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维度作业,让学生爱上美术

2020-08-11胡敏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0年9期
关键词:层次性多维度开放性

胡敏

[摘要]美术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学生学习和使用美术知识“温故而知新”的载体。突出美术的实用性与艺术性,围绕开放性、趣味性、层次性和创意性等维度,多引导学生进行实践训练和积极尝试,有利于学生在有的放矢的探知求解中激活美术学习的内生动力,提高美术学习的效益。

[关键词]美术作业;多维度;开放性;趣味性;层次性;创意性

[中图分类号] 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 2020) 27-0014-02

美术作业是学生学习美术“温故而知新”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了解学生学情和调整教学策略的有效途径。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多给学生提供具有导向性与实用性的作业,帮助学生在主动训练中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促进学生在反复尝试中深化理解感知。在作业设计中,教师应以激活学生对美术的好感为切入点,不断引导学生,让他们在课堂中释放无穷潜能,在真正自由、快乐地探知中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热情。

一、关注生活情境,体现开放性

《美术课程标准》强调:“美术教学应当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更应该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领悟其在现实生活中的独特价值。”换言之,美术根植于生活,是对生活的再现与浓缩,从生活中来,又运用到生活中去。因而,美术作业设计也应体现上述观点。

例如,在布置“快乐小区”美术作业时,教师可结合课程学习内容,鼓励学生在放学后观察自己小区人们的日常生活情况,打开学生的思维。在学生有了一定的整体感知后,教师可设置思考题:晚上小区的大爷、大妈们是怎样活动的?有成群结队进行散步锻炼的吗?小区活动室里有人在打牌、看报、下棋吗?小区里的儿童在干什么?学生结合自己的观察,主动筛选出相应的素材,生发出自己的生活感知,他们紧扣人物的类型、活动内容、动作形象等进行了深入创作。

围绕生活情境设置相关作业,引导学生用眼观、耳听、手摸等方式来感受其中的特征,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认知视野,发展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在主动聚焦课程知识要点和深度探知中丰富思维情感,形成一定的整体认知能力。

二、紧扣认知爱好,彰显趣味性

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认知爱好,多给他们提供富有趣味性的作业,增强他们探索自然的强烈好奇心和新鲜感,不断促进学生在高涨的学习热情中主动完成美术作业。

如在学习《海洋世界》的时候,笔者特意带来了珊瑚礁、各种海洋鱼类的图片,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视角进行观察,引导学生在深入关注海洋生物的特征的过程中形成绘画的初步思路。同时,针对珊瑚礁的整体不规则的特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各个小礁的特征,要求学生在绘画中将整体与部分的结构安排充分展现出来。很多学生在观察中能紧扣各种鱼儿的色彩、外形,从眼睛、嘴巴、尾巴等各个方面进行深入展现。在作业的设置中,笔者又要求学生“运用彩绘方式画出自己喜歡的一种鱼儿”,并鼓励他们交出自己认为最漂亮的作业,以便在教室墙壁上张贴展览。一些学生从比目鱼、三点鱼、黄鱼、带鱼等鱼类的不同特征出发,对各式各样鱼类的不同特征予以具体生动地描述,还针对其中的特色亮点进行了翔实的介绍,这自然而然地激活了其他学生内心主动绘画的激情。

教师在组织作品展览的时候,鼓励学生从自己的绘画缘由、绘画过程、绘画特征等方面进行介绍,使学生在备受关注的心境中提升了学习兴趣。此外,教师还利用外出参观海洋馆的机会,鼓励学生现场写生,让他们在生活中主动学习和运用美术,激活了学生的探知激情。

三、围绕学习差异,凸显层次性

学生的差异性是美术教学不可回避的话题,也是教师需要关注的地方。教学中,教师应围绕学生的差异性,多给学生设置具有层次性和递进性的作业,引导学生主动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进行练习,从而强化学生整体理解和实践运用的技能。

如在《我造的车》的作业设置中,教师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观察的汽车、火车、三轮车的形象,运用彩塑泥捏制自己喜欢的车子类型。这样自由选择的差异性作业,能够使学生享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很多学生根据自己的实践,从车轮大小、结构布局、部件组成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创作。教师可建议学生在创作中针对自身的理解感知,多创作相关的作品;同时,要求学生针对自己创作的作品进行绘画展现。很多学生根据自己的选择,从不同的角度深入创作,有的创作了自己喜欢的汽车,从色彩搭配、结构安排和线条设计等方面予以展示;有的选择了“和谐号”动车,从整体结构的设置安排中找出自己的创作灵感;有的则是从简单的三轮车造型出发,围绕其中的结构安排,突出了车轮的线条等。在学生对创作的作品有了一定的感知后,教师建议他们对自己作品的亮点进行介绍,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认知实际灵活选择相应的绘画作业。

教学中,围绕学生的学习差异,教师要多给他们提供多元化、可选择的作业,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学习实际予以选择。在此过程中,教师还要多关注学生的发展,多肯定他们的优点,多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创作历程,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更高层次的作业,以此来增强学生主动学习和运用美术的内动力。

四、聚焦主题延伸,展现创意性

美术作业都是基于一定的表达主题设置的,都是围绕课堂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发展需要而实施的训练。教师在设置美术作业时,应具有一定的主题意识,要紧紧围绕课程教学目标任务和要求,针对其中的相应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拓展,有的放矢地开展作业训练。为此,教师要结合主题内容,多组织学生深入到过程中进行创作,让学生从过程中体味作业的针对性和创意性,从而充分激活学生的感知思维。

如在泥塑捏制“我的同学”的作业中,教师可建议学生根据授课内容,围绕人物的结构布局,从相关的动作、肖像、穿着等方面进行比较,让学生真正带着创意去领悟作业的主题。在作业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三个方面:(1)你所选择同学的显著特征;(2)你对人物进行了怎样的构思;(3)你准备怎样表现人物的动作、形象。有的学生紧扣同学的某一个特征,如跑步、跳跃、踢腿、挥手、弯腰等,从动作的夸张角度出发,尽量捏出同学的显著运动特征;有的学生围绕同学思考的样子:紧锁眉头、双手托腮、口咬着笔……捏出了充满个性的造型;有的学生围绕同学读书的样子,从张口读书和笔记圈画等特征创作出相应的作品。教师则针对学生在创作中出现的亮点予以肯定,给学生提出相关意见,引导他们围绕特征进行创作,帮助他们在塑造人物形象的过程中习得更多的创作方法。

教师根据学生在主题作品创作中的表现,给予学生相应的指点,鼓励学生针对自身的理解进行深入构思和揣摩,扬长避短,使学生在创作中收集到了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增强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综上所述,美术作业的设计应在聚焦学生学习认知发展的基础上,突出多维度和实践性,多给学生自我尝试的机会,不断增强学生综合运用美术知识的技能和水准。美术作业应以丰富学生的绘画思维和方法为引导,突出鲜明的导向性,这样才能使学生在真正尝试运用中开阔眼界,在实践运用中升华艺术表现手法。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层次性多维度开放性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多维度评改”方法初探
寻求开放性道路
重读天一阁开放性
探析辨证论治的层次性
价值观层次性浅析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耕地多功能的层次性及其多功能保护
信息论翻译的多维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