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学习投入的提升研究

2020-08-06刘小英

高教学刊 2020年22期
关键词:学习投入心理资本大学生

刘小英

摘  要:大学生学习投入不高,影响人才的培养和高校的发展,主要问题有学习动机不强、自主学习能力弱、学习行为不积极、成就动机水平低,基于心理资本的自我效能感、乐观、希望、韧性四个维度,提出激发学习动机、提高自主意识、优化学习行为、增强成就动机的提升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学习投入;心理资本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22-0051-04

Abstract: The low investment in learning of college students affects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main problems are the weak motivation for learning, the weak ability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the inactive learning behavior and the low level of achievement motivation. Based on the four dimensions of self-efficacy, optimism, hope and resilience of psychological capital,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promotion strategy: stimulating learning motivation, improving self-awareness, optimizing learning behavior and increasing learning motivation.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investment; psychological capital

我国高等教育从1999年开始扩招,到2002年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了15%,也就标志着我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步入了大众化教育,而到2018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了48.1%,向世界领先水平又迈进了一大步。我们在为此感到欣喜的同时,高等教育的质量及评估也成了高教研究者的关注焦点。目前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评估主要是以政府为主,结果导向为主,主要集中在教育资源投入、专业建设、教学管理等方面,较少地以学生的发展情况为重要的评价指标。但事实上,学生才是高校教育的主体,学生的发展既是我们高等教育的出发点,更是落脚点。就如教育部长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教育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中所提到的“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本质职能,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应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1],而学习投入就是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那么,充分开发大学生的心理资本,以积极的视角提升其学习投入,是满足大学生的专业学习、就业需求、未来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人才,提高高校教育质量的有效举措。

一、学习投入与心理资本的内涵及关系

学习投入泛指学生在学习或接受教育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积极心理状态,但学术界对学习投入概念的界定并不统一,Schaufeli等人(2002)从心理学的视角研究学习投入,从幸福感这一维度出发,将工作投入界定为个体充满着持久、积极的情绪和动机的一种完满状态,表现为活力、奉献和专注三方面特征。活力是指学习主体在学习的过程中充满了激情和热情,精力充沛、韧性十足,为学业辛勤付出而不易疲倦,当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坚持自己的计划习惯;奉献是指个体对学习有极强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每次学习都能够全神贯注的投入,愿意接受一定难度的挑战;专注则是心无旁骛全力以赴的一种精神状态,将所有的注意都集中于学习并得到一种愉悦的体验[2]。

Luthans(2007)等人认为心理资本是指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即自我效能感、乐观、希望、韧性。自我效能感指拥有积极努力完成具有挑战性任务的坚定信心;乐观指能够对当前和将来的成功做积极归因;希望指为了达到目标获得成功,在实践过程中能够确立适宜的目标任务,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规划、重新选择实现目标的路径;韧性指能够采取坚持、很快恢复和迂回等途径来克服当前遇到的问题和困境,为实现目标不懈努力[3]。

已有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学习投入水平不高,处于中等或中等以下水平[4],大学生的心理资本与学习投入不仅有密切关系,而且大学生的心理资本对学习投入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5]。如果能够充分开发大学生的心理资本,能从其学习的内因为切入点来提升学习投入,将会有积极的意义和显著的效果。

二、大学生学习投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目前大学生的学习投入存在的问题大学生自身对于学习的投入不足,包括对于学习的认知投入、情感投入和行为投入[6],结合大学生的日常行为,这些问题的具体表现如下:

(一)大学生学习动机不强

学习动机指的是为了实现学习目标而具有的内部推力。大学生总体而言学习动机不强,具体表现为:第一,学习目标不明确。很多的大学生很迷茫,不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看似每天也都往返于教室、图书馆、自习室等学习的场所,但实际上却很盲目,自然也就不会有太多的动力去促使自己学习;第二,学习兴趣不浓厚。有些大学生经历了高中的紧张学习后,进入大学彻底放松,把兴趣点放在了怎样吃喝玩乐、享受生活方面,对学习的兴趣明显减弱,甚至还把一些努力学习的同学称为“異类”;第三,对学习的结果不重视。在大学里学多少知识,学到什么程度,对于很多大学生而言都觉得无所谓,学习动力自然也就不足。

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强只是一个表象,透过现象去寻求心理原因,可能是以下原因,第一,对学习的认知有偏差。大学的学习相对高中来说比较宽松,有部分同学没有引起对学习的足够重视;第二,大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没有足够高的自我效能感,面对之前从来都没有接触过的专业知识学习,面对与中学时代完全不一样的教学方式,他们缺乏自信;第三,受现实中许多外来思想和价值观的影响,一些学生认为“学不学都一样”,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其学习动机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二)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弱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能够自觉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整理学习成果并能随时监测和调整自己学习情况的一种学习方式。大学生本应以自主学习为主,但是据调查显示,大部分的大学生不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习过程仍然是以老师的要求为主线,具体表现为:第一,没有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受中学时代被动学习的影响,一旦进入自主学习的大学阶段,一部分学生的散漫习惯就凸显出来了;第二,不会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很多的大学生认为学习就是跟着老师的节奏走,不去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学习变得很盲目;第三,没有很好的探究意识。我们的大学生很多时候都是被动接受知识,经常表现为“没有问题”,其实是提不出问题。

