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省级农业科研单位科技成果转化现状与对策
——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2020-08-12熊毅俊刘建峰李春雨

广东农业科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农科院科技成果广东省

熊毅俊,刘建峰,李春雨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0)

【研究意义】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1]。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作为农业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关键所在,对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5]。【前人研究进展】许多学者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和途径、探索与实践、问题及对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如熊桉[6]从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和模式入手,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分为内生性和外生性,提出从外生向内生体系转变的关键是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和市场化配置,并建议以内生的模式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刘宇[7]以湖南省农科院为例将科研院所主导型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分为9种。刘建峰等[8]从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研究入手,探索建立“科研试验基地+区域示范基地+基层农技推广站+农户”的链条式农技推广服务新模式,为不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适用性强、匹配度高的农技服务。另有许多学者对新常态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面临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包括科研院所管理机制滞后、科研立项与生产实际需求脱钩[9];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人才缺乏[10]、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11];科研人员转化意识较弱,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不够重视[12]等方面,并进一步提出在建立健全制度、机制和模式以及优化人才队伍、建立专业机构、加大资金投入等方面的对策建议。【本研究切入点】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为例,分析省级农业科研单位新常态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发展趋势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拟解决的关键问题】通过本案例分析,为省级农业科研单位的成果转化工作提供一些对策建议,找准新时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努力方向,以加快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为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1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概况

1.1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水平处于广东省领先地位

在国家实施科技创新发展战略中,2015年8月全国人大修订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2016年2月国务院颁布了《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同年4月国办又印发实施了《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全面推动我国的创新主体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赋予单位更多成果处置权和收益自主权,明确了科研人员在成果转化中的作用,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

为加快推动成果转化在广东实施,2017年3月1日广东省印发实施《广东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对成果转化条款进行了细化和丰富,按“组织实施—保障措施—技术权益—法律责任”进行谋篇布局,进一步提高重要贡献人员的收益分配比例,使成果转化工作更具有操作性。2019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措施》(科创12条),增加了“高校、科研机构开展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活动取得的净收入视同科技成果转化收入,可留归自主使用”。即明确“四技”服务(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纳入成果转化管理范畴。在政策层面上不断推进科技成果、人才与产业发展紧密相结合。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简称“广东省农科院”)是广东省重要的省级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农作物育种、植物保护、动物科学、农产品加工、农业资源环境与土壤等学科具有明显优势。2017年以来,广东省农科院入选国家及省主导品种204个、主推技术136项,入选率分别占全省的63%、69%;主要良种良法在全省的覆盖率达40%以上,是广东省农业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作为广东农业科技创新的排头兵,广东省农科院及时出台了成果转化管理办法,成立了相关管理部门。2016—2019年,新签项目年均增长17.4%,新签合同金额年均增长9.4%,技术入股数量从2016年的2个增至2019年的11个(表1),成果转化各项指标实现稳步增长。

表1 广东省农科院2016—2019年成果转化总体情况Table 1 Overall transformation of achievements of Guang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rom 2016 to 2019

1.2 单一品种、技术、专利等传统成果转化收益呈下降态势

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动物科学研究所以及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科技实力强,积累了大量科技创新成果。2016—2018年,3个研究所成果转化收益占全院总收益均超过65%,随着2019年“四技”服务纳入成果转化管理范畴,一些从事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技术培训的研究所成果转化形势开始好转,相关收益呈现较大幅度增长,进而拉低了3个研究所比例,2019年其成果转化收益占比骤降至40%以下(图1)。

从2016年开始,在科技成果数量保持稳定的情况下,成果转化合同金额和单项技术(品种)合同金额呈逐年下降趋势,相关研究所单个品种和技术成果转化平均收益较2016年分别下降73%、77%(图2)。表明传统的单一品种、技术、专利等科技成果转让、授权收益明显下降,市场需求增长乏力,成果转化面临新挑战和发展瓶颈。

1.3 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成果转化数量显著增长

随着2019年“科创12条”的出台,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技术转化成果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2016—2019年,技术服务和技术咨询合同收益年均增长15.6%、61.2%,2019年较2016年分别增长1.5、4.2倍(图3)。

