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印象西藏

2020-08-04黄浩

西藏文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拉萨河西藏阳光

黄浩,神木市高家堡镇人。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主任记者,榆林市首届“十佳新闻工作者”,神木市有突出贡献专家,获2019年陜西新闻奖一等奖。出版文集《生命的庆典》《走进神木》《黄浩散文选》三部。

西藏蓝

抬起头,就能望到西藏蓝。自然、真实、灿烂地铺在天上。

西藏的蓝天和内地的蓝天不同,西藏的蓝天是全天的蓝,是古朴的一种蓝,是盘古开天辟地的最后一种蓝。这种蓝,有厚度,有质地,有神秘感。它不同于江河湖海的蓝,也不是化学原料的蓝,它是土生土长的原料涂抹的一种蓝。蓝得纯净、愉快、纤尘不染。是一种圣地蓝、雪域蓝、高原蓝、天堂蓝,有蓝闪的蓝,飞翔的蓝,浸入骨髓的蓝。西藏的蓝是蓝的土著,是神性的蓝,是轮回路上的一种蓝。它不是你见过的任何一种蓝,它是等着你的蓝,它是蓝的祖先,是蓝的根。蓝得如沐春风,神清气爽,沁人心脾。

在西藏,无论是沿着拉萨河、尼洋河、年楚河、雅鲁藏布江,还是在高山、村镇、圣湖、天葬台,我们都能看到五色经幡和经文,在西藏大地猎猎飘舞。风马旗是西藏的圣物,那巨大的五幅不同色彩的飘带纷纷扬扬,向着蓝色的天空诵着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经幡由蓝、白、红、黄、绿组成,象征地、水、火、风、空五大要素,或者是蓝天、白云、红雷、黄土和绿水。藏胞相信,漫天飞舞的经幡,可以把不尽的祈祷,送往十方虚空的诸佛的耳中。风马旗中的蓝色更接近佛教中的那种蓝。那是一种藏蓝,融进了藏民族的祈祷之声,诵经之声。那是一种几百年才能见到的蓝,从点蓝到小蓝,从小蓝到大蓝,从大蓝到宇宙蓝,哪一种蓝的飞升不是一种积累,哪一种蓝的跳动,不是一种灵魂的飞翔。

在西藏众多的大山中,都笼罩着一种淡蓝色,像雾、像云、像轻纱。我无法说清楚这是一种怎样的蓝。或许是由于西藏的天蓝,而山离天更近的缘故吧。因为在西藏拍摄的许多照片中,都有这种蓝色相拥着,与我不舍不弃。喜玛拉雅山的蓝是直插云霄的蓝,是登天的蓝,是天蓝;念青唐古拉山的蓝,是雪峰与雪峰、冰川与冰川之间的蓝闪;雪峰与天空形成了一个小气候,大雪纷飞之中,有电闪雷鸣,有冰雪之中浸湿的蓝和一闪一闪的蓝闪;而米拉山口的蓝,是一种博大、广阔的蓝,最具凝聚力的一种蓝,是气象万千的一种蓝;在藏南的南伊沟,我看到了一种让人心痛的蓝,那是一种历史的蓝,民族的蓝,同胞的蓝,是中国蓝。

在西藏还有一种蓝色,那便是青藏高原上的众多圣湖,它像千百双蓝色的眼睛闪闪烁烁,镶嵌在高原上,为高原增添了一种蓝色主色调。纳木错圣湖让我感受到了幻化中的蓝。在广阔的藏北高原,牛羊铺满了绿色的草甸,极目远处纳木错湖像一个蓝色的月亮,挂在天地间。视野的尽头是耸立在蓝色里的参天雪山,一座雪峰连着一座雪峰,串连成长长的冰川,绵延成冰雪山系,闪着淡蓝色的光芒。雪山融水,流进湖中,山与湖是一个脉络,湖与山有一个相同的路径,白与蓝可以相互流入对方,从此蓝中有白,白中有蓝,它们相互理解,相互渗透,幻化成一种圣蓝,一种纳木错独有的蓝,那是另一种真真切切的藏蓝。

青藏高原美丽的风景与蓝天白云的背景构成和谐的统一体。离开蓝色的天幕,无论是雪山、草原、圣湖还是宇宙,都会显得单薄,所以说蓝色是西藏最古老的、最永恒的传说。唐卡是西藏最重要的艺术形式,在西藏的唐卡中,蓝色也是一种主色调。唐卡画师描绘的那种蓝有浑蓝、浅蓝、湖蓝、灰蓝、蔚蓝、碧蓝、瓦蓝,构成一种独特的藏蓝。在西藏,在蓝天白云下,金黄色的庙宇的彩绘中,就透着一种大气的蓝,尽管这种蓝色可以绘制不同的内容,天空、大地、水、法器、皮肤等等,但庙宇中的蓝色,是一种宁静的蓝,充满着佛的指引。而西藏家庭中的那种蓝,无论是藏式房子的大门和房间的彩绘,还是藏式家具、卡垫、藏袍、藏裙,甚至发辫上,都有蓝色的分布,这种蓝是一种温馨的蓝,是一种火热的蓝,是一种甜蜜的蓝。这种蓝是家庭式的私蓝,是可以珍藏的蓝,是藏民族蓝色的向往和憧憬。

西藏蓝,是离天最近的一种蓝,是千年经幡飘扬的一种蓝,是转经筒转出来的一种蓝。它宁静、辽远、广阔而伟大,生生不息。

阳光西藏

西藏在上。闭着眼,感受到阳光开始触摸我的身体,慢慢地流进我的血管,把我通体照明。睁开眼,刺目的白色从蓝天直泄而下,我看到了一个透明的西藏。

和西藏打招呼,阳光就从几万里之上,向你打来一个闪,像触电一样,温暖你的全身。那是一种切肤之意,缓缓的、安详的、宁静的一种感觉。西藏的阳光是一种深呼吸,能打通气脉和阻隔;是一种强大的气场,走几步,就磨得锃亮,温度逐渐上升,亮亮堂堂,温暖整个天地。西藏的阳光离人类最近,我常常可以听到她愉快的笑声。在大山之上,你可以随便扯一两片阳光,放在头上,形成自己的长明灯。天空中那条白色的梯子,时隐时现,听说顺那个梯子可以到达极乐世界。

阳光总是低着头,掰着一块块碎金,洒向雪山高原。你掬起双手,阳光就落进掌心。循着清脆的响声就有甘泉从雪山涌来,阳光与水道是一条路径。用西藏的阳光洗一次脸,就能闻到格桑花淡淡的香味和藏北高原青草的味道,花香与阳光息息相通。沐浴一天西藏的阳光,就等于念了一百遍六字真言。西藏的阳光每天都是新鲜的。她从藏蓝色的天幕而来,她每天都要被蓝色洗涤,蓝色是她的浴场,它是圣洁的天赐之物。西藏的阳光不是七彩的,而是全彩的。自然界有什么颜色,阳光里就有什么颜色。西藏的天为什么那么蓝,就因为西藏阳光中的蓝色,都跑到蓝天里去了,加深了蓝的度数。不管是什么色彩,在西藏的阳光下,都是那么艳丽夺目。天空中的云,奇形怪状,形态各异,漂在蓝色的深邃里,白格生生的,像一朵朵盛开的棉桃。阳光是一块透明的玉,佩戴在脖子上,一生与你相随;阳光是心,打通所有的心结,让彼此间的距离更近,于是心跳就连着心跳,呼吸就接着呼吸,生命就不断地延续下去。

