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遵义市矿山采空区复绿生态治理模式初探

2020-08-06赵仁波

绿色科技 2020年4期
关键词:生态治理试验

摘要:将矿山采空区复绿先进经验、模式、成果应用于生态治理,探索了适合遵义市矿山采空区复绿生态治理的成功模式:紧紧围绕矿山开采后生态环境面临的突出矛质和问题,以控制水土流失,遇制土地石漠化、荒漠化,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了可持续发展,以科技为先导,以造林育林发展森林资源,保护、恢复和扩大森林植被覆盖,以重点区城治理和开发为突破口,把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促进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

关键词:矿山采空区复绿;生态治理;试验;遵义

中图分类号:X1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20)04-0081-03

1 引言

矿山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十分严重。在原本脆弱的喀斯特生态环境下,由于破坏性的开采直接或间接造成了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生产能力衰退或丧失,地表呈现类似荒漠化的岩石逐渐裸露的演变过程,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为害程度也在不断加深和发展。又由于矿山采挖后涵养水源能力减弱,往往会直接和间接地引发人畜饮水困难。水土流失加剧,不仅恶化了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而且使山区群众失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开展矿山采空区复绿生态治理的研究,为遵义市乃至其他地区类似情况复绿生态治理提供治理模式及技术措施,为矿山采空区复绿生态治理工作提供支撑[1~3]。

2 矿山基本情况

2.1 资源产出分布情况

遵义市地域范围内,经长期地质勘查,发现矿种已达50余种,约占全省总数的1/2,在发现的矿产中,已有包括全国与贵州各大类矿产在内的31种不同程度探明了资源储量,共有资源储量产地208处。保有资源储量排名贵州第一至第三位的有19種,居贵州之首的达11种,其中尤以锰、铝、汞、煤、水泥原料、硫铁矿等矿产,最具资源优势和经济优势,在贵州、乃至全国都占有重要地位,是遵义市实施西部大开发,发展矿业的主要.依靠。勘查与研究证实,全市矿产具有:资源比较丰富,优势矿产突出,尤其是沉积型矿产分布广;主要矿产产出规模较大,分布相对集中,质量良好,易于兴建规模型骨干矿山企业;优势矿产可供开发利用资源储量潜力大,资源匹配条件好,能保证中长期开发所需;优势矿产锰、铝、水泥原料等的开发与选冶所需配套矿产资源齐全[4~7]。

2.2 开发利用现状

遵义市矿产资源开发历史悠久,务川汞矿早在1000多年前就有开采利用。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地质勘查工作的深入开展,发现的矿产越来越多,探明可供开发利用的储量不断增加,全市矿产资源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开发利用。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矿产开发进一步兴起和蓬勃发展,遍布各县、市、区。矿产开采种类已从20世纪60年代前的煤、锰、汞、水泥与砖瓦原料等少数几种,增至现在的20多种,开采规模及产量,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需求而不断增长。据统计资料,遵义市被开采利用的矿产达24种,其中建有正规矿山、并形成一定生产规模的有煤、天然气、锰、铝土矿、汞、硫铁矿、水泥原料、砖瓦原料、石材石斛等10多种。全市探明资源储量的208处产地中,约有2/5被开发。

3 矿山采空区复绿生态治理

3.1 治理目标

针对全市矿山采挖情况,经过生态治理后,乔木树种造林保存率达80%以上,基本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乔灌草覆盖率达90%以上,在此基础上,经过调查、统计、分析提出对矿山采空区合理的生态治理模式,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3.2 基本思路

将现有的矿山采空区复绿生态治理的经验、模式、成果应用于全市矿山采空区复绿生态治理,摸索出一套适合矿山复绿生态治理的成功模式,紧紧围绕区域生态环境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以控制水土流失,遏制矿山采空区地的石漠化、荒漠化,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以科技为先导,以造林育林发展森林资源,保护、恢复和扩大森林植被覆盖,以重点矿山采空区治理和开发为突破口,把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促进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协调统一。

4 治理模式

遵义市矿山采空区复绿生态治理模式,针对不同矿山采挖区的立地条件,为了保持水土,遏制石漠化、荒漠化土地继续扩大,改善水文状况,造林种树,按小生境类型配置树种的适地适树适小生境技术,见缝插针、有条件的地方,矿山采挖后针对石质矿渣及裸露岩山尽可能进行就近覆土,为此选择遵义市播州区采用以下几种治理模式进行了试验探索(表1)。

4.1 治理模式Ⅰ

试验地点播州区鸭溪镇高视村(顺发采石场),治理面积5亩,试验时间2013年11月,针对采空区进行简单平场处理,复土种类为黄壤土(表土+心土混合),复土厚度平均40cm,株行距设计200cm×200cm,栽植坑规格为60cm×60cm×40cm,设计苗木香樟规格为米径φ4cm高200cm截干,桂花规格米径甲4cm,冠幅P60~80cm,设计苗木配置为块状混交,栽植苗木后,进行粗放管理。

4.2 治理模式Ⅱ

试验地点播州区团溪镇大窝村(成黔铝土矿业有限公司矿山),治理面积20亩,试验时间2013年11月,针对采空区进行简单平场处理,复土种类为黄壤土(表土+心土混合),复土厚度平均40cm,株行距设计200cm×200cm,栽植坑规格为60cm×60cm×40cm,设计苗木为香樟和竹柳,规格为米径φ4cm高200cm截干,设计苗木配置为块状混交,栽植苗木后,次年春季撒播一年生早熟禾,连续两年加强水肥管理。

