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术学专业课程改革体制下教学方法的探索

2020-08-04赵嗣发

河北画报 2020年24期
关键词:教学质量美术技能

赵嗣发

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美术与设计系

美术学专业培养目标最重要的环节是课程体系的合理构建,课程的改革应走出呆板的教育模式 坚持以人为本 深化美术学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构建“技与理相融”的教学模式 充分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加强美术学教学思维观念与实践能力的联系 形成一种全方位的“技”“理”互融的教学机制。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美术素质的培养和创新是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的创新、创造能力的构成基因,只有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才能为人类的创新、创造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在素质教育中,艺术教育首先是提供“美”的教育,而美术学科在开发学生的美术素质培养和发展他们的美术能力,培养情操,激发学生学习活力与创新能力上有着不可代替的功能和作用。

美术素质是以人的美术能力为其特点,主要体现在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新能力上;无能力就谈不上高素质。然而美术能力又以技能和审美能力为两个支撑点,

技能是眼、手、脑经过训练而形成的、协调的、巩固的动作能力。技能不等于技法知识,技能的形成需要经过其训练,在熟悉工具材料的基础上,达到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通过这种活动的行为方式得以巩固,方可称之为技能。美术技能是知识智慧的行为方式,表现技能的训练,包含在知识、观察、思维、情感、审美等教育因素内。能力是个体适应并胜任于任何活动和调节自身行为的心理与现实相统一品质的综合体现。而作为美才能力就是技能与审美能力运用于决策或解决学习与实际生活中美术实践问题的能力。可以说,不会应用就谈不上能力。从人类素质教育的目标来看,美术教育能最大限度地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在传授学生美术知识与技能,使其具有美术能力的过程中,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美术教学活动应着眼于对学生进行鉴赏能力、审美能力、美术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二、措施与质量

学校的主要教学方式是课堂教学,教学质量提高的主渠道也在课堂,而教材展现美术学科传授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是课堂教学的依据,从学生本身为起点,点化学生的悟性,根据美术教材的系统性,把学生带入艺术环境与氛围中,让学生自己寻找需要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力及主动性,使学生在不断的艺术劳动及创造中逐渐理解艺术法则和规律,通过教材的融会贯通相互联系,利用教师的导学促创能力,恰当运用新的教育观念、新的知识结构和新的教学技术手段,努力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艺术思维、设计理念、创新意识”的复合型艺术新人才。教师作为媒体将教材转化为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

(一)发挥表现性美术教学的主动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

表现性教学,充分尊重传统美术教学中讲授的艺术法则和艺术规律,运用各种艺术形式及要素表达学生内心的意识、情感、感受和思维过程。将内心无形的想法、体验、感觉情操等心理因素转化成为一种外在可视的形象或符号。它尊重学生的艺术审美个性,支持其独立创新,因材施教,使不同的学生“各得其所”地去发展,使他们的独立思想和个性在艺术学习和实践中得到充分的尊重和肯定。在绘画创作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绘画作品来理解自己并认识自己 同时提高欣赏作品的能力,绘画教学应强调学生对自己主观情怀的反应使得学生在艺术作品中对自我有更深刻的认识,每个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都有不同地域文化上的差异 成长经历和性格是不一样的,他们所呈现出来的作品也就风格各异,这就要求我们欣赏和学习一幅绘画作品之前,首先要学习这幅画背后的知识,了解画家的经历、性格,从而进一步了解画家的思路想法,然后通过所了解的这些理论知识进一步地分析其作品 学习画面本质的内容 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这使得整个创作方式成为思考自我和他人的过程,学生会在创作过程中不断地认识他人学习借鉴他人从而不断的认识自己和完善自己,这种融合理论学习的方式是为了回到艺术宗旨,从事艺术的重要目的,就是通过创造和欣赏艺术 更好地掌握自己和认识自己 这是所有一切艺术情感能够得以培养的基础和本源。

以“线描画”的教学内容为例,重点是让学生能够运用点、线、面等造型原色对自然物象进行美化、概括、提炼、加工,从而勾勒出物象的轮廓、结构的分解以及物体的深浅变化等。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线描作画能力,教师可以整合课程资源,从生活实事中入手,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播放树叶图,对树叶细节进行突出表示,为其提供教具,让学生观察,刺激学生感官。在感知树叶造型的基础上,以树叶为载体,用黑白线对树叶进行造型勾勒,促使其感知线。然后开展线描画欣赏课,播放“鸭子、房子、眼、大象、马”等,使其感受线描画的作品,认识其独特魅力,并思考这些线描画与平时的画有什么不同,比较不同画种绘画出的马,体会线描画的装饰美感。最后让学生从生活中取材,运用线描画技术,观察生活、绘制生活中美的瞬间。通过挖掘生活中的美术资源,拓宽学生学习视野,给予学生创造发展的平台,使其认识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从而提升美术教学质量。

(二)开放性美术教学

开放性美术教学的内涵具有民主、自由、平等、和谐的教育氛围,要求课堂教学管理民主,师生教与学平等,艺术学术探索热烈、自由,教与学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实行开放性美术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通过这种育人环境,培养学生在艺术理论联系实践的教育教学科研中,对专与非专、课与非课、教与教材、教法与学法等诸多方面的思辨选择能力,以及他们良好的非智力的因素发展能力,充分发挥和拓展学生各自的艺术专业特长。

(三)创造性的美术教育

提倡创造性的美术教育是教学质量提高的主要体现,所谓创造性美术教育是将创造学的理论方法与美术创作的规律、方法、综合,并将其应用到美术教育实践中。开发美术创造力,培养和造就创造性的美术人才的新型教育。其活动的方法主要包括学生们对思维创造力、艺术感受力、观察记忆力、想象力等的掌握。尤其以思维创造力最为重要;因此,创造性美术教育对教育目标的认定,美术素质的培养,就必然会强化整个教育的“创造”机制,使美术教育的一切活动都围绕着开发学生的美术创造力来操作运行,优化美术教育在综合素质教育中育人环境的组合。

三、结语

综上所述,正确艺术教育观念指导下的美术教育,通过运用、选择、探索,构成优化的教学结构模式,使它们始终贯穿到整个课堂教学必修、选修、课外队组、课外活动四大块之中。使课堂基础教学到艺术考察、艺术实习、毕业创作有机地串联与接洽;使所教学生的美术基础理论、技能、艺术修养、审美趣味、艺术鉴赏力、表现力、创造力得到提高和发展。面对新世纪的教育,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思维、教学手段及模式的不断改进,更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融洽、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培养出有知识、有能力、有才干、有胆识、有开拓思想、有创新精神、有科学思想方法、有高尚的品质、有宽广的胸怀、有崇高的理想目标的,全面发展的新一代艺术人才,这将是我们美术教育迈向新世纪的一项重大基础工程。

猜你喜欢

教学质量美术技能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美术篇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劳动技能up up!
拼技能,享丰收
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画唇技能轻松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