以广东省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农村发展研究所为例,技术培训和技术咨询类成果转化各项指标实现快速增长,2019年,技术培训和技术咨询单项合同平均金额分别达到29.47万、28.63万元,同比增长156%、1.7%(图4)。在广东省“科创12条”改革政策的积极推动下,涉及技术领域范围广、综合性和时效性强的技术服务和技术咨询类型的成果,正逐渐成为农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新的增长点。

图1 广东省农科院3个研究所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占比情况Fig. 1 Proportion of profits from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in three institutes of GAAS

图2 2016—2019年广东省农科院相关研究所品种(A)与技术(B)成果转化情况Fig. 2 Transformation of varieties(A)and technological(B)achievements in related research institutes of GAAS from 2016 to 2019

图3 2016—2019年广东省农科院部分研究所技术服务和技术咨询类合同金额变化情况Fig. 3 The changing of contracts amounts in technical service and technical consulting achievements of some institutes from 2016 to 2019

1.4 以全产业链服务为标志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市场需求旺盛

随着国家对“三农”工作的扶持力度持续加大,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础变得更加牢固,催生了许多新产业、新业态,培育出大量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3-15]。2019年广东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数量达到1 009家,比“十二五”多376家,同时广东也制定了“到2022年全省农业龙头企业总数超过5 000家,家庭农场超过2万家”的目标。由此推断,伴随着农业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乡村振兴战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推进,市场新的业态和新的经营主体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需求必将与日俱增,尤其是对关键技术、瓶颈技术以及全产业链技术服务的需求将更加迫切,实用技术、成套技术、综合性的技术服务、技术咨询将越来越受到市场青睐。由图5可知,2016—2019年广东省农科院相关研究所单一技术成果转化在项目数量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单项成果转化收益却出现逐年下降趋势,反观以全产业链方式开展成果转化的联动项目,2019年表现出蓬勃发展态势,项目合同金额大幅度增长。

广东省农科院是较早一批以全产业链的理念和模式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省级科研单位。2016年以来,与地方政府共建省农科院地方分院(促进中心)13个,在不改变目前管理体制下,每年派出超过50位专家团队驻点工作,以项目为抓手,示范推广一批先进技术,推动与地方农业主管部门、农科单位紧密合作,承担政府发展现代农业项目,企业横向课题连年攀升(图6),解决了一批产业发展技术难题,带动市县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并取得显著成效,打造出政府可信赖、企业可依靠、农民可信任的全产业链科技服务支撑体系。

图4 2016—2019年广东省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农村发展研究所技术培训(A)和技术(B)咨询各项指标变化情况Fig. 4 Changes in the indicators of technical training(A)and technical consultation(B)of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Rural Development • GAAS from 2016 to 2019

图5 2016—2019年广东省农科院相关研究所成果转化项目数和合同金额变化情况Fig. 5 Changes the number of transformation projects and contract amounts in related research institutes of GAAS from 2016 to 2019

2018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决定用3年时间投入75亿元创建15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广东省农科院组建98个全产业链专家服务团队,以“一园一平台、一园一团队,专家进企业”的工作模式,全力支撑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2018—2019年产业园实现成果转化项目数达到33项,科技合同数185项,其中技术咨询类102项,合同金额突破1亿元,农业新业态对于全产业链条的科技需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可见,在利好政策的促进下,以贴近产业、贴近市场为导向,以全产业链技术支撑为标志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将成为新的发展趋势。

图6 2016—2019年广东省农科院承担政府、企业委托的项目情况Fig. 6 Projects undertaken by GAAS commissioned by governments and enterprises from 2016 to 2019

2 存在问题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现代农业发展催生了新业态,全产业链科技服务、实时的科技信息服务、品牌建设、电子商务、农业金融服务等成为成果转化的新市场。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型职业农民等成为成果转化的新市场主体。面对新常态下现代农业发展的技术需求,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广东省农科院主要职责之一,目前科研成果转化面临内外双重困境。