大学生不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只是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没有被激发,究其原因,第一,长期的传统“填鸭式”教学,让他们已经习惯了按照别人的安排来学习,没有了自主学习的意识;第二,对所学内容缺乏兴趣。对于学习,大多数学生缺乏兴趣,也就没有强烈的好奇和热情去驱使他们自主地探究;第三,缺乏认知策略的指导。大学生更多的还是沿用中学时代的学习策略,这与大学所要求的自主学习是不一样的。总的来说,大学生自己的学习及所学知识持悲观的态度,认为这也不是将来能找到好工作的主要原因,这种悲观的心理因素会让他们不能积极主动地探究学习,自主学习能力自然也就弱了。

(三)学习行为不积极

学习行为是指所有与学习有关的行为,它是影响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也是决定学习投入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高校大学生学习行为可以从课前、课上、课后三个阶段来看。课前,学生很少有积极主动的预习行为;课上,基本以老师教授为主,学生们上课用手机刷朋友圈、刷微信、聊天、购物、听音乐、打游戏、看视频等行为比比皆是,“低头族”越来越多,课堂教学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成了老师一个人的“独角戏”;课后,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巩固、探究的很少,似乎是课堂教学结束,学习活动就结束了。

大学生的学习行为不积极,必然会导致学习投入减少,最终影响学习效果和学业收获,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第一,手机使用的负面影响。大学生上课用手机干扰正常教学的现象屡见不鲜,很多学校也采取了一些整改措施,但收效甚微,大学生自制力差,自然会影响到积极的学习行为;第二,高校的课程设置不合理。我国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一般都是理论多,实践少;必修多,选修少,这样的课程设置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参与其中;第三,评价体系不完善。高校的考核一般以结果性评价为主,过程性评价为辅,具体表现为:对教师的考核一般是“重科研、轻教学”,对于学生的考核,虽说要结合平时的学习表现,但大多数学校仍然以期末的卷面考试成绩为主,而且很多学校还会有老师的考前辅导,久而久之,不利于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的学习行为,进而影响其学习投入。

(四)成就动机水平低

成就动机是指人们在完成与成就相关任务的过程中,想要获得成功的内部动因,一般包括力求成功和避免失败两种倾向。据一些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大学生的成就动机水平呈现逐年下降趋势[7]。具体表现为:第一,避免失败的动机水平表现明显。这在大学生身上表现非常突出,比如对待学习的态度很多大学生认为差不多就行,没有接受挑战性任务的勇气,面对一些难度大的学习通常的选择是逃避或退缩,而在对待考试的态度上,一部分同学会觉得只要不挂科就行,甚至少数同学有“60分万岁,61分浪费”的消极思想;第二,职业决策表现消极。大多数同学对于自己的就业形势并没有抱很乐观的态度,尽管这是事实,但是也不能过分地妄自菲薄,有些同学甚至有“只要有个地儿要我就行”、“只要不失业就是成功就业”的消极想法,这难免会对学习的积极性有负面的影响。

事实上每个人都有成就动机,但只有有积极的成就动机,才可能有积极的行为表现,才能有高的学习投入。朝气蓬勃的大学生的成就动机逐年下降可能是因为:第一,专业认可度低。很多学生的专业选择是来自父母或老师的建议,自己对此没有足够的认知,在逐步认识这个专业的同时,可能会有很多负面的信息传入,比如专业知识无趣、就业难等,这就更加降低了大学生对自己专业的认可度;第二,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基本处于被动的地位,已经习惯于接收指令的大学生,没有太多自己的想法,对于成功的界定更多是受到外界影响而致,因为缺乏足够的认知,所以就会采取消极的方式,认为避免失败就是成功。

三、基于心理资本的大学生学习投入的提升策略

(一)提升自我效能感,激發学习动机

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在特定领域里对自身的价值和成就的一种自我评价和判断,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在面对困难时能将其看作是给自己的挑战和机会,能以更大的力量投入其中,而自我效能感低的人,面对困难时会选择逃避和退缩。正因为大学生在面对专业学习时的自我效能感低,才不能很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导致学习性投入少。那么如何提升大学生在学习中的自我效能感呢?第一,学校或班级可以开展一些团体心理辅导活动,通过团体的力量来让学生发现自己在学习方面的能力和优势,从而克服对新的专业知识学习的焦虑和自卑。如果经常举行类似成就故事分享的活动,可以提升学生学习中的自我效能感,从而增强学习的动力;第二,学校或系部可以提供一些学习的榜样,通过邀请一些本校的优秀学生或毕业生来做经验交流会,如果有了正确有效的方法,学生就会觉得学习不是一件难事,潜移默化中也就提升了他们对于学习的自我效能感,更容易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第三,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参与性、体验性,改变学生对专业学习的错误认知,消除其畏难心理,从而提升其自我效能感,增强学习动力。

