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忘教育初心 方得育人始终

2020-08-10朱丽勤

关键词:整本整本书素养

朱丽勤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養,学生不仅具有专业的学科知识,也要拥有较强的综合素养,才能够适应终身发展的必备品质和综合能力。

1. 立足课堂主阵地,辐射课外整本阅读

初中是学习语言的基础阶段,根据英语学科特点,潜移默化地让初中生学好英语,重点在于培养良好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英语课堂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阵地,我们要利用这个高效平台,把握核心素养的内容,学会创造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英语表达能力、英语思维能力,英语文化品格要素,语言能力,进而提升学习的思维品质,塑造文化的品格。

课内英语阅读课是核心素养的主战场,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要“多管齐下、齐头并进”,认真研究以致力提高英语核心素养。研究初中英语阅读核心素养的内涵,首先应该探讨初中英语阅读课堂和指导阅读的一些策略。外语学习是意义建构为核心,并融合多种知识、能力和素养一体的,素养发展过程是学生之情整合转化的过程。对于初中生而言,阅读课程内容最好以故事类为主,故事类材料通常非常生动有趣,有广泛的教益作用,容易打开学生的情感通道,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并且,从课堂的一篇到课外的一整本,大力倡导整本英语故事书的阅读理念,提倡整本阅读的整体输入。整本书的优点是语境宏大、详尽,内容丰富,连贯,表达方式多样,输入量大,且为正面语言材料,阅读整本书体现了自然阅读的状态,有利于发展语言,获取知识,锻炼思维,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审美能力,也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最后达到学生英语的整体输出,整体输出是为了意义的表达,而输出是创造完整内容的输出,通过加强注意引导学习者注意力,从而提高语言运用的准确性和流利度。

2. 激发阅读动力 丰富阅读策略

要想立足教材进行整体阅读,教师要对整本阅读教材有深刻而独到的认识和见解,进行课外阅读的一个基本愿望就是用阅读提高自己的英语成绩,教师设置一些活动,这些活动把我们在阅读中获得的语感转化为我们所要表现出来的语言运用能力,我们也可以通过阅读了解我们无法知道的世界,可以穿越到任何时代,与大师为伍,与英雄比肩,我们不仅可以知晓天下,更可以因此与人广泛交流,阅读也可以读出高素养。

我以《The Wind in the Willows》、《Robinson Crusoe》《The little Prince》为课例进行整本阅读的策略分析。

第一:导读课《The Wind in the Willows》欣赏童话之美

这是一部世界经典童话,主角是生活在华丽的蟾宫的癞蛤蟆先生。主要讲述的是:在风光旖旎的柳林河畔,善良忠厚的鼹鼠结识了善解人意的河鼠、獾以及蛤蟆。他们愉快地生活在一起,行为举止得体,由于蛤蟆总是炫耀并任性地挥霍父亲留给自己的家产,喜新厌旧、疯狂购买,不顾后果,被抓进了监狱,最后在朋友们的帮助下把家产夺了回来,真挚的友谊教育也感动了他,蛤蟆改过自新,不再挥霍浪费且骄傲自大,变得十分谦逊。教师要通过一节课指导帮助学生进行整本书的阅读,教师要宏观的看待整本书,读前激趣,用足书名目录,激发阅读的欲望,预测故事发生的地点,预设美好的一个情景,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留足阅读时间,进行阅读策略指导,用文本说话。通过判断与配对进行认识角色,通过人物的性格与情感进行角色分析,通过角色的活动场景进行文学想象,从而知道文学语言的审美与感知,在第一章节中,风趣明快地进行性格分析,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一个童话故事,进行侧面描写,其中有穿插侧面描写,未见其人先见其声的方法展现蟾蜍的出场方式。鼓励学生多加讨论,运用复杂的思辨性,换一种角度激发学生的想象空间,例如 smell flowers的时候,文字很简单,用画画形式来呈现。也要进行角色分析,理清主角与配角的关系,角色的活动场景,进行文学想象创造,解决文本赏析,巧用图片。画面是美的,童话是美的,阅读是帮助人成长的。在整本阅读的时候,We can do a summary –Reading Tips: Prediction/characters dialogues and actions、Word guessing、side description、beautiful scenes and activities.  阅读是学习,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阅读是体验,体验如何淡泊明志、如何激扬文字,丰富我们的人生理解,提高我们的综合素养。