2.1 内部困境

一是科技成果储备不足,面向市场、产业的关键性、瓶颈技术研究,现代农业发展重大原创性成果供给不足;从广东省农科院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的重大科技成果产出来看,“十三五”期间重大科技成果数量急剧下降,引领产业发展的重大成果供给不足,缺少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传统的成果买卖方式的转化面临严峻挑战。

二是管理机制仍不完善。目前,广东省农科院由公益一类和二类事业单位组成,但在分配成果转化项目净收益特别是“四技服务”的净收益上存在管理漏洞。首先,院属单位都作为独立法人机构,需要考虑人力成本支出,尤其是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人力成本压力较大,而成果所有人与团队的成果转化净收益分配与人力成本支出挂钩,以解决个人、团队、研究所的工资差额和绩效分配;但由于“成本”的概念界定不明晰,人力成本是否可以作为“直接成本”扣除存在争议,造成“扩大化”倾向。其次,各单位对成果转化的政策理解上有偏差。如成果转化管理办法规定“在成果转化中做出直接或重要贡献的人员”,其概念涵盖成果转化管理人员,旨在照顾多方人员利益。但在执行中一旦产生收益分配,成果所有人与研究团队人员内部,科研团队与行政管理团队在收益分配上存在分歧。再次,成果转化作为突破收入“天花板”的重要途径,针对利用成果转化收益驱动研究所均衡发展和持续发展等方面,尚未有更为细化的管理办法或指导意见。

三是学科、人才发展与全产业链科技支撑存在脱节。广东省农科院作为百年科研单位,学科结构、团队建设由于固有惯性,学科交叉融合度低、学科之间壁垒重重,在综合型人才培养和全产业链技术支撑方面,与现代农业创新发展战略的科技需求存在脱节。同时,新兴学科发展相对滞后,科研人员“重科研、轻开发,重成果、轻转化”的思想观念仍未得到根本改变,主动服务产业、服务企业的内生动力不足,对市场、产业的认识存在局限性。在直面市场、产业整个技术链的需求时,显得信心不足、能力不够,科研成果与市场缺乏有效衔接。

四是缺乏从事成果转化的专业机构和人才队伍。目前院属单位尚未建立专业的从事科技推广、成果转化的管理部门。从事成果转化类的工作人员不超过20人,且多数岗位并非专职,懂成果转化相关业务知识和法律法规的人才更是稀缺。未建立对于这类人才的培养和激励机制,缺乏一套科学规范的科技成果评价指标体系,导致各研究所对此类人才的培养重视程度不够,造成从事成果转化的专业人才“输血”不足。

2.2 外部困境

一是投入资金相对不足。财政资助的农业项目偏重于基础研究或公益研究,投入到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很少,很多地方的农业科技推广经费严重不足,相关政策和推广工作没有落实到位,导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停滞不前。

二是科研院所与技术市场合作缺乏主动性。2018年,广东省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技术合同成交额占全省比例仅1.64%,科技成果登记占立项总数比例不足50%,大量科研成果未进行成果登记。此外,在已登记科技成果中公开的成果仅占20%左右,且这些公开的成果仅供于查询,尚未开展监测、分析和评价工作,无法直接用于成果转化,导致广东省技术市场对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及对科技创新资源的利用效率都不高,大量成果并未走入市场形成产业应用[16]。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作为科技创新源头,与技术市场、科技服务中介机构等合作不紧密,有关产权归属、利益分配、成果处置等制度规范不健全,技术市场发育仍不完善等问题存在,造成成果供给者开展成果转化的动力不强,使得科研院所在技术市场中未能发挥创新源头应有的作用。

三是市场主体传统观念仍未改变。农业作为弱质产业,市场化程度、组织经营水平相对偏低[17-19],一直以来,农业技术推广以政府为主导、以公益性服务为主[20],企业和农户习惯了技术免费的方式,并且农业技术大都具有公共产品的特征[21],其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决定了农业技术的采用不会受到任何限制,普遍存在“搭便车”现象[22]。另外,农业企业对科技研发认知不够,重视短期经济效益,科研投入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在利润可观的情况下,企业通过政府科技项目进行适当投资科研,一旦缺少项目支持,便会终止科研投入,造成现如今市场主体尤其是规模化程度较低的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即使有这方面的技术需求,但购买意愿也不强,进而导致科技人员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和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降低。

