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课堂教学”到“课程思政”:高校专业课教学设计与实施

2020-08-04蔡颖赵伟刘晔苏凤兰魏秋霞胡连伟

河北画报 2020年24期
关键词:专业课专业课程思政

蔡颖 赵伟 刘晔 苏凤兰 魏秋霞胡连伟

河北体育学院

“课程思政”的思想源于教育的本质,所谓的教育,应当考虑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在学习之后的知识拓展,这种拓展是以发展来衡量的。课程过程中也应当给予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正确的价值观、建立健全的人格、培养探索精神和学习能力、培养执行力等的教育,但是在高校的专业课传统课堂教学中难以达到这些要求。

一、高校专业课“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一)现实需要

传统课堂教学多是以知识传授为主、以知识掌握程度为评价依据,尤其师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将专业知识的学习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即使各大高校都在进行教学改革,但改革的结果是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不能够有效地融合。有部分教师在思想认识上存在偏差,认为思政教育是思政课程教师以及思想政治辅导员的工作,但专业课中更多的思政元素无法在学生中渗透,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学生学习专业课和思政课程后后,二者依然都停留在理论层次,将思政教育植入专业课教育中,增加大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对专业的热点问题进行理性思考和正确判断、使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增强专业职业认同感以及敬业精神等。

(二)国家倡导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 年12 月7 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应当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充分体现了习总书记对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视。2017 年10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通知中,首次提出了课程思政这个词汇。12 月,教育部高度重视课程思政改革,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对课程思政的解释并提出课程思政的的落实途径。对教育来说,国家的要求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高校专业课“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体系

课程“思政”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构建三全程育人格局的形式。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和价值取向鲜明,这是与传统的课程的最大区别,因此专业课课程思政的教学体系也与传统的课程教学方式不同。

(一)高校专业课“课程思政”的设计原则

第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专业课的学习是为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重视引导学生利用专业知识思考一些实际做法的正确错误,遇到问题怎么处理。

第二,启发式教学。找合理的方式或者切入点,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将专业与价值观相结合,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可能的结果,因势利导。

第三,思政教育要渗入专业课,不生搬硬套。在课程中,要根据专业课的内容设计合理的思政嵌入点,如结合时事、案例等自然穿插进来。

(二)高校专业课教学设计

在专业课教学进行课程思政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对原有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评价方式等进行优化设计,使之能够达到专业课中渗透思政教育的目标。

1.教学目标

对于教学目标的设计,结合专业以及对专业的要求,同时结合该专业相关课程中专业课程所属领域的历史和传统、涉及到哪些社会问题以及道德和伦理问题,知识与人的主观意识是密不可分的,对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存在价值的追求,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程,学了用来做什么,就是价值的问题的渗透,这些知识所能反映出的原理,同时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来进行设计,最终是专业目标与思政目标的相互渗透,相互结合。

2.教学内容及尺度把握

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深入发掘课程教学过程中合适的知识点,有意识地设计教学环节,将课程思政的内容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进去,并且引起同学们的关注与共鸣,

在课程中渗透思政内容,主要可以参照《按照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提出来的任务中的要求,对学生进行以下方面的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体);中国革命历史教育;形势政策;社会发展观教育;社会责任教育;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道德教育;素质教育等,也可以参照24 字三层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教育等,同时可以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四个意识”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个自信”,将“四史”中优秀的人物精神,融入到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专业课中渗透思政内容的过程中也需要注意把握好尺度:不能全盘讲思政也不能不讲,提前做好规划,避免可有可无的随意性;所讲解的专业课思政应当做到使学生达到政治立场坚定、思想认识逐步提升、职业道德明确规范、责任意识增强等正向作用,尤其需要注意课程思政不能够成为批判学生现状的课程。

3.专业课思政教学载体

不同的课程教学载体不同,大多都在问题、情境、故事、课堂生成点、演示实验、研讨题、典型图片、案例、微课程等多方面,通过专题制作或者文献资料再加工,可以突出部分重点,再通过课后学习、研讨交流、点评剖析的过程进行强化。好的课程载体的使用,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课堂的效率。如《质量管理》课程中通过给学生分享3.15 晚会的部分小视频,让同学们都树立质量的意识,同时穿插社会责任及诚信的内容;如体育实践课程中,可以通过训练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体育精神、团队精神、百折不挠精神等进行思政引导等

4.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使用要基于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专业课程中教学方法大致有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练习法、读书指导法、任务驱动法、参观教学法、现场教学法等。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多以讲授法为主,但讲授法容易出现学生被动听课、对于某些问题的看法不能表达出来、能动性不易发挥的问题。

