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大学生的法律素养及法制教育改革探索

2020-08-04张宁尚明玉

青年生活 2020年14期
关键词:法律素养法制教育大学

张宁 尚明玉

摘要:法律素养是一个公民的基本素养,大学作为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重要阵地,应重视学生的法律素养的培养,但我国目前高校的法制教育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本文将针对这些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大学;法律素养;法制教育;改革

引言

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依法治国要求每一个公民知法、懂法、守法、依法办事。学生进入大学阶段,成为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独立个体,成为享有各项权益和履行各项义务的公民,需要在大学教育阶段加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所以,在大学阶段,法制教育成为每一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就是要让大学生具有基本的法律素养,建立自我约束的行为规范。

一、法律素养的概念

何为法律素养?法律素养是懂得、理解法律和运用法律的能力和素质。大学生已经迈过18岁的年龄界限,成为了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要为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负责。所以在与外界相处的过程中,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事,符合法律规定,一切行为都是自由和被允许的,触犯了法律、法规的警戒线,就会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法律素养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对法律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另一方面体现在日常行为中对法律知识的运用,就是用法律行为指导日常言行,约束自己的行为。

法律知识包括法律条文和法律原理。法律知识是一套完整和复杂的知识体系,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进一步健全,法典涉及各个领域,全方位地对社会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规范,大学阶段需要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的普及性教育,法制教育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的一项必修课程,作为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的依据。

二、当前大学法律教育存在问题

1.学校对法治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虽然当前在大学教育中普遍开设了法制教育,但是法制教育并没有体系化和专业化,只是作为思想道德课或法律基础课这样的公共基础课程,并且其重要性远远在高数或英语这样的公共基础课程之后,学生普遍思想上不够重视,法制教育的重要地位没有凸显出来。

并且在课程的设计上,大学法制教育课程体系设计过于简单,只是一些基本的公民道德规范和日常行为准则,对于一些法律的本质和更深层次法律精神、法律信仰的探讨并没有很深入。大学生已有成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且建立了较为稳固的价值体系,这样粗浅的法律入门课程并不能在意识深处对大学生起到转变思维、改变认知的作用。

2.传统教学模式不利于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构建

由于当前大学法律课程是以“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这门公共课程出现的,在课程中公民的思想道德教育和行为规范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而相關法律知识就被弱化,专业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被束缚了手脚,在授课过程中过多偏重于法律法条的讲授,这些都属于理论性的概念,需要在实践中运用才能加深学生的理解,但由于缺乏实践活动,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掌握相当机械,没有转化为自身的法律素养。

法治的核心是“公正”和“自由”,首先是对权力和主权的强调,但是由于多年传统教育模式,大学法制课堂仍然偏重于讲授对违法行为的惩戒,是一种约束和规范,违背了法治精神的实质,在学生的意识深处建立的是被动约束而非注重遵守的理念。

3.高校当前法制教育存在理论和实践不相适应的弊病

高校是学生接受纯粹教育最后的一段时光,之后将步入社会谋生。大学阶段也应当是每一个人思想最为活跃的阶段,经过各种思想的交锋和碰撞最终形成一个人成熟的思想体系。

但近几年来很多恶行案件如:马加爵案、药家鑫案的发生告诉我们大学校园的法制教育还存在很大问题,一些大学生的法律常识和手法意识还很薄弱。诚然,众多案件的发生不能单纯将原因归结到法律意识薄弱上,每个人背后都有很复杂的家庭、环境、个人等原因,但从另一方面说明当前的法制教育是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脱节,虽然大学阶段的法制教育只是启蒙和铺垫,但它不应该只是空洞的理论和条文,是要能真正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能够改变学生思想深处的纠结和困惑从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困难,从而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对社会有益的人。

三、当前高校法制教育改革对策

1.校方要提高大学生法制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调整、优化课程设计

目前高校开展的“思想道德和法制基础”课程就其内容而言已不能适应实际教学的需要。思想道德和法制虽然都是对公民个人在社会上与人相处、与外界环境相处的行为规范,但思想道德主要依靠的是道德的因素,是“以德治国”的范畴,它依靠的是个人的道德修养,是基于道德标准之上的自发行为。而“依法治国”是依靠国家机器和专政手段通过对违法行为的惩戒来规范约束人们的行为,保障合法行为的权益。因此校方要认识到两者本质的区别,对课程做合理的调整,真正让学生在大学学习的关键阶段在意识深处建立起法制的概念。

2.优化教师队伍、提高师资力量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本身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素养,并且有一颗师者仁爱之心才能为学生答疑解惑、并且通过人格的力量完善学生的品质。当前高校中讲授“思想道德和法制基础”的教师法律素养并不合格,他们大多数并非法律科班出身,多为政治、教育类专业的研究者,而法律知识是系统化的理论体系,需要耗费多年的精力潜心研究才能学懂学透,自己掌握了还要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就需要复杂的知识真正消化为自己的营养,然后深入浅出让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掌握,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教育任务。试问自己都不懂,怎样让别人懂呢?当前高校法制教育应该配备专业的教师,通过自己的专业素养来提升学生的法律素养才是当务之急。

3.丰富高校法制课程的教学内容

传统的法律基础课包含了大量的思想道德内容,只是庞杂不成体系,而且高校法律课程课时太少,无法满足法律教育的需要。高校应对法律教育进行改革,学习马克思主义法制思想,用无产阶级唯物论的观点建立学生科学的法治观,同时学习《宪法》,《宪法》作为我国的基本法对公民的权利义务做了明确的界定和划分,这是每一个公民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同时有利于大学生最根本的法治观念的确立,如“主权意识”“公平”“正义”等,同时也要根据不同专业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增设一些部门法的教学内容。

结束语

大学教育是人生一段重要的时光,是建立在个人已具备思辨能力和认知能力基础上培养个人技能和各项必备品质的关键时期。法制观念是每一个人在现代社会安身立命的根本,是每个人都应具有的尺度并因此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依法治国”的不断推进,高校法制教育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要求,需要与时俱进进行改革,促进人才的完善,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郭晓红. 当代大学生的法律素养及法制教育改革探索[J]. 活力, 000(002):90-90.

[2]韩世强, 陈秀君. 当代大学生的法律素养及法制教育改革探索[J]. 中国轻工教育, 2018.

猜你喜欢

法律素养法制教育大学
至善
大学生法律素养现状及改善策略初探
遏制校园暴力须重视法制教育
高职院校学生法律素养养成探析
浅议如何提升人民监督员监督质效
法治中国视域下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育
中国最美的十所大学
门槛最高的大学(前10名)
偶的大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