(二)培养乐观心态,提高自主意识

乐观指的是能够对当前或未来的成功进行积极归因,乐观的人通常会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为努力,激发自己下次要成功就得更努力,把自己的失败归因为外在的不稳定的因素,排除不稳定因素,为自己下次的成功寻找机会,创造条件。乐观心态的培养,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第一,学生要积极寻找学习兴趣点。大学的学习相对是自由的,也是包容性非常强的,各种知识都会在大学汇集,大学生可以通过阅读书籍、学术讲座等途径,找到自己学习的兴趣点,从而培养对于大学生而言最重要的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第二,充分利用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作用,通过主题班会、团体辅导等形式,教会学生进行自我调适;第三,学校或系部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学习策略方面的培训,尤其是对刚入学的大学生而言,从中学到大学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如果教会他们一些有效的学习策略,他们就会努力去探索和运用,进而进行积极归因,既能帮助他们养成乐观的心态,又能增加其自主意识,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树立成功希望,优化学习行为

心理资本中的希望是与目标紧密相连的一个概念,这种积极的心理状态的主要表现就是能够确立适宜的目标,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实现目标的路径。高校里有一部分同学每天生活在盲目、茫然之中。提升大学生的希望品质,就会帮助他们学会如何积极而合理地确定学习目标,并为之详细规划,为积极的学习行为奠定基础,具体可以通过以下路径来实现:第一,利用已有的资源来充分进行自我探索和专业认知。目前学校一般都会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和心理健康课程,这两个课程都有自我探索的内容,大学生要学会充分利用这两个课程对自我进行了解;同时,大学生的职业认可度普遍比较低,这是因为对专业的了解太贫乏,学校或系部可以通过讲座、座谈、专业实践等方式,让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有更多的了解;第二,学校要积极改变现有的課程设置及评价体系。我们的课程设置应该多一些实践性的、能够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自主性的课程,而少一些理论性课程;多一些以学生为主的讨论、辩论、翻转,少一些老师为主的讲授;而在考核方式中,对于教师要增加教学考核的比重,把教学考核细化到如时间、成果、课外辅导等各个方面,对于学生的考核要增加过程性评价的比例,提高平时成绩的比重,降低期末卷面考试成绩的比例;第三,增加课外社会实践活动,借助见习实习基地、社会服务基地等平台,让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有更高的认可度,了解多种目标实现途径,同时通过社会实践来增强社会责任感,为自己真正步入社会做积极准备。

(四)发展心理韧性,增强成就动机

心理资本中的心理韧性更多的是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的积极心理状态,心理韧性强的人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有积极面对困难的勇气,有解决困难的智慧,反之,心理韧性弱的人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会选择逃避或退缩。大学生如果能有强的心理韧性,就能激发起更高的成就动机,为此,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增加社会支持。现在的大学生学习内容更难了,就业形势更严峻了,一定程度上更多需要靠自己来发展。我们要积极发现现在大学生敢闯、敢拼、敢想、敢做的优点,学校和社会要多用积极的眼光去看待这些孩子,多给予他们支持,那么他们就会有更大的成就;第二,提升学生的自尊感。现在的大学生很普及,没有天之骄子的光环,加上时刻要面对高手如云的竞争对手,他们的自尊受到了影响。学校和社会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和实践活动,让大学生们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并将其发扬光大,从而提升自尊感。

综上所述,从心理资本的视角去分析高校大学生学习投入的问题及原因,从自我效能、乐观、希望、韧性四个维度入手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于提升大学生的学习投入有积极的意义,为落实人才培养这一大学的本质职能开辟了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1]陈宝生.坚持一本为本 推进四个回归 建设中国特色 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教育.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成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8.

[2]Schaufeli W B, Martinez A, et al. Burnout and engagement in university students:A cross-national study[J].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2002,33(5):464-481.

[3]许海元.大学生心理资本积累及其教育管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56-57.

[4]付攀.普通本科高校大学生专业学习投入的影响因素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6.

[5]丁奕.大学生感恩、心理资本与学习投入的关系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2(4):72-74.

[6]廖友国.大学生学习投入问卷的编制及现状调查[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2):39-44.

[7]辛素飞,王一鑫.中国大学生成就动机变迁的横断历史研究:1999-2014[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9,35(3):288-294.

猜你喜欢

学习投入心理资本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学习动机对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人际互动的中介效应
知识型员工心理资本提升策略研究
素质拓展与贫困生心理资本的关系研究
创业型大学青年教师心理资本问题探析
建立中职课堂规则,提高学习投入效率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