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电视节目娱乐化的利弊

2020-08-04熊立燕

河北画报 2020年24期
关键词:电视节目娱乐受众

熊立燕

贵州省黔西市融媒体中心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视走入商业化,而娱乐节目是商业化的必然产物。1999 年,国家广电总局在全国广播影视系统内部管理改革座谈会上明确提出“制播分离”,我国电视节目开始走向市场化。于是,娱乐节目更是迅速发展,电视节目娱乐化,丰富了电视节目的内容和制作手段。但是,在给观众带来轻松快乐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那么这样的一个娱乐化的趋势,除了给观众提供轻松之外,还会对观众带来哪些影响呢?电视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到一定的产物,其强大的传播势力,日益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举止言行。那么电视节目的发展方向也必然影响着很多受众,这样的影响力,引导好了对文化就起着推动作用。反之,则阻碍社会的发展。

一、电视节目娱乐化带来哪些益处

首先,从电视节目的制作上来看,随着电视节目娱乐化的发展,娱乐节目大受观众的欢迎。需要不断开发新的节目,制作人员是远远不够的。并且电视节目是可以“制播分离”的,这样就带动了不少的影视制作公司。尤其是一批民营公司,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机会。从客观上来说,电视节目娱乐化对电视的产业化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其次,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自己的意见和表达自己的观点。特别是在新媒体诞生后,“时刻参与到节目中去”这样的想法更是强烈。这样便使娱乐节目更加注重与观众的交流,互动性非常强。而这样的影响不仅仅在于娱乐节目,近几年由央视推出的《百家讲坛》,正是用娱乐的方式来为观众讲解历史和经典著作。让人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去了解历史,更加便于记忆。如今的新闻类节目除了传统的新闻播报外,还有一些是从观众的角度出发,关注那些在生活中遇到困难,并且难以解决的人们。早些年有北京电视台播出的《丽影出动》,现如今有合肥电视台的《帮女郎》等,以及各个地方电视台几乎都有这样的为百姓解决困难的节目。这一类的新闻节目,以新闻人物为主线,不仅要报道新闻事件,还要参与妥善解决。观众在收看这样的新闻报道时,会感觉更贴近自己的生活。

最后,电视节目娱乐化发展以后,在节目的包装上要求更高,各种新鲜的元素都被应用到电视节目中来,让节目变得更加时尚。客观上,为电视节目的制作手段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从电视节目的整体发展和市场来看,娱乐化对电视节目来说是有一定积极作用的。从受众的角度来看,娱乐化的电视节目形式更加丰富了,也更加具有趣味性。但是,现在的趣味是不是所有受众想要的。因为现在有一些节目主持人,让观众看到的不是主持人的睿智,只是其在台上的哗众取宠。这样的节目,不管包装怎么样,舞台再绚丽,没有内容的节目不是观众想要看到的。在娱乐的背后,应该要有更多地思考,而不是只娱乐不思考。这样的娱乐,就只是为了娱乐而娱乐。“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赫伯特·乔治·威尔斯说过,他告诉人们要重视媒介的认识论。我们都知道,娱乐是电视的重要功能之一。娱乐本身并没有错,错的是我们在认识媒介的娱乐化过程所持的态度。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娱乐化是电视节目的一个必然趋势。但是我们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去对待娱乐化所带来的一些问题,那么娱乐化究竟给我们带来了哪些问题?

二、电视节目娱乐化存在什么样的弊端

(一)电视对青年一代的影响甚大,部分娱乐节目传达错误导向。

在之前有提到过,电视现在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特别是对80、90 后的青年一代,影响是很大的。前几年风靡一时的选秀类节目,造就了“平民明星”。许多年轻人为它着迷,因为一夜成名是通往成功的捷径。在这样的节目中,可以很快拥有知名度,从默默无闻的平凡人变成令人艳羡的明星。就好比是电视台办的一个明星速成班,可以在短时间内学会很多东西。在节目的影响下,青年们越来越浮躁,甚至静不下心来学习和读书。高效率固然是好的,但是事物的发展必须遵循它的规律,物极必反。常常听到有人抱怨:“现在的年轻人怎么越来越浮躁了”。娱乐节目在策划时是以市场为前提,以收视率为主要目的,并没有认真考虑它的影响会是怎样。青年一代的心智还不成熟,在看待问题时往往只是看到表象就会很激动。在还没有感受到大地的厚实时,就一步跃上云间,势必会感到轻飘飘,便很难把稳自己的方向,容易迷失自我。

(二)电视节目之间的激烈竞争,导致节目的抄袭之风严重,节目缺乏创意。

电视节目之间的竞争可谓是非常激烈,为了提高收视率,各家电视台都不断开发新节目,甚至出现了一个娱乐节目非常火时,在荧幕上可以看到很多电视台都有类似的节目,可以说是完全的“克隆”节目。在节目创作上,没有自己的创新点,也缺乏自己的本土特色。就造成了电视节目的不断重复,各种新节目也只是照搬照套旧的模式。在这样的情形下,如果再没有创新的话,恐怕就没有勇气创造新的节目了,只是习惯于“引用”和借鉴。

(三)电视节目过分娱乐化,导致媒体公信力受损。

娱乐节目给受众的最基本映像是 “游戏”,观众便不太在意它的可信度,只要能得到放松便可。娱乐节目本身任务也是能愉悦受众。但是,对于其他节目来说,娱乐化就会在不同程度上对观众的判断力有所影响。例如,新闻节目的娱乐化,曾令业内人士争论不休。新闻节目在内容上更偏向于煽情性、刺激性较强的社会新闻,强调新闻的故事性、情节性,强化事件的戏剧悬念。受众在看到这样的新闻时,似乎是更精彩了。但是,这样的新闻有悖于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在心理上迎合了受众,但也容易使新闻变得低俗,导致媒体公信力丧失。

那么,对于这些好的坏的影响,我们应该怎样去看待呢?而我们的媒体应该反思一些什么问题呢?

“电视本是无足轻重的,所以,如果它强加于自己很高的使命,或者把自己表现成重要文化的载体,那么危险就出现了。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这样危险的事正是知识分子和批评家一直不断鼓励电视去做的。这些问题在于,他们对待电视的态度不够严肃。因为,和印刷机一样,电视不过是一种修辞的工具。”尼尔·波兹曼这样说道。受众在观看电视节目时,不必赋予它太高的使命,要有自己的见解去看电视节目,特别是娱乐节目。俗话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在信息发达的今天,我们获得信息的途径太多,很难分辨它是真是假。我们在接收信息的同时,要辩证地去看待它,不能听到的看到的就认为是正确的。目前,媒体公信力越来越差,正是市场化后,各家媒体都想要提高利润。导致了对信息的取证不够认真,有的甚至是没有取证。而电视节目娱乐化发展以后,对各方面的要求都比较宽松。所以,我们作为信息的接收者,不应该盲目地去崇拜电视,不应该把它神化,而要辩证地去看待它。

对于媒体来说,当前中国的电视娱乐节目仍然存在着对人简单理解、忽视人的主体性、无视人性的合理诉求的状况,这往往表现为在所谓的善意关怀中仍存在随意侵犯他人隐私、忽视人的心理感受等情况。无论是电视还是报纸、杂志,都应该要重视以人为本。娱乐节目不应该强加媒体自己的意愿在节目中,要做到真正的以观众为本,从观众的感受出发。只有正视观众主体地位,切实尊重和发挥观众的主动性,才能在真正意义上获得观众,走出发展误区。

猜你喜欢

电视节目娱乐受众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网络时代受众心理的分析和引导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
娱乐眼
娱乐眼
娱乐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