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实践活动课堂设计的创新探索

2020-08-11张小亮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0年9期
关键词:综合实践课程优化创新教学设计

张小亮

[摘要]综合实践学科是培养学生实践活动能力,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创造力综合发展的重要教学渠道。结合多个实践课程教学实例,从内容选择、目标设定、活动方式、过程设计等方面分析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综合实践课程;教学设计;优化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 2020 )27-0087-02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强调突破教材、课堂、校园的传统教育模式局限性,利用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增强学生活动认知和学习体验,推动学生各项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在广大教师的积极探索和不断努力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已经得到了长足发展,总结出很多高效的教学策略。教师要积极借鉴这些先进经验,加强实践活动教学设计的优化创新,凸显课堂教学的综合性、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提高实践活动学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一、优化内容选择,凸显内容综合性

综合性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最基本的属性。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成长手册》教材编排为例,教材内容包括了劳动教育、研究学习、校园活动、社会调查、公益服务等多个领域的活动设计,能够满足学生阶段性、个性化的实践活动学习需求。教师应合理利用教材资源,根据教材内容编排,按部就班地完成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活动反馈信息,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扩宽学生认知视野,引导学生在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和不断探索中,形成真实、深刻的实践认知。

教学六年级《家乡的美食》实践活动时,教师设计了“我为家乡美食做广告”的实践活动内容。先在课堂教学中展示了一些零食、水果、特色菜品的宣传广告图片、视频,播放《舌尖上的中国》的剪辑片段,利用丰富的感性认知素材,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基本的广告宣传手段,启发学生广告语言、广告内容的筛选设计。再结合教材内容,展示一些典型的家乡美食资料,组织学生根据观看图片、视频获得的启发,自选活动形式,宣传这些家乡美食。在综合化的活动内容引导下,学生想出了写广告语、画美食图、写美食作文等方法,得到多样化的学习成果。受限于课堂时间,很多学生形成的想法都没有完全反映在作品当中,教师要求学生把这些活动成果带回家中,在家长的配合下,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广告设计。

二、优化目标设定,凸显目标开放性

小学生注意品质和自觉意识相对较差,若没有明确的活动目标指引,容易出现学生把实践活动课堂变成“游戏场”的情况,限制学生实践活动学习效果。教师优化目标设定首要任务是把控好实践活动的课题难度,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能力特点,分析学生实践学习的“最近发展区”,使课题难度与学生最近发展区相适应,帮助学生在现有认知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发展。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关注班级学生个体差异性,立足学生知识储备和能力特点的差异,提高活动目标的开放性,用多层次、系统化的任务设计,适应学生个性化的实践学习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实践活动中有所感悟、有所创新。

在“感恩父母”为主题的实践活动中,教师设定层次化教学目标,将课堂教学细化成多个环节。首先是搜集展示了有关感恩父母的优秀贺卡作品,让学生观察欣赏,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然后,将课堂时间留给学生,组织学生自主设计贺卡,可以參照教师展示的优秀素材,也可以发挥想象力,设计出全新的贺卡,锻炼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接着为学生提供了多种颜色、材质的纸张供学生选择,让学生根据设计内容,完成贺卡制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最后,在成果展示,课堂评价时,教师采取赏识教育,积极发现学生制作成果的闪光点,从不同角度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这样开放性、层次性的目标设定,营造了轻松、和谐的课堂活动氛围,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都不会感到太大的活动压力,都能积极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发挥自己的奇思妙想。

三、优化活动方式,凸显活动自主性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突出特点是高度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主体地位,各项实践活动都是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的,学生始终处于课堂活动的中心地位。这要求教师优化活动方式设计,逐步转型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弱化自身对实践活动的无关干预,凸显实践活动的自主性。教师应主动减少对实践活动各种“条条框框”的设定,在明确活动主题,提供必要的活动素材后,充分放手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或技能特长,进行自我设计、自我组织、自我评价,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内驱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推动学生个性化发展。

国庆节假期前,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为伟大祖国庆祝生日”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围绕国庆节、祖国发展、伟大成就等关键词,自选研究方向,完成研究性学习。该课题具有很强的自主性,为学生思维展开留出了充足空间。从学生反馈情况来看,有的学生观看了国庆节的阅兵仪式,深有感触并写了作文;有的学生是利用网络渠道,搜集了有关国庆节的相关资料,加深了对节日含义的认知;有的学生走访调查了周围老人,了解和记录建国前后翻天覆地的社会变化,感受到国家的日益强盛,增强了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这样的活动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切实感受到祖国的强盛与伟大,在深刻的活动体验下,自发形成爱国主义情感。

四、优化过程设计,凸显过程实践性

实践性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主旋律,一节优秀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堂,必然是学生活动参与积极、情感体验丰富的课堂。教师优化创新综合实践活动过程设计,调动学生脑、手、口、耳、嘴等多种器官的共同参与,凸显实践过程的实践性,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建立丰富的学习表象,完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塑造。教师通过多方向、多层次的过程设计,积极引导学生动脑想、动手做、动口说……增强学生实践活动学习体验,并充分利用社会生活这个最具实践性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关注社会发展、代入社会角色、感悟社会情感,增强学生社会认知,培养学生社会能力。

教师根据逢年过节时一些学生家长喜欢玩扑克牌、打麻将进行赌博,甚至拉着学生“凑数”的社会现象,为六年级学生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课题:“赌博有什么危害?”要求学生利用周末和节假日,调查家长、邻居、亲戚有没有喜欢打牌的人,他们是否参与赌博。观察记录他们赌博时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表现,并采访身边爱打牌和不爱打牌的人对赌博的看法。课内活动时,组织学生展示课前调查结果,教师对学生调查信息进行归纳整合,以图片、表格的形式进行呈现,配合中央电视台法制频道播放的一些典型案件,从个人、家庭、社会三个层面为学生分析了赌博造成的严重危害。结合课前活动经验,学生能够自然、深刻的理解教师的教育内容,认识到赌博的危害性。课堂最后,教师布置了小组合作制作“拒绝赌博”的实践作业,要求学生将作品张贴在社区的宣告栏中,成为抵制赌博的践行者、宣传者。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是个长期性、系统性的教育工程,仅关注于某一教学方面、某一教学环节是无法真正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师只有从内容选择、目标设定、活动方式、过程设计等多个角度加强课堂教学设计的优化创新,才能为学生提供积极的、开放的、富有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学习平台,提升学生活动参与效度,培养学生实践学习思维,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快速发展。

(责编 韦淑红)

猜你喜欢

综合实践课程优化创新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实验设计探讨
有目标自主学学会学
以课程基地领跑学校发展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简论“研究性学习”特色课程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