阳光下,我看到了透明的拉萨。没有任何一个地方的阳光能和拉萨相比。那样亮堂,那样高远,那么明媚、明净,那么灿烂温暖。那是没有污染的原始光源,丝丝缕缕,从天空鱼贯而下,那密密的丝线每天都罩着拉萨。拉萨是堆满阳光的城市。每一片阳光都有温度,每一片阳光都舒畅,每一片阳光都有感情。在拉萨我常常能听到阳光的声音,从远处传来。听着雪山的冰雪,被阳光揉成冰水,带着阳光的体温,一滴一滴,滴入我的心灵。有时候听到金黄色的宇宙的门,被阳光咯吱咯吱推开,走进寺院,于是喇嘛的诵经之声从阳光中传来,红山上的布达拉宫,那好似阳光砌成的宫殿,有13层之高,晶莹透明,金光闪闪。金顶、白墙、红墙、坛城、佛像、唐卡,哪一种不是应用阳光的颜料,涂抹成的圣物。大昭寺,那更是阳光之寺。三条转经路,哪一条不是阳光大道,一直通向阳光的中心,大昭寺里的佛,他是藏胞心中的阳光之佛。红的寺院,绛紫色的喇嘛、藏胞,金闪闪的佛像,都住在阳光里,他们都是阳光的邻居。夜晚酥油灯一盏一盏被点亮,它承接着阳光的亮度,将阳光不停地传递。

拉萨是个阳光十足的小伙子,满身都散发着阳光的味道,朝气蓬勃地笑着欢跃着。拉萨是阳光的母城,是世界阳光的中心。只有在拉萨,你才能触摸到阳光的身体,你才能看到阳光的容貌,听到阳光的声音,感到阳光温暖的体温。拉萨是个透明的城市,阳光将拉萨照得通体明亮。布达拉宫、大昭寺、小昭寺,还有色拉寺、哲蚌寺、桑耶寺,哪一座寺庙,不是在阳光下通体透明,闪着耀眼的光芒。拉萨的每条大街,都用阳光铺成,那是全彩的阳光之路,煦暖、透亮、清澈、舒展,它通向阳光的未来。阳光之路上,人潮人涌,那么多的藏胞手里拿着转经筒,头上顶着太阳,空气中弥散着阳光,嘴里念着阳光真言,左手捻着阳光佛珠,转经轮坚定地将一层一层的阳光磨碎,撒向拉萨,于是拉萨就永远熠熠生辉。

雪域高原是世界上高海拔的地区,生存环境恶劣,但从藏胞们一张张笑脸上,我看到了那份纯真的阳光,看到了那份久违的阳光。在拉萨的一处建筑工地,藏族施工队正在盖房子,他们用歌声邀请阳光,把一层层阳光砌进房子里。不一会儿,工地上就摆上了青稞酒,他们围坐在工地上,大碗大碗地喝酒,酒后就跳起了舞蹈,那不像修房子的工地,更像一个欢乐的聚会。每到秋季,江孜的卡麦乡,到处都是收割青稞的丰收景象。这时候藏胞们总会动员全家人来抢收青稞,因为这是西藏的雨季,冰雹随时会袭来,使青稞颗粒无收。就是这样紧张的收割的间隙,藏胞们都会摆上青稞酒,以庆祝这一年的丰收。有一个藏北高原的牧女,来到拉萨打工,在一家四川人开的饭店打工,当了半年服务员,最后她没有讨到一分工钱,听说离开拉萨回藏北的那天,她笑得还是那么灿烂。藏胞能直面困难和挫折,每天都阳光地生活,对死亡没有恐惧感,他们相信轮回路上,会有一个好的未来。他们坦率、纯真、阳光的生活态度,折射出一种人性的光辉。

西藏是个高山密集的高原,我常常把那里的每座山看成一尊佛,其实在藏族人的心目中,在阳光的深处,隐隐有一座大佛坐在云端,祥云缭绕,金光万道,那是他们的主宰,是他们心灵的力量,也许他们那份宁静的心灵、心灵里透出的阳光,才是我们所需要的。西藏的阳光就像佛的手,为信众摸顶赐福,像佛的眼睛,没有忧愁,像佛的心,弥散广宇,普渡众生。西藏的阳光,飘进梦里,铺在路上,刻在心里,灿烂一生,温暖一世。

西藏的阳光,永恒。

山满西藏

走进西藏,就走进了山的丛林。視野中,在河谷之外,西藏都被大山紧锁着。蓝天挂在天宇,阳光开始抽丝,丝丝缕缕、金闪金闪地直刺人的眼。山高高地挺立在大地上,排排对对,雪峰与雪峰相映,站满西藏。

西藏的山,高远、旷达、博大、雄浑、奇峻,它有生命意识和生命的质感。西藏的山像成千上万的活佛,坐拥在天地之间,披着绛紫色的袈裟,神情生动,体态丰盈,寂静地修禅。而在云气之上,总像坐着一个袒胸露肤的大佛,或隐或现之中,海螺之声、鹰笛之声隐隐从蓝色天幕上传来,不绝于耳,那是天籁之音吗?藏风浩荡,五彩经幡挂在山顶,铺在山上,整整的一座五彩之山。仰天长望,经文刻在蓝天之上,猎猎飘舞,叩问西藏这尊千年古佛。

站在西藏的大山之巅,真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群峰林立,高高的峰顶像战斗的旗帜,又像英勇的刀剑,直插蓝天。而当你一旦站在珠峰之巅,那你就是站在世界之巅,没有人比你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你是傲立于地球之上凸起的青藏高原,你是傲立于高原之上的人类最高山峰,你是强者,更是巨人。珠峰之巅视野没有阻隔,俯视白雪皑皑的盛景,与天只一步之遥,举起手,手就伸进蓝里,抬抬脚,头就钻进云里,地球都在你的脚下,此时热血沸腾,你就是王,王就是你,你就是天,天就是你。山之腰,抬起头是山顶,低下头是山根,是最有内涵的一段。云蒸霞蔚,云卷云舒,像妇人的腰,臃肿、纤细、婉转曲扭,变化万千姿态。冰川、冰塔、冰湖就分布在山之腰,那是冰世界最奇异的风景,蕴藏着巨大的能量,之间,雪雾弥漫,腰之貌将被重塑、修改,重获新生。山之根是与人类最近的地方,山根中有许多修炼密宗的地方,最著名的是岗仁布钦雪山,还有桑耶寺的青朴修行地,山下布满了一个个修行洞穴。据说得道活佛或密宗上师闭关时,可以许多日子不吃不喝。山脚下,总有金黄色的寺庙和炊烟袅袅的村庄以及潺潺溪水相邻,古朴之中闪着灵动和生气。或者一个偌大的圣湖,纯蓝色碧波中倒映山体全貌,胜似仙境。

