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南省椰子产业分析与发展路径研究

2020-08-12侯媛媛

广东农业科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椰子海南省海南

卢 琨,侯媛媛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海南 海口 571100)

椰子(Cocos nuciferaL.)为棕榈科(Palmaceae)单子叶多年生常绿乔木,属于典型热带木本油料作物,原产于印度尼西亚至太平洋群岛和亚洲东南部,主要分布在赤道两侧20°之内的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热带滨海地区[1]。全球椰子产量86%集中在东南亚地区,全球椰子产量排前五名的国家分别为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印度、斯里兰卡、巴西,我国椰子进口主要来源于印度尼西亚、越南和泰国[2]。据农业农村部农垦局统计,2018年海南省热作种植面积87.39万hm2,产值373.09亿元[3]。海南省政府高度重视海南的槟榔、椰子和橡胶“三棵树”产业发展,把椰子产业作为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的重点产业。海南省是我国唯一的椰子主产区,99%的椰子集中种植在海南,2018年海南椰子面积为3.36万hm2,产值达3.86亿元,总产量2.26亿个,椰果年产量超过1 000万个的市县有琼海、文昌、三亚、陵水、万宁、乐东等,以文昌市的椰子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多,主推品种有文椰2号、文椰3号、文椰4号等。鲜椰果的批发价约5~7元/个,零售价约6~8元/个,在春节和五一等假期消费拉动和旅游旺季的影响下,特别是节假日和炎热的夏季,椰子的批发价和零售价会明显上涨。海南全年无霜冻,日照充足,椰子品种资源丰富,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科学研究、种植、加工、销售等为一体的产业链,产业特色和市场优势明显。加工产值(含进口椰子)约200多亿元,正规注册的椰子加工企业有359家,位列全国之首;另有400多家手工作坊从事椰子初加工及椰衣、椰壳、椰子种皮、椰子水等副产物加工,已基本形成了完整的椰子加工产业链。但是,加工业和种植业发展不协调,椰果的年产量无法满足加工业的需求,海南椰子年产量不到2.5亿个,而市场需求量是产量的10倍以上,每年要从东南亚国家进口20多亿个,近九成的椰子靠进口,进口依存度非常大。椰子树栽培管理粗放,规模化种植园较少,附加值高的椰子深加工产品研发和投入力度远不足,也迎来了海南省建设自由贸易区(港)和国家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历史机遇。为此,我们从提高椰子单产、精深加工、产学研联合等方面提出进一步发展海南椰子产业的对策建议。

1 海南省椰子产业发展现状

1.1 品种资源

东南亚地区是椰子种质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印度中央作物种植研究所(CPCRI)保存了400多份椰子种质资源,其中269份本地资源,132份来自东南亚、非洲、印度洋群岛和太平洋群岛等[4]。海南椰子种植品种主要以本地高种为主,占种植面积的90%以上。通过国家和海南省品种认定和国家审定的的椰子新品种有文椰78F1、文椰2号、文椰3号、文椰4号、文椰5号、文椰6号[5],主要推广文椰系列水果型椰子新品种文椰2号、文椰3号(市场称“金椰”)、文椰4号。本地高种椰子抗风、抗旱、抗寒、耐盐碱能力强,种植7~9年后开花结果,综合经济效益有待提高;水果型品种文椰2号、3号、4号具有植株矮化、投产早、产量高、商品性能好、市场价值高的优势,种植3~4年后就可以结果,年产值每公顷15万元以上[5]。

1.2 种植情况

由表1可知,2011—2018年海南椰子种植生产情况基本保持稳定向上的发展趋势。2013、2014年全国椰果总产量均超过2.5亿个,但总产值低于2011、2012年,这两年的总产值都达到4.7亿元以上,比起2010年总产值大幅度提高,增幅高达71%,这主要归功于海南椰子的增产因素。2011年全国椰子总产值达4.80亿元,2012年达4.79亿元,这两年椰子总产值均突破4.7亿元大关。除2008、2009年2个年份之外,海南椰子年产量占全国椰子总产量的99%以上,椰子年产值都占全国椰子总产值的97%以上。

