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人被骗有“病因”

2020-08-06李虹

食品与健康 2020年8期
关键词:床垫病因小张

李虹

35岁的小张被自己的父亲气得哭笑不得。上周日,他去探望父亲,父亲向他展示了新买的高科技床垫——该床垫具有“有病治病,没病预防”“轻松一躺,血压就降”等神奇功能。小张不等父亲讲完,就泼下一盆冷水:“爸,您这是又被骗了多少钱?”听到这话,小张的父亲瞪了他一眼,气呼呼地说:“你爸我还没得老年痴呆呢,怎么会被骗呢!”

看到老父亲生气,小张忙赔笑脸,细问之下才弄明白事情经过。原来,是销售人员精心设计的“人情炮弹”——以体检旅游、帮忙解忧、上门聊天、送油赠蛋等方式,让小张的父亲心甘情愿地付了费。小张仔细查看床垫和外包装(张爸爸有存包装盒的习惯),上面只有品牌标志,找不到关于商品保健功能的质量合格证。小张拨打包装上印刷的联系电话,发现是空号。他凑近闻床垫,发现有一股怪味。小张怀疑这是假冒伪劣产品,要报警处理,可父亲说什么也不相信。他觉得小张这么做,是不尊重自己。最终,父子俩不欢而散。

那个从前似乎无所不知,叮嘱你“出门在外要小心,别上当受骗”的爸爸(妈妈),怎么会因如此拙劣的“骗局”而中招呢?

身体与心理有需求

由于老年人非常关注健康方面的信息,一些打着“高科技”旗号的保健产品很容易让老年人冲动消费。随着年龄增高,不少老年人长期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定期诊疗和按时服药只能帮助他们缓解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很难“治愈”他们。而摆脱病痛,扔掉“药罐子”,健康地享受长寿生活,是很多老年人的心愿。

很多育儿专家提倡年轻父母应关注“亲子关系”,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却很少有人提醒我们关注老人的心理问题。我们对老人太过信任,又太过忽视了——仍以为自己的父母是超人,不需要关心和帮助。殊不知,爸爸、妈妈不仅身体可能会出现问题,他们的心灵也需要慰藉。只是,基于为人父母的责任感,很多老人自己也忽视了这一点——不跟孩子说,不给孩子添麻烦。父母如果倾诉自己的病痛与困扰,得到的回复则可能是:人老了都会这样。

于是,当有人向他们介绍说,某种“高科技产品”具有“药到病除”的效果,老年人很难不心动。再加上,有些老年人认为,用手机搜索出来的信息都是對的,对某些自媒体公众号发布的“假养生科普、真产品销售”文章深信不疑,因而让一些不法经销商有了可乘之机。

缺乏理解与尊重

退休又独居的小张父亲每天只有电视相伴,也不太会用智能手机。已经工作多年的小张因为工作和自己家庭的原因,一两周去探望父亲一次。来自父亲的人生经验对小张来说已经是老调重弹,毫无新意了,他甚至一句都不想听。而床垫经销人员却耐心倾听老人的需求,热心周到地帮老人解决问题,让小张父亲感觉到被理解,被重视。这种心理上的满足感,会让老人进行自我麻醉:“这个人这么好,那他推荐的产品也错不了。”当情感占了上风,理智就被抛诸脑后了。

小张看到床垫之后,指出父亲“被骗”了。而小张父亲的反应其实有些像青春期时的我们——在长辈批评我们的错误时,我们何尝不是在想,他们这么不相信自己,就是不尊重我。我们曾经抱怨家长只知道关心我们的温饱,忽略了我们心理上的感受,于是言行叛逆,做出很多离经叛道的事情,只为得到更多的关注。然而,当我们渐渐长大,父母老去,同样的事情又一次上演了。因此,小张的反应对于弥补损失无济于事,也不能帮助父亲避免再次“被骗”。

对症下“药”

子女如果受现实情况的限制,无法经常探望和陪伴老人,至少要抽出专门的时间,帮父母熟悉智能手机的使用方式,常见APP的功能,陪他们一起浏览大型商务网站的保健品专区,主动为他们挑选质量有保证的商品,在亲友群中转发权威媒体刊载的科普文章,定期带他们到医院进行体检,听取医生的专业保健建议。

万一老人落入购物陷阱,子女不可一味责怪,给其徒增心理负担。若老人求助或倾诉被骗的苦恼,子女应进行抚慰,通过购物平台、12315平台,以及相关产品生产制造地的市民热线等,进行维权。若老人认为自己的消费行为没错,子女则不可反复强调“商品是假的,价格太离谱”,以免伤害老人的自尊心。其实,老年人冲动消费后,多多少少都会对“被骗”有所察觉。他们作为家长很难承认自己错了,而且也无法接受因承认错误而带来的对于“浪费钱”的懊恼感。既然如此,子女不妨坦然接受,在今后的生活中多关心老人的健康生活。有了前车之鉴,老人也就没那么容易上当受骗了。

猜你喜欢

床垫病因小张
今天忙不忙
老年眩晕患者的病因分析及治疗
选用床垫有学问
巧妙的奉承
睡不着
跟踪导练(四)6
汉字小门诊系列(六)
汉字小门诊系列(五)
谁逗谁
今天忙不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