第二:《Robinson Crusoe》悦读、鉴赏、品读

这篇小说可以是指向作品主题意义理解的文学名著鉴赏课来上,依托一条主线,围绕一个核心主题进行教学设计,围绕: Robinsons dream when he was young, Robinsons dream when he was on the island .Did he change his original dream? 围绕这些问题进行教学,可以以时间和空间顺序,讲述独特时空的人与事,略读与详读相结合,虚幻与现实融合一起分析别样的现实与梦想,提供分析的范式模板,辩证的进行角色分析,鼓励学生的个性解读,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教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其他人的帮助,如何处理孤独的问题和解决活下来的问题,What did he do when he felt alone?Theme1:Learn how to do new things. Theme 2: Being alone for a long time依据衣食住行,找到信息点,在别人帮助这一块,对Robinson进行客观的评价,用多个例子进行评价,评价过程就是价值判断,联系自己的实际进行反思、迁移、赏析。教学的步骤可以运用布鲁姆的分层认知目标,从低阶到高阶,从学习理解到运用时间再到迁移创造,最后让学生以表演的形式呈现出来。在阅读中要体现人文价值,艺术形象的影响力:Robinson Crusoe had many qualities, but nobody is perfect ,和语言文字的感召力:I am alone与I am alive. There is an obvious contrast between the two words. They begin with the same letter “al” to make a special effect.

第三:《The little Prince》鉴赏语言 体验思想

小王子这篇小说是双语经典选材,通过整本书的阅读,掌握英语文学名著阅读中语言赏析的实践视角和可行路径,在文学鉴赏中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通过深度学习促使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有优美的环境、引人入胜的情节和积极向上的情感,易于理解,初中学生重点是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欣赏文章优美的情节和素材,提高语感和表达能力,进行深层阅读,去挖掘文本蕴含的价值,培养对生活的思考态度,帮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语言段落,表达流畅,教师可以 封面导入,封面是文章的主人公,一目了然,能回顾情节,找出学生与文本的相互关系,教会学生欣赏语言,体验作者的智慧,这整本书的特点是浪漫与唯美,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更要细化。体验其中的意境,回顾主旨,提高学生的深辩性思维能力。首先可以进行语言的赏析-语言可视化:But you have hair that is the color of gold. Think how wonderful that will be when you have tamed me! The grain, which is also golden, will bring me back the thought of you .And I shall love to listen to the wind in the wheat… 第一步:聚焦意义理解Did he like the grain before? But he changed. Why? To the fox, the prince has close ties with the golden grain, which made the grain special. Establishing ties means “tame”.第二步:画面语言创造:How do you like the picture the fox described? What about the colors? What about the sound? Can you imagine what the fox did? 其次,可以让学生进行深度的学习,Establish ties :patience、the correct rites、the heart-to-heart contact , 通过举实例论证意义去深入语篇,可以提问:Was the prince patient with the rose? Are there any misunderstandings between the rose and the prince? 通过作比较深化意义去超越语篇: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rose and the fox in the way of expressing themselves? Does it mean we dont need to talk?再次,可以进行故事的再创造:Think and Write: If you were the prince, what would you want to say to the rose?

第四:《One of a kind》科普知识 提炼语言

除文学类作品外,随着学生年龄增长,可适当增加非文学类作品,扩大学生的知識面,比如科普类的一些文章。科普性文章要激活已有的知识,孤独的乔治这篇文章就是可以结合在生物课上学到的东西,生物学分类的概念,结合文本内容,按照一定逻辑顺序,进行相关的语言表达,提炼语言,在口语和书面表达这输出部分得到运用,科普类的文章也可让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时间线、流程图、生物表格),使学生的科普类的文章记忆更加牢固。这类文章阅读也要让学生提高爱护动物,保护地球的意识,也要有一定的情感态度。

综上所述,课外阅读时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和积累素材的有效方法,教师强调输出完整的语篇,可以培养学生谋篇布局的能力,整体调用微观和宏观层面的语言知识以及整合语境知识和涉世知识的能力,也最能反映学生的思维是否清晰、连贯、符合逻辑;加强学生人文知识和文化修养的培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初中生在英语学习的道路上,潜移默化地由量变到质变,不断提升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这样的整本书阅读对我们的英语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并在实验班中看到了一定的效果,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  Kenneth Grahame . The Wind in the willows [M] . England, 2019.

[2]  Daniel Defoe. Robinson Crusoe [M]. 上海外国语出版社, 2019.

[3] 圣埃克苏佩里. The Little Prince [M]. 译林出版社, 2018.

[4] 李卫红. 浅谈课外阅读对高中英语学习的正向影响[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9(10).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第八中学)

猜你喜欢

整本整本书素养
指向思维品质培养的整本英语小说整进整出教学实践
《论语》整本书阅读
化“整本”为“群文”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浅谈小学语文整本课外阅读教学的方式方法
统编教材视野下的整本书阅读策略——以四年级《夏洛的网》阅读指导为例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斟酌的基本问题
整本书阅读在高考语文中的试题命制探究——以2016-2018年为例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斟酌的基本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