由图1可知,近10年海南省年均椰子产量基本实现2.3亿个,2013、2014年海南椰子产量突破2.5亿个,年产值超过2亿元,2011、2012年海南椰子总产值也突破4.7亿元,2013年回落到2.8亿元,此后5年的年产值逐年增长。2018年末,海南省椰子林面积为3.36万hm2,其中传统种植的本地高种为3.09万hm2,水果型新优品种和杂交新品种椰子为0.27万hm2;椰子总产值达3.86亿元,占全国椰子总产值的99.96%;总产量2.27亿个,占全国椰子总产量的99.96%。规模化的椰子园可发展林下经济,在林下养鸡、鹅、羊和牛,或者间作瓜果蔬菜和牧草,既能充分利用园内空间和增加农民收入,还能改良土壤。

海南省椰子种植分布总体趋势从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地区递减,东部沿海市县的椰子面积较集中。文昌和琼海的椰子种植面积都超过5 000 hm2,其次是万宁和陵水,中部的琼中和五指山市等10个县市的椰子种植面积均低于2 000 hm2,西部的临高和儋州4个县市的椰子面积最少。2018年海南产椰子2.27亿个,其中琼海市6 694个,占全省椰子总产量的29.52%,超过文昌市,为全省占比最大的县市,琼海市椰子收获面积为5 962 hm2,仅次于文昌;文昌椰子收获面积达到11 038 hm2、占全省39.25%,椰子产量5 991个、占全省26.42%,为全省最大的椰子主产区,素有“海南椰子半文昌”之称。陵水、万宁、三亚和海口等县市也是海南椰子的主产区,陵水县椰子收获面积3 570 hm2、占全省12.70%,产量2 079个、占全省9.17%;万宁市椰子收获面积1 970 hm2、占全省7.01%,产量1 859个、占全省8.20%;三亚市椰子收获面积1 239 hm2、占全省4.41%,产量1 378个、占全省6.08%;海口市椰子收获面积1 089 hm2、占全省3.87%,产量1 021个、占全省4.50%。

表1 2008—2018年全国及海南椰子生产情况Table 1 Coconut production in the whole county and Hainan from 2008 to 2018

图1 2008—2018年海南省椰子生产情况Fig. 1 Coconut production in Hainan from 2008 to 2018

1.3 市场价格

图2 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我国海南椰子月度零售价格Fig. 2 Monthly retail prices of coconuts in Hainan from January, 2017 to October, 2019

由图2可知,我国椰子市场的批发价约5~7元/个,在春节和五一等假期消费拉动和旅游旺季的影响下,特别是在节假日和炎热的夏季,椰子的批发价和零售价会明显上涨。2017年,海南椰子市场零售均价7.06元/个,全年价格总体趋势呈“W”形波动,最高价格在8月涨至7.56元/个,最低价格在5月跌落到6.66元/个,涨幅和跌幅约为15%。2018年1月以来,海南椰子月度市场零售均价同比2017年有所上涨,3—9月份鲜椰果的市场价格基本保持在8元/个以上的价位。2019年入夏以来,海南省海口和文昌等地,椰子田头价、批发价和市场零售价同比、环比都在小幅度下跌,5—7月份海南椰子零售价一度跌破7元/个以下的价位,8月份止跌回升。鲜椰果的市场零售价格在稳定中有所上涨,高利润让农户习惯短期采摘,提供给进岛游客和本岛居民喝椰子水鲜食。

1.4 成本收益

在椰子鲜果销售方面,以矮种椰子计算,文昌市每667 m2种植椰子树20株,4年挂果,平均产量为50个/株,地头价6元/个,每667 m2经济效益可达6 000元。海南文昌目前种有666 hm2金椰,年产值可达600万元,按5年正常结果计算,如果每667 m2种植18株椰子,种植成本主要摊在椰苗、人工费、土地租金和水肥农资等,为4 000~4 500元,植后第5年平均每棵椰子树产果50个,按照椰子地头收购价5~6元/个,年产值4 500~5 000元/667m2,第6年平均每棵椰子树可产果100个,纯收入超过5 000元。

