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民币汇率波动,公众需警惕炒作性误导

2020-08-06盘和林

理财·市场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密集型离岸波动

盘和林

最近,人民币汇率在7.1至7.2之间完成了一次惊心动魄的“折返跑”。在继续保持弹性的同时,人民币汇率再一次展现十足韧性。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数据显示,6月8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7.0882,较前一交易日上调83个基点。6月5日,在岸人民币连过5关,大涨近400点;离岸人民币升值超过1100个基点。而回看5月下旬,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还是急跌情景。其中5月21日、22日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接连贬值,两天跌去逾400点,在岸人民币也从5月22日开始急跌,一天就跌超400点。到5月27日,在岸人民币最低跌至7.1765,离岸人民币最低跌至7.1954,双双逼近2019年最低位。

人民币短期表现为波动。根据去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异乎寻常的行情可以看出,人民币贬值趋势并未结束,周期贬值或将继续,长期走势却耐人寻味。

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不断改变着国际格局、挑战全球经济的预期。货币的价值实质上就是一个国家的价值,取决于它基于创造力和创新力的生产力。经济的不确定性和政治风险的双重叠加,导致资产不确定性上升,直接引发全球避险情绪的升温。美元作为全球避险的主要工具之一,使得世界企业和富商们将抛售有风险的资产,避险资金纷纷增持美元,导致其需求量大幅上升。这种货币供求关系也就直接促进了美元的升值,造成人民币的相对贬值。同时,外贸创汇能力的下降以及预期外贸企业经营难度持续加大,也是这轮汇率波动的重要原因。短期来看,这种波动是正常的,当前不少国家降息,国内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汇率波动恰是随市场状况有所调整的反应,但这不会改变人民币长期稳定的平衡态势。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人民币贬值并不是个案,疫情影响下主流货币大多都呈现贬值趋势,相比之下人民币汇率在全球货币中反而相对稳健。自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我国的货币政策明显变得宽松,央行通过降准、市场公开操作等方式向市场释放了很多流动性。然而在此情况下,为了抵抗人民币贬值导致的损失,中国市场的通货膨胀可能在所难免,国内货币宽松的空间可能会受到一定束缚,从而减少通胀的压力。长期来看,我国作为一个制造业门类齐全的大国,产业体系较为完善,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国际收支也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外汇市场自身也会逐渐趋于均衡。疫情过后我国率先复工复产实现经济复苏,经济结构调整也取得了积极成效,本土金融市場的市场化、法制化和国际化的程度日趋完善,经济增长韧性较强,这些都为人民币汇率提供了根本支撑。

毫无疑问,虽然2020年人民币汇率持续面临一定的贬值压力,但目前来看幅度尚可调控。但过度的负面性舆论炒作,尤其是公众影响力大但却缺乏常识的自媒体趁机蹭热度,很容易导致市场情绪过分的自我强化,甚至在公众群体中产生强烈的心理暗示,即在一段时间内,人民币会进一步加速贬值,尤其对外贸和中小企业生存发展壮大形成严峻打压与恐慌。事实来说,人民币汇率贬值相对来说有利于外销企业的出口业务,尤其是海外业务占比较高的企业,会直接受益于人民币贬值,增加这些企业产品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直接提升企业业绩。长期来看,只要中国经济增长继续保持稳定人民币不会造成恐慌性贬值并终将重新回归升值轨道。

我们要理性地认识到,虽然从支持外贸的角度,贬值有利。在人民币贬值后,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的产品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量都会增加,但是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出口增加的幅度大于资本密集型产品,从而导致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在出口中所占的比重较人民币汇率贬值之前有所上升,因而这种人民币贬值会恶化我国的出口结构,进而对产业转型升级造成负面冲击。与此同时,如航空、电子等上游主要原材料依靠进口的行业,人民币贬值会导致进口原材料的成本抬升,从而造成空间的压缩。

猜你喜欢

密集型离岸波动
密集型呼吸灯灯串设计与实现
当心!离岸流来袭!
休闲假期
加快推动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的思考
《专利密集型产业目录(2016)》(试行)印发
中国专利密集型产业经济拉动能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