我常常想起西藏的山,一座座山峰笼罩在一种神秘的淡蓝色之中沉思。像一个钢铁般的男人,又像睿智的哲人;像遥远中传来远古的呼唤,又像一个民族永不低头的尊严。在西藏,抬起头,不远处就有笔直的山峰挺立在那里,肃穆、庄严、沉稳。远天苍茫间,就会有银光闪闪的雪峰出现。辽远之中的清晨和黄昏,有摄人魂魄的歌声传来,如穿越远山、跋山涉水的长号的音质,沉寂在天籁之中,我看见了莲花生大师,看见了格萨尔王,看见了仓央嘉措,看见了米拉日巴在山洞中修行的身影。是的,这就是西藏,这就是西藏的山特有的潜质。藏族苯教传统中有四大神山,卫藏地区的雅拉香波,北方羌塘的念青唐古拉,南方的库拉日杰,东方的沃德巩甲。加上其它五座神山,被称为世界形成之九神,构成苯教山神体系的核心。冈仁布钦山是冈底斯山脉的主峰,被誉为“宇宙的中心”须弥山,相传苯教的360位神灵就居住山中。它是一座精神之山和信仰之山,受苯教、佛教、印度教等四种宗教的信仰。冈仁布钦山是一座雪山,终年被冰雪覆盖,有四条大河发源于此山。每年都有印度、不丹、尼泊尔、中国等地成千上万的信徒朝拜冈仁布钦山。藏族人大都是磕着等身头去朝圣的,他们到了山下,撑起帐篷住下来,每天摇着转经筒,手上捻着佛珠,围绕着这座神山转圈。信徒们认为,凡是转过此山的人,就能免除轮回之苦,死后就能进入极乐世界。

内地人去西藏看山,因为山高,总是仰望之姿,顺便就看了西藏的蓝天和白云。山笔直地伸向蓝里,直插云霄,欲与天空试比高。西藏的山,总是一个长长的山系,唐古拉、念青唐古拉、昆仑山、横断山、喜玛拉雅山,哪一个不是一个长长的山脉,像横卧在高原的一条条巨龙,挺拔、高大、险峻、稳健、威严。西藏的山,更像一条条无限延伸的抛物线,在曲线的跳跃中,连接起一座又一座高峰。仅喜玛拉雅山脉,7000米以上的高峰就有38座,38位神灵傲视雪域,可谓群星璀璨,看千里冰封雪山妖娆舞姿,看万朵云卷云飞惊艳高原。

西藏的山,在阴雨天更是美不胜收。一会儿云层将山顶遮住,你看不到山的真面目。一会儿在云雾的幻化中,又隐隐约约露出了面容,像一个含羞的少女,更像一幅水墨丹青画,浓淡相宜地泼墨在天空这张巨大的宣纸上。雨停了,云开始飞翔,它降低高度,一缕一缕、一朵一朵、一串一串,绕在半山腰,躺在山的中线,又调皮地一降再降,直到了山脚处飘荡。雪在云上,一半山在云下,一半云在人间。此时的山,真是如仙境一般。云飞雾舞,山是仙山,人间也变成仙境,藏家房前屋后落满了云,路上也飘着云,村庄和城市都笼罩在云雾里,随便拽一块云,放在脚下,你就可以腾云驾雾,飞越天堂。

西藏的山充满了神性。西藏的山,没有一座不是神山,神山住着什么神,众神各司什么职、什么相貌、穿什么、戴什么、用什么武器,都事无巨细地规定得清清楚楚。大山是村庄的保护神,是藏胞的精神支柱。藏族人认为神仙住在山里,与他们相邻,而山顶之上,就住着佛,佛与山相邻,佛与他们也是邻居,于是人与神与佛都能和平相处,这就是藏族所遵循的道。西藏的山,巍峨、雄奇、庄严、威武、壮美地挺拔在天地间,有着巨大的气场和能量。穿行在西藏的大山间,我常常生起一种力量,山高大伟岸地站在那里,它是神也是佛,更确切地说,是藏族人的一种精神。

西藏的山,是一种信念,是一种信仰,是一种坚守,更是一种依靠。

沐浴拉萨河

金黄的九月,西藏沐浴节悄然而至。冰清玉洁的拉萨河女神,从纳木错之畔的念青唐古拉山走来,集日月精华于一体,清纯、明净、美丽、楚楚动人。

藏历的七月六日至十二日,是历时七天的西藏沐浴节。拉萨河的洪水期刚过,她从蓝天雪峰中飘然而来,扭动着青蛇般的姿体,穿行于雪山草地之间,蔚蓝的河水,清澄洁净,略带温暖。藏族人认为初秋之水有八大功能:一甘、二纯、三软、四轻、五清、六不臭、七饮时不损喉、八喝下不伤腹。沐浴节是在每年初秋弃山星出现在拉萨东南的天空时开始。藏族人认为,弃山星的照耀,能起到净化河水、医治百病的作用。每年只有七天时间拉萨河水会变成药水,洗浴过就不会感冒和腿疼了。听拉萨人讲:过去藏历七月六日这天,人们一般要等到黄昏时候才来到拉萨河,现在不到中午,拉萨河沿岸已坐满了沐浴的人,如果有缘,弃山星和月亮升起后,拉萨河女神会显灵出现在皓月当空的水面上。

我是在沐浴节前一天到拉萨的。黄昏漫步在拉萨河堤岸上,五色经幡随风在河边飘动,软软的河水像绸缎般地抖动,一直延伸到远方。这是雪山之水吗?河面宽阔,水流平缓,水面不时有微波荡漾。手伸进水里,冰凉的感觉直入你心,慢慢地一絲温暖传遍全身。拉萨河的南岸抬头望见是高高的大山,山顶直插蓝色的天幕,土黄色的山体被夕阳照得异常明亮。河中间总有一些沙洲,长着一些不知名的花草,那些花朵,如果不是格桑花,那肯定是张大人花。由于光线的不同,拉萨河水急速地变换着脸,刚才还是深蓝,倏尔变成了淡蓝,渐渐地成灰蓝,最后变成土灰色。这时候夕阳已将余晖撒在河面上,远山已笼罩在一种淡蓝色的神秘色彩之中。河面上撒满了点点碎金,一闪一闪地眨着迷人的眼,火红的水面跳动着透气的鱼儿,一条又一条,啪啪的声音从水面传来,冒着一个个气泡,形成群鱼戏夕阳的壮观场景。抬起头,看到药王山,红山上雄伟的布达拉宫也熔进夕阳的余晖里,煞是好看。走在河堤上,凉风习习。遇到落差的河水,不时传来清脆的水声,此时的拉萨河在暮色中变成了白灰色。河堤上不时有几个跑步的、散步的、溜狗的,既有汉族人,也有拿着转经筒的藏族人,一切都是那么的宁静、温馨,充满了和谐轻快的生活味道。

藏历七月六日中午,拉萨人几乎是倾城出动,他们扶老携幼,带着青稞酒、酥油茶、糌粑和牦牛肉,背着六弦琴、收音机、衣服、卡垫、地毯、氆氇等大什件,走向清澈如镜的拉萨河。南山耸立,碧水长流。蜿蜒的拉萨河岸边或中间的沙洲上,坐满了等待沐浴的人群。五彩斑斓的地毯、卡垫铺在空地上,一家又一家人围坐着。转经筒不停地转动,与岸边的经幡和金黄的树叶遥相呼应。水边挤满了男人、女人和小孩,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他们在河边或站在河水中,先洗头,后脱光上身,用水擦身,一般全身沐浴要等到夜幕降临以后。男女老少们沐浴在一起,阳光暖洋洋的,清清的河水滑过他们的肌肤,我看不出他们脸上有一丝顾忌和羞涩。美丽的拉萨河呈现给我的是一幅壮美的画卷。青年男女们嬉戏打闹、互相泼水,水滴在阳光下飞舞,轻轻仰起头就能看到西藏蓝和一河碧水。阳光被他们抖落到水面上,蓝天、白云、金黄色的树木,花草和人影都倒影在水面上,使拉萨河变成长长的流动的画廊。