4.3 治理模式Ⅲ

试验地点播州区茅栗镇富兴村(遵义金贵矿业有限公司采矿场),治理面积20亩,试验时间2013年11月,针对采空区进行简单平场处理,复土种类为黄壤土(表土+心土混合),复土厚度平均20cm,株行距设计200cm×200cm,栽植坑规格为60cm×60cm×20cm,设计苗木为香樟和女贞,规格为米径φ4cm高200cm截干,设计苗木配置为块状混交,栽植苗木后,次年春季撒播一年生早熟禾,进行粗放管理。

4.4 治理模式Ⅳ

试验地点播州区枫香镇青坑村(富长盛建材有限公司采石场),治理面积5亩,试验时间2012年13月,针对采空区进行简单平场处理,复土种类为黄壤土(表土+心土混合),复土厚度平均40cm,株行距设计200cm×200cm,栽植坑规格为60cm×60cm×40cm,设计苗木为规格为米径φ4cm高200cm截干,桂花规格米径φ4cm,冠幅P60-80cm,设计苗木配置为块状混交,栽植苗木后,次年春季撒播一年生早熟禾,连续两年加强水肥管理。

4.5 治理模式Ⅴ

试验地点播州区苟江镇红山村(红山采矿场),治理面积20亩,试验时间2013年11月,针对采空区进行简单平场处理,复土种类为黄壤土(表土+心土混合),复土厚度平均20cm,株行距设计200cm×200cm,栽植坑规格为60cm×60cm×20cm,设计苗木为香樟和女贞,规格为米径φ4cm高200cm截干,设计苗木配置为行状混交+块状混交,栽植苗木后,次年春季撒播一年生早熟禾,连续两年加强水肥管理。

4.6 治理模式Ⅵ

试验地点播州区三岔镇庆远居(拉法基水泥原料采石场),治理面积20亩,试验时间2013年11月,针对采空区进行简单平场处理,复土种类为就近园区建设剥离的农田(土)表层耕作土,复土厚度平均40cm,株行距设计200cm×200cm,栽植坑規格为60cm×60cm×40cm,设计苗木为女贞和刺槐,规格为米径φ4cm高200cm截干,设计苗木配置为行状混交+块状混交,栽植苗木后,次年春季撒播一年生早熟禾,连续2年加强水肥管理。

5 结论

5.1 治理效果样地调查结果

试验样地栽植后次年6月开始,每年对试验样地进行调查,试验样地生长情况分别如表2。

5.2 六种治理模式结论性分析

通过6种治理模式连续6年的对比分析,得出的结论:一是矿山采空区复绿生态治理,复土厚度导致植物长势差异明显;二是矿山采空区复绿生态治理,复土使用的土壤质量导致植物生长量差异明显;三是矿山采空区复绿栽植乔木树种后撒播草种,有利于提高造林成活率;四是矿山采空区复绿生态治理加强水肥管理,有利于提高造林成活率;五是矿山采空区复绿生态治理营造树种,应当结合复土土壤质量和立地环境条件等因子,选择就近生长较好的优势树种,有利于提高营造林成活率及成林率;六是矿山采空区复绿生态治理,营造混交林明显优于纯林。

5.3 效益分析

矿山采空区复绿生态治理试验,在一定时期内,很难从森林的木材产品和林林的林副产品中获得经济收益,但通过试验,可以提高矿山采空区的森林覆盖率,有效的防治水土流失,改善山区群众人居生产活环境,在今后矿山采空区复绿生态治理中,运用优选树种进行治理,树种长势良好,取得了一定成效。

5.4 对矿山采空区复绿生态治理中的几点建议

(1)矿山采空区复绿生态治理时务必先作平场处理,针对立地土层较薄的应当适量客土,客土厚度大于40cm。

(2)矿山采空区复绿生态治理植苗后必须加强水肥管理。

(3)矿山采空区复绿生态治理乔木树种的选择,尽可能地根据矿山所在地小区域立地环境等因子,选择就近生长良好的优势树种。

(4)矿山采空区复绿生态治理栽植乔木树种后,混播一年生与多年生草种有利于防止水土流失和增强生态复绿效果。

(5)矿山采空区复绿生态治理,所涉边坡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常用的喷砼(绿化)工艺、喷混植生工艺、客土 吹附工艺、液力喷播工艺、植生袋法、鱼鳞坑开挖工艺、种植槽工艺进行绿化,生态复绿综合效果更佳。

参考文献:

[1]高丽霞,孔旭晖,曹震,等.广东采石场植被生态恢复技术及存在的问题[J].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05,18(3):51-53.

[2]袁文杰.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J].金属矿产,2014(4):5~6.

[3]王明红.金属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技术[J].金属矿产,2015(6):4~8.

[4]黄江.环境污染与生态恢复[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5]宁丰收,游霞,杨海林,等.重庆市主城区废弃采石场生态与景观恢复对策[J].水土保持通报,2005,25(3):77~80.

[6]李成.陕西韩城煤矿群采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对策分析[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3,24(1)40~45.

[7]彭赟,李燕,杨淮.瞬变电磁法在积水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19,16(6):849~855.

收稿日期:2019-12-30

作者简介:赵仁波(1976-),男,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技术工作。

猜你喜欢

生态治理试验
CS95
CS10
510
T90
驭胜S330
发展绿色经济背景下的中日能源与环境合作社会发展与法律多元
论周秦生态伦理文化及其当代价值
“互联网+”背景下的网络文化产业生态治理
生态治理中的引导型政府职能模式定位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