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争抢玩具的现象及其教育策略的研究

2020-08-09常百青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16期
关键词:教育策略学前教育幼儿

常百青

摘;要:在幼儿园中,幼儿争抢玩具的现象已经司空见惯。这种现象不仅凸显了学前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还对幼儿的成长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作为幼儿教师,我们想要让幼儿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就必须深入了解幼儿争抢玩具的原因,并据此拟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策略。

关键词:幼儿;学前教育;争抢玩具;教育策略

在学前教育阶段,幼儿争抢玩具的现象屡见不鲜。甚至还会有不少的幼儿因为争抢玩具而大打出手,带来一些不必要的伤害。因此,杜绝幼儿争抢玩具的现象对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展开以及幼儿的成长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那么,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经过多年的幼儿教学经验积累,筆者仅从以下几点来谈谈自身的认识与理解。

一、幼儿争抢玩具的原因

从主观方面来看,幼儿争抢玩具的动因有两方面,一是无意识、无恶意的争抢,二是有意识、有恶意的争抢。就前者而言,该部分幼儿对自己、他人的概念没有明确的认知。因此,当他们看到其他小朋友手里有令自己感兴趣的玩具时往往会好奇地拿过来看看、玩玩,过足手瘾、眼瘾之后就会归还。另一种争抢是带有恶意的争抢。在他们看来,自己喜欢的就应该是自己的,就是自己不喜欢了也不归还其他小朋友。然而,无论在争抢玩具过程中,这些幼儿有没有恶意,都会不可避免会给被争抢的幼儿带来心理伤害。

从客观方面来看,家庭的教育、学校的教导以及周边环境的影响都给幼儿的生活或者学习带来巨大的影响。比如,家长的溺爱与专制是使幼儿养成专制、自私等不良性格行为的根本原因。在父母不正确的教育指导下,天生具有优越模仿力的幼儿很容易被父母专制、暴力的解决问题方式所影响,养成专制、暴躁的性格。与此同时,学校“重智育轻德育”的教育理念以及幼师水平的参差不齐亦是幼儿园无法引导幼儿分辨正误、是非的重要影响因素。如,为数不少的幼儿园将识字教学、字母识别作为幼儿教育的重中之重来看待,却忽略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以及道德品质的培养。再加上,幼儿园硬件资源的配置不甚齐全,幼儿所能接触到的玩具也较为有限。这也是造成幼儿争抢玩具的直接原因。

二、避免幼儿争抢玩具的具体策略

既然已经了解到幼儿争抢玩具的原因,我们便可以在幼儿教育中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那么,在幼儿教育中,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措施来避免幼儿争抢玩具的现象发生呢?

1.家庭方面

作为幼儿成长的重要引导者,父母务必要努力为幼儿营造良好的生活氛围与和谐的家庭关系,使幼儿能够在一个知礼仪、懂礼貌的氛围中掌握与人沟通的技能和技巧。与此同时,在解决一些与幼儿相关的家庭问题时,务必要以民主、平等姿态与幼儿进行协商,充分尊重幼儿的意见和需求,使之能够充分体会到被尊重的体验。在此过程中,家长务必要时刻注意自身言谈举止,身体力行地践行着“用人物需明求”的处世观念。如此一来,幼儿方能在家长正确价值观念的潜移默化影响下成为一个知礼仪、懂礼貌、能够尊重他人的人。

在此过程中,尤其需要注意地是,家长切勿以为“自家幼儿拳头厉害”、“自己家幼儿不吃亏”就是好事。倘若一味儿地向幼儿传输这一理念,他们势必会养成“拳头就是真理”的专制性格,为此后的学习与成长埋下巨大的隐患。因此,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为人父母者唯有将目光放得更加长远一些,才能为幼儿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学校方面

作为幼儿学习知识、接受教育的主战场,学校务必要及时更新自身教育教学理念,为幼儿的成长与学习提供最好的环境。比如,在幼儿教育教学活动中,学校务必要增加经济投入,扩充玩具库存量,以确保不会出现“僧多粥少”的现象出现。如此一来,幼儿争抢玩具的现象势必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

与此同时,学校应该努力强大幼师师资队伍,构建一支有着高标准、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比如,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学校不妨聘请一些有着专业资质的优秀幼师来校执教或者就“如何阻止幼儿的不良行为习惯”等主题宣讲,为幼儿园教师提供更多的观摩机会,使之能够在与名师的沟通中有效提高其教学管理技能。除了将“名师”、“专家”引进来之外,幼儿园还应鼓励幼儿教师“走出去”,并为幼儿教师的“走出去”提供充足的时间保证和充裕的资金保障。在此过程中,幼儿园还可以为幼儿教师的进取提供相应的网络资源平台,使之能够通过这一平台进行教学管理经验的分享、探讨。通过此类探讨,幼儿教师不仅能够更好地掌握幼儿心理以及解决幼儿争抢玩具的多重解决策略,还能促进自身专业技能、职业素养的极大提升,进而在幼儿教育中给予幼儿恰到好处的指导,使幼儿养成不随意争抢他人玩具的良好习惯。

此外,学校、教师还要为幼儿树立一些值得学习的榜样。这些榜样既可以是幼儿崇拜、喜欢的某位名人,也可以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人(如,表现优异的小伙伴)。同时,教师更要以身作则,在幼儿面前严格约束自身的言、谈、举、止,成为值得幼儿学习的榜样。如此一来,在教师身体力行的实践行为引导下,幼儿不仅能够学会“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吗?”“我可以看看你的玩具吗?”等礼貌用语,还能在此过程中感受到与人相处的乐趣之所在。

3.社会方面

虽然幼儿的学习、生活绝大部分都是在家庭、学校中完成,但是,身为社会一员,他们的生活、学习势必会受到社会环境或多或少的影响。作为幼儿教师,我们想要避免幼儿争抢玩具的现象发生,不妨将一些教人如何礼貌待人、如何向其他小朋友借出玩具的故事、影像(如卡通)等引导融入幼儿生活中。同时,社会应该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和社区游乐设施建设等,以期能够给幼儿的成长营造良好的游戏环境,使之既能够玩得开心,又能够在玩的过程中学会如何与他人融洽相处。

总而言之,幼儿园争抢玩具的现象对幼儿园的发展以及幼儿的成长、学习都具有极为消极的影响。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我们务必要联合学校、家长的力量,在为幼儿的游戏、学习提供更多的玩具时也要注意对幼儿的思想品德教育,使之能够养成礼貌待人的优秀品质,为其后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如何改变幼儿教育策略,提升幼儿的全面素质[J].崔银环.学周刊.2015(15).

[2]关于幼儿“人来疯”现象及其教育策略的研究[J].封妍.中国校外教育.2018(20).

[3]在感受和体验中发展幼儿同伴间交往能力的教育策略[J].赵慧冬.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5(02).

猜你喜欢

教育策略学前教育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略论整体性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