河水透明,波光潋滟,游鱼石底清澈可见。这样的意境配上“秋水伊人共浴”的场面,让百里拉萨河暗香涌动诗意盎然。长河、秋水、心静静、水淡淡。河滩上,一丛丛的张大人花让部分害羞的女性有了些遮挡。坐在空旷处卡垫上的藏族人,洗完头、擦完身,听着歌曲,吃着牦牛肉,喝着酥油茶,享受着美食。而藏族妇女们大都在清洗衣物,衣物洗完,晒在十里长堤上,花花绿绿像拉萨河的彩带,又像五彩的长条风马旗。我还看到沙洲上,有几个康巴汉子赤裸地围坐在一起,中间放一个毡帽当酒具,青稞酒就倒在毡帽里,那帽子又黑又脏,但他们那喝酒的感觉真让人感动。他们沐浴后,回到帷幔围起的小天地,侃大山、喝奶茶、吃点心、跳起“果谐”(围着圆圈的集体舞),有些藏族男子跳到兴头上,沉浸其间,忘乎所以,那真是一种灵魂的舞蹈。

“烈阳晒水热,洁光射水寒,待到弃山星升起,清净温暖好沐浴。”太阳渐渐向西垂下,晚霞和夕阳的余晖撒在拉萨河上,静谧的拉萨河披上一层霞光,水面上闪着点点碎金,拉萨河变成了一河神水、一河药汤。人们在金色的圣水里沐浴,与水亲密接触,可以解难、解围、解痛!太阳躲到了山里,夜幕降临了。拉萨河充荡着一种神秘,薄薄的雾岚笼罩在河谷,像飘飘的轻纱拂动。人们等待着弃山星升起,等待着拉萨河女神踏着月光而来。

月亮缓缓地从山上升起,皎洁的月光铺满了拉萨河谷。河水像一条白色的丝带,水流潺潺,微风轻拂。这时候我终于脱光了衣服,走进清软的拉萨河里,一股沁心的凉意从脚底贯到头。凉透之后,一会儿从河水里轻轻传来一股暖流,顿感舒服多了。月高高地挂在天上,无边的银辉撒在水面,水面上那个月亮抖动着、飘移着、沉醉着。一河天上之水遥远地通着雪山,通着天堂。当弃山星升起后,众生在月光下虔诚地走进拉萨河。十里长堤、十里拉萨河、十里巨大的浴场、十里良药,此时正浸润着藏胞的心田,治疗着他们的病痛。饮一捧天水,人生能否得到更好的造化,我不得而知,但我知道泡在水里的藏胞,无论是大人、小孩还是老年人,都怀有梦想,他们相信这种水就是一副良药,他们生活得那么平静和阳光。当我看到一个藏族老阿妈坐在水中一手擦身,一手将转经筒高高举起,嘴里不停地念着六字真言,我被这画面强烈地震撼着。她赤条条地在水里,在如银的月光下,是在给众生祈福加持吗?

沐浴在水银般的拉萨河里,月光如柱,均匀地渗透进水波里,我能感受到传来的暖意。宁静致远,我的心终于平静下来。今夜,月光透亮,月盘闪着银辉。我看到无数藏胞赤条条走进拉萨河,生命在一种圣洁光芒中沐浴;今夜,拉萨河清澈如镜,水润肌肤;今夜,月漂河面,人影绰绰,我看到无数只手搅动着、翻转着闪闪的河水,薄雾像一层轻纱锁住一河秋水,数不清的人泡在水中,身上披着淡淡的轻纱,水花在空中飞舞,微风中传来水滴溅落的声音,宁静、圣洁、纯净、阳光,是西藏最珍贵的品质,当越来越多的人涌入西藏,西藏这尊大佛就会被吵醒。沐浴可以净身,可以洗去一年的风尘。今夜之水,可以洗去西藏一生的风尘;今夜之水,可以治疗西藏一生的疼痛。

今夜沐浴拉萨河,水月朦胧中,拉萨河女神会否从水中升起?

天湖纳木错

纳木错,无论是靠近你,还是渐渐地远离你,你总是站在那里,雍容华贵。遥望你,就是遥望青藏高原,你的美是一种摄人魂魄的大美。

明天就要去纳木错了,要翻过海拔5000多米的念青唐古拉山,虽说高原反应让我有点头疼,但我仍然兴奋得难以入眠。第二天中午,我看到了像天一样挺拔高远的念青唐古拉山,盘山路一直绕到蓝色的天幕上。天有点阴,全是上坡路,汽车有点吃力,发动机声音很大,一個弯绕过又转入另一个更高的弯,一直延伸到天的尽头。绕了几个圈就感觉我们钻进了云里,视野中是一片雾气,只能看到五六米远的地方,司机明显降低了车速,缓慢吃力地爬着坡。整座大山被云笼罩,山变得隐隐约约,盘山的柏油路上飘着淡淡的白云,打开车窗,随便就能抓住一片白云,云跟着你,你赶着云。透过薄雾处往山下看是万丈深崖,车轮稍往出打一点,就是车毁人亡,令人心惊肉颤。我们的车足足绕了几十圈,快到山顶的时候,阳光跃出了云层,云雾里我看到一头黑色的牦牛正立在山坡上静静地吃草,仿佛天上的神牛,一幅壮美的画。牛的身后,挺立着明晃晃的雪山,在阳光中分外地亮丽,发散出银闪闪的光芒。下山的盘山路很缓,我们很快就进入广阔无垠的滩地草原。一望无际,绿草茵茵,这里水草丰美,一片片牦牛,一群群岩羊,散落在草场上悠闲地吃草,不远处都搭有一个棕色的牦牛帐篷,飘着缕缕炊烟。透过炊烟,远远的天边挺立着一座座银白的雪山,一派蓝色的圣景扑面而来,徐徐地向我们展露着她的风姿。

纳木错,西藏的圣湖,汉语意为天湖。相传纳木错是帝释天的女儿,念青唐古拉的妻子。藏胞认为:念青唐古拉头戴盔甲,右手举着马鞭,左手拿着念珠,骑白马;纳木错,腾云驾雾地骑着飞龙,右手持着龙头禅杖,左手拿神镜。念青唐古拉在北方诸神灵中最具权威,他拥有广阔的疆土和丰厚的财富。远远地就看到,蓝天白云下,一座连着一座怒放的雪峰,排排挤挤组成一个阵列,一泓碧水躺在雪山与丰美草原中间,摇曳着蓝美人的舞姿。纳木错圣湖,像一颗闪闪的蓝宝石镶嵌在青藏高原上,明净、清冽、纯粹、安详;她像一块明镜,潋滟中汇聚湖光山色。一会儿是明眸皓齿,红唇柳腰,婀娜多姿,亦步亦趋;一会儿是蓝衣白裙,冰清玉洁;她更像软软的丝绸,丝滑柔润,香肌外露,百件花衫,朝挑暮换,于是流动的湖水千姿百色,湖面上展露万种风情。走向湖边的人,总要在路边捡上一块石子,放在玛尼堆上,于是湖边的玛尼堆越堆越高。不远处最高的玛尼石堆上,稳稳地放着一架牦牛的弯角,就在那望着,守着圣湖。站在纳木错湖边,她的美让你窒息,这是青藏高原最壮观的景色。一湖闪闪的玻璃溶液,泛着一湖蓝色的涟漪,高天流云,丰美的草原和雪山就是纳木错的背景。湖水清澈透明,湖底堆着各种形态的鹅卵石,整个湖面被风抖动着,传来一种特别的声音,水动画惊,游鱼戏水,历历在目。坐在湖边,双手合掌置于脑前,默默地许三个心愿,纳木错女神就会帮你完成。湖边有个藏族中年男子拉着一头白色的牦牛招揽照相生意,骑在牦牛背上面对湖水和雪山照相,每次要30元。他们把牦牛驯服得很听话,人骑在它身上,进湖出湖,停住,只需主人一个手势,牦牛已经沦落为人类赚钱的工具,它已失去自然美和野性美。我们意外地发现湖边站着一个藏族女孩,十七、八岁的样子,穿着漂亮的红色藏装,一头乌发上的辫穗映着红红的脸,那眼睛如一汪泉水,透着清澈、纯净的光,这不就是原汁原味原生态的西藏人吗?她没有受到尘世的侵扰,庄重、美丽、宁静,如纳木错女神。

