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剧小生念白的特点

2020-08-06王旭东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小生京剧

王旭东

摘要:小生的念白,是大小嗓勾着用的,这和其他行当的念白,区别较为显著。萧长华老先生曾把各行当的艺术特色(包括唱念),比做酸、甜、苦、辣、咸五味,五味调和,才是上馔,缺一不可。

关键词:京剧;小生;念白

中图分类号:J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05-0140-01

人们常说:“千斤话白,四两唱”。这句话是多少年来艺人们的经验之谈,它形象地说明了念白的重要和不容易。我在戏曲学校给低年级学生教《辕门射戟》、《白门楼》等基础戏时,特别强调这一点,要学生在课堂上反复地念,课外多多地练,从小就给念白打下磁实的基础。

小生的念白和其他行当一样讲究抑、扬、顿、挫。由于是大小嗓勾着念的,因此抑、扬就特别突出。高音要清脆嘹亮,膛音要宽宏浑厚,低音要深沉苍劲。念白时,底气要充沛,口齿要清楚,吐字要准确,喷口”要有劲,节奏要鲜明。

“膛音”不仅在唱中重要,在念白中也同样重要,尤其是武小生和昆曲的冠生。前辈著名小生王楞仙先生(一八五九至一九0八年)不常演唱工戏,他的《群英会》、《镇潭州》、《奇双会》、《牡丹亭》等白口多的戏很出名。《群英会》周瑜上场的《点绛唇》和定场诗及《长生殿·惊变》唐明皇出场的《粉蝶儿》和念白等,王楞仙都较多地运用了“膛音”,琅琅上口,声震全场。在前辈艺人中,他的念白极为观众所称道。

小生念白中的大小嗓如何运用,哪个字应高、哪个字应低呢?这不能说得太死,除了按四声的声调安排外,还要根据剧情、词句和人物灵活运用。多学上几出戏,自然就会知道何处该高,何处该低了。根据我的点滴经验,念白中一般遇到四声中的阴平和上声字时,多走细嗓高音,阴平最高,高起平走,逢上必滑,由低而高,由宽而细。遇到阳平和去声,一般都用大嗓。以上所说,只是从理论上讲单字的念法。但是,只说一个字的时候是极少的,词是由字组成,一句话里往往有好几个词、好些字连在一起,这些连接着的字词,有时按规定念却非常难听:如“纸老虎”,遇到这种情况(这种情况极多)就非变不可。又如从前茹莱卿、诸如香、孟小如三位演员的名字念起来时,茹莱卿的“茹”要高念,诸如香的“如”可使“膛音”,孟小如的“如”需低念,字音相同,念法却有三种,由此可见灵活性是很大的。阴平本应高念,但也可以低念;阳平本应低念,但也可以高念。音的高低可以变化,而字的阴、阳、上、去声调,尽可能不要变,更不要错,变了,错了,字就“倒”了。白口念成“一顺边”不行,“道汤”也不行,一高一低更不行。总之,不论怎样灵活运用,让观众听懂是重要原则。

此外,还有一个大小嗓如何结合得好的问题。小生念白虽然是大小嗓勾着用,但二者并不是不相干的,而是一个融合的整体。大嗓是根本,小嗓产生于大嗓之中。大小嗓之间要有过渡,衔接得要顺畅自然,观众听了和谐悦耳,这就可以说结合得适度了。设若念起来使人感到大小嗓之间割裂开了,结合得生硬,高低音乱跳没有准谱或过高过低,或猛高猛低,或显得矫揉造作等,这就是说功夫不到,还须多钻研、多锻炼。小生念白,难度较大,要想念得好,并没有什么窍门可找,只有在教师的指导下,深入角色,掌握四声,读准字音,苦学苦练才行。

京剧中念白的地位相当重要。有人比喻念白的重要时说”千斤念白四两唱”。言下之意是念白比唱更难学难演,唱腔有樂器伴奏,而念白时则全凭演员自己的口舌之功。京剧中有许多精采念白的场面,如《十道本》的奏本,《四进士》公堂上的辩词,《法门寺》的读状等等。

京剧念白讲究“尖”团”分明,四声准确,说起来朗朗上口,掌握气口、节奏,抑扬顿挫恰到好处,切忌“一道汤”和“一边顺”。京剧念白有京白、韵白和方言白之分。京白说普通话,清脆悦耳,不可含糊不清。念白同样要有调门儿尺寸、气口和腔调,同样要有轻重缓急、昂扬顿挫,使观众听了如同听唱一样感到情感充沛,悦耳动听。

京剧老生有几出戏是以说白为主的,如《四进士》、《十老安刘》、《什道本》、《失印救火》等。因为每出戏的人物性格不同,处境不同,说话的对象不同,念白的语气和语调就不能一样。所以,念白的音乐性是根据不同的人物、不同情境而产生的。

唱法上的“气、字、滑、带、断,轻、重、疾、徐、连,起、收、顿、抗、垫,情、卖、接、嗽、搬”等技巧和唱念中“上口字”,“尖团字”的运用等等,不只是小生行当,而是生、旦、净、丑各行当共同需要学习和掌握的技术问题。

总之,京剧的念白讲究字字铿锵,掷地有声,所谓“千斤话白四两唱”,也即是念白比唱难以处理的意思,因为念白虽然没有胡琴伴奏、板眼过门,同样要达到像唱一样的艺术效果,才算是好的念白。

参考文献:

[1]艾世菊.京剧小花脸的念[J].上海戏剧,1984(02).

[2]侯喜瑞.学戏·演戏·教戏[J].戏曲艺术,1981(01).

猜你喜欢

小生京剧
红灯记(根据现代京剧样板戏改编)
为什么京剧被誉为“国剧”
京剧行当——小生
《京剧人设》
Creative revisions of Peking Opera 京剧掀开新篇章
海半仙与秋小月
智斗
玉蝴蝶
京剧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