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9年中考修辞真题分类解析及演练

2020-08-10李传鹏

读写月报(初中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对偶示例比喻

李传鹏

【考点聚焦】

从近年的各地中考试题来看,修辞方法类的试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辨析和使用常见修辞手法的能力。其考查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以选择题为主变为选择题和主观题并存,且主观题还有逐步加大比重的趋势。此类题型多结合语言环境进行,所以在复习中应重点将修辞与句子理解、表达效果结合起来。

试题类型:①对修辞手法的辨识选择题,包括对一种或多种修辞手法的辨识。解答时,要求考生能透彻了解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等修辞手法的不同特点,尤其应注意区别容易混淆的几种修辞手法,如比喻与非比喻的区别,设问与反问的区别,排比与反复的区别等。②修辞手法的实际运用题,包括主观题和客观题两种,其中主观题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重视,如提供带有某种修辞手法的情境,按要求拟写句子等。③对各种修辞手法的作用的理解、分析及判断。解答时,除了要抓住各种修辞的本质特征去辨析外,更重要的是结合句意进行理解。不仅要分析修辞对描述对象所起的表达作用,还要体会作者的写作思想和意图,有的还要结合课文内容去辨析。

解答修辞辨析类试题,要求考生能透彻了解常见修辞手法的特点,平时要加强修辞方面的训练;要能够结合具体语境辨析修辞的类别,分析修辞的作用;要能按照要求写出指定类型修辞的句子,这样才能在考试中游刃有余。

【真题解析】

一、修辞的辨识题。用选择题的形式,要求对所用的修辞手法判定正误,或对是否使用了修辞手法进行选择。

例1.(2019年湖南省湘西州)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那粗如巨蟒,细如草蛇的树根,像犀利的鹰爪抓住了它栖身的岩石。

B.现在的他身材增加了一倍,眼睛也变得像他的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

C.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D.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

【解析】此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反复、对偶等。解答此题,首先要能根据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判断每个选项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而选出答案。本题,A项把树根比作巨蟒、草蛇、鹰爪,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B项没有运用修辞手法;C项连续用了四个“它是……”的句式,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D项有问有答,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

【参考答案】B

二、修辞的拟写题。要求考生恰當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等修辞手法拟写句子。这类题型是最近几年修辞考查的一大亮点,备受命题者的青睐。它的突出特点是,将修辞与句子及语境结合起来,强调了它的实际运用。其题型有:补写句子、拟写句子、拟写对联、写颁奖词、写开场白、写微博等。

例2.(2019年湖北省荆门市)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新学期开学,伴随的是学校教室的打扫和布置。2019年2月,在开学前两天,浙江杭州多家家政公司接到了来自学生家长的订单,这些学生家长都是预约钟点工到学校做教室卫生。对于这件事,网友们开启了一轮辩论,有人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也有人说,开学打扫教室的要求很高,边边角角都要打扫一遍,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存在困难……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并对我国教育方针作了全面阐述。习总书记在教育方针中强调劳动教育,丰富了教育方针的内涵,“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材料三:日本教育大纲规定,小学从五年级起开设家庭课。家庭课是小学高年级和中学生的必修课,有系统的教科书和相关实践教材,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家庭生活与家人、家常饭菜的炊事基础、舒适的衣服与家居、身边的消费生活与环境。

俄罗斯于1993年重新制定了劳动课教学大纲,大纲对中小学劳动技术课程的内容、目的、要求等作出了详细的规定。其中针对初中学生,课程内容有:设备材料与机器零部件的加工、家政技术、缝纫、食品加工、手工艺制作等。

⑴针对材料一中“雇人打扫教室”一事,某班同学准备以“该不该雇人打扫教室”为辩题,进行一场辩论赛。正方的观点是“应该雇人打扫教室”,假设你是反方辩手,请陈述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至少说出两点理由)。

⑵请你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给“雇人打扫教室”的家长发一条微信,对他们进行劝阻。要求:微信中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30个字。

【解析】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微信已成为一种文体。它可以用来表达感受或交流看法(观点)。本题是一道材料口语交际题,考查了考生陈述观点和发微信的能力。做好⑵题考生一定要仔细阅读材料,弄清楚材料的主要内容。写作微信时,要根据微信的特点,用简洁的语言,使用修辞去拟写,注意字数不超30字。本题考查劝勉家长的口语交际,写作时注意使用称呼、运用修辞,写出劝诫的理由即可。