找一个僻静的地方,一个人坐在纳木错湖边,看湖水由白变绿,由浅蓝变深蓝,渐渐地变成红色。看盈盈湖水,蓝色万顷,鸥鸟飞翔,鱼跃龙门;看绿草萋萋,炊烟袅袅,牧人毡帐,牦牛摆尾;看雪山银辉,靠肩搭背,雪映冰川,涓涓清流涌入碧水。在纳木错静静地等待黄昏,那种宁静、静谧的感觉绝对超过了梭罗的《瓦尔登湖》。当夕阳靠在雪山之巅,晚霞布满了天空和雪山,夕晖像少女的红晕撒向草原、湖水、雪山,那真是人间的极致景观。一湖霞光、一湖红晕,听渔歌唱晚,众鸟和鸣,鱼噙夕阳,潮涨潮落,风生水起;看红光照雪,冰川红谷,清清红水,涌入红湖;看草原霞光,牧人红马,毡房牛羊。

每年的三月份纳木错依然笼罩在白雪皑皑的冬日情调中,但只有冬天里,游人才能穿越纳木错湖。因为湖水冻上厚厚的一层冰,此时的纳木错处在冰山雪地之中。滑雪、堆雪人、打雪仗、滑冰成为纳木错不错的选择。到了五月份纳木错的开春时节,湖水开始融化,湖里常常传出巨大的裂冰响声,一块、二块、千万块冰碎裂在湖水中,声音此起彼伏,数里之外都能听到冰块撞击的声音。冰面上已看到了多处水流,深蓝色的湖水中飘着大小不一样的冰块,相互拥挤着、推撞着,慢慢地,湖面漂浮的冰块越来越少,越来越小,直到它们被蓝色溶化。这时候,草原的草开始返青,夏季慢慢地走来了。

在纳木错的湖边有一个石头山,山下已形成了一个旅游集市,有氧吧,有日用品,有饭店。藏族人卖哈达、五彩经幡、玛尼石,不少人买了哈达包一块石头供在山上;或买一条五彩经幡,再出钱雇人帮你挂在山上;而我的朋友还买了两块玛尼石,紫红色平平的石头上刻了藏文六字真言,很漂亮。这三种方式都为祈福。湖边石头山上挂着一片巨大的五色经幡,色彩斑斓飘舞在蔚蓝色天空,很远就能看到,让人印象深刻。

藏族有一个传统,藏历羊年转纳木错,马年转阿里神山,猴年转林芝神山,都是十二年一遇。每到藏历羊年,数以万计的朝圣信徒,不远万里奔赴纳木错,纳木错湖边摆满了帐篷,信徒们扶老携幼手摇转经筒,口诵经文,按顺时针方向转湖。藏胞转湖有两种方式,一种人是步行转湖,大约得二三十天转完;更多的人是磕着等身头转湖的,大概需三个月时间。磕着等身头转湖的场面,绝对让人震撼,日日重复着一个动作,致使衣服破烂不堪,浑身沾满了尘土,额头、手上、膝盖上都看到了鲜红的血迹。他们转完湖后,还要向湖敬献哈达,并要把石头堆成玛尼堆。纳木错每十二年一个轮回,就能看到藏胞转湖的盛大景观。

站在纳木错湖边,我仿佛看到数以万计的藏族人摇着转经筒,念着经,向神走来,我看到磕着等身头的无数藏族人,目光坚定,意志坚忍,性格刚毅,坚守信仰,向自然的这尊大佛走来,于是我看到满天的哈达、经幡猎猎飘舞,一直延伸到宇宙的深处。

西藏看河

河网密布,水流潺潺;圣湖雪山,长河落日。来到西藏,便真正走进了水的王国。

西藏的河,父亲叫山,母亲叫雪,山与雪结合成雪山,化成一条条清澈的雪山之水,勇敢地上路,奔向远方的辽阔。翻开西藏的地图,就打开了水的门。天水经常从遥远的天际飘来,沐浴西藏,遍地都是涌起的水流,涓涓的细流汇成江河。雪山之水一滴一滴地消融,清冽冽地奔泄而出,形成一条条小溪,汇聚成了江河。西藏有几百座雪山,几千条河流,一千多个湖泊,像几千件蓝色的项链和珍珠镶嵌在雪域高原上,闪着蓝色而神秘的光芒。

西藏的河流、湖泊撒满青藏高原。湖是圣湖,河是清澈的圣水。西藏是我国河域面积最广的省份,并且向境外流出水源很多,怒江流到缅甸叫萨尔温江。澜沧江流到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叫湄公河,雅鲁藏布江流到印度叫布拉马普特河,狮泉河流到印度叫印度河,还有象泉河、孔雀河等等。可见西藏的水资源是多么地丰富!对于严重缺水的中国来说,这无疑给了我们莫大的鼓舞和希望。横穿西藏东西部的雅鲁藏布江是西藏最大的一条江,在西藏流域面积最广,它是西藏的母亲河。雅鲁藏布江有三条支流,拉萨河、尼洋河、年楚河。在西藏看河,你得看拉萨河、尼洋河、雅鲁藏布江。

九月是拉萨河最美的季节。发源于念青唐古拉山南麓的拉萨河,是念青唐古拉山的雪山融水,它是山的血液,是神洒下的琼浆玉液。四季之中,它流得平缓或湍急、浑浊或清澈,不时地变换着容颜。九月的拉萨河清澈见底,平静得像一面水银镜面,它是从唐古拉唱着歌来的。河边堆着玛尼石,五彩经幡张扬飘舞,蓝天似刚被清水洗过,蓝得更深刻了。水中漂着蓝天、白云、淡黄色的树叶和土黄色的山体。风马旗的五色就倒映在河水里,彩色布被风吹得疯狂舞蹈。总是有几只鸟儿在水面上着陆又飞起,水中常有鱼儿跳起又落下的拍水声传来。坐在河边,凉风习习,看着清洌洌的一河之水从雪山走来,涌向远方,你的思绪也被带去无尽处……

