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陕西土地整治发展模式探究

2020-08-06王荧张海欧

绿色科技 2020年4期
关键词:新常态

王荧 张海欧

摘要:指出了土地整治作为惠民工程、德政工程,对于我国新常态下自然资建设战略转型具有重大意义。陕西省土地整治在“十二五”时期成绩显著。提出了在新常态下,陕西也应秉承我国土地整治坚守耕地红线、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四大原则,紧抓历史机遇,敢于作为,紧密围绕改革与创新两大主题,适应新常态,利用现已取得的优势,实现陕西土地整治的转型升级:一是抓好“一带一路”历史机遇,二是要加大科技创新。以期为陕西经济成功转型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新常态;土地整治原则;陕西土地整治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3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20)04-0249-02

1 引言

自2014年5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所提出的“新常态”至今已过去5年多,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已转变为中高速增长,各类经济结构在不断优化升级中趋于合理,科技创新成为了产业发展的动力。在我国基本资源国情没有变、资源在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总体态势没有变的条件下,“十三五”时期自然资源工作加快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土地整治作为惠民工程、德政工程,对我国新常态下经济战略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土地整治作为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统筹城乡发展的系统工程,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1]。

陕西承东启西、东联西进,对全国区域经济布局上有重要意义。2019年上半年陕西省实现生产总值11625.57亿元,同比增长5.4%。陕西经济新常态特征明显、新经济亮点纷呈、新动能日趋壮大、新活力不断释放,并延续到至今,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然而,2019年上半年陕西省土地整治项目较同期减少29.55%,总规模同比降低55.52%,土地整治总投资额同比降低39.2%[2]。陕西省目前处于重大战略转型发展期,亟须进一步剖析土地整治的重点、难点,明确土地整治战略转型方向,为陕西经济成功轉型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2 新常态下我国土地整治遵循的原则

《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确定了“十三五”期间土地整治的各项任务:一是实施藏粮于地战略;二是建设美丽乡村;三是落实节约优先战略;四是贯彻保护环境国策。基于此,新常态下我国必须要从土地整治转型升级、构建生态土地整治模式、土地整治惠民利民等多方面入手,遵循新常态下土地整治“一守三建设”原则,推动土地整治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2.1 坚守耕地红线原则

保护好耕地,坚守耕地保护红线,在可以维护当前改革发展稳定良好局面的同时,还可以确保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坚守耕地红线,就是要大力推进农用地整理,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耕地数量质量保护,夯实农业现代化发展。牢固树立保护耕地的意识,大力推进节约和集约用地,并规范土地整治程序。

2.2 新农村建设原则

建设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和谐社会、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要求,也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在经济新常态下依然是我国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任务[3]。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对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和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土地整治项目为基础,搭建土地整治平台,实施田、水、路、林、村改造提升,提高农村生产条件,从而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鼓励新型农业科技产业化配套落地,吸引现代化农业产业公司,达到农业科技化、机械化、规模化和产业化。注重物质生活与精神文明的全面提升,在土地整治规划时重点统筹科教文卫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提高村民生活质量。

2.3 新型城镇化建设原则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4]。开展土地整治有利于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解决城镇化用地需求,缓解用地矛盾,因而对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常态下我国土地整治要以节约优先为基本战略,有序推进建设用地整理,优化城镇用地结构布局,助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城镇人居环境。为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土地整治项目的方案设计与规划中要引入财政投入、新村建设、转移就业与培训、农业产业化和非农产业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等相关内容,建立健全土地整治技术标准体系,以改变建设用地布局零星分散,利用效率较低,基础设施配套不全的情况。

2.4 生态文明建设原则

新常态时期,随着增速减缓、结构调整、驱动变化,对资源、环境要素的依赖程度需逐渐减弱,要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这就要大力推进土地整治,保障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增强土地生态环境建设,助推绿色发展方式的形成,促进入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土地整治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变革,在实施中要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