【参考答案】⑴观点:不应该雇人打扫教室。理由:①学生打扫教室可以培养责任意识。②学生打扫教室可以培养劳动技能,养成爱劳动的习惯。③雇人打扫教室,容易让学生变得懒惰,产生依赖心理。⑵示例:①家长您好,劳动教育全球重视,中国学生不能做襁褓里的婴儿。②家长您好,劳动教育是孩子成长的防腐剂,请时时保鲜。

三、古诗考查修辞题。这类题目要求考生默写古诗中带有修辞的名句,或者要求从修辞角度赏析古诗文。

例3.①(2019年贵州省贵阳市)《庄子·北冥有鱼》中以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大鹏振翅而飞的句子是:,。

②(2019年四川省宜宾市)唐代诗人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沙漠上坚冰纵横、乌云密布的景象的诗句是,。

【解析】本题考查了考生古诗词默写能力。默写时考生仔细观察题干要求是使用修辞手法,这样考生根据所要默写的题目,思考该诗中哪些句子使用修辞,符合题干的要求,同时注意不要写错字。

【参考答案】①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②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例4.(2019年湖北省鄂州市)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⑴这首诗的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意境优美,请用生动的语言加以描绘。

⑵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这句诗。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古诗文赏析的能力。赏析古诗经常要使用修辞。⑵题要求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做好本题,考生首先要思考该名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依据句式的特点,思考是常用八种修辞的哪一种。然后直接回答,分析使用该修辞的好处即可。本题“征蓬”比喻作者自己,表达身世漂浮不定的情感。

【参考答案】⑴示例:苍凉雄浑的大漠上,一缕孤零零的烽烟像根柱子,笔直地伸向天空。弯弯曲曲的黄河似一条金带,平躺在大漠远方。一轮浑圆的红日,正静静地悬挂在西边的地平线上。⑵这句诗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诗人把自己比作飘飞的蓬草、北归的大雁,飞出汉家边塞,飞进胡人境地。含蓄地表达出作者孤身出塞的飘零落寞之感和内心抑郁激愤之情。

四、名著考查修辞题。这类试题,是结合经典名著的语段,分析人物形象特点,运用修辞进行评价。

例5.(2019年四川省泸州市)阅读下列三则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甲:灵通本讳号金蝉,只为无心听佛讲,转托尘凡苦受磨,降生世俗遭罗网。投胎落地就逢凶,未出之前临恶党。父是海州陈状元,外公总管当朝长。出身命犯落江星,顺水随波逐浪泱。海岛金山有大缘,迁安和尚将他养。(节选自《西游记》)

乙:巨口獠牙神力大,玉皇升我天蓬帅。掌管天河八万兵,天宫快乐多自在。只因酒醉戏宫娥,那时就把英雄卖。一嘴拱倒斗牛宫,吃了王母灵芝菜。玉皇亲打二千锤,把吾贬下三天界。教吾立志养元神,下方却又为妖怪。(节选自《西游记》)

丙: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到:“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两个公人看那和尚时,穿一领皂布直裰,挎一口戒刀,提起禪杖,轮起来打两个公人。(节选自《水浒传》)

⑴上面三则材料分别写了四大名著中的三个经典人物,他们是:甲乙丙。

⑵班级准备举办以“阅读经典,品味形象”为主题的交流活动,请你从上面材料写到的三个经典人物中任选一个,以“我认为是一个的人”为开头写一段话,向同学们介绍这位人物。要求:所写内容必须符合人物身份,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50字。

【解析】本题提供了三个经典名著的语段,要求考生根据语段内容,品味主人公的形象,在品味时使用修辞。考生可以从三个语段中任选一个,选择自己熟悉的人物,运用排比句介绍该人物的性格特征。

【参考答案】⑴唐僧;猪八戒;鲁智深⑵示例:唐僧是一个坚韧不拔、执着追求的人。作为师父,他对徒弟要求很严,经常教导徒儿“要以慈悲为怀”;作为僧侣,他行善好施,为民除害,为人们播撒着善良的种子;作为求学者,令人们赞叹不已的是他那坚强的意志和执着追求的精神。

五、书法考查修辞题。这类试题,以书法为依托,考查考生对各类书法作品的赏析能力,要求考生在赏析书法时运用修辞,把书法灵动的美写出来。

例6.(2019年江苏省扬州市)【看图赏字】在“翰墨飘香”活动中,主持人展示出三幅书法作品。请选择你喜欢的一幅作品,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谈谈其书法特点。