翻过5013米的米拉山口,风光旖旎的尼洋河就展现在我们面前。一条淡蓝色的尼洋河在山谷中穿行,黑色的柏油马路,一会在河的左岸,一会儿在河的右岸,黄灿灿的油菜花,翠绿色的青稞铺满尼洋河的两岸,一直延伸到山谷的深处。因为是阴雨天,尼洋河谷的云很低,低得有点压人,感觉伸手就可以摸到云。尼洋河的两岸都是高耸的山峰,山上布满了原始森林,好一派青山绿水的江南风光。那是神仙居住之地,云卷云舒,轻歌曼舞,云大片大片地飞向我们,跳一跳就钻进云中,随手就抓一把云过来。云笼罩着田野,笼罩着青稞、油菜花和綠色的草甸。云挂在半山腰,像哈达,像玉带,云遮不住整座青山,透明与半透明间,绿水青山露出点点容颜。尼洋河两岸的山坡分布着一片片绿色草甸。草甸有多种形态,有的是一派天然草坪,有的夹杂着一些矮树。远远地看到有蓝色、粉色等彩色顶棚的房子,点缀在半山腰,在青山中特别醒目。尼洋河两岸的大山中间夹着一条很宽的沟谷,足以铺陈各种景色。尼洋河中间露出一些沙洲,大小不一的河卵石铺在沙洲上,有的沙洲上全长着很高的树,有时候是白白的沙洲,有时是小草甸,碧绿草地上还点缀着几棵树;有的沙洲上开着许多红色花朵,一簇簇地相拥在一起,与白云、青山、绿水、彩色房顶、黄色油菜花撒在那里,煞是好看。隔不远,山上就跑下一股清泉,在小石头中泛着白色的花朵,与石头碰撞出清脆的声音,涌进尼洋河。大点的草甸上常常可以看到牦牛帐篷,一条溪涧穿过草甸,水草间散落着许多头黑色的牦牛,悠闲地低头吃草。常常能看到一座座软桥横跨在河的两岸,藏族村寨中崭新的两层石木房屋上挂着五彩经幡和五星红旗,特别醒目。听人说,那是政府的安居工程,藏南几乎所有的民居都得到新建,藏民们住上了漂亮、舒适的新家。安居工程深得人心,他们把五星红旗插在屋顶上。

在西藏旅游,必须数次穿越雅鲁藏布江。雅鲁藏布江上有多少座桥,我不清楚,但我常常看到一座座软桥通向村庄,一排排木石房屋上飘扬着风马旗,村子旁边就是一座神山,或者有一座金黄色的寺院。雅鲁藏布江是西藏区内最长的一条河流,它总是奔腾在高山与峡谷之间,地势险要,水流湍急,夏季江水是昏黄的颜色,只有到了秋冬季雅鲁藏布江才能变清变蓝。雅鲁藏布江沿途风光充满了夺人之美。山挺拔、高峻地插入蓝天里,白云就飘在山顶,直晃你的眼,几百公里的路程,雅鲁藏布江总是在你的视线里,要么在山谷的左面,要么在山谷的右面,桥成了穿越江的大通道,常常可以看到雪山一座连着一座,有时还能看见一个摩崖造像立在那里,像一尊千年的路标。还有那久远的石经墙、岩画,没日没夜地向天背诵着佛教的经文。雅鲁藏布江沿途的藏族村庄,大都种植青稞和油菜花,绿油油、黄灿灿地围绕着村庄,围绕着雅鲁藏布江。农人需抽江水灌溉农作物,这江水已经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依靠。为了战胜严酷的环境,人与人依靠,人与江依靠,人与自然依靠,靠在一起是为了相互温暖,勇敢坚强地生活下去。

雅鲁藏布江因为绕行南迦巴瓦峰,峰回路转,而拐了一个马蹄形大弯,拐出来一个世界第一深度大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这里有中国最美的雪山——南迦巴瓦峰。而核心无人区有四处大瀑布群,峡谷9个自然垂直带分布多种生物资源。

从圣地派镇到大渡卡古堡,从圣地加拉到墨脱徒步线,再到珞巴族的原始村落都是高原标致美景。尽管这里的原始森林里,你需要忍受旱蚂蟥、草虱子、毒蛇、毒蜂的侵犯,甚至会有雪崩、塌方带来的生命危险,但世界第一深度大峡谷,雪峰与峡谷咫尺为邻。几千米的强烈地形落差,堪称世界第一壮丽景观,值得我们用生命触摸,触摸大峡谷是触摸一种令人窒息的美,是触摸一种新生命的啼哭。

西藏之水,奔腾不息。

雨落西藏

西藏的雨是彩色的。偌大的雪域高原笼罩在雨雾中,轻轻的风中夹着甜甜的油菜花香和青稞的味道,清爽的雨,洒在五色经幡上,洒在玛尼石、石经墙、岩画上,就自然成了它们的色彩,并与西藏相拥相融,相依相守。

西藏的雨,纯净、透亮、澄明。它是高原天空的底色,让大地之上红就是红,蓝就是蓝,黄就是黄,它清新、果敢、爽朗、调皮、坚毅。顷刻间,天空中仿佛站着几千个画家,举着画笔,在巨大的宣纸上打着太极,那势到之处,黑压压一片片逼来,作着一幅风情万种的水墨画。画笔所指,乌云翻滚,从遥远天际奔涌而来,风挺雨势,电闪雷鸣,腾云吐雾,翻江倒海。穿过厚厚的云层,又是一个阳光朗照的天国跃然眼前,白云背负着藏蓝的天,水珠晶莹透明,似万颗珍珠滚动在阳光之下;云层之下,昆仑山、喜马拉雅山等数座雪山,云托雪峰,雾锁雪山,绵延几千公里的雪域高原如仙境般美丽。

拉萨的雨让人印象深刻。晚上睡觉前还是晴天,半夜突然被巨大的响声惊醒,还夹着犬吠声远远传来,拉开窗帘才知道,这就是拉萨的雨。它总是在半夜里来,带着几种声音,带着几种色彩,带着几种湿度。拉萨的雨最初来势很猛,不一会儿就转入轻敲慢打之中,雨中总能听到敲击金顶传来的声音,还有隐隐的诵经之声。打开窗户,凉风习习,青草味、油菜花味、泥土味、酥油茶味全部挤进屋子里来。雨后的清晨是拉萨最美的时刻,空气清爽,一排排整齐的藏式碉楼,被雨水洗得干干净净,树叶儿更加翠绿,远山被云雾环绕着,每家每户屋顶五色的经幡沐浴天雨后,色彩更加鲜艳。此时的药王山,红山上的布达拉宫,都罩在云雾之中,真有如天上的一座宏伟的宫殿。当旭日从东方升起,万道霞光射向布达拉宫的时候,云雾、霞光、金顶让布达拉宫笼罩在一种神性之中。此时拾级而上,穿云破雾,披着朝霞走进一种神秘、震撼之中,以纯净者的姿态,向佛朝拜。拉萨自夜雨中醒了,于是看到三五成群的藏族人,目光坚定,摇着转经筒,步入转经之路。

林芝的雨是绿色的精灵。藏南的雨是翠绿色的毛毛虫,悄悄地滑落,天空中挂着无数条点画线。那是母亲的手,不,那是佛的手,触摸着藏南的每一寸土地,那是壮观的千手观音,听到佛的谆谆叮咛。落雨了,尼洋河水渐渐看涨,岸边的油菜花一块连着一块,黄灿灿地,一直延伸到了天边。绿色就这样从天上往下流,青翠欲滴的原始森林望不到尽头,田野上,青稞的绿色嫩芽里含着晶莹的水珠,山是绿的,水是绿的,河里的鱼儿也是绿的,绿风浩荡,整个藏南都被绿色包围着。雨中,远远地风马旗挂在整座山上,蓝、白、红、黄、绿五彩条幅紧紧地贴在绿的母体上,如一个巨大鲜活的路标。