2 海南省椰子产业优劣势分析

2.1 优势

2.1.1 海南的气候和土壤环境适宜椰子种植

海南省属热带北缘沿海地带,具有热带和亚热带气候特点,属热带季风岛屿型气候。光、水、湿、热条件优越,全年无霜冻,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为22.5~25.6 ℃,年平均雨量为923~2 459 mm,有明显的多雨季和少雨季,具有发展椰子种植的良好气候条件和环境条件,而在琼州海峡以北地区种植椰子几乎不挂果。因此,海南是我国唯一能够规模化种植椰子的区域,具备了非常重要的区位优势[6],这是其他省份不能比拟的得天独厚自然条件。

2.1.2 海南椰子产业链长 椰子与其他热带水果相比,采收期和保鲜期都长,椰果除了可鲜食外,还可加工椰子油、椰子水运动型饮料、椰子花序汁液系列功能性食品,废弃物可加工椰糠和椰纤维网等。我国有1 280家椰子产品加工企业,其中海南省有359家,占28.05%,居全国各省之最,

以椰树集团为代表的椰子综合深加工与利用的龙头企业,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为代表的科研机构[7],为海南椰子产业提供市场保障和科技支撑。热科院椰子所研究领域覆盖椰子遗传育种、栽培、植保、加工及产业经济等整个椰子产业链。海南椰子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科学研究、种植、加工、销售等为一体的产业链,产业特色和市场优势明显。

2.1.3 海南椰子品种资源丰富 椰子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是优质品种资源,海南省已收集并保存椰子优异种质资源192份,选育出的文椰2号、文椰3号、文椰4号等优良椰子品种,具有植株矮、结果早、产量高等特性,并成功推向市场,构建了配套的椰子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为提高椰子单产和加工水平,提供品种资源优势和技术保障。

2.2 劣势

2.2.1 椰子加工业和种植业发展不协调 椰子加工业是在椰子种植业的基础上发展的,海南省椰子加工企业产值过亿的企业不过7家,产品200种左右,总产值200亿元[8]。反观全国的椰子产值达2 000多亿,产品多达260个,海南省拥有全国99%椰子种植面积,椰子产品的产值却只占全国的10%,椰子种植和椰子产品加工之间严重不协调。海南椰子种植面积缩减,椰心叶甲等病虫害引发椰果减产,海南椰子年产量不到2.5亿个,市场需求量是产量的10倍以上,每年要从东南亚国家进口20多亿个,近九成的椰子靠进口,进口依存度非常大[9],菲律宾和越南等椰子主产国由于加大椰子产品深加工以及满足其他国家的原料需求,也开始限制椰子出口,我国椰子原料供不应求的现状一直得不到缓解,原料短缺是制约椰子产业做大做强的绊脚石之一。

2.2.2 椰子管理粗放,产业效益回报慢 海南省椰子树栽培管理粗放,规模化种植园较少,椰子种苗市场混乱,种苗质量良莠不齐,进而影响到种苗的性状和长势参差不齐,以次充好甚至销售假苗的现象时有发生,优良品种少且尚未大面积推广应用,产量较不稳定,在热带作物中,椰子对地方产业扶贫效益不显著,椰子种植后至少要第3年才开花结果,第5年进入盛产期,椰果的田间分级体系、贮藏保鲜体系和冷链体系不够完善,椰子产业的综合经济效益也有待提高,打击种植户的积极性。