【解析】本题考查了书法赏析能力。做好本题,考生要仔细观察三幅书法的特点,在分析每幅书法时,要运用修辞手法,写出该书法的主要特征。考生抓住张旭书法的粗犷之美,可以使用排比句;颜真卿书法笔法厚重,抓住其点、竖、横,可以使用比喻句;王羲之书法行笔飘逸,可以运用比喻的修辞进行赏析。

【参考答案】①张旭的草书:如疾风骤雨,落纸如云烟,如惊蛇入电,倏忽万里,有一种原始的粗犷之力美。②颜真卿的楷书: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结构方正茂密,笔画横轻竖重,笔力浑厚,挺拔开阔雄劲。③王羲之的行书: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笔法精妙,行笔潇洒飘逸,笔势委婉含蓄,有如行云流水。

六、用修辞写句子题。这类试题,要求考生从备选词语中选择几个词语,再用它们写一句话,在写作时运用修辞。

例7.(2019年山东省泰安市)根据提示,完成下列题目。

请从“幸福自信成长土壤感恩成功”中选取词语(不少于三个),连缀成一段话,并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不超过50个字)

【解析】此题是将修辞手法放在写句中考查,目的是引导学生在写句子时灵活运用修辞手法,做到语义清晰、生动形象、亲切感人。

【参考答案】示例一:幸福是一粒渺小的种子,感恩的心便是土壤。将幸福的种子种于感恩的土壤,幸福的大树就会茁壮成长。

示例二:幸福是一条平凡的小船,自信便是高扬的风帆。将风帆置于小船上,幸福的小船就会驶向成功的彼岸。

七、用修辞拟写对联题。这类试题以对对联为考查点,在对对联时,根据对联对偶的修辞特点去拟写。

例8.(2019年四川省凉山州)今年,为了庆祝新中国建国70周年,凉山州各中小学校开展了“中华文学经典诵读写演系列活动”。西昌市某中学在一次诵读写活动中,语文老师写了上联,请你为他补出下联。

上联:诵读文学经典传承优秀文化

下联:

【解析】此题看似一道补充对联题,实则考查了运用对偶修辞的能力。对偶修辞讲究的是整齐匀称,结构相近,字数相等,词性相同,意义关联。我们在解答此类试题时要运用到对偶的修辞知识,按照题目要求逐一配对即可。

【参考答案】下联:书写人生精彩弘扬高雅艺术。

八、用修辭补写句子。这类试题补写句子时,要依据画线句子的特点,从结构、修辞、字数等方面去补写。

例9.(2019年重庆市)请参照画线部分,补写两个句子。要求:能从不同角度揭示“关怀”的内涵,表达具体形象。

什么是关怀?在我的字典里,关怀是这样的:它有耳朵,听到叹息和悲伤;,;它有手,拥抱凄冷与孤独;,。

【解析】这是一道将修辞手法放在补写句中来考查的题目。补写,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手法相同。补写本题要从不同角度揭示“关怀”的内涵,表达要具体形象。按照“它有(五官),动词+形容词+形容词”的格式补写即可。

【参考答案】它有眼睛,看到失意和彷徨;它有嘴,述说温暖和力量。

九、修辞欣赏题。常出现在阅读题中,要求根据特定的语境,理解句子中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及作用。

例10.(2019年四川省南充市)《燃烧的木棉花》中第③段画线句子“有了木棉花的陪伴,一路奔行的金沙江就不再感到疲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

【解析】这是一道赏析题,题干已清楚地说明要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细细品读,很容易知道这个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只要从这个方面来赏析,语言通畅即可。

【参考答案】本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木棉花与金沙江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金沙江沿线的木棉花树和金沙江的激情交织碰撞,用自己的身影点缀着江水的寂寞,让金沙江拥有了明媚的色彩与春光。

十、用修辞写推荐词。这类试题让考生推荐家乡的美食,写作时使用一种修辞,生动形象地推荐给游客。

例11.(2019年四川省广安市)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广安也在为此开展各种庆祝活动。阳光中学学生会正准备开展“天下国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完成以下问题。

⑴请你写出连续两句关于爱国的诗词。

⑵请仿照示例,另外设计两个活动。

示例:“我为祖国点赞”的征文比赛。

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

⑶歌中唱道:“国是我的国,家是我的家。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广安是我们美丽的家,请你向来宾推荐一处广安美景或一种广安美食,并写出你的推荐词。(推荐词至少用到一种修辞手法,60字以内,语言得体)

