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去向的成因分析

2020-08-10邹建生李彩霞

公关世界 2020年14期
关键词:高职毕业生成因措施

邹建生 李彩霞

摘要: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是国家和院校高度关注的问题,校企合作是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抓手,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和发展的新方向,也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重大举措。本文通过对毕业生进行走访、发放问卷的方法,了解到毕业生对顶岗实习的想法,从中得出结论,并且不断深挖潜在的问题并对此作出针对性的措施。

关键词:高职毕业生 成因 措施

一、顶岗实习学生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的是江西某高职院校的经济管理学院的情况,该学院2020年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共有933人,共开设物流管理202人、电子商务418人、市场营销202人、连锁经营管理57人、文秘43人和物联网应用技术11人六大专业。

学校在培养人才的同时,最终的目的是向社会输送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对2020届经管学院毕业生的顶岗实习去向做全面统计,我们采用网上问卷的调查方式,通过各班就业干事上传下达、经管校企合作办全体成员逐个对毕业生寝室走访的途径,共收回有效问卷715份。能够较好地了解毕业生对顶岗实习的一个看法。

二、高职学生对顶岗实习的想法

调查问卷主要围绕学生从顶岗实习时长、实习地点、求职途径等几个方面,以下来自调查问卷真实数据:

1、缩短顶岗实习期。针对高职顶岗实习六个月的周期,在调查的715人中,超过半数(423人)以上学生认为顶岗实习期不应该过长,3个月为最宜实习期。

2、去一线城市工作意愿强烈。在问到希望工作地点时,65.86%的毕业生希望能获得在北、上、广、深和珠三角地区工作的机会,19.38%的毕业生希望能继续留在自己读大学的城市发展,5.51%则希望能回到老家发展。

3、不介意寻找工作的途径。毕业生选择顶岗实习企业的途径很多,我们设计的问卷题目是你期望的求职途径是什么?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20.04%毕业生选择校招方式落实顶岗实习企业,13.00%的学生选择自主创业的方式,招聘网站、亲朋好友介绍和大型招聘会都占有一定的比例,不过接近一半的毕业生并不介意就业的途径。

4、能找专业对口的工作。除了选择自己喜欢的城市,企业提供的岗位与毕业生专业的相关程度也是决定学生选择企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企业提供的工作岗位与你的专业相关程度的问卷中,86.79%的毕业生希望企业能提供与自己大学专业相关的岗位。3.08%的学生希望选择与自己专业毫不相关的岗位实习,10.13%的学生则比较机动,对顶岗实习岗位的选择没有过分要求。

三、高职学生对顶岗实习的想法原因分析

以上数据为问卷中一些主要的数据,从数据中不难分析出:绝大多数毕业生会主动提前去了解企业,说明他们做好了踏出校园,步入社会的准备,也希望能去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工作,并将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但在实际就业中还是问题重重,其原因主要有如下方面:

(一)学生对校企合作认识不足

1、陌生性。学生都不太了解校企合作,在调查对象中,只有7.71%的毕业生了解校企合作。

2、误解性。校企合作对企业、学校和学生的意义都是重大的,于企业:联合培养,减少企业人力资源成本。于学校:了解科技发展,避免传授知识的滞后性;了解企业需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实训基地,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于学生:了解岗位要求,制定职业发展规划;增加工作经验和就业能力。除了订单班的学生对企业有一个相对熟悉的了解,其他大多数学生认为校企合作的意义不大,同时也认为院里安排来校招的企业都是实力不怎么样的。

(二)学生缺少主动性

虽然多数学生会提前去了解企业,但是对于求职的一些准备工作做的并不足。毕业生在顶岗实习前可能会接受指导老师、亲朋好友或者学长学姐的就业指导,但是他们只是被动的去了解对方推荐的企业,而没有去了解一个宏观的就业势态。学生生活在自己的一个小圈子里,对院系的同届毕业生人数、近一两年的就业率都不曾关注。不管在参加专场招聘会还是全省的大型招聘会,很少学生会自带简历。

(三)学生缺少主观意识

学生在选择顶岗实习企业时,容易产生扎堆现象,极其容易被同化。毕业生在就业前,没有对自己未来的道路做一个长远系统的规划。大多数学生并不了解自己想要進入的单位发展前景、用人制度等,有一部分学生对自己以后将在一个什么样的平台迈出人生的第一步只有模糊的概念,甚至根本没有目标。一味相信船到桥头会自然直,所以在选择实习企业时,比较随便,不会正确客观的去认识企业,而是同学室友之间相互观望,然后一起选择一家比较多学生选择的企业。

(四)根深蒂固的“一线城市梦”

1、顶岗实习薪资预期水平高。由于东西部地域差别的客观存在和开放政策效应,包括珠三角、长三角在内的东部沿海城市经济繁荣,发展机会较多,提供的薪资也比内陆城市高出很多。吸引了大批有志青年前去寻梦,社会上流行“孔雀东南飞”,绝大部分高校毕业生将东部沿海城市作为自己求职就业的首选目标,他们往往以进入珠三角、长三角的外资或合资企业当白领为荣。

