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素养在童话剧中的运用实践与研究

2020-08-11戴睿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0年9期
关键词:童话剧音乐素养实践研究

戴睿

[摘要]学生音乐素养培养过程中,教师需要有创新设计意识,针对学生学习需要引入童话剧创编演绎机制,这不仅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习触动,还能够激活学生的音乐细胞,使学生在广泛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形成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引导学生参与童话剧的资源筛选、程序创编、演绎展示、拓展延伸活动,能够生成全新的学习感应点,使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形成学科能力。

[关键词]音乐素养;童话剧;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 2020) 27-0020-02

音乐课堂教学呼唤创新,这是核心素养教育的迫切要求,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观诉求。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引入童话剧创编演绎活动,符合学生的学习特征,体现了崭新的教学改革意识。教师从教学内容出发,整合童话剧资源素材、创设童话剧创编情境、优化童话剧编演程序、延伸童话剧实践维度,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感官冲击,其助学效果值得期待。

一、整合童话剧资源素材

童话剧是以童话为内容,以戏剧形式呈现的学习表现形式,将音乐和语文学科相融合,形成了崭新的教学方式。教师在具体组织和执行童话剧教学时,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科学整合,对学生的学习诉求进行合理分析,以便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启迪。

如教学苏少版四年级音乐上册《我爱我的家乡》时,教师先为学生示范演唱歌曲,并要求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律动:这首歌曲是歌唱家乡的,关于赞美家乡的诗歌、歌曲有很多,围绕“我爱家乡”这个主题搜集相关信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自行创编“我爱我的家乡”童话剧,可以增加朗诵词,也可以增加一些乐器伴奏,模仿同学们的读书声、游戏声,如果有口技展示的,还可以模仿大自然的声音。学生听教师这样说,都表现出很高的参与兴趣。教师让学生展开具体操作,集体创编情节和人物,形成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童话剧。在课堂展示阶段,教师再对学生的个性表现给出积极评价。

教师为学生设计童话剧创编任务,而且为学生准备了相关的信息材料,给学生带来了更多学习启迪,使学生能够顺利进入创编环节。学生都有自己的認知积累,教师让学生展开回忆,共享相关信息,为童话剧创编提供了素材支持。

二、创设童话剧创编情境

童话剧带有童话色彩,教师在引导学生创编演绎童话剧时,需要借助多种手段展开布设,帮助学生打好基础。生动讲解、故事引导、媒体展示、问题布设、任务分解、信息搜集、故事共享等都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习启迪,能让学生自然进入童话剧的创编演绎之中。如果有必要,教师还可与学生一起研究童话剧剧情,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也可以参与到学生童话剧的演绎活动中,和学生一起分担角色,此时的助学效果会更为显著。

如教学《捉泥鳅》这首歌曲时,教师先在讲桌上放上一个鱼缸,然后让学生展开观察:这个鱼缸里有几条泥鳅,大家先观察泥鳅的动作,然后倾听这首歌曲,根据乐曲特点集体创编童话剧《捉泥鳅》。学生听说要创编关于捉泥鳅的童话剧,都表现出极高的参与热情。他们开始观察泥鳅的动作,教师则给他们播放歌曲的音频材料,并要求他们通过多种剧情来展现歌曲,可以是一个人唱歌,其他人模仿泥鳅的动作,进行现场表演,也可以是大家边唱歌边舞蹈,演绎一些情节,如有人扮演孩童,有人扮演泥鳅,来一个现场捉泥鳅。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集体创作,课堂学习气氛十分热烈。

教师为学生布设童话剧创编任务,并现场展示活泥鳅,目的是让学生有更直观的认识。学生观察泥鳅之后,对歌曲旋律也有了一定了解,童话剧创编任务顺利推进。由于童话剧没有规定创编要求,学生可以自由发挥,这对学生来说是极为难得的展示机会。

三、优化童话剧演绎程序

学生进入童话剧创编环节,教师要从更多方面给予支持。学生音乐基础普遍较低,这是教师需要特别关注的地方,要在信息搜集、剧情设计、创编彩排等环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技术帮助。童话剧不仅有角色、台词和动作、表情,还涉及音乐技能展示等内容,教师需要深入到课堂之中,对学生的创编情况进行把握,以便为学生提供建设性建议,帮助学生尽快进入创编演绎环节。

在欣赏音乐童话《彼得与狼》相关内容时,教师先给学生做介绍,对这部音乐故事的相关情节和人物进行重点解释,然后要求学生认真倾听童话,并展开集体讨论:这首交响童话里的主人公是谁?他有着怎样的形象?学生开始了个性讨论,课堂学习气氛活跃起来。为了让学生对童话有更深刻的认知,教师要求学生同桌合作,创编新的音乐童话故事,借助彼得的形象进行延伸思考,塑造其他音乐形象,要表现出主人公勇敢、机智的特点。学生通过聆听,对彼得有了一定的了解,很快就进入童话剧创编环节。在学生集体展示表演时,教师鼓励其他同学进行表演配合,模仿其他人物和动物的声音。学生对相关情节有了一定认知后,都能够主动进入相关环节,对彼得这个形象进行了典型性塑造。

学生对音乐童话故事有主动研究意识,教师任务布设具有很强的启动力,将学生带人了特定的创编情境之中,对学生的学习思维形成了重要冲击。

四、延伸童话剧实践维度

童话剧创编演绎属于系统性操作,教师在具体组织和发动时,需要有延伸意识,结合课外音乐素材组织学生展开童话剧创编活动,从而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信息资源。学生对网络信息资源运用有特殊兴趣,教师不妨为学生布设信息素材搜集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之中形成学科认知基础。

如教学《采金秋》这首歌曲时,教师要求学生聆听歌曲旋律,并自行创编丰收舞蹈,以律动的形式呈现出来。学生自由展示阶段,课堂学习气氛和谐、热烈,有的打节拍,有的利用其他物品伴奏,教师则与学生一起律动。在演绎歌曲时,教师鼓励学生运用童话形式来诠释歌曲:根据这首歌曲,设计几个角色,表达丰收的喜悦;自行选择角色人物,包括台词、动作和表情。学生接受任务后,都快速行动起来,经过一番努力,他们大多顺利完成了童话剧的创编。在具体展示时,有学生编辑了歌舞童话剧,也有学生运用歌伴舞的形式呈现童话剧,还有学生运用了对话加歌唱的形式来展示。教师对学生的创意表现进行正面评价,给予了学生更多的鼓励和支持。

教师为学生设计了童话剧创编任务,而且没有提出具体的要求,这给学生提供了更多选择。学生对童话剧的理解本身就呈现差异性,教师的充分放权,让学生有了更多自主展示的机会。需要注意的是,在给学生自由选择的同时,教师需要给出一些提示,这对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有重要帮助。

童话剧是学生喜闻乐见的音乐学科学习形式,教师抓住学生的学习心理展开教学设计,为学生准备童话剧创编演绎活动,无疑能够顺利启动学生的学习思维,形成崭新的学习成长点。

[参考文献]

[1]万佳丽.小学音乐课堂中童话剧教学探究[J].北方音乐,2017(22).

[2]龚熠.让音乐童话剧步入学生心灵[J].小学教学研究,2019( 24).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童话剧音乐素养实践研究
展童话剧之魅力,促幼儿人际能力的发展
浅析幼儿园童话剧表演的指导策略
蓝天上的童话剧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谈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