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退为进,将音乐天地还给孩子

2020-08-04钱玟贝

教育家 2020年23期
关键词:图谱指令节奏

钱玟贝

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如何真正做好“适时的退位”是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在哪些方面“退位”?如何将“退”与“进”更好地衔接?适时而有效的教师退位不仅直接关系到教学活动的成败,更能引发幼儿的自主性学习,是促进幼儿发展的关键。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做到以退为进,需要不断地实践、研究和摸索。

语言退位,促进幼儿音乐素养的发展

语言退位,是指在音乐活动中尽量减少教师直接的语言引导或指令,退位为用其他的方式,同时辅以音乐性元素让幼儿在音乐活动中养成音乐常规,提高幼儿的倾听能力、专注力和学习效率。

音乐指令代替语言指令,在听辨中养成音乐常规。在音乐活动中,教师可以用一个向上音阶和一个向下音阶作为幼儿在座位上原地起立和原地坐下的指令,用活泼些的音乐作为幼儿自主找空间站好的指令,用舒缓的音乐作为回座位坐好的指令。每次活动时都这样进行,教师不用过多的言语,幼儿就渐渐在听辨中集中注意力,建立起音乐常规,听到特定音乐就做特定的事情。

“耳先于眼”,在听辨中凸显自主学习。在音乐活动中,教师应该让孩子以听为主,其次才是看。比如在“大象和小兔”的音乐游戏中,教师先用大鼓敲出慢慢的、重重的节奏,再用小铃敲出轻快的、活泼的节奏,让幼儿听听是什么乐器发出来的,这个声音像什么动物走路。不同音色和节奏交错出现,幼儿通过仔细倾听从而分辨“是谁来了”,再跟着听到的节奏模仿动物走路,在听辨中进行了自主学习。

在学习音高音低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敲音块,让幼儿对比听辨音块的音高。幼儿在一次次的倾听中辨别,小耳朵越来越灵。

手势提示,在过程中提升幼儿音乐专注力。在音乐活动中进行节奏游戏时,教师采取退位法:第一步,用语言和手指点图谱相结合的方式,让幼儿感受正确的节奏;第二步,教师语言提示退出,只用手指点图谱;最后教师只用手指表示第几遍拍节奏,拍的过程则完全交给幼儿,不做任何提醒,幼儿在教师的层层退位中越来越专注。

图谱代替语言教授,在解读中提高学习效率。在音乐活动“圆圈舞”中,有一个重要的环节是教会幼儿如何跳圆圈舞,总共6个队形变换,以往教师总是一遍遍地说队形如何变化,让幼儿尝试,但是因为队形变换比较复杂,幼儿总是不能理解,花费了很多时间。后来,教师运用图谱的方式引导幼儿观察队形变换,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图谱的直观和形象让幼儿很快就能明白如何跳圆圈舞,再也不需要教师一遍遍枯燥乏味的讲解。整个过程中教师的语言“退位”,使幼儿更加自主。

活动准备退位,给幼儿更多自主体验的空间

活动前的准备工作常常是教师一人完成,这样不仅是以成人的方式预设活动的方向,还可能因为教师的准备而限制幼儿很多感受和体验的机会。那么,如何在活动准备中实现教师的退位呢?

物质准备。如音乐活动“秋天秋天”,是认识卡农曲式的一项活动。活动目标之一是让幼儿在秋天的情境中认识卡农曲式。前期教师让孩子们画一画秋天,说一说画里的秋天怎么美丽。幼儿通过观察、感受,描绘出了一幅幅美丽的秋天画卷:丰收的果实、绚丽的晚霞、落满树叶的小路……这些都是孩子们的感受。活动当天,伴随着好听的音乐,幼儿们拿着自己的画,自信地介绍秋天的美景,从而为后面创编秋天出游的口号做好铺垫。

经验准备。在音乐活动“小小建筑师”中,幼儿要利用合适的乐器表现建筑工人工作的声音和节奏,初步感受回旋曲。但是幼儿对于建筑工人工作的声音和节奏并不是很清楚,在这样的经验基础上配乐肯定不合适。教师可以在前期给幼儿提供自主准备的空间,让他们先去观察一下建筑工地,搜集一些资料,这样他们才会知道建筑工地有哪些工作,才能将电钻、挖土机等画出来,与大家分享自己知道的工地上的声音,大家再一起寻找合适的乐器来表现。

在这样的准备过程中,教师不再是活动准备的唯一参与者,而是将准备的空间让给孩子,使孩子有更多自主参与和实践的机会,这样获得的经验才是内化的,是真正属于孩子的。

教师指导退位,给幼儿更多思考的余地

当幼儿在活动中出现问题时,教师应该直接进行指导,还是让幼儿自己先去尝试解决?这个时候,教师应该做的就是退位。

指导时机:教师退位,将决定权交给孩子。什么时候对幼儿进行指导?教师要找准时机,才能让幼儿得到更好的发展。如音乐活动“逛街”,在这首歌曲里需要幼儿自由选择乐器表示他们逛街时听见的店铺里的声音,同时用节奏表现出来。如“理发 店的|吹风 机|××  ×|× ×  ×”,幼儿通过倾听,选择声音相似的沙球来表现吹风机的声音,还给吹风机工作时发出的声音创编出了节奏。但是在活动中幼儿出现了分歧,有的幼儿说乐器雨声也可以用来表示吹风机的声音。此时教师如果直接指导,幼兒思考和探索的欲望将会被扼杀。这个时候教师需要退位,让幼儿自己去讨论:“你们觉得哪一种更合适?两种都合适的话我们先表现哪一种?”教师不要去帮幼儿做决定,当幼儿有想法时,教师可以问其他幼儿:“你们是怎么想的?”这样将决定权交给幼儿。

教授方法:教师退位,促成幼儿生生互动。教师在活动中总是喜欢一遍遍地教授幼儿本领,自己很累,幼儿也不一定能学会。这个时候可以换一种教授方法。如幼儿在学习敲奏《小鸭呷呷》这首歌曲时需要用到十五音琴进行演奏。这时,教师不用一直自己教授,可以先示范,然后请两位能力强些的幼儿和教师一起敲奏。当两名幼儿学会之后,教师就可以适当退位,让能力强的两名幼儿带领其他幼儿敲奏,这样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孩子学会并带领同伴进行学习,教师只要观察和适度指导就行。教师的退位,促成了良好的生生互动,让幼儿可以有更多思考和探索的空间。

在活动中,教师的“退位”让师生关系更平等、学习方式更多样、音乐特质更凸显。教师的“退位”策略,明是退,暗则进,以退为进,才能更好地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学习、探索,促进幼儿整体发展。

(作者单位:上海市嘉定区南翔幼儿园)

责任编辑:欧阳秀娟

猜你喜欢

图谱指令节奏
基于CiteSpace的我国文化“走出去”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2001-2020)
一样,不一样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单一形状固定循环指令G90车外圆仿真》教案设计
节奏
新机研制中总装装配指令策划研究
轻快漫舞
图表
最精确人类大脑图谱出炉
视唱练耳教学中节奏训练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