【解析】推荐语:重在“推介”,目的在于让人喜欢。一般写法:了解要推荐的对象。向读者介绍要推荐的对象,首先应该告诉大家推荐对象的主要内容。然后介绍推荐的对象值得推荐的地方,即被推荐事物的主要特点。可以集中阐述其中的一个方面,也可以阐述其几个主要方面。一般可从形状、色彩、特征、风格等方面入手。阐述时可适当引用、概括相关语句,加以具体说明。

【参考答案】⑴示例: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⑵示例:①“爱国歌曲大家唱”的歌咏比赛;②“爱国故事我来讲”的故事会;③“最美方块字”的汉字书写大赛。⑶推荐示例一:小平故居。推荐词:亲爱的来宾,小平故居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人杰地灵。这里简朴的三合院、意义深远的陈列馆,似乎在诉说着春天的故事……是值得一游的好地方。推荐示例二:广安盐皮蛋。推荐词:亲爱的来宾,广安盐皮蛋,质细油多。切开它,红红的蛋黄挑逗着你,会让你忍不住抓一块塞进嘴里,沉醉在这美味之中……

【温馨提示】

对于中考语文容易混淆的修辞手法,笔者进行了详细的解析。

1.比喻和比拟的辨析

⑴反映事物间的关系不同。

比喻是以甲喻乙,两者有相似点,是相似关系;比拟是以甲拟乙,两者融为一体,是交融关系。

例①霎时间,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大海。

例②青蛙唱着恋歌,给荷塘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例①以“喧腾的大海”比作热闹的“东西长安街”,有相似点;例②把“青蛙”模拟成“歌手”来描述,两者融为一体。所以,例①是比喻,例②是比拟。

⑵表达的结构方式不同。

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出现或不出现,而喻体必须出现;比拟的本体和“拟体”成为一体,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不出现。

例③曙色像一片翠蓝的水,流动在原野的尽头。

例④曙色流动在原野的尽头。

例③出现了喻体“一片翠蓝的水”和比喻词“像”;例④只出现本体“曙色”和比拟词语“流动”。所以,例③是比喻,例④是比拟。

⑶表达的效果不同。

比喻重在用浅近的形象的事物去说明深奥的抽象的事物;比拟重在用模拟的方法描述人或物的行为状态。

2.借喻和借代的辨析

⑴相同点:它们都是用一事物代另一事物,事物本体不出现。

例①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黎明的到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

例②他端起杯子,有滋有味地品了一口“龙井”。

例①是借喻,只出现喻体“黑夜”,例②是借代,只出现借体“龙井”。

⑵不同点:

①借喻的作用是“比喻”,虽然也有代替的作用,但总是喻中有代;借代的作用是“称代”,即直接把借体称为本体,它只代不喻。

②构成借喻的基础是事物的相似性,即要求喻体和本体有某些方面的相似;构成借代的基础是事物的相关性,即要求借体和本体有某种关系。

③借喻可以改为明喻或暗喻,借代则不能。

例③要扫除一切害人虫。

例④雷锋说:“大嫂,别问了,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

例③是借喻,“害人虫”是喻体,这個句子可改为明喻:要扫除一切像害虫一样的敌人。例④是借代,以“解放军”代“解放军中的一位战士”,这是借全体代部分。

3.对偶和对比的辨析

⑴对偶主要是从结构形式上说的,其基本特点是“对称”,它要求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对比是从意义上说的,其基本特点是“对立”,它要求意义相反或相对,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

例①赤道弯弓能射虎,椰林匕首敢屠龙。

例②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例①的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是对偶,例②的意义相反,结构形式并不对称,是对比。

⑵对偶里的“反对”,就形式说是对偶,就意义说是对比,这是修辞手法兼格现象。

例③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例④敌人害怕您静若悬剑,人民信赖您稳如磐石。

4.排比和对偶的辨析

⑴排比是三个或三个以上语言单位,而对偶是两个语言单位,排比要求结构大体相似,字数要求不甚严格,而对偶必须对称。

例①但见那——满树繁花,一街灯光,四海长风……

上例破折号后是排比结构,如果将它改为“满树繁花,一街灯光”,或“一街灯光,四海长风”,就变成了对偶。

⑵排比经常以同一词语作为彼此的提挈语,使排比互相衔接,给人以紧凑、密集之感;而典型的对偶句上下两联是不重字的。

例②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例③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例②是排比,“要”是提挈语;例③是对偶,属于没有重字的典型的对偶句。

⑶对偶在平仄、对仗方面有一定的要求,而排比则无此要求。

5.反问和设问的辨析

⑴反问明确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内容,而设问则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

⑵反问的作用主要是加强语气,句末可用问号,也可用感叹号;而设问的作用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句末只可用问号。

例①池水涟漪,莺花乱舞,谁能说它不美呢?

