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2020-08-04任相凤

中国集体经济 2020年20期
关键词:促进发展农业经济管理农村

任相凤

摘要:现阶段,我国农业经济管理模式已经趋于成熟,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有效的经济管理,这也成为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但是,在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农民对市场的认知水平较低,导致农村经济管理现状不容乐观,让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无法有效展现出来。因此,文章分析目前农村经济管理的情况,对其指出农业经济管理的提升建议,并探析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农村;经济;促进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和进步,国家也逐渐意识到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在各种新技术和新设备的支撑下,为农业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大部分农民的受教育程度较低,缺乏对新技术和新设备的理解能力,不能在发展农业时有效利用这些技术和设备,这阻碍农业快速发展影响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技术和设备的普及应用。农业经济管理是在农业生产的全过程中,对生产、分配、消费等出现经济活动的内容进行有计划、有组织、有控制、有协调等作用的管理。因此,如何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成为当下需要研究的重点问题,只有加强农业经济管理的程度,才能充分将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有效展现出来。

一、目前农村经济管理情况

(一)农村经济信息流通程度不够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产生以及应用,为各行各业注入了新鲜血液,有效促进其稳定发展。然而,农村区域普遍受到传统经济管理观念的影响,缺乏对互联网技术学习引导,对该技术的利用也就更少,一般只能通过电视、广播等渠道了解一些经济相关的信息,导致农村经济信息流程程度不够,所获取的信息较为片面,这对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开展工作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同时,各级政府相对于农村信息基础建设的重视程度较低,没有在农村区域组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网络,严重制约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发展。

(二)农业经济管理体系不健全

目前,导致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正常开展的因素还包括管理体系不健全。完善的农业经济管理体系是开展其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但是管理体系的缺乏,导致相关管理人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缺乏理论指导,出现农村经济管理水平低下的问题。同时,不健全的农业经济管理体系还会影响农民了解相关信息,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就会出现各种经济问题,影响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三)农村生态环境逐渐出现恶化情况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发展,因环保问题治理力度的加大及为了确保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一些污染性较大的工业企业逐渐迁至城市郊区或者农村区域,大量占用农业用地。尽管在发展工业的过程中,生产的一些新型农业耕种机器设备能够促进农业的发展。但是在工业发展过程中也会排放出大量的污水、废气、废料等,对农村区域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导致土壤中的养分减少,严重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出现产量下降的问题。同时,农民的环保意识相对较差,在农作物生产过程中出现乱丢农药瓶的行为,对土壤的质量造成影响。

二、农业经济管理的提升建议

(一)提高农村经济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在农村经济发展驱动下,实现农村经济管理的提升,就需要提高其信息化水平。在信息时代,将信息技术有效应用于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不仅能够提升农业经济管理的效率,还能有效将农业经济管理的成本降低,让农民了解更多与经济相关的信息。因此,要想提高农村经济管理的信息化水平,需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来开展各方面的工作,这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效良好作用,能够将农业经济管理的效用发挥出来。例如,某县新农村农业经济管理站建立了信息化经济管理模式,借助计算机及相关管理软件,对各行政村的土地使用信息、土壤成分、经济作物信息等进行统计和分析,促进农业经济管理的清晰性和条理性,其经济管理水平也有了明显提升。

(二)完善农业经济管理体系

要想提升农业经济管理能力,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需要从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人员意识入手,不断学习最新的管理知识和技术,更新管理理念,并根据实际工作情况,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农业经济管理体系。同时,在发展农村经济的过程中出现的经济问题,相关管理人员应该明确农村的农业资源,通过划分地塊、耕种补偿等方式,避免出现经济纠纷问题,这对提升自身管理水平也有重要作用。另外,相关管理人员还可以利用农业经济管理体系,引导农民合理控制,教给其应用新技术和新设备的能力,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针对农村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的情况,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应该意识到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合理规划工业用地,对工业用地进行集中化的管理,尽量让工业用地远离农业用地,在此基础上提高工业企业的环保意识,生产中注重污染治理,大力避免出现工业污染农业用地的情况。同时,还要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要按照规范处置,避免出现乱丢农药瓶情况。另外,还要加强环境污染处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对出现环境污染的区域及时处理,为农作物生产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

三、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体系保证

第一,开展农业经济管理工作,能够第一时间获取农村经济发展的具体信息,通过对信息的整理和分析,能够得出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真实需求,进而完善经济管理体系,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保证。第二,有利于农业经济管理人员执行管理工作,能够正确规范农村人员农业生产的行为,保证经济的稳定发展。第三,实现对农业资源的合理分配,进而提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加快经济发展。第四,转变农民的传统生产观念,优化农作物生产流程,有效利用信息化技术、新耕种技术以及新生产设备,实现农村经济的新突破。

(二)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通常来说,农业经济管理就是对农业生产活动全过程的管理,明确农村经济发展目标,对指导农村经济正确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第一,农民了解经济信息较少的问题,农民在农业生产方面只能结合自身种植养殖经验进行农业生产,这导致农村经济发展缺乏科学性,生产效率低下,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第二,在发展农村经济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农业经济纠纷问题,对农村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影响,而实现科学有效的农业经济管理工作,能够针对这些农业经济纠纷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例如,针对农业承包合同出现的条款协议不清晰、内容不明确、发包程序不透明等纠纷问题,可以采用协商解决、调解解决、仲裁解决以及诉讼解决等方案,结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农业承包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三)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环境支撑

开展有效的农业经济管理工作,能够改变以往农村经济发展的环境情况,充分激发出农民的农业生产积极性,同时政府也要增加一些农业建设的政策,以此吸引高素质人才到农村区域进行生产指导。第一,在农村区域引进高素质人才,鼓励其下乡进行经济管理,把高水平的管理技术、财务管理理念、农业经济统计、农业经济核算等理论知识应用于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进而能够为农村经济发展创设良好的科学指导,而且还能有效改变农村经济发展的模式,提高农民的农业生产积极性,并对其进行技术指导,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第二,开展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还可以有效利用当地资源以及人文环境,制定适合当地发展特色的农村经济发展目标,借此提升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速度。第三,有效改善农村区域的生态环境,促使农民树立环保意识,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乱丢弃农药瓶、塑料薄膜衣、不过度使用化肥,不焚烧秸秆等,同时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結合当地土壤质量情况,耕种适宜的农作物,从而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另外,还能有效利用农村资源,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

四、总结

总而言之,要发现农村经济,需要有农业经济管理体系作为支撑,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体系保证、理论指导以及环境支撑。因此,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农业经济建设需要有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和国家政策的扶持。重视农业经济发展,提高农村经济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完善农业经济管理体系,提高环境保护意识,解决农村区域环境恶化的问题,以此为农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全面提升农村区域的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德勇.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J].农家参谋,2019(19).

[2]廖述胜,程雯,熊振芳.浅析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J].南方农业,2019(21).

[3]何洁.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探析[J].山西农经,2019(13).

[4]姬萍.探析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J].山西农经,2019(12).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悦庄镇政府审计办)

猜你喜欢

促进发展农业经济管理农村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农业经济管理的人才培养模式
总结推广“隆化模式” 积极深化林场改革
校园剧社与校园戏剧的发展关系研究
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优化小学英语课堂评价,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