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CU转出患者应用ICU后过渡期护理模式效果的Meta分析

2020-08-13赵春燕叶丽萍王瑞刘静曹爱丽

健康之友 2020年5期
关键词:Meta分析

赵春燕 叶丽萍 王瑞 刘静 曹爱丽

【关键词】icu转出患者;过渡期护理;meta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5-0003-02

重症医学的发展和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的提高,增加了从ICU转送普通病房的危重患者的数量。但文献显示[1],30%的患者在出ICU的过程中有不良事件的发生。针对ICU转出患者易损伤的特性,2005年Chaboyer等[2]提出了ICU过渡期护理模式(ICU transitional care model,ICUTCM),此模式是由ICU护士和其他医护人员共同为ICU患者提供转出过程中的护理,以保证患者在ICU转到其他病房期内获得连续性的护理。Niven等[3]指出此护理模式可以明显降低住院患者的ICU重返率。目前国内对ICUTCM的系统研究较少,本文现就ICUTCM对ICU转出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Meta分析,旨在为今后临床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标准

研究对象:重症监护病房转出患者,年龄大于18岁,病种不限;(3)干预措施:过渡期护理(ICUTCM);(4)对照措施:接受常规的护理;(5)结局指标:主要指标为评估患者不良情绪情况,次要指标为不良事件发生率和ICU重返率等。

1.2排除标准:

(1)研究样本量少于10例;(2)重复的文献;(3)同一批实验对象但不同作者的文献;(4)只有摘要或无法获取全文的文献;(5)研究设计不合理、数据模糊的文献。

1.3.检索策略

由2名研究者进行检索,检索中文数据库:维普,万方,知网;英文数据库:OVID,EMBASE,PubMed;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9年5月,检索语种:中文、英文。检索公式遵循自由词与主题词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检索,中文检索策略为:#1:过渡护理OR过渡护理模式;#2:#1OR转出护理;#3:#1AND重症监护*。英文检索策略为:#1:Transitional care OR transitional nursing;#2:critical care;#1 AND #2。

1.4文献筛选及资料提取

(1)由2名研究者分别在中、英文数据库中进行相关文献的原始论文检索,进一步确定关键词;(2)用所有相关主题词和关键词在各数据库进行检索,所有文献导入NoteExpress3.2,再由以上2名研究者分别对文献进行纳入和排除,然后交叉核对;若有分歧,则通过讨论或征求第三方意见解决。(3)将最终纳入文献按预先设计的信息表进行资料提取,内容包括:①基础资料(文献题目、作者、发表时间);②患者一般资料;③样本量;④干预和对照措施;⑤结局指标等。(4)以滚雪球法将纳入的文献进行参考文献追溯。

1.5文献质量评价

由2名研究人员按照Cochrane评估工具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评价内容主要包括:随机分配、分配隐藏、研究者、参与者盲法、评估盲法、结果数据完整性、选择性报告偏倚、其他偏倚来源。按“低风险”“不清楚”“高风险”做出判断.完全符合低风险标准,其质量为“A”;1条及以上“不清楚”,其质量为“B”;1条及以上“高风险”,其质量为“C”。若有分歧,将咨询第3名研究者。

1.6统计学方法

应用RevMan5.3软件作Meta分析。连续性变量用均数差(MD)表示,二分类变量用相关危险度(OR)表示,用95%CI表示合并效应的大小。通过卡方检验和I2检验确定各研究间是否存在异质性。依照Cochrane手册,只要I2不大于50%异质性都可以接受。若P≥0.1且I2≤5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若P<0.1且I2>50%,进一步评估数据、类型差异探讨异质性。若无明显临床异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若异质性过大或结局指标单位不统一无法合并,则放弃Meta分析,行描述性分析。用漏斗图检验是否存在发表偏倚及偏倚大小。

2.1文献检索结果

通过文献数据库初检获得文献1374篇,NoteExpress软件排除重复文献和明显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379篇,再通过仔细阅读摘要,剔除文献933篇,进一步阅读全文,再次排除47篇,最终确定纳入文献15篇,均为中文文献。