将思政元素渗透到专业课程中,需要教师针对教学内容,有意识地设计特殊的教学环节,引起同学们的注意,合理使用启发式、讨论式、实践方式等的方法,突出学生的能动性。如医学类课程中,对于医学史的讲解“神农尝百草”、“亨特医师以身试梅毒”等,从这些内容中体现出的人文素养,精神追求等,可以请同学们讨论对于医学职业的看法,通过讨论及总结,达到对同学们理想信念、价值观念、人文素养等方面的教育。专业课程对于思政元素渗透可以通过一些情景模拟活动进行,如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对于招聘方法的学习,可以以正式招聘应聘的形式来进行;也可以通过有仪式感的活动组织、比赛的方式、实习实践、专题讲座等的形式,结合形势教育进行每种教学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应当多种方法结合使用,发挥长处,规避缺陷,巧妙地将思政元素渗透进去。

5.课程评价方式

传统教学评价方式是按照学生考试成绩、听课状况、作业情况、签到情况等作为考核标准,这些不能体现专业课“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应当从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来的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在分析问题中体现出来的价值观以及爱国、敬业、诚信等精神。通过提问并回答问题、团队合作,实验、情景模拟、谈话等过程中观察学生的专业课“课程思政”的理解践行程度。

(三)高校专业课“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评价

可以通过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对部分学生以及教学督导组成员进行走访,通过访谈法进行对教师课上课程思政效果的主观性判断。使用CIPP 评价模式以及AHP 评价方法相结合,按照CIPP 模式中对一级指标: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对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评价应该将专业教学效果评价从单一的专业知识维度,向人文素质培育、社会责任感培养等多维度延伸,评价效果从学生看待与专业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角度的变化、学生对专业知识的保持率、对专业的认可度、相应社会价值观在专业方向的理解等进行指标细分,将一级指标进一步划分成二级指标,建立指标体系后,通过AHP 方法中的专家赋予权重,具体的比较矩阵的生成,一致性检验,层次但单排序和总排序,最后得到评价分值,通过分值来体现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建立完成后在学校课程中实施,并进行评价,对结果进行反馈,同时征求学生的意见以及反馈,再次进入体系,循环进行体系的更新与完善。

三、条件保障

(一)领导重视,统筹教学资源

对于课程思政内容渗透入专业课程,需由学校党委牵头,对专业课“课程思政”进行统筹安排,通过会议等形式,首先让教师明白课程思政的重要性,之后,学校制定相关制度对专业课“课程思政”进行解释和规范,将思政内容渗透到学生培养方案中,专业课教师或教研室一一找出专业课思政渗透的切入点,并结合时事进行讨论,并确定好适合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

另外,学校通过建立以价值观为中心的校园文化,促进育人效果,充分利用思政课堂、校园环境(包括卫生、景观、雕塑等)、校园文化制度、学生的行为方式等配合专业课“课程思政”的开设,体现出培养方案中总体的育人目标和具体专业特色。

(二)提升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渗透意识和能力

传统课堂中,专业课教师的目标是将专业课讲透,对思政教育很少有渗透,或者采取“远离政治”的方法进行教育教学。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过程中,需要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专业课教师的引导就显得愈加重要。对此,专业课教师首先自身要有正确的政治方向,自主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时事政治或先进国际局势有正向正确的分析,通过教研室专业课程教师对课程的讨论,在哪些节点渗透什么观念等;学校也应该组织专门的培训,思政课教师对专业课教师进行思政内容的系统灌输,让专业课教师能够从学习或感悟中找到教学载体。根据所教授学生的特征和知识能力体系,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在潜移默化中进行思政教育。同时也要注意言传身教,做好学生的榜样。

(三)鼓励课程交流及互评,建立评价机制

建立对教师课程思政渗透的评价机制,与激励机制相互协调,通过举行课程思政精品课程;举办专业课课程思政技能大赛、等选拔出部分模范,通过开放模范课堂,吸引全体教师的学习热潮;开设思政教育论坛,吸收百家之长;通过“走出去”战略,学习其他院校优秀的方法,并推广等,同时,将教师课程思政的效果及同学的反馈纳入教学评价体系,教师的岗位晋升、晋级晋升等与之挂钩。通过各种活动以及优激励方式的开展,努力提升学校专业课“课程思政”的效果。

猜你喜欢

专业课专业课程思政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基于案例教学法的饲料专业课教学策略——评《饲料学》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模具专业课教学探索与实践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例
思政课“需求侧”
体育院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模式构建与探索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