2.2.3 椰子深加工研发水平不高 与部分木本油料作物的加工业存在问题相似[10],海南椰子企业总体精深加工水平不高,大部分停留在初加工水平,加上椰子废弃物处理成本较高,对附加值高的椰子深加工产品研发和投入力度远不足,产品类型大多是椰子汁、椰汁糖、椰子糕、椰雕等,而国外椰子产品的种类多达360多种[11],提高深加工水平和高产品附加值是提高产值的重要途径,如槟榔90%以上的鲜果进行初加工干燥得到干果,通过深加工后通常增值4~5倍[12]。除了众所周知的食品和化工轻工行业之外,椰子加工还涉及到医药和航海等高精尖端领域。我国的科技成果总体转化率为30%~40%,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热带地区因资金不足、设备和技术水平落后等诸多因素限制,热带水果加工转化率低于全国平均转化率。椰子的精深加工水平落后是制约海南椰子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13]。

2.3 机遇

2.3.1 海南省建设自由贸易港和发展乡村振兴等大好机遇 海南省建设自由贸易港和大力发展乡村振兴的大好发展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特别提到,海南是我国唯一的热带省份。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挥热带地区气候优势,做强做优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打造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进一步打响海南热带农产品品牌,农发〔2017〕1号文、国办发〔2014〕68号文、琼府办〔2015〕89号文均提到大力发展椰子等热带油料产业。文昌市人民政府印发《文昌市“椰林工程大行动”实施方案》,计划全市用3年(2017—2019年)时间种植椰子树2万hm2。从国家到地方各级政府层面都重视发展椰子产业,椰子是海南的“名片”,环保和观赏价值很高,在保持水土、美化环境、调节气候和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方面作用凸显,规模化种植椰子能带来很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劳动密集型的椰子加工业能为海南人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推动海南省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发展。

2.3.2 椰子产品市场需求增长,市场潜力大2009—2018年,海南累计接待游客人数超过4.54亿人次,年均增长12.3%,2018年海南省接待游客7 600多万人次,同比增长11.8%。海南省的椰子加工厂有800多家,预计每年鲜食椰果消费需求量超1亿个,加工用果25亿个。随着椰子在医药、航天、化工和食品深加工等领域推广应用的不断深入和扩展,未来10~20年,仅我国环保领域的椰壳活性炭的需求量就不低于10万~12万t/年,椰子在大健康产业、生物和医药等领域应用快速发展,椰子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椰果供求缺口将随之扩大,通过优良品种推广、高效栽培技术、低产椰园升级改造和林下经济间作套种技术的集成应用和提升,椰子产量和椰子产品市场发展潜力和空间也得到扩大和提升。

2.4 挑战

2.4.1 海南椰果原料供应不足,依赖国外进口我国是椰子产品的主要进口国,椰子的年需求量高达25亿个,主要从东南亚国家进口,但国内产量仅有2.33亿个左右,海南椰子产量占全国总量的90%以上,仅占世界总产量的0.51%,并且大部分作为鲜果消费,目前进行深加工的80%以上的椰子主要依靠进口,椰树、春光、南国等企业所售椰子产品的原料大部分来自进口。菲律宾为扶持其国内椰子加工业的发展,禁止出口椰子原材料,斯里兰卡也限制出口,印尼和越南也在酝酿椰子禁止出口政策。椰子种植业与加工业的发展极不协调,原料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我国椰子产业将可能面临无鲜果可食、无老果可用的尴尬局面。

2.4.2 海南椰子产品同质化和低价竞争现象严重 海南的椰子产品主要为食品、椰棕和椰壳、活性炭和椰雕工艺品四类。产品种类少、结构单一,仍以手工或半手工为主,产品高度同质化,低价恶性竞争严重。耗时长、附加值低、缺乏深层次开发利用。国内椰汁品牌多达900多个,传统饮料巨头,统一、汇源、银鹭、娃哈哈等也纷纷进军椰汁饮料市场。椰壳活性炭、椰子油、椰子粉、椰纤果等也存在类似的现象[14]。2018年全国注册的椰子加工企业共1280家,其中海南省仅359家,占全国总数的28.1%,且海南产值超亿元的椰子加工企业仅7家,以中小企业居多,年加工椰子产品综合产值占比不到全国总量的10%。相比而言,广东的60多家生产椰子汁的企业,年产值就超过200亿元,超过海南椰子加工企业年产值的总和。

