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互联网+”时代的幼师培养方式

2020-08-04孙楠楠

教育家 2020年23期
关键词:幼儿教师教学资源互联网+

孙楠楠

在“互联网+教育”的时代背景下,幼儿教师可通过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平台获取更多的教学资源,还可进行线上教学。但由于信息化教学资源复杂,幼儿教师信息素养不高、信息化教学能力参差不齐等因素,出现盲目使用教学资源以及线上教学操作不熟练等现象。针对如何促进幼儿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我进行了如下分析。

首先,加强自主学习,树立科学的信息化教育观。

“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是幼教工作者必不可少的职业素养,也是促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动力源泉,更是教師专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教师要保持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热情与敏感度,通过自主学习积累信息技术知识,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在与其他教师的协作、交流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通过汲取他人的优秀经验,将书本上和别人身上的经验内化为自身的信息化教学体系,并不断运用到实践中,实现自我能力的提升。

在自主学习与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树立科学的信息化教育观。不能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一味使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进行机械地传授,使信息化教育本末倒置。例如在数学活动“分水果”中,教师可制作让幼儿自主操作的课件。幼儿在屏幕前自主操作,既能理解强化记忆,又能增强积极性与自信心。如果让教师按照课件自说自话,效果必定大打折扣。

其次,开展信息化教学培训,提升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

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除了依靠自身的学习与努力之外,对外部条件也有着相应的要求。从管理层面看,幼儿园可根据本园教师的情况开展系列培训,给予教师知识输入与经验交流的平台,提供自我学习与成长的环境。目前部分幼儿园开展培训活动出现“眉毛胡子一把抓”“教师缺什么就补什么”的现象,既没有计划性也没有系统性,使培训流于表面,不仅浪费人力、财力,还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针对以上问题,一方面,幼儿园可以按照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水平进行分层次培训。例如可分为基础班、提升班、高级班,基础班旨在提升教师计算机基础应用技能与信息化知识的培训;提升班是学习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整合,培养教师较强的信息化教学能力;高级班立足于一线学习学前教育信息化管理,使教师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开展专题研讨的能力。三种层次的培训目标从信息化教学知识的初步掌握,到有效整合,再到全面融合,使教师清晰自我定位的同时,也明白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成长轨迹,努力向更高水平迈进。

另一方面,教师培训形式应尽量多元化。幼儿园可开展有侧重的教学交流、教学观摩、教学研讨、专题培训,组织教师参观其他优秀幼儿园,让教师了解其他幼儿园教师的教学模式,学习更优秀的教学经验等。

再次,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与评估体系,推动信息化教学的高效发展。

幼儿园课程的四要素包括目标、内容、组织实施与评价,评价往往容易被忽略,而开展信息化教学评价是推进信息化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从微观上看,在幼儿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评价方面,幼儿园可将教师计算机基础考试成绩纳入绩效考核中,同时多考察观摩研讨教师信息化教学活动,以激励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提升信息化教学水平。从宏观上看,一些幼儿园往往用电视、计算机等设备的数量来片面代替信息化水平,缺乏信息技术运用的实际操作与协调能力。这时可以综合考虑基础设施与软件资源等,发挥评价指标的推动作用,更好地引导信息化教育沿着高效务实的方向发展。

幼儿教师队伍的信息化教学水平是推动我国学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关键。教师应抓住时代的机遇提高对自身的要求,同时幼儿园应在以教师为本的管理理念指导下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习培训机会,让“互联网+教育”模式真正走入幼儿园,让儿童真正体验与时代接轨的创新教育模式。

(作者单位: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机关幼儿园)

责任编辑:王妍妍

猜你喜欢

幼儿教师教学资源互联网+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开发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新型教学资源在综合课程中的应用
新型教学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