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理课堂中的生本教育初探

2020-08-04邓健凡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85期
关键词:分工合作生本教育学习

【摘要】生本教育强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利用调动学生积极性等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转变传统的教师授课模式,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本文主要研究在地理课堂中如何实施生本教育,通过以生为本的方式让学生乐于学地理,善于学地理。

【关键词】生本教育;分工合作;学习

生本教育是郭思乐教授所创的一种现代教育思想和方式,目前在全国进行推广,既强调以学生为本,为学生好学而设计,也强调要以生命为本,重视思想和理念的传播。高中教育的指向性非常明确,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一种传统和广为应用的教育模式。这一种教育模式教师很累,学生也很辛苦,讲不完的课,做不完的题目,除去教师的工作压力不说,学生一个人要应对多科的课程和作业,长期以往对于知识的获取和学习能力的提升都不是一个很好的途径。所以,当笔者承担高一年级地理教学工作时,就决定从高一抓起,用比较充分的时间去培养学生生本学习的技能,逐步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生本教育模式。

一、奖罚明确,导入生本

身为文科班的班主任和地理教师,笔者决定先用自己的班来进行生本探索。结合身边的教学案例,发现生本如果没有一套明确的奖罚机制是很难迅速推广生本教育的,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配合你。因为,刚从初中过来,尤其是中考过来,学生习惯了听,不习惯自己去讲和分析,存在学习的惰性。为此,笔者建立了自己班的奖罚机制,让大家体会生本的奖励,比如,在生本课堂表现优秀的个人和小组可以有下个月座位选择的加分权,完成生本作业优秀的同学可以得到奖励,优秀的生本作业成果可以在班级或者校级公众微信号展示等,通过这个方法很快就调动起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为后续工作的开展保证了充沛的动力。

二、教师设题,学生抢答

一开始,笔者采取的是相对贴近学生初中时学习实际的生本模式。每一节上课前,笔者会利用班主任的优势,晚修的时候将一两题思考题安排给学生,这也是生本教育所强调的“前置作业”,起初是指定某节课,由哪个小组来准备。生本理念中的“先学后教”将学生的“先学”提到了重要的位置。没有课前充分的准备,就没有课堂上精彩的展示。前置作业必须是对学生的预习、“先学”有导向作用。

在课程《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中,讲到洋流与渔场的关系,课前笔者布置了其中的一个小组来做主讲。这个小组讲得不错。当笔者问还有没有其他同学有不同的的内容时,班上一个平常很文静的女生走上讲台,打开了一个视频,这视频是英文配音的,讲得是纽芬兰渔场的形成,跟传统教材中的内容不太一样,而这个女生很明显是利用周末回家做好了功课,把视频的配音消声,一边播画面,一边用普通话来进行讲解,把现场的同学都吓了一跳。这个女生在收获掌声的同时明显提升了自信,据科任老师反映,在其他课上她都开始越来越积极发言了。这次生本课堂不仅激发了她的地理学习兴趣,还让她更努力认真学习英语了,因为她已经尝到了学好英语的甜头,这学期还担任了英语科代表。

三、教师主持,学生展示

在成功過渡了生本教育的入门阶段后,笔者开始放手让学生来主导课堂,老师担任主持人的角色。经过了半个学期习惯的养成,大家已经习惯了每次上课的前一天都会来笔者这里领题目。慢慢地,他们已经不满足于只是教师给他们题目,而开始要求讲自己希望讲的东西,而展示的方式也开始多样化。

譬如,在讲必修2第二章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时候,原来已经习惯了一个小组一节课的展示模式,让学生主动要求打破了,这次两个小组合为一个大组,用周末的时间,进行采风摄影,将身边的功能区用视频记录下来,其中有三个同学还一起出去,一个做记者,一个做“被访群众”,一个做摄像,做了一段大概五分钟的视频,讲的就是兴中道假日广场后边原威力洗衣机厂土地利用的变迁过程。

这些贴近生活,乡土化的学生自制的视频实例让整个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这一段视频跟我这节课的其中一个内容,工业区的迁移不谋而合。而居民区的调研小组拿来了几个楼盘的广告单,既有发到信箱里边的,也有从报纸上边剪下来的,有高级住宅区如中山市城区帝璟东方的,也有镇区的锦绣华城的,还把一些花园的卖点讲解出来,一个男生直接在搜房网上对比房价,讲了高级住宅区优越的居住条件和交通配套,中低级住宅区的分布。

这次课堂五分钟的展示活动后来持续了将近二十分钟,同学们展示得神采飞扬,下面的同学听得津津有味,作为老师,笔者也非常高兴,因为他们已经把这节课的很多重点用生动直观的方式传递了出来,学生理解起来更加轻松。

四、全面总结,反思不足

实施“生本教育”,首先需要教师在思想上完全放下包袱,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这样,学生才能有足够的空间去发挥,自由的时间去创造,否则的话,如果教师只是在形式上放开,而在实际操作时,总是担心学生这没学到,那没学好,非要让学生按照自己思维框架去学习,那就会束缚学生的手脚,压制学生的学习天性,大大削弱学生的创新能力。

后来笔者更加重视前置作业的设置,尽可能让题目有趣的同时,更具可操作性和实效性。生本课堂从一开始的热闹,变得高效,学生越来越掌握课堂的主动,越来越积极地去学习,去思考,去掌握结题方法了,同时正达到了笔者一开始设定的目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结语

印度大师奥修把这样一句话称为最伟大的祷文“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当教育适合学生时,学生就忘记了自己在学习,忘记了自己是在课堂上,甚至忘记了自己。生本课堂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的一种良好载体,以生为本能够更好地让学生全方位提升学科技能,地理教育又是一门贴近生活的学科,高中地理教育采取生本的方式,探索手段多样,教学思路不同,希望以后通过与其他老师的交流学习和跟学生的教学效果的反馈等能够进一步的修改完善自己的教育方式,取得更好的教育成效。

[本文系中山市教育教研2018年度青年项目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研究”(课题编号:C201812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郭思乐.以生本教育促素质教育的思考[J].郭思乐.现代教育论丛.

[2]彭旖琨.荆志强:做幸福的老师[J].黄金时代(学生族),2013(2).

[3]邓健凡.高中地理教师教学团队建设[J].文理导航,2020(4).

[4]丁生军.“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策略[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17).

[5]李家清,常珊珊.核心素养:深化地理课程改革的新指向[J].地理教育,2015,(4).

猜你喜欢

分工合作生本教育学习
小龙虾历险记之夜幕下的晚餐
如何培养小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关于小学数学单元感受小研究设计的思考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策略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