3 发展对策

3.1 组织相关科研团队开展大规模的椰子产业本底调研

为全面了解我国椰子主产区的面积、产值和收益等生产情况,收购价、零售价和销售额等市场情况、从业人员数、产业产值占热作总产值比重、产业经济收入占农户家庭收入比重等基础数据,以及产业发展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扎实推进椰子产业的科技创新,建议由热科院牵头组织椰子产业的科研机构、科研团队、椰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机构和人员[15],开展大规模的椰子产业本底调研工作,在调研基层建立联络点或者监测点,及时掌握椰子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相关基础数据和突发状况,为省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和数据支撑。

3.2 大力发展椰子种植业,重视椰子品种搭配

椰子产业化是一项综合、长期的工程,应该高度重视种植业和加工业的协调发展,扩大椰子种植规模,优化种植结构和产业布局,加强椰子高产品种选育,科学划定种植区域,加强椰子有害防控,培育和推广椰子优良种苗,将其作为椰子种植业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一,特别是高产、早产和多抗椰子杂交新品种的培育研究,培育优质种苗,注重椰子的加工、旅游观赏和防风抗灾等不同用途的品种搭配,建立椰子杂交制种基地,大力推广椰子丰产栽培技术和椰园立体农业的研究,提高椰子产量以满足鲜椰果的原料供应[16]。

3.3 加大对椰子产业的科技扶持力度

加大对椰子产业的科研投入,特别是要重点扶持椰子新品种培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椰子产品研发、产品标准化的研究和开发工作[17],椰子属于长期性作物,椰子产品的市场需求潜力和投资空间都很大,建议海南省政府强化顶层设计,支持资助椰子产业的综合研发工作,研究内容包括椰子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主要环节,涵盖了椰子优质高效丰产栽培、高产抗病优良品种选育、品种资源保护、产后加工保鲜、病虫害防控等技术、精深加工技术的研发与集成。以发展椰子产品精深加工和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为目的,鼓励产学研联合,联合椰树和春光等知名企业共同开展精深产品加工研究工作,大力发展椰子深加工产品,提高产品科技含金量和附加值[18-19],推进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领域的联合科研攻关,发展低排放、高效益的椰子产品加工方式,建立安全、优质、营养、低耗、绿色、生态的椰子加工产业体系。

3.4 出台支持椰子产业发展的相关配套优惠政策

以建设国家热带农业科学中心为契机,建议海南省政府聚焦天然橡胶、椰子、槟榔等优势作物,整合岛内外和国内外优势科技资源,加大对椰子种植业和加工业的扶持力度,促进椰子生态保护、产业调节和椰农增收等。对建设椰子原料基地的企业和加工企业给予信贷资金或者降息,并相应减免税收,通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减轻企业负担。椰子种植区由于土地条件较差、地域较偏僻、经济较落后,椰子的非生产期长,为了提高椰农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为农户购置椰苗提供补贴,帮助农户规划适宜种植椰子的土地,提供椰园土地承包或租赁,农业保险,税收贷款,财政金融和信用担保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此外,有必要组织建立椰子产品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这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农户进行椰子种植技术、新品种和新产品的推广工作,实现政府引导调控和市场自由运作相结合[20]。

3.5 产学研相结合,形成椰子产品差异化竞争新格局

以发展椰子产品精深加工和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为目的,增加对椰子产业的科研投入,提高海南椰子产品科技含金量和国际竞争力,如提取椰子有机物生产高级化妆品、生物医药、保健品、洗涤用品等,以产品的特色优势和质量优势开拓国际市场。推进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的联合科研攻关,联合椰子优质高效栽培、优良品种选育、品种资源保护、产后加工保鲜、病虫害防控等技术的研发与集成,进一步提高椰子产能,形成椰子产品差异化竞争格局。

猜你喜欢

椰子海南省海南
“2022年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五指山市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等三则
海南省北门江中下游流域面积高程积分的应用
怀念海南
海椰子
摘椰子
结椰子喽!
椰子变变变
海南杂忆
海南的云
59国免签游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