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党的建警思想:生成逻辑、内涵构架与时代意义

2020-08-10伍锴陈永辉

领导科学论坛 2020年3期
关键词:逻辑新时代内涵

伍锴 陈永辉

【摘要】新时代党的建警思想是推动新时代公安事业创新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公安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它主要遵循了历史与时代、目标与问题相结合的生成逻辑。其内涵构架包括政治思想、服务人民思想、法治思想、责任思想等四个方面,强调了党对公安工作绝对领导的政治要求、以人民为主体的服务要求、公平正义执法的价值追求和从严治警的政治纪律要求。其时代意义在于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历时性变化作出了应答,建立了新时代公安工作核心理念。

【关键词】新时代;建警思想;逻辑;内涵;意义

【中图分类号】D631.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103(2020)05-0052-0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面对新的世情、国情、民情,结合我国公安工作实际情况,提出一系列关于深入推进公安工作改革和警察队伍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逐步形成了新时代党的建警思想体系,对精准判断新时代我国公安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牢固树立新时代公安工作核心理念、精确标定新时代公安机关职责使命、及时调整新时代公安工作的主攻方向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人民警察深刻理解悟透党的新时代建警思想,对提高警察队伍的思想素质和职业能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好地打造人民美好生活所需要的平安环境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一、新时代党的建警思想的生成逻辑

1.遵循历史与时代相结合的生成逻辑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一贯的政治立场和价值准则。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一性质决定了人民警察在履职、执法时必须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全心全意做到执法为民,服务人民。1956年,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八大《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明确指出:“工人階级的政党不是把人民群众当作自己的工具,而是自觉地认定自己是人民群众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完成特定的历史任务的一种工具。”要体现出警察“工具”的有用性,就要坚持以维护人民利益作为公安工作的根本宗旨和必要准则,这是我国公安工作改革和警察队伍建设在社会主义建设任何阶段、任何时候都要遵循的一贯要求和标准。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发展建设“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新时代党的建警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时代条件下,对公安事业发展和公安队伍建设如何更好地维护人民的时代利益和满足人民更好的生活需要作出的新要求和回答,是马克思主义“人民观、服务观、发展观”在我国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具体运用,遵循了历史与时代相结合的生成逻辑。

2.遵循目标与问题相结合的生成逻辑

马克思曾指出:“制定一个原则性的纲领,就是在全世界人面前树立起可供人们用来衡量党的运动水平的里程碑。”新时代党的建警思想是引领公安队伍建设和公安工作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决定了新时代公安工作必须把实现人民安定、团结、和谐的生活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不断维护人民的安全、财产利益,保障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获得。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公安工作出现了一些问题,如警民关系错位、警察行为越位、执法能力缺位、职业素质和技能存在短板等。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指出,全国政法机关要下大气力破解难题、补齐短板,提高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能力水平,履行好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职责使命。新时代党的建警思想一方面以实现人民美好生活为发展目标,明确当前与今后我国公安工作改革建设的标准和要求,以此增强公安事业发展动力;另一方面从公安工作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出发,找到破解难题的关键和办法,通过解决现实问题来推动公安事业的发展,充分体现出了目标与问题相结合的生成逻辑。

二、新时代党的建警思想的内涵构架

新时代党的建警思想的内涵构架包括政治思想、服务人民思想、法治思想、责任思想等四个方面,强调了党对公安工作绝对领导的政治要求、以人民为主体的服务要求、公平正义执法的价值追求和从严治警的政治纪律要求。

1.政治思想内涵:坚持党对公安事业的绝对领导是根本政治原则

“对党忠诚”是人民警察的政治灵魂,是公安队伍第一位的根本政治原则。坚持党对公安事业的绝对领导,才能让人民警察知道自己“姓什么、干什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2018年12月召开的民主生活会上指出,“对党忠诚,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是有条件的而是无条件的”,旗帜鲜明地表明了党对公安事业的绝对领导是人民警察行使国家权力必须履行的根本政治原则。人民警察的执法行为代表的是我们党的执政意志和思想信念。脱离党的绝对领导,人民警察就会“变色、变质、变形”。思想引领行动,不断加强对警察队伍的政治思想建设,是提高警察队伍战斗力的重要法宝。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公安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按照“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总要求,锻造一支让党中央放心、人民群众满意的高素质过硬公安队伍。“对党忠诚”放在第一位,充分体现了党的绝对领导在公安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深刻揭示了公安“姓党”的根本政治属性,明确了公安工作改革当前与今后都应当牢牢服务政治稳定发展的根本政治要求。

当前,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各种社会矛盾多发叠加,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安全风险挑战前所未有凸显,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工作形势仍然相当严峻。这更需要我们的公安队伍要坚定政治信念,在任何环境与条件下要经得住考验,做到对党绝对忠诚,保证在新时代“不变色、不变质、不变形”。

2.服务人民思想内涵:坚持“人民主体性”是根本工作方针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作为基本任务,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为核心价值追求,把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作为根本目标,坚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积极深化改革,加强和改进政法工作,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把“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公安政法工作目标摆到了关乎国家前途命运、民族复兴的高度,凸显了民生至上的重要地位。