例②谁是最可爱的人?我们的战士,我感觉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例①是反问,能明确肯定“美”的意思,句末可用问号,也可用感叹号;例②是设问,问句本身不能明确什么意思,句末只能用问号。

【备考策略】

正确运用修辞是学好语文的基本素养之一,根据考查修辞手法的特点,备考应注意以下策略。

1.高效积累知识

熟练掌握新版《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修辞手法的特征和表达效果,尤其是常考的比喻、比拟、借代等手法,要进行高效的知识积累。构建修辞的知识框架,牢记一些典型题例,强化对修辞的认知。明辨易混辞格,平时要有意识地区别比喻和比拟、借喻和借代等容易混淆的手法。在日常学习中,要养成随时摘抄积累的习惯,尤其是古诗词中的修辞手法,如对教材里诗词涉及“借代”修辞的积累,“凤阙”“御苑”代指长安、“烟尘”“烽火”代指战争、“钟鼓馔玉”代指富贵利禄、“翠微”代指山、“玉勒雕鞍”代指华美的车骑、“彩袖”代指歌女、“尺素”代指书信、“彩笔”代指文才、“黍离”代指故国之思、“竹西”代指扬州、“红巾翠袖”代指美人、“丝竹”代指音乐、“簪笏”代指官吏等。

2.提升思维能力

修辞的考查重在理解判断,涉及思维认知能力,而非简单的识记。识别辞格需反复推敲,判断不出何种修辞,不仅是因为未能真正理解修辞的内涵和特征,还因为思维能力不够。因此,提升修辞运用的能力,关键是要培养思维判断能力,尤其是想象力。对诗句中运用修辞的判断,需要结合语言环境,展开合理想象,作出准确判断。还可以通过写仿句或随笔的形式,熟练运用修辞,展开想象,不断锤炼语言表达能力,深化对修辞的认知和理解。

3.加强专项训练

平时须有针对性地加强修辞训练,在训练中反思答题经验教训,巩固提升解题能力。运用修辞手法,还要注意综合学习,不仅在语言表达中学习,还要与古诗鉴赏、文本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尤其要在写作中有意识地恰当灵活地运用修辞,使语言有温度,也使思想表达充分,彰显文章的文采和意蕴。

【真题演练】

1.(2019年吉林省)下列句子与例句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在遥远的大海上,那里海水蔚蓝得像最美丽的矢车菊,清澈得像最纯洁的水晶。(安徒生《海的女儿》)

A.一丝苍白阳光伸出手竭力抚弄着牡丹,它却木然呆立,无动于衷。(《张抗抗散文》)

B.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朱自清散文经典全集》)

C.阿拉尔海上的岛屿,就像平底锅里的煎饼一样,平平地排在水面上,岛屿的边岸低得几乎看不见了,岛上什么生物也没有。(拉夫列尼约夫《第四十一》)

D.“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对乡下人不代表诗情画意,却孕育着梦想和希望。(《柯灵散文》)

2.(2019年重庆市)参照示例,请从下列备选词语中任选一词,写一句话。要求:表意清楚,用上修辞,句式不限。

示例:讲台

讲台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洁白的粉笔,在一片肥沃的黑土地上,耕耘着智慧和希望。

备选词语:窗台操场林荫小道

3.(2019年河北省)请仔细观察下面这幅书画作品《松鹤延年》,回答问题。

⑴请用说明性语言简要介绍作品画面的内容。

⑵请从修辞角度赏析对联“东海白鹤千秋寿,南岭青松万古春”。

4. (2019年湖南省岳阳市)学校在岳阳楼前举行“弘扬岳阳精神”主题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⑴岳阳楼有一副名联,由“万家忧乐到心头”(甲),“四面湖山归眼底”(乙)构成,请根据对联的格律要求判断,其下联是()(填“甲”或“乙”即可)。

⑵同学们纷纷发表感言,请判断下面各句感言主要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①两千年来,汨罗江努力平息巨浪,好让屈子孤魂慢慢靠岸。()

②任弼时同志的“骆驼精神”,是一剂治疗我们怕苦怕累毛病的良药。()