藏北高原的雨说来就来,刚刚聚集起来的浮云,霎时间就风雨交加,天空中飘着晶莹的水珠子,洒向了广阔的绿茵茵的草原,大地弥散着一种青草与泥土混合起来的味道。由于高原反应,我的头有点痛,就在离纳木错不远的地方,我们的车停了5分钟。我下了车走进雨中,也记不清那是什么地方,只看到有许多藏族人在卖东西。一个藏族老阿爸推着车子在卖地瓜,他看到我时,一边削着地瓜的皮,一边用不太流利的汉语说:“本地地瓜,吃了不头痛,5元一个。”我递给他10元钱,买了2个地瓜。我看到了一张布满很深皱纹的老脸,被强烈的紫外线晒得又黑又瘦,由于没带伞,雨不紧不慢地打在他的头上,雨水顺着头向脸部流下来,形成几道水痕,由于买地瓜的游人很多,他顾不上擦一把脸,他的生意很好,拿着钞票的满足感,,让他脸上堆满了慈祥的笑意。我知道在西藏,最善于做生意的是康巴人,他們是天生的生意人,想不到其他地方的藏人也学会了。我一边吃着地瓜,一边迎着风雨走在湿润润的草原上,看到不远处一个草地上坐着一个藏族女人和两个孩子,一手打着一把伞,另一只手高高地举着转经筒,目视着过往的游人。我拿起照相机刚准备拍照,雨中传来“不要拍,拍一次5元”的声音,我停住了按快门的手,很是尴尬。看来商品经济的意识已经侵入了这片圣洁的土地,我不知道该为此高兴还是悲哀!在藏北的雨中草原,我的内心隐隐有一种疼痛传遍全身。

就快到青稞收割的季节了,江孜县卡麦乡的农人心急如焚,祈祷神灵不要下雨。然而宗山城堡黑云翻滚,一场雨还是如期而至。卡麦乡的藏族人只能看看天,坐在屋里喝酥油茶,喝青稞酒打发日子。长者说:“这场雨对青稞收割影响不大,下一场雨的影响就大了,如果下冰雹,那全年的辛勤就泡汤了。”于是天放晴的几天内,卡麦乡的人们没有像过去那样邀请法师做法驱冰雹,而是到乡里联系了驱散冰雹的火箭炮手小组,他们相信大炮更有效。当第二场聚起来的冰雹雨来袭的时候,一枚枚火箭弹升空后在云中炸开,云散开了,卡麦乡真正进入了收割青稞的时节。人们喝着酥油茶、青稞酒,围着等待收割的青稞跳舞、唱歌,欢庆幸福的生活。

雨落西藏,落到了布达拉宫、大昭寺,落到了扎什伦布寺。旅程漫漫,雨落雪域。当我来到扎什伦布寺的时候,天空又飘起了雨丝,而扎什伦布寺的活佛,正在为藏族群众摸顶赐福。我看到藏族人男男女女排着长队,手里拿着哈达等待着活佛的摸顶,雨越下越大,活佛在雨中摸顶,藏族信众的衣服湿了、哈达湿了、身子湿了,但现场没有一个肯打伞的人,他们在风雨中祈盼着这一刻已经多年。这是一种信仰,还是一次心灵的飞翔。

雨落西藏,更落我心。

西藏的色彩

像打破了画家的一瓶颜料罐,各种色彩喷涌而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铺天盖地而来,全含了赤橙黄绿青蓝紫,这就是西藏,这就是青藏高原。

西藏的蓝天在蓝里。抬起头,就看见无边无际的一种蓝汹涌而来,那是特别舒服的一种蓝,令人心情愉快的一种蓝,见了就忘不掉的一种蓝。这种蓝是颜料无法调出的一种蓝,像一个初恋情人,总是在不经意间魂牵梦萦地想起。从巨大的母蓝里,抽出无数条蓝色的哈达,铺在高原,从巨大的父蓝里,提炼出一种流动的蓝,撒在蓝色的哈达里,于是高原的无数条蓝从高到低流动,那是大地上泛着蓝的河流。蓝一滴一滴地落下,伴随着蓝的声音,它是成熟后的一点蓝。蓝在地上流着,渐渐地汇成小蓝,汇成中蓝;蓝穿越过蓝,汇成壮蓝;蓝融入蓝,汇成老蓝。这种蓝有许多传奇的故事,有人生丰富的经验,写满了许多文字,是志,是记,还是碑。西藏的河流里的蓝是一种和谐的蓝,藏胞不捕鱼、不吃鱼,这种蓝是一种高度,也是一种唯美。西藏有很多湖泊,没有一个不是圣湖,藏胞经常在湖边转经,随着转经筒的摇动,湖蓝里装的都是六字真言,诚心、耐心、恒心、禅心,都是藏蓝的一种厚度和深刻。

藏族是一个崇拜白色的民族。西藏有很多雪山,白雪皑皑挺立在高原,一座连着一座,白白的闪着神性的光辉。无论是哪一个藏族人,拉萨人、康巴人、藏北人,只要看见雪山、冰川,他都会顶礼膜拜,可以看出他们是那样的专注和虔诚。那个高高耸立在红山上的布达拉宫,墙体都是圣洁的白色。大昭寺、小昭寺、扎什伦布寺、桑那寺、白居寺、哲蚌寺,哪一座寺院的墙都以白色为底色。点的是白色的酥油灯,吉祥八宝中有白色的太阳和月亮、右旋白海螺,路边的石头常画着白色的梯子,敬献客人的白色哈达、天空中飘荡着白格生生的云朵,每种贵重的物品都要系上白羊毛。藏族人在重要的仪式上要画白色雍仲的符号,穿的是白色的羊皮袄,白色的青稞磨出来的是白白的糌粑,放牧的是白色的牦牛和白色的羊群,挤出来喝的是白色的牛奶和香郁的白色酥油茶。不管是寺庙还是民居,白色都是尊贵的色彩。

白色有时候也是一种灾难。遇到百年不遇的大雪灾,雪一场接着一场下,整个藏北高原都被白雪覆盖,天地之间只有一种颜色——白色。藏民族的白色崇拜与他们生活的自然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有人说:西藏是一片白雪覆盖的香格里拉。藏民族的白色象征着正义、善良、高尚、纯洁、吉祥和喜庆,而雪崩、雪灾,又让藏胞感受到白色的巨大能量。

在雪域高原的山顶、房顶、门前、路口、佛塔、江河湖边、玛尼堆上,我们随处都可看到风中猎猎飘舞的五彩经幡。五彩经幡,又叫风马旗。由蓝、白、红、黄、绿五种颜色组成,上面印有六字真言和风马图案。藏族人坚信满天飞扬的经幡可以把祈愿送到诸佛耳中。翻飞的经幡下,你只要足够虔诚,就可以听到十万喇嘛的诵经声、辩经声,于是海螺声、鹰笛之声不绝于耳。记忆中,米拉山口硕大的五彩经幡阵列让我印象深刻。站在海拔5000多米的山口,高原反应让我头重脚轻,山口的风很大,彩色的布条被山风吹向蓝色的天幕,蓝色飘进蓝里、白色飘进蓝里、红色飘进蓝里、黄色飘进蓝里、绿色飘进蓝里,这五种色都钻进蓝里,随风起舞。五色经幡是铺在大山上的色彩,风马图案印在了山上,六字真言刻在山上,山与经幡已经融在一起。他们互相依靠,凝聚着力量,把祈祷之声传递得更远。