公安工作坚持“人民主体性”,要牢牢把握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这一根本标准和基本追求,以此来衡量公安工作成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公安工作改革成效只能由人民来评判。老百姓的安全和幸福是公安工作的最高目标,而老百姓的支持和拥护就是对公安工作做得好还是不好的最好评判。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民惟邦本,本固邦宁。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接见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代表时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公安机关紧密结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转变作风、严肃整治不正之风,坚持把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作为检验公安工作的根本标准,在打击犯罪、维护治安、服务群众等实践中创造了新的业绩”,高度肯定了人民满意度这把标尺对公安工作取得进步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

3.法治思想内涵:坚持公平正义执法是根本价值追求

从本质上说,法治就是通过法律行为来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政法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在2014年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为政法工作的核心价值追求。公平正义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法律、制度服务人民的根本要求;追求和实现公平正义,也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导价值。人民警察依法履职是践行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是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中国化的具体表现,是执政党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的根本要求。公安工作中,人民警察要做到依法履职,做到公平公正执法,需要拥有良好的法治意识,用法治意识来引领依法履职。在2016年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级党委要坚持抓发展、抓稳定两手都要硬,选好配强政法机关领导班子,支持各政法单位依法履行职责,积极研究解决制约政法工作的体制机制问题,为做好新时代政法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公安政法作为特殊的重要的国家权力运行机构,只有全面实现法治,才能为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伟大胜利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

4.责任思想内涵:坚持从严治警是根本政治纪律

责任是一种作为,是一种担当。马克思曾指出,“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指出了人有责任和义务为人类社会发展服务。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的指导思想,规定了为劳动人民服务是每一个共产党人的最高宗旨。作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权力机构,人民警察应当以马克思主义责任观来做好公安工作。新时代,强化责任、从严治警,从根本上说就是强化人民警察的马克思主义责任观,做到严格公平公正执法,做到有作为、有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形势下的政法队伍要按照“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的要求,努力建设成“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政法队伍。新时代,强化责任、从严治警,需要人民警察要时候提高警惕,严格要求和管住自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法机关要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必须严格执法、公正司法。要坚守职业良知、执法为民,教育引导广大干警自觉用职业道德约束自己,做到对群众深恶痛绝的事零容忍、对群众急需急盼的事零懈怠,树立惩恶扬善、执法如山的浩然正气。”

当前公安机关在推进全面从严治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少数公安机关党组织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不够强,党建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少数领导干部自律意识差,违纪违规,甚至影响了队伍建设;少数公安干警不能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少数公安机关队伍管理不够严格等。这些问题的存在要求我们对从严治警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要把从严治警贯穿公安工作改革和警察队伍发展建设的始终。

三、新时代党的建警思想的时代意义

新时代党的建警思想,为在新的历史条件和环境下推进我国公安工作改革和队伍发展建设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价值观,成为了化解我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手段。

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作出了历史性的精准判定: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向前发展的大趋势下,我们仍然存在阻碍我国经济改革前进和社会稳定发展的矛盾和问题,仍然存在人民谋求幸福生活对更好更安全的社会环境的向往与现实中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对社会治安环境带来的扰乱破坏之间的矛盾。究其根源,主要是法治建设中针对老百姓生活中关心的法律服务问题、依法履职问题、司法公正问题、纪律作风问题等长期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向往普遍提高,权利意识不断觉醒,人民主观向往和客观发展存在的矛盾进一步加深,降低了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中法治建设的“获得感”。因此,要着力解决解决好法律服务、依法履职、公正司法、纪律作风等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这一以民生为国之根本、发展之基的人民主体价值观,明确对把“满足人民对公安法治公平公正需要”的价值目标放到了重要地位,进一步确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公安工作改革核心理念,为化解当前公安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困境解决找寻了出路,提供了良方。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公安工作会议上提出,坚持“政治建警、改革强警、科技兴警、从严治警”。这16个字,是做好新时代公安工作的重要方略。新时代,人民警察要担负起新的历史使命,必须紧紧抓住队伍建设这一根本,确保跟上时代节拍、堪当时代重任。一是加强政治素养,铸牢对党忠诚的政治灵魂;二是提升能力素質,推进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三是全面从严治警,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队伍。要狠抓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文化建设,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人民警察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高素质过硬队伍。

参考文献:

[1]马中全.论习近平新时代治警思想[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8,(4).

[2]邓小平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4]王韶興.全面领导:马克思政党领导思想的核心要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04-27.

[5]韩庆祥.坚持问题导向是党治国理政的鲜明特点[N].人民日报,2016-12-12.

[6]防控风险服务发展破解难题补齐短板提高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能力水平[EB/OL]. http://www.gov.cn/xinwen/2016- 01/22/content_ 5035460.htm,2016-01-22.

[7]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8]谢海燕.习近平“对党忠诚”思想的三重维度解读[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9(6).

[9]习近平出席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坚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EB/OL].http://www.chinanews.com/ gn/2014/01-08/5714158.shtml,2014-01-08.

[10]习近平: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J].当代党员,2018,(3).

[11]忠诚党的事业一心服务群众——习近平总书记接见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J].人民公安,2014,(Z3).

[12]周璋琪.《人民警察法》修改对公安法治的作用[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5).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14]田莉,张赟.论青年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责任观[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10).

[1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16]陈明珍.新时代推进全面从严治警问题及对策研究[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18,(1).

责任编辑:钟雪

猜你喜欢

逻辑新时代内涵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逻辑
创新的逻辑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挖掘习题的内涵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