国梦树立为自己的远大理想,在不断深化理解这一共同理想的基礎上认同这一理想,认识到自己坚持的理想是什么,如何才能去实现它,从而不断深化自己对理想信念的认同。青年要在理解和认同中去坚定理想信念,并未实现理想信念而不懈奋斗。另一方面,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去引领青年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要对青年及时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无论是在读的青年还是已经工作的青年,都要及时接受理想信念教育,注重对理论的学习,引导青年在理解理论的过程中深化自己对理想信念的认同,从而为践行使命担当注入内在精神动力。

3、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对青年践行使命担当起到十分深远的影响,为此,要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为青年努力践行使命担当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首先,要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营造纯净的网络环境。青年因其自身特点,对网络环境有强烈的依赖,而网络环境在给青年带来便利的同时,一些不良网络信息的传播也会对青年的思想造成侵蚀。因此,对于网络平台要加强管理力度,对于不良信息要及时剔除,同时利用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打造网上交流学习平台,让广大青年在进行“网上冲浪”的同时,获取正能量,为努力践行使命担当汲取力量。其次,要利用好社会这个载体,为青年营造良好环境的同时,发挥社会平台的力量,激发青年勇担使命的动力。在学习上,要充分利用社会对青年创新创业的推动作用,充分调动青年学习进步的主动性、积极性,加强青年的职业教育培训、就业技术培训等,不断提高社会环境对推动青年增长才干的积极作用;在生活上,要改善青年的生活环境,为其提供社会保障,改善青年的生活质量;在工作上,加大公平公正的政策力度,为青年打造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完善职位晋升制度,以增强其担当使命的内在动力以及幸福感、使命感,使青年践行使命担当的能动性被充分激发。总之,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从而激发青年内心努力践行使命担当的强大精神动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立足新时代这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最好的时代,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广大青年更要认识到自身地位的重要性,“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面对实现伟大梦想导读上的艰难险阻,广大青年必须需要树立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不断培养自身担当使命的勇气和能力,坚定“四个自信”,用坚定的理想信念、广博的专业知识、过硬的本领才干,在个人理想与国家事业融入中披荆斩棘、不畏艰险、迎难而上,奏响人生的时代乐章。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3]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6]王文.青年学者要勇于担当时代赋予的使命[J].红旗文稿,2016(13):25-26.

[7]刘洋.从五四运动青年学生作用看大学生当代使命[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4,30(06):136-137.

[8]常晗.五四精神与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9(06):69-73.

[9]邹绍清.论五四精神与时代新人的使命担当[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9(08):40-46.

[10]张馨,岳丽媛.试论新时代青年历史使命的来源、承接与担当[J].北京青年研究,2018,27(03):5-11.

[11]石国亮.“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8,37(01):19-25.

[12]于跃进.中国梦与当代青年的历史担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精神[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3(02):3-5.

[13]沈莹莹.习近平“五四讲话”精神与新时代青年使命担当[J].决策探索(下),2019(06):14-16.

[14]刘自海,祝红.习近平知青岁月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启迪[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6(05):104-106.

[15]白显良,翟玉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重在增强大学生的使命担当[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0,6(01):165-174.

作者简介:

王彬(1996-),女,汉族,吉林省吉林市,在读硕士研究生,延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猜你喜欢

青年新时代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自我实现角度窥探青年自我实现的困境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