3 新常态下陕西土地整治发展模式探究

在新常态时期,陕西省增长速度来自于加快基础设施以及短板领域的各个项目建设,并同时带动了配套产业的发展,进一步优化省内各地区、各领域的投入结构,尤其是加强对公共服务和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的投入,将会助推全省高质量发展和“三个经济”建设。陕西土地整治要坚定“富裕陕西、和谐陕西、美丽陕西”的战略部署,借鉴其他省土地整治经验,结合陕西经济结构、地域特色、政策优势,推动陕西土地整治事业的转型升级。

3.1 抓好“一带一路”历史机遇

“一带一路”战略为推动陕西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建设,打造西部科学发展新引擎、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提供了有利条件。陕西要敢为人先,紧紧依托“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的战略定位,加快升级步伐,为陕西开创土地整治工作新局面。

土地整治以“区域统筹”为保障。通过分区域、分类别差别化重点整治,大力发展“一带一路”区域发展合作理念,促进土地资源在都市圈、城市群和城乡一体化的空间协同化布局[5],切实成为新常态时期推动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进行的有力抓手和重要平台。

土地整治坚持平衡化发展。坚持城乡一体化、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全民共享新型城镇。陕西省土地整治必须要以中央关于新型城镇化的基本特征“和谐发展、共同富裕”为要求,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和空间的有机统一与平衡。

3.2 加大科技创新

陕西是国内重要的科教地之一,高校与科研机构数量众多,拥有丰富的高校教育资源与优质的人才储备。新常态时期土地整治转型升级要依靠科技创新,要通过高校与企业间产学研结合,培养土地工程人才。2017年7月8日,由长安大学和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联合举办的土地整治工程专业建设研讨会在西安召开,国内首次设置的土地工程类本科专业将为土地整治不断持久地输送专业型技术型人才,为土地整治工程发展贡献力量,为自然资源部实施“三深一土”科技战略培养更多人才。

土地整治要大胆探索实践,加强科技创新[6]。一是全面支持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坚持统筹协调土地工程科技创新资源,在土地工程行业内建立完整的创新平台体系,选择基础条件好、积极性高的系统内已有科技创新平台,整合技术、人才、项目资源,链接跨行业、跨学科、跨领域的技术创新力量,支持国家级创新平台的建立,为土地整治事业提供有力的保障;二是加强土地科技创新产学研用结合。面向土地整治的工程实践,支持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注重发挥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加快推进科技成果示范应用,及时将应用后成熟的新技术、新方法转化为技术标准,推进行业整体技术进步,不断提高土地科技创新水平;三是推动有优势的科研院所或创新型企业组建土地科技创新联盟。形成核心创新团队,共同开展系统化、协同化的科技创新攻关,加速制定各类土地整治工程的技术标准,推动土地工程领域科技创新落实落地;四是大力助推土地工程信息技术发展。支持国际、国内层面土地工程先进技术的交流,加快推动土地工程技术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把建设数字化土地工程平台和智能装备研发作为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强化应用牵引,推动土地工程智能装备研发、系统集成创新与产业化。促进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在土地工程全产业链的综合集成应用,加强信息技术在土地资源中的应用,落实智慧国土建设。

参考文献:

[1]吴丽叶,何敏超,梁杏,等.对新常態下广西土地整治工作创新的探讨[J].南方国土资源,2016(8):41~42.

[2]陕西省自然资源厅.陕西省国土资源公报(2019年上半年)土地整治项目竣工情况[R].西安:陕西省自然资源厅,2019.

[3]夏方舟,严金明.新常态时期中国土地整治转型发展方向探索[J].宁夏社会科学,2016(3):109~113.

[4]王红茹.新型城镇化更需要新生产力驱动[J].中国经济周刊,2013(32):46~48.

[5]岑慧.新型城镇化视野下创新型都市圈的形成机理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15.

[6]李征,冯荣凯,王伟光.基于产业链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研究[J].科技与经济,2008,21(1):22~25.

收稿日期:2020-01-09

作者简介:王荧(1991-),女,硕士,主要从事土地资源管理研究相关工作。

猜你喜欢

新常态
中美关系进入一个“新常态”(纵横)
美国人口中的“新常态”
“新常态”下,社会定力弥足珍贵(焦点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