③只有达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境界,才能弘扬好“忧乐精神”。()

⑶以下是学生会宣传部长邀请平江起义纪念馆负责人的通话记录,画线部分中表达不得体的一项是()

李馆长,您好! A我们学校准备举行弘扬“岳阳精神”的主题活动,B平江革命先辈为国家为民族献身的革命精神光照千秋,C想邀请您来现场为我们讲一讲平江起义中涌现的革命故事,D请您珍惜机会,务必参加。

⑷下面是学生会主席写的活动总结发言稿中的一段,请你在横线上帮他写一个既能概括这段文字的内容,又能呼应活动主题的总结句。

求索能让人不断自新,超越自我,能让人趋向更完善的境界。求索能让我们青少年早一点找到更擅长的领域,发挥所长,练就过硬本领。总之,。

5.(2019年江苏省连云港市)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阅读经典的过程是与先贤对话、与智者神交的过程。品读juàn ()永、深刻的学术著作,沐浴字里行间弭散的理性光辉,我们能领略历代硕儒的宏博哲思;品读大师的文学作品,浸润其中,含英jǔ()华,我们能获得人生的启迪和向美而生的力量。阅读,为你打开一扇大门,吸引你探寻斑澜的世界;阅读,,;阅读,为你点亮一盏明灯,指引你迈向辉煌的未来。

⑴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⑵画波浪线的句子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⑶在横线处续写句子,使之与前后句构成一组排比。

⑷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假如明年的“世界读书日”的主题是“阅读关乎文明素养”,请你拟一条宣传标语。

6.(2019年辽宁省辽阳市)近日,《我和我的祖国》唱响大江南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庆典拉开序幕。为此,学校举行了主题为“歌唱祖国”的歌咏比赛活动。请你谈谈举行此次活动的意义,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50字左右。

7.(2019年湖北省咸宁市)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这句话的主语是“母亲”。

B.“千钧一发、垂涎三尺、人声鼎沸、怒发冲冠”,这几个成语都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C.“今天,无偿献血成为我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中心医院献血点,5名三、四十岁的公安干警各献出了300毫升鲜血。”这个句子的顿号使用无误。

D.“拙作、舍弟,寒舍,见教、小儿、愚兄”,这些都是常见的谦辞。

8.(2019年西藏自治区)对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难道你觉得树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设问)

B.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排比)

C.她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比喻)

D.挪威國旗耀武扬威、扬扬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拟人)

【参考答案】

1.C(A项是拟人;B项是排比;C项是比喻;D项是引用)

2.示例:操场

操场是一方广阔的天地,如同一个讲台,供同学在其中尽情地挥洒青春。

3.⑴该长方形的书画作品,左右两侧分别写有“东海白鹤千秋寿,南岭青松万古春”,左侧边缘还写有作品的时间等字样。作品正中央为一幅山水青松仙鹤图,正上方为几座连绵的山,山下为一条长长的小溪,左下方有几棵青松,几只仙鹤在悠闲踱步,左下方还有一青松旁枝。⑵此联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东海对南岭,白鹤对青松,千秋寿对万古春,句式工整,音韵和谐,形象地展现了“万年青松映白鹤”的图景,传达了恭贺长寿的美好祝愿。

4.⑴甲⑵①拟人②比喻③引用⑶D⑷求索让我们得到历练,求索让我们快速成长,求索是我们青年人生中不可或缺的探索冲动和向上攀登的必然途径。

5.(1)隽咀(2)弭——弥澜——斓(3)示例一:为你扬起一张风帆,引领你畅游蔚蓝的王国;示例二:为你插上一双翅膀,带领你翱翔自由的天空。(4)示例一:倡导读书风尚,促进文明和谐!示例二:开展全民读书活动,提高市民文明素质。

6.示例:传唱爱国歌曲,可以陶冶学生的爱国情操,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鼓舞学生的爱国热情。我们歌唱祖国,正是以实际行动向新中国70周年华诞献礼。

7.D(A项的主语是“习惯、态度;B项的“人声鼎沸”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不是夸张;C项,此处不需要用顿号)

8.A(反问)

猜你喜欢

对偶示例比喻
动物喻人的惯用语
买椟dú还珠
品味对称之美
例析对偶式在解三角问题中的妙用
怎样利用对偶式处理高考解几问题
10秒记忆
飞吧,云宝
比喻
《中考“仿写”题解题技法指津》参考答案
高考作文“踮起脚尖”升格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