2.2纳入研究的一般情况和质量评价

纳入的15篇文献中均为B级[4-18],其中6项研究描述了随机的具体方法[7, 10-12, 16, 17],1项研究报道了对结果测评者实施盲法[4],1项研究提到了失访和退出[5]。由于护理人员是患者生命体征主要记录者和护理者,故难以对其做到盲法。

2.3患者的一般情况

共有1510例患者参与了研究(表1)。两组间患者性别、年龄、一般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间基线可比。

表1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①焦虑成都;②焦慮发生率;③不良事件发生率;④ICU重返率 2.4Meta分析结果

2.4Meta分析结果

2.4.1过渡期护理模式对患者过渡期焦虑情绪的影响

8篇研究[4, 6, 9, 11, 12, 15, 16, 18]报道了ICUTCM对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进行效果合并,显示异质性检验较小(P=0.32,I2=14%)。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作Meta分析(图3),合并效应量有统计学意义(WMD=8.71,95%CI:[8.02,9.41],P<0.01)提示ICUTCM可缓解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

图1 患者过渡期焦虑情绪森林图

图2 患者过渡期焦虑发生率森林图

2.4.2过渡期护理模式对患者过渡期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

11篇研究[5-10, 13-15, 17, 18]报道了ICUTCM对患者过渡期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进行效果合并,显示异质性检验较小(P=0.96,I2=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作Meta分析(图5),合并效应量有统计学意义(OR=4.63,95%CI:[3.09,6.95],P<0.01)提示ICUTCM可减少患者过渡期不良事件的发生。

图3 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森林图

2.4.3过渡期护理模式对患者过渡期ICU重返率的影响

9篇研究[6, 7, 10, 13-18]报道了ICUTCM对患者ICU重返发生率的影响,进行效果合并,显示异质性检验较小(P=0.99,I2=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作Meta分析(图5),合并效应量有统计学意义(OR=5.28,95%CI:[3.05,9.12],P<0.01)提示ICUTCM可减少患者重返ICU的发生。

图4 患者过渡期ICU重返率森林图

2.4敏感性分析和发表性偏倚

通过逐个剔除文献进行敏感性分析,发现前后数据变化不大,说明纳入数据的稳定度和可信度较好。通过作漏斗图分析,提示有发表偏倚。

3 讨论

3.1过渡期护理对ICU转出患者情绪的影响

患者从ICU转到普通病房后会因为与“安全感”分离而产生特有的心理问题,患者易产生焦虑、恐惧,甚至会出现创伤后综合征[19]。而研究证实, ICU患者在ICUTCM的护理中可以减轻焦虑等不良情绪[3, 20, 21]。普通病房的护理人员在转诊前访问ICU患者,避免患者因环境、护理人员的变更带来的心理压力;过渡期护理给予患者心理与情感支持,使患者的负面情绪得到及时疏导。这些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

3.2过渡期护理对ICU转出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和ICU重返率的影响

过渡期相关不良事件主要包括意外拔管、压疮、误吸、呼吸道阻塞等,而导致重返ICU的主要原因是误吸与呼吸道阻塞[7]。过渡期护理能够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ICU患者转出的成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時间[22, 23]。降低了ICU重返率,并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状况、减少并发症等不良事件的

发生[24]。

3.3未来研究展望

ICUTCM以患者为中心,通过多角度的护理干预,满足了ICU患者过渡期的护理需求,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结局。但目前对于ICU过渡期的干预仍缺乏统一可行的实施标准和评价标准,各国各地差异较大,不利于该项护理策略的推行与发展。所以寻求适合本地的ICUTCM,更广泛地讨论制定和实施相关干预模式,为完善ICUTCM提供科学证据,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3.4本次研究的局限性

本研究虽然检索了外文数据库,但最终未纳入外文文献,可能导致本研究存在语言偏倚;纳入研究的文献质量参差不齐,可能会对本次研究结果的可靠性产生影响。纳入的研究对患者的评估都在出院时,因此,仍有待长期随访调查研究来进一步确证对于ICU患者远期的影响。

4 结论

过渡期护理覆盖了患者转运的全过程,对患者具有更高水平的保障。确保了患者护理的连续性和一贯性,在患者的压力转移和焦虑缓解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更将过渡期的安全问题消减到最低水平。本次研究进一步证明了该模式良好的临床接受度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郭学娜. 浅谈ICU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 17(5): 109-110.

