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在高职“电子设计自动化”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2020-08-07张俊丽

科技风 2020年20期
关键词:电子设计微课程专业课程

张俊丽

摘 要:高等技术学校是给企业运送人才的平台之一,担任着巨大的社会责任。现阶段,社会在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也在不断地普及,人们更多的是使用手持端的移动设备。基于此,微课这样的教学模式就有了一定的效果。在高职专业的课程中,教学的方式也将随之改变。实践表明,在高职教育教学中,如果能在电子专业的课程中引入微课,就可以解决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推进教学的改革,改变早期灌输式的授课手段。本文主要论述了微课的基本内容,并对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电子专业课程授课形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微课程;高等职业学校;电子设计;专业课程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因此高等职业学校电子专业开设的相关课程教学方式也需要改良,要符合社会的发展需求,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水平,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实际操作能力也能得到提升。因此,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授课平台和形式,应用在电子专业的学科中,老师可以保证更高质量地完成教学计划,学生也获得了良性发展。

一、什么是微课

在中国,微课主要是由佛山市教育局胡铁生提出的。他主要认为微课是以教学视频为基础,教师主要关注课堂的过程。如果学生对于某一个比较难的知识难以掌握,以此为背景,展开教与学的活动,然后将其做成教学视频,解决学生的问题,成为不同类型的教学资源。这样的教学资源,主要的一个特点功能是主题突出、结构化明显。根据一些研究的资料表明,微课是一种学习资源,主要是以视频为核心,通过讲解一些知识和技能,对于学生进行知识讲解,也可以是对技能操作进行讲解视频。与早先的授课方式相比,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授课形式。它具有很高的应用模式。其主要特点是:主题突出、短小精悍、有针对性、易学。

二、微课的应用方式

(一)利用微课,强调重难点

电子设计自动化的理论知识是复杂而抽象的,是电子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课程。学生在听课的时候会遇到许多难以理解的地方,涉及的教学内容广,和实际问题密切结合。因此,可以利用微课资源吸引学生的目光,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将理论知识的重点难点有一个崭新的认识,注意其实践操作能力和电路规划能力的培养,完善自己的学习体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

“电子设计自动化”教学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两部分内容,其中一个是学习并会利用multisim电路仿真的软件,能够对电路图进行分析处理。另一模块是学习并会用程序进行电路的规划和设计。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收集大量的教材,結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需求,根据教材内容,遵循教学目标,录制微课视频。然后将其分享给学生,让学生借助手机、平板电脑等媒介展开课前预习。在预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自身的疑惑与问题圈画出来,展开不断思考,培养学生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堂学习中,老师再次引导学生观看微课堂视频,迅速了解本课的重点难点、学习目标等,然后开始思考和交流。在整个交流中,教师要引导和教导学生,把学生分成小组,培养真正的课堂学习主人翁分析和解决问题,不断增进学生的认知能力。学生也可以自由发表意见,提出质疑,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帮助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实现知识的内化,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结构。这样还可以帮助教师与学生展开面对面沟通交流,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推进教学的改革。从而可以让学生反复观看重点、难点知识,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能力,为后续的实践打好基础。

(二)利用微课,融洽师生关系

由于高职“电子设计自动化”的知识点枯燥乏味,难以形成知识网络结构,尤其是有的知识点学生不论自学还是仅凭上课听讲,无法全部理解。再加之教师和学生之间本身就存在代沟,学生也不愿意问教师,因此可能会出现由于一个知识点不懂,引发了后面的教学难以保证,学生无法有效参与课堂,跟不上教学进度。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产生厌学心理。在平时的讲课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微课的一些资源将枯燥、抽象、乏味、无趣的知识内容进行升华,保证学生的学习热情。

当教师利用微课资源简化抽象知识的时候,这些转变的生动内容符合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能够将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消化,推进之后的学习任务,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保证教学计划的完成。

(三)利用微课,复习教学内容

在高职“电子设计自动化”课程中,复习同样是必要的学习流程,不论教师和学生,都要格外注意。因为这对于学生完整知识结构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高职“电子设计自动化”课程中,教师还要充分借助微课视频来展开课后复习,促使学生的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能够将零碎的知识点整合在一起,加深印象与理解,获得更加系统与全面的学习,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作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课堂学习和实际生活,为学生制作微课视频,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探索和总结知识,提高认知能力。在深化和体验的过程中,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思维探索能力。

(四)利用微课,优化考核体系

考核体系也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此外,考核体系还具有着导向作用,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在考核体系的优化过程中,需要教师以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前提,给予正确的引导与激励,对多个方面进行优化完善。在考核内容中,将课前微课的预习以及课后的提问作为重点考核内容,既要包括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又要考核学生的实际操作与情感价值,以及理论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等。要包括随堂检测、课后作业、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案例分析报告、毕业实习、模拟操作、课堂提问等,要通过多个方面促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三、结语

微课程序应用在“电子设计自动化”教学中,利用微课的特点和现代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减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学生在反复观察和实践中,促进了高职教育的发展,符合当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何宏潜.微课背景下高职电子设计自动化课程教学改革微探[J].现代职业教育,2017(22).

[2]王艳玲,何新凤.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电子设计自动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教育,2016(7):151153.

[3]马利,牛斌.基于“电子设计自动化”课程改革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C].沈阳科学学术年会,2018.

猜你喜欢

电子设计微课程专业课程
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中的“双创”教育与实践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与专业课程思政的融合实践探究
“立德树人”理念下动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进课堂的思考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巧借微课,翻转课堂
一种基于通用面包板的教学模式应用
创新实践类综合素质项目教学模式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