布达拉宫门前的一排转经筒,每天都被信徒转得停不下来,筒里装藏的经文不知念了多少遍,铜质转经筒吱咕吱咕响个不停。大昭寺、扎布伦布寺也有这种转经筒。手上举着一个小的,另一只手还要转那个大的,这就是西藏人。不知疲倦地转,不知疲倦地念经,直到生命终结。我常常把转经筒看成转法轮,因为这是转同一种颜色。转的次数越多、念的经越多,法力越高。当你达到莲花生大师的悟道水准,你就会成佛,你的身体就会射出万道金光。西藏有几十座金黄色的庙宇,坐落在白花花的阳光下。黄色是活佛高僧专用颜色,闪闪金顶耀耀生辉,金色的佛像、红墙、白墙、绛紫色的袈裟的喇嘛、黄色袈裟的活佛,让阳光流泻中的金黄色寺院充满了传奇色彩。巨大的佛像下,一排排昏黄的酥油灯被点亮,我看到了各种大佛像、坛城,唐卡、壁画、吉祥八宝、宗教器皿,寺院是色彩的聚集地。一幅唐卡、大型佛教壁画,画师要调制几百种色彩,有时耗时多年,画师是用生命装点着色彩,那真是色彩的一种极致张扬。浓淡相宜,色彩搭配恰当,轻描与重彩结合,构造成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

西藏人的宗教崇拜,也体现在鲜艳的色彩上。他们不能把家建成寺庙,但是在家的装饰上,广泛应用了宗教庙宇里的色彩,大门有彩色的门檐,黑边的窗子,白色的墙。家里的藏柜,藏式家具,房,梁,门,佛堂,他们都要请画师画很长时间,那色彩艳丽得让人惊叹。藏民族真是用彩的高手。男人、女人的头发上都缠七色发辫,草原牧羊女美丽的辫穗,阿哥的白色的藏袍、阿妹腰间的围裙、牛毛帐篷、毡衣、卡垫,等等,随处可见艳丽色彩的流动。

西藏是一块原始的色彩处女地。西藏是流动着千百种色彩的圣地,每一种色彩都是那样亮丽,纯净,鲜艳,无论是自然界的色彩,佛的色彩,神的色彩,还是人的色彩,都是那样高调、奢华、阔绰。汉族人炫耀的是财富,藏族人炫耀的是色彩,那是一种胸怀、气场、精神向度,色彩越多越重,就越会接近宗教,越接近天堂。

天宫布达拉

远远地仰望你,你高耸入云,挂在拉萨天宇中,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你扶摇直上云霄,凌空挺立,金光四射。布达拉宫,你是天宫,仰望你,就是仰望圣地,就是仰望佛。你巍峨、挺拔、雄奇、壮丽,你站在红山之巅,羽化成一尊千年不老的大佛。

走近你,就看到一排排转经筒转起。金黄金黄的色彩,手推着次第从顺时针方向开始转起,当一个开始转动,就带起了十几个旋转,吱咕吱咕,每转一圈就念一次经,就向佛祈祷一回,于是布达拉宫的巨大转经筒,就这样随人流日夜不停地旋转着。站在你的脚下,我仰望着你,你气宇轩昂,白、黑、黄、红四色层层叠叠。白色象征和平,黑色象征平安,黄色象征圆满,红色象征权力和力量。你殿与殿相抱,楼与楼相拥,形成群楼叠翠、殿殿相绕的壮观景象。你有白宫、红宫、金顶、黑边窗,这是大美的色彩搭配,这是西藏独有的底色。这是一座13层的天宫,红宫高13层,东西白宫各7层,是一座处处奉佛、敬佛、画佛、祈佛的宫殿。

踏着花岗岩台阶拾级而上,台阶的缝隙处长满了青苔,大理石台阶上雕刻着与佛教有关的花纹,不细心看还发现不了。其实台阶很缓,但爬起来气喘吁吁,要费很大的力气,因为海拔高缺氧。辅路上去,于回望中就看到了药王山,这时候,布达拉宫才向你打开了一扇门。红宫、白宫总共有二千多个房间,大的佛殿有34个。四层有白宫最大的东大殿,内设宝座,无畏狮子大座,等等。遥想1400多年前,松赞干布修建了布达拉宫。后来由于历经战乱、大火,布达拉宫毁于一旦,我们现在看到的雄伟的建筑是五世达赖喇嘛时期修建的,当时动用了数以万计的藏族和尼泊尔的能工巧匠,由于修建的是佛殿,前藏和后藏的众多藏族人自带糌粑、牛肉干,自愿参加到修建大军中。即使这样布达拉宫还是花费了巨额的白银。

进入布达拉宫,金碧辉煌的一座座宫殿向你打开。长长的法号吹响,一排排昏黄的酥油灯点亮了布达拉宫。正殿是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画像,镶嵌着大量的黄金珍宝。在布达拉宫的殿堂、门厅、过道、回廊上都绘满了大量的壁画,或挂着唐卡和佛像。重要的大型壁画有生死轮回图、坛城图,以及民俗、风情、人物传记、历史事件、建筑、体育娱乐等内容。当你走进5万多平方米的巨大彩绘世界,那种色彩艳丽、气势磅礴、人物栩栩如生的艺术质感让你惊叹。泥塑重彩、木雕、石刻、金、银、铜、铁铸等各类大小佛像不计其数,尤以隋和唐的释迦牟尼雕像、明代金制佛像为无价之宝。红宫是从事佛事活动的地方,里面都是灵塔殿和佛殿,镶金嵌银饰珠的红宫,充满了一种庄严的神秘感。

灵塔殿是红宫中最重要的一个大殿,里面安放了五世达赖喇嘛、七世到十三世达赖喇嘛的舍利子,每座灵塔上都嵌有金刚钻、绿松石、天珠等许多宝石,可谓珠光宝气,价值连城。金碧辉煌的布达拉宫藏有大量的艺术品和稀世珍宝。有鎏金宝瓶,幢和经幡、宝伞、彩帽,有浩瀚的经卷,有用金水写的,有用银水写的,有金银凸显。宫中藏有印度贝叶经,大藏经《甘珠尔》,还有慈禧送给十三世达赖的礼物,珍珠曼陀罗宝塔,七层宝塔用22万颗细小珍珠珊瑚串成,堪称中国珍珠之最。布达拉宫还藏有明清帝王封历代达赖的圣旨、诰封、印鉴、金册、金印、玉册、玉玺、玉匾和馈赠的礼品,都是无价之宝。豪华、伟岸、傲立、肃穆的布达拉宫,你是藏族文明的一种延伸,你更像藏族的一部史诗,在历史中缓缓展开,你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打开了一扇通往神秘世界的大门。

站在布达拉宫下的广场,我仿佛听到了一千多年前长号吹响,那是圣城传来的声音,文成公主浩浩荡荡的一次国嫁,藏王松赞干布修建了一座辉煌的宫殿。在1400多年前的西藏修一座布达拉宫这样的宫殿,是一桩不可思议的举动,不用說所花的金银有多少,光动用人力、物力,以及智力,我们今天就无法统计和估量。凝视着这座世界文化遗产的雄伟宫殿,心里不禁庆幸松赞干布当年修建这一宏大建筑的大胆想法,他让举世无双的布达拉宫永远耸立在红山之巅,矗立在世界之上。

编辑导语:

这组长散文,写出了作者对西藏山水人文的独特观察、体验和感悟,有一定的新意,可以看出作者于此灌注了相当的真情实感。

责任编辑:子嫣

猜你喜欢

拉萨河西藏阳光
都是西藏的“错”
“在党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走,出发!
拉萨河流域浮游植物生态学研究现状
拉萨河,从古远流来
拉萨市拉萨河城区段综合整治工程4~#闸设计
一个人的西藏
基于概率统计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水质评价模型及其应用——以拉萨河水质评价为例
西藏:存在与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