2、成长环境因素。成长环境对每一个人有着毕生的影响,毕业生中有3/4的学生来自农村,农村家庭的学生上大学的目的就是改变自身及家庭贫困的现状。学生希望毕业就能找到一个体面的工作,同时薪酬也是可观的。自然北上广等发达地区就成为了一个香饽饽。可是同时也面临一个尴尬的现状,大专学历的学生与同一时期进入企业的本科生相比,薪酬比本科毕业生略低。

四、思路与对策

(一)建立起校园关系网络

1、建立起与顶岗实习干事之间的联系。为了提高校企合作办的影响力,可以从大一新生开始,在纳新时期到各个班级去推介,让新生知道有这么一个部门。再者,可以在大二时期,陆续邀请各班班长,学习委员来到校企合作办,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顶岗实习的事情,让大家提前做好准备,来个预热,这样大家既可以提前了解大三顶岗实习相关事项,也可以了解校企合作办,工作也相对好开展。

2、建立起与班主任之间的联系。班导是关键性因素。如果班导给学生引导一个好的方向,给我们校企一个好的形象口碑,这样的观念可以渐渐改变,我们需要和各班班主任建立起密切的联系。如果有必要,校领导可以把“协助校企合作工作”当成硬性任务,强制性的要求。各班班主任助力我们的工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建立起与优秀校友之间的联系。向导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它能起到指引和激励作用。校企合作办可以不定期诚邀优秀毕业生回母校,给学生讲座,打气和传授工作经验。可以减少学生走弯路,让学生对未来的道路有一个更清晰的了解。

(二)树立良好的顶岗实习理念

1、顶岗实习观念从新生抓起。毕业生对选择顶岗实习企业没有明确的选择标准,对企业无了解。校企合作办可以在校招企业宣讲时,动员大一学生和大二学生去听毕业生校招企业宣讲,让学生了解提前企业,同时校企合作也做到了一种宣传。后期通过就业指导让学生了解到校招和自联中的区别所在,以及校招能保证到学生的权益远远大于自联。

2、将经济形势融入学生教学过程。东部沿海城市人才已经逐渐饱和,区域性就业压力明显加剧,再加上东部地区经济的外贸依存度更高,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最大。目前国家正在实施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幅员辽阔的中西部地区需要大批高素质人才,大学生去了一定能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更能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干,从而实现自己的梦想,学生又可以为自己家乡的发展献上自己的一份力。

(三)进行顶岗实习指导

在学生准备毕业实习期间,利用学生上课边缘时间,去给学生做动员大会,告诉学生选择一个好的企业的标准。主要从企业发展前景、企业文化、福利待遇、地理位置等几大方面展开。而这也是学生在问卷中表现的比较关注的重点。刚好对症下药,解决学生的疑惑。从各大高校就业质量报告中可以获知,绝大多数毕业生是愿意以校招的方式选择实习单位的。通过校招,学生的很多权益可以得到保障。

(四)认真选择顶岗实习合作企业

根据毕业生顶岗实习去向统计出来的数据,70.45%的学生选择省外的企业,尤其是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等地,23.89%的学生选择留在省内。学校在选择合作企业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偏好,适当性的去挑选合作企业,不仅要把优秀的企业引进来,更需要根据地理分布,合理的选择企业。或者根据不同地方发展的需要,去引导学生选择企业。

(五)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外在的准备做的再多,都比不上打铁自身硬。所以,高职学生在文凭拼不过本科、研究生时,必须在大学全方位的锻炼自己。在问卷中问到在学校获得的核心竞争力时,排第一的是做人道理,其次是心理素质,接着是团队合作,后面依次是培养性格,专业水平,动手能力,实习训练,领导能力,其他和外语能力。

学生大學三年所学的知识,为的只是毕业能找到一个好的工作。当学生的顶岗实习期来临时,再急着去了解就业现状是不现实的。所以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让这种意识潜移默化的成为学生学习的一部分。

本文为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生态管理模式下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实践探索(课题编号JXJG-18-55-10)的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杨媚春.校企共建高职毕业综合实践模式探讨[J].中外企业家,2020(07):168.

[2]黄朝阳.应用型高等院校校企合作中实习管理平台的实践研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20,39(02):84-87.

[3]董昕.创新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促进校企合作持续发展研究——以河南高校为例[J].商讯,2020(03):11-12.

[4]于亚君.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管理机制研究[J].国际公关,2020(01):210.

[5]梁艳清,陈洁,段志群,安建良.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关系管理研究[J].河北企业,2020(01):30-31.

猜你喜欢

高职毕业生成因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垛田形态多样性的自然成因探索
自相似视角下相对贫困成因分析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罗素悖论的成因
罗素悖论的成因
家长择业观对高职护理毕业生就业影响的探讨
高职院校毕业生创业能力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