3 对策建议

3.1 强化政策供给,完善成果转化制度框架

针对成果转化收益分配不明晰以及各单位的实际情况,以广东省“科创12条”为指引,制定院所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制度和细化方案,不断优化转化流程,用活“横向项目结余经费可全部奖励项目组成员,横向项目给予科技人员的报酬和奖励支出在核定的单位绩效工资总量外单列。高校、科研机构通过招投标或购买服务获取的财政性规划类、专题调研类、科技服务与管理类项目,可按横向项目管理”等有利政策,不断完善转化细节,提高可操作性,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查,细化政策供给。在政策制度框架内,打造科技成果转化的专家团队,制定研究所、研究团队和成果拥有者三赢的利益分配模式和实施细则,确保单位和成果完成人的合理权益,激发单位与个人成果转化积极性。

3.2 用好科技资源和平台,夯实和拓展成果转化成效

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力军作用,在服务产业中不断提升影响力和辐射带动力,打开四轮同步发展的新局面。一是要稳定成果转化基本盘,强化“四技服务”。用好科技资源,发挥人才优势,在解决广东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瓶颈技术、全产业链技术中不断凝练大成果、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模式,培育服务“三农”高端人才。面向蓬勃发展的农业企业和各种涉农机构,通过成果转化、技术合作,提供原创性的关键成果与技术。二是培育成果转化载体工程。在“科创12条”指引下,依托科技支撑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等重大工程,联合项目建设单位,搭建科技研发合作平台,通过组建全产业链专家技术服务团,形成创新链,支撑产业链,提升农业发展的价值链,推动成果转化和科技服务可持续发展。三是用好地方分院等工作平台。积极发挥分院、促进中心、专家工作站等桥头堡作用,搭建“省市县(企)”科技联动网络,承担更多的政府购买服务,企业横向课题,以全产业链科技服务体系支撑现代农业产业发展。

3.3 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开展成果转化的内生动力

引导科研人员从“重论文、重项目申报”中走出来,主动贴近产业发展需求,把实验室建在田野上,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在科研成果评价机制中,增加衡量科研成果的转化与推广的评价指标,进一步完善科研人员职称评聘条件、成果转化分配激励、竞争激励等工作机制,激发全员干事创业的活力和投身服务“三农”工作的内生动力。积极探索建立“科技+企业+资本”的轻资产农业科技服务体系,鼓励科技人员带技术、带项目服务企业,落实科技人员到企业挂职、兼职和离岗创新创业制度,保障其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工资福利、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权益,通过成果转让、技术入股、资金入股、技术服务等形式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帮助企业建设新型研发机构,不断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3.4 完善成果转化专业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人力支撑和智力保障

引导各研究所建立专门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管理服务部门,引进一批具有法律基础、专利管理、企业创办、风险投资等方面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打造符合市场运作规律的科技成果转化专业化队伍,把成果转化从以往科技人员和研究单位单打独斗、守株待兔中解脱出来,通过制度创新实现抱团发展,逐步形成主动整合科技资源,在产业中挖掘技术需求,按照产业链发展的技术需求,提供科技支撑,全面提升产业发展的价值链,从而使成果转化利益最大化。加强“政产研”合作,广泛收集市场主体、产业发展所需的技术支撑,以“服务三农”考核为手段,促进科研工作面向生产、面向产业发展,使技术的形成与产业无缝对接。在推进“科技+企业+资本”的轻资产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中,更加注重科技人员创造力等无形资产,推动自身价值与企业发展同步增长,不断提升院属各单位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和质量。

猜你喜欢

农科院科技成果广东省
科技创新结硕果
——云南省农科院发布110个杧果新品种
安徽农科院研发新型野外阳光型人工气候室
广西农科院甘蔗所新品种
贵州省农科院辣椒研究所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河南: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法治保障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科技成果精准转化的“科创365”
提高科技成果持续供给能力
广东省第八届大学生运动会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