Chaboyer W,James H,Kendall M. Transitional care after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current trends and future directions[J]. Crit Care Nurse, 2005, 25(3): 16-18, 20-22, 24-26, 29.

Niven D J,Bastos J F,Stelfox H T. Critical care transition programs and the risk of readmission or death after discharge from an ICU: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Crit Care Med, 2014, 42(1): 179-187.

徐淑华,王芳,韩美玲,等. 过渡期护理模式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 2013(24): 1-3.

黄勤慧,王世华. Orem理论在N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转普通病房过渡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6, 14(2).

王文华. 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过渡期护理模式应用效果[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6, 3(19): 3837-3838.

王秀梅. 实施过渡期护理模式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效果分析[J]. 甘肃医药, 2016, 35(11): 866-868.

郑蕾. 探究过渡期护理模式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作用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 7(22): 258-259.

郑茜,桂明星,朱绣红,等. 过渡期护理模式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作用[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3): 137-138.

李彩红,陈玲. 过渡期护理模式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重症监护过渡护理中的分析[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7, 2(34): 68, 81.

李小丽.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重症监护过渡护理分析[J]. 甘肃科技, 2017, 33(3): 111-112.

林森. 过渡期护理模式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重症监护过渡期救治效果的影响[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7, 2(38): 89, 93.

杨文梓,沈琴,孙亮,等. 过渡期护理模式应用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监护中的效果研究[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 26(6): 673-676.

沈玉波. ICU转出过渡护理对ICU患者转出成功率的影响研究[J].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8, 25(3): 98-100.

殷超鸣,周静. 过渡期护理模式对重症监护过渡期患者救治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8, 37(8): 1073-1077.

张娓,杨小敏,张文源,等. 过渡期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重症监护室患者的效果分析[J]. 现代实用医学, 2018, 30(4): 541-543.

刘雅楠,赵伟娣,马惠欣,等. 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在ICU转出患者中的应用[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9, 25(4): 516-518.

王超. 过渡期护理模式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重症监护过渡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科学, 2019, 9(07): 93-96.

张曉雪,王欣然. ICU过渡期患者安全影响因素及管理对策[J]. 中国护理管理, 2018, 18(4): 526-529.

Haggstrom M,Asplund K,Kristiansen L. How can nurses facilitate patients transitions from intensive care?: a grounded  theory of nursing[J]. Intensive Crit Care Nurs, 2012, 28(4): 224-233.

Peters J S. Role of Transitional Care Measures in the Prevention of Readmission After Critical Illness[J]. Crit Care Nurse, 2017, 37(1): e10-e17.

Stelfox H T,Bastos J,Niven D J,et al. Critical care transition programs and the risk of readmission or death after discharge from ICU[J]. Intensive Care Med, 2016, 42(3): 401-410.

Tabanejad Z,Pazokian M,Ebadi A.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aison Nurse Role on Patients Outcomes after Intensive Care Unit Discharge[J]. Int J Community Based Nurs Midwifery, 2014, 2(4): 202-210.

庄一渝,韦秀霞,彭剑英,等. ICU过渡期护理临床实践与研究进展[J]. 中华护理杂志, 2016, 51(2): 211-215.

猜你喜欢

Meta分析
胱硫醚β—合成酶G919A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关系的meta分析
毫针针刺治疗骨关节炎疗效的Meta分析
高压氧治疗血管性痴呆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难治性高血压疗效的Meta分析
甲氨蝶呤和阿维A治疗银屑病效果比较的Meta分析
腹腔镜评估晚期卵巢癌患者能否行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的Meta分析
结直肠进展腺瘤发生率的Meta分析
血小板与冷沉淀联合输注在大出血临床治疗中应用的Meta分析
细辛脑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的Meta分析
中药熏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的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