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实践与思考

2020-08-06凌凤

数学大世界·下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操作观察观念

凌凤

【摘 要】 观察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基础,教师必须要在教学中逐步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经历观察的过程,学会观察的方法,形成自己的体验,建立想象的基础。操作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的重要手段,空间观念的形成仅靠观察是不够的,教师必须借助于几何形体等实物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会生活中几何体的特性,在研究中发现其中的数学道理,逐渐积累空间观念。

【关键词】 空间图形;观念;操作;观察;想象力

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必须重视对想象力的培养。空间想象力是想象力的重要部分,是指对空间图形的想象能力。空间想象力与数学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小学阶段是学生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空间想象力发展与培养的重要时期。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就有效提高学生的想象力谈谈自己的实践与思考。

一、学情分析,挖掘想象力

基于“学情分析”探寻书本知识与儿童世界的有效沟通,教学要以学生为本,正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让学习真实发生。

如,在教学“线段、直线、射线和角”一课中,由于学生已经学习过线段,而将要学习的直线、射线离学生的生活较远,于是,笔者先创设小白兔和小灰兔跑步比赛的情境,以动画故事引入,引导学生感受“点的运动形成线段”,初步感知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再从已知的线段特点出发,通过线段的延长形成直线和射线来进一步探究直线、射线的特点。我们可以让孩子进行想象,再用电脑动画演示,使线段向两端无限延长变成直线,使线段向一端无限延长变成射线。从生活中的直的线、线段、角,到孩子眼中的直线、线段,再过渡到数学学习上的线段、直线、射线、角,分析学生的学情,学习儿童化的数学,在关注数学的儿童味、生活味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二、整合内容,开发想象力

笔者对现行北师大版教材中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部分的内容进行梳理,并对一些思维含量低的内容进行整合,用节省下来的时间开展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合理实践与拓展,努力培养孩子们的空间想象力和动手操作实践的能力。

如,搭一搭:用小正方体搭大一点的正方体和长方体。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个立体图形是由几个小正方体拼成的?”在學生观察后独立思考与想象,接着反馈交流,然后同桌合作操作验证,学生上台展示操作过程,进一步拓展,师生继续互动。

通过内容整合,我们希望减少一些机械重复的学习内容,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拓展,多给予孩子想象体验、操作验证、表达交流的机会。

三、观察操作,实践想象力

儿童的思维以形象性、操作性思维为主。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必须重视对想象力的培养。空间想象力是想象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对空间图形的想象能力。空间想象力与数学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小学阶段是学生发展与培养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空间想象力的重要时期。感知是空间想象力形成和发展的前提,特别是低年级孩子,适当使用数学教具、学具,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表象,形成概念,培养孩子想象力。

如,在教学“线段、直线、射线和角”一课时,学生进一步认识角,教师引导学生先猜想,再动手画一画,操作验证:“过一点O,可以画几条直线?过A、B两点,可以画几条直线?”学生动态想象,初步感知有限与无限,然后引导学生进一步想象,培养学生的静态想象和动态想象能力。最后,教师要求学生在动态想象的基础上进行有序思考:“把想到的角的样子画在练习纸上,看谁想到的图形最多。”教师用几何画板验证学生的想象,依次呈现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通过对实物的观察、分析、思考,学生在头脑中建立立体空间模型,从一维空间到二维空间,再到三维立体空间,并进行合理的再创造。教学中,低段学生可以先操作,再发现规律;中高段的学生一般先观察、想象,再动手操作验证。操作活动中,孩子们充分地想象、表达、操作、交流,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中,有利于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当然,我们操作之前应先展开想象,因为先想象再操作可以避免和修正许多重复或错误的操作,让学生对结果充满预见性。

四、空间转换,发展想象力

教师要关注学生二维与三维空间的转换,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学生在一年级第一学期先认识生活中的三维立体图形,一年级第二学期从立体三维图形中引出二维平面图形。这时教师可以让孩子们想象三维立体图形和二维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

如:一年级上册教材中,“认识平面图形”后有这样一道训练题:折一折,用一张纸做一个,数字2对面的是(   )。

究其本质,上题是将题目所给的二维平面展开图还原成三维的立体图,从而找到2的对面,进而想象出生活中的三维立方体。教师应用现代信息术,发挥其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多维性等特点,动态演示,建立直观的几何模型,提高孩子的空间想象能力。利用信息技术直观分析图形中的点、线、面、体的各种关系,丰富学生的空间经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聚焦核心素养,关注孩子的生活、学习经验,提升学生空间想象能力,需要我们进行长期有效的教学实践与训练。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而且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以及智力的开发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使数学因儿童生活而生长,儿童因生活数学而成长,追求童数相生相长的和美境界……

【参考文献】

[1]吴坤明.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J].华夏教师,2019(11):16-17.

[2]孙健,于华静.“线段、射线、直线”教学实录与评析[J].小学数学教育,2020(05):30-33.

猜你喜欢

操作观察观念
钓鱼的观念
当观念成为艺术
殷周时期“中”观念的生成演变
关于数控机床操作中防碰撞措施的探讨及分析
泌尿外科手术及操作致输尿管损伤临床分析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提升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研究与探索
十二星座时间观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