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论南翔的近期创作(评论)

2020-08-06贺仲明

作品 2020年8期
关键词:南翔思想性底层

贺仲明

在今天,知识分子是一个含义多元的概念。我这里所提的知识分子型创作,也不是指作家的身份和创作的题材等(虽然它们可能会有一些关联),而是主要指作品的特征。在我看来,知识分子型小说是那种非大众的,有思想和情怀,艺术上也比較精致、讲究的创作。读过南翔的近期小说,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们应该属于知识分子型小说。

南翔这些小说的最大特点是有思想,特别是人道主义思想。南翔说过,“作家要以学识为根基,以思想为触角”,并且认为:“小说的价值标高,应该牢牢订立在普世的文化尺度上,这样既可避免重蹈文学史上随风转向、紧跟任务、图解政治的覆辙,亦可避免‘问题小说之弊,随着问题的结束或飘移,一些问题小说便索然瓦解,徒具标识意义而尽失文学审美价值。”这些观点显示他是有意识追求小说的思想性的。

南翔的创作时间已经有三十多年,就其近期创作来看,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一是历史与‘文革,二是弱势与底层,三是生态与环保。”这三部分创作虽然题材、艺术上各有特点,但思想性却是共同的。也就是说,这些作品虽然可能针对现实问题,也有一定的故事性,但其目的(也是最基本的特点)都在于思想,思考人的命运、社会的症结,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等。这种思想,赋予了南翔小说显著的个人特色。

这里不多讨论生态与环保小说,因为这一题材本身就是对现代性反思潮流的产物,自然就具有强烈的思想批判意味。其他两类题材则属于很普通的题材,但在南翔的笔下,思想性依然很突出。

历史小说是南翔小说的重要部分。这些作品或者建立在其个人家族生活之上,或者属于纯粹虚构,不管哪一类,都是超越于生活本身,体现对人性和历史的思考。比如短篇小说集《抄家》,是对“文革”历史的集中书写。小说家们对这段历史书写已经很多,但南翔还是显示了自己独特的个性深度,他对历史的反思不是停留在人物和事件本身,而是深入到人性、社会和民族性等问题,具有很强烈的寓言性。张清华的评论很准确:“我以为这篇可看作是一个极具哲学意味与人生深度的寓言。因为他对于历史的介入,已不是单纯讲述通常可以想象的暴力本身,而是深入到主体内心与灵魂之中。”其他作品也是如此。如短篇小说《疑心》,表面上,作品所写的是一个因友人背叛而导致心理变异的个体事件,但如评论家所说:“小说《疑心》指涉的不仅是民族史、社会史,更是一代人的心灵史。” 小说内涵远远不只是个人事件,而是直接指向“文革”历史对于整个民族造成的巨大心理创伤,可以看作是对历史的强烈影射。

南翔的底层生活小说则更多将思想与人道主义关怀结合起来。也就是说,他写弱势群体的生活,不只是写他们的表层生活困境,而是深入揭示生活中更丰富的内涵,寄托对他们的同情和关爱。如《老桂家的鱼》,写的是城市边缘的底层人生活。作品写了他们生活的困窘和无奈,但同时更展示底层百姓相濡以沫的温情,让我们意识到,这些为我们日常所忽略的群体,他们也有幸福的期盼,有善良的人性,我们没有理由忽视,而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同情。而《回乡》写的是台湾老兵与大陆的亲缘关系,题材也并不算特别新鲜,但内涵却很深刻。正如小说结尾引用余光中的诗句:“故国的泥土,伸手可及/但我抓回来的仍是一掌冷雾。”它超出一般写悲欢离合的模式,深入到复杂的伦理关系中,细致地揭示历史给人内心留下的永远无法愈合的伤痛。普通人物的悲惨命运不只是让人读来感觉沉重,更激发人去反思历史、人性、伦理等层面的问题。在同类题材中,它具有特别而超拔的意义。

南翔创作的另一个特点是技巧性强,艺术上精致、讲究。南翔近年来的作品数量不多,而且基本上都是短篇小说,但是每一篇都具有较高的水平质地,多篇作品更可称优秀。

短篇小说最讲究的是构思。南翔小说就是如此。这些作品的共同特点是不直接、透明,而是尽可能地追求艺术上的含蓄,给人留下回味和思索的空间,颇具艺术韵味。举两个例子。一篇是《老桂家的鱼》,作品以人物“老桂”命名,但却不让其发一言,而是围绕他来展示底层生活的点滴,蕴含着对底层大众的深切关怀。特别是作品结尾,让那条误以为脱逃的鱼以风干的面目再次出现,既是一种悬念,也是对情感的再度强化。另一篇是《绿皮车》。整篇作品可以说没有一个主人公,又似乎有许多主人公。它通过描述乘坐绿皮车的这些人物的点滴生活,描述了一幅富有感染力的人情世态图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老桂”生活的普泛化。

语言也是南翔小说很讲究之处。他几乎每一篇小说语言都很用心,特别是精练、准确,同时将含蓄的艺术特点隐藏其中。比如《回乡》的这几句:“当然也有一些千方百计将一两句话挤扁了磨尖了,插将进来的乡亲,那是有一点将血缘遥远的外衣,抖出几缕周正的线条来灯下相认的意思”,将复杂的人情关系简洁但传神地展示出来,“岭南的冬天,年终岁尾,早晚有几天扑面的冷峻,哪里就能冷得像模像样!”也是同样精练准确。对南翔小说的语言艺术,已经有学者专门撰文来进行评论(胡明晓《谈南翔小说〈回乡〉的语言特点》,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年第1期)。

如此,读南翔的小说,就深刻地感受到:也许不能说他的每一篇小说都引人入胜,但却绝对都是精心构架之作,体现着作者对文学的专注、尊重和严谨。而且,这些作品都蕴含着作者独立的思考,体现着不迎合、不苟且的思想态度。也就是说,思想性、人文性、个人性、艺术性……这些知识分子的重要精神特征,南翔的小说都具备了,它们显然是比较典型的知识分子小说。

由于知识分子小说的思想性和个人性等特点,它肯定得不到很多读者,但这却并无损于其独特价值。特别是在当下中国,正如中国社会中长期以来都没有绅士阶层的存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也很少有知识分子型的写作——很多人把汪曾祺算作知识分子写作,但其实是误解,汪曾祺只能算是文人写作——但这种写作其实是一个时代文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它代表着一种品位,一种精神,一种个性——而且它不是向下,而是明确向上,向着远方的。它能够激励人们思考,追求更高的精神世界,从而提升民族精神的高度。一个民族不应该匮乏这样的文学。

责编:李京春

猜你喜欢

南翔思想性底层
科幻电影评价思想性标准的多维考察
父亲后来的日子(散文)
农民建筑工
南翔小笼包和陈年香醋
写给厌学的你:不读书,换来的是一生的底层!家长也读读!
地方电视民生新闻如何找线索
新时期长篇小说语言、内容结构和思想性的新突破
高中音乐课堂引入流行音乐的研究
南翔小笼包
“底层文学”向何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