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策略

2020-08-10邓小明

领导科学论坛 2020年3期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机遇思想政治

邓小明

【摘要】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更加丰富、方法更加灵活、效果更加显著、氛围更加浓厚,同时也面临着内容虽丰富但质量参差不齐、多元化文化价值观念对大学生的冲击等挑战。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策略主要有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开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领域、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络信息和内容的有效管理、关心帮助学生,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等等。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机遇;挑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103(2020)05-0094-03

互联网时代,网络在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上网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也改变了他们的学习、生活、交往方式,在提高学习效率、丰富课余生活、扩大交往范围、改变思维方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的机遇,为提高工作实效性提供了新的载体和内容,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互联网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存在较大挑战。

一、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机遇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更加灵活

互联网的发展突破了信息的时空限制,大大拓宽了大学生的信息来源。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直观,如英雄人物的先进事迹、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案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等方便在网络上展现,以此建设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库。大学生通过微博、QQ、微信等网络工具能够更好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从而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破除迷信,自觉抵制错误思潮的影响。在网络环境下,各种社会热点新闻等更容易在大学生群体中传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这些事例,加以正确引导,提高大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达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的。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更好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高校各项工作中还存在被弱化的情况,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手段和方法单一,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象也就是大学生对思想政课兴趣不高,存在厭烦心理。当代大学生是伴随着网络成长起来的,他们的学习生活都离不开网络,把网络手段融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会更加贴近大学生的生活,符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特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大学生学习氛围更加浓厚

网络具有开放性、互动性、信息量大和传播迅速等特点。在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网络优势,把思想政治基本原理、相关案例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生动地展现给学生,使抽象的原理、知识具体化,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可以在课余时间利用网络给学生答疑辅导,与学生加强互动,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1.多元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的挑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主要是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大学生政治立场和世界观的集中反映,也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只有秉持正确的理想信念,大学生才会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才会坚定为国家、民族不断奋斗的决心。而网络是一个开放的世界,海量的信息在不断传播,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念、文化思潮不断冲击大学生的思想,各种腐朽没落的价值观、生活方式也在不断侵蚀大学生心灵,这些都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提出了挑战。

2.虚拟的网络生活对大学生社交生活的挑战

当代大学生几乎人手一部手机,网络的发展给大学生的社交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但是网络具有虚拟的特点,人生观价值观尚不成熟的大学生往往自制力不强,分辨是非的能力有限。有的大学生在网络上任意发泄,充当键盘侠,发表一些不正确的观点;有的大学生终日沉迷于网络游戏,消耗了宝贵的时间、有限的精力和财力,极大地影响了学习和生活。也有的大学生过分依赖网络,只愿意在网络上与人沟通,逃避现实,人际沟通能力下降,甚至产生心理障碍,影响大学生人格发展。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参差不齐

在互联网时代,大部分高校建立了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以此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载体或平台,重大新闻事件能及时在平台上发布,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手段。但这些新平台也存在一些问题: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内容虽然丰富,但质量参差不齐;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带有“作秀”的成分,只重视标题是否吸引人们的目光,其内容空洞无物;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只追求版面的美观性,不重视平台能否给大学生施加积极的影响等等。

4.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

互联网的兴起改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环境,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手段更加先进、效率更高,这些都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党团组织相关人员、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师提出新的要求。因为,互联网时代面对的环境条件更加复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紧跟网络时代,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了解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动向、新需求,不断更新教学方法,才能成长为一名适合时代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三、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策略

1.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

互联网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很多新要求,因此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才能适应教育环境的变化。这支队伍应当既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又具有一定的网络技术知识,善于运用网络工具开展工作。为此要加大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通过政治理论培训、教学理论培训、网络技术培训等,不断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理论素养和网络技术水平,适应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形势和新变化。

2.提高对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認识

网络技术的发展已进入5G时代,网络日益深入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也不断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具有网络思政的意识,了解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征,开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网络阵地,把网络技术的最新成果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除传统的微信、QQ、微博等工具外,当前比较流行的抖音、知乎、大数据分析技术、VR技术等更多媒介也可广泛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总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顺应网络技术的发展,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有效性。

3.加强网络信息和内容管理

互联网有利于传播各种有价值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信息,对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活动非常有利。但是,网络中也存在一些不良的信息和内容,让青年大学生难辨真伪,这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一个难题。为了加强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思政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络信息和内容的有效管理。

4.关心帮助学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在互联网时代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要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网络观,让大学生认识到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不能过分依赖网络、沉迷网络,形成所谓的“网瘾”;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形成网络思维,深入大学生群体,充分了解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诉求,把有利于大学生成长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案例、知识精准地推送给大学生;最后,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作为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和相关工作人员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向琳丽.试论网络新媒体在大学思政教育中的应用[J].思想政治教育,2019,(5).

[2]敖莹莹.高校思政教育在网络时代下的策略研究[J].智库时代,2019,(6).

[3]朱洁瑜.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创新思路探析[J].传播与版权,2019,(5).

[4]孙伟,冯晓东.基于网络思政法构建“育人共同体”的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9,(8).

[5]沈宁.论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创新[J].科教文汇,2019,(7).

责任编辑:赵春燕

猜你喜欢

互联网时代机遇思想政治
RCEP与房地产机遇
你的焦虑,也是你的机遇
再见,机遇号
不必过于悲观,四大机遇就在眼前
浅析媒体融合下的“正和博弈”
老年类纸媒的创新融合发展策略
互联网时代下的会计信息化教育变革探索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