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VLOG 中的主持传播

2020-08-04韩亚峰高天宇

河北画报 2020年24期
关键词:电视节目广播主持人

韩亚峰 高天宇

1.河北传媒学院研究生院

2.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

在新媒体环境下,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火热发展,从夸张、搞笑、表演性质的短视频到现在个性化、小清新式的VLOG,如今VLOG 成为不少短视频平台的重要突破口,一系列以VLOG 为核心的视频剪辑App,比如小影、VUE、秒拍等,让拍摄和剪辑VLOG 更加便捷,促使更多人加入VLOG 行列。VLOG 的题材多以记录生活日常为主,哔哩哔哩平台将VLOG 进行了分类:才艺、旅游、开箱、日常、测评、宠物、城市打卡、宅家等等,但总而言之都是在记录日常生活。比如中国内地美食短视频创作者李子柒,从2015 年开始拍摄VLOG,2021 年2 月2 日吉尼斯世界纪录发文宣布,李子柒以1410 万的YouTube 订阅量刷新了由其创下的“YouTube 中文频道最多订阅量”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VLOG 运用画面、音乐、语言文字等内容进行表达体现了主持传播的特性。

一、VLOG 中主持传播的体现

(一)主持职责

一档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和播出过程可简单分为三个阶段:前期——中期——后期。前期阶段:节目选题的确定、嘉宾的选择、节目的流程、场地的准备等;中期阶段:节目素材的整理与加工;后期阶段:录播或直播的主持工作阶段以及节目的后期剪辑。在实践中,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需要多个部门的协同配合,节目主持人不一定参与所有的环节。在VLOG 中,Vlogger(指VLOG 的拍摄者、创作者或发布者,下同)充当着主持人的职责,参与VLOG 的策划创意、节目录制和后期剪辑等过程。

(二)叙事功能

在广播电视节目中,任何类型的节目,主持人都必须具备足够的叙事能力。在主持传播中的语言叙事主要体现为:人物事件脉络条理的清晰表述、符合有声语言线性传播与听觉接受的规律,语言表达形象生动富于感染力、富有交流感。VLOG 中的叙事功能也同样重要,不管是镜头画面、字幕还是叙述人的讲述,都是为了根据 VLOG 主题完整地叙事,要让观众看懂VLOG,需要内容完整、清晰的叙述。

(三)沟通功能

“人际性”是主持人节目传播的重要特色。不管何种类型的广播电视节目,沟通性都必不可少,与观众或者嘉宾进行观点、内容、情感、心理等方面的沟通,引起受众共鸣,让节目传播效果达到最大化,VLOG 也是这样,如果想实现有效传播,Vlogger 就必须把握说话态度与说话方式。

(四)评论功能

在新媒体背景下的今天,我们已经步入信息资源共享的时代,对各种新闻都能及时掌握,受众更希望看到的是广播电视节目中主持人对人或事或社会现象作出合情合理的分析评论,这也是新闻评论节目经久不衰的原因之一。同样受众也希望能够通过VLOG 看到vlogger 的观点和态度。在Vlogger“老师好我叫何同学”以一条测试学校5G 网络的视频为例,何同学摈弃了一般科技类测评的参数堆砌,用非专业人员就能听懂,并能产生共鸣的表达方式,向大众解释了当下热门话题——5G,大家惊叹VLOG 中展示的5G 速度之快,更惊叹于后面何同学以“站在未来,看以前的人如何预测现在”的角度,用搜索工具带我们回想起4G 还未普遍应用的年代,人们对4G 的各种预测。何同学在VLOG 结尾处评论到:“五年后再看到这个视频,会发现速度其实是5G 最无聊的应用。”让受众大呼观点新颖。

(五)控场功能

在广播电视节目中,主持人的控场功能主要体现在确保节目顺利正常进行和灵活机智处理现场的突发情况,我们知道主持人撒贝宁、何炅、汪涵等优秀的主持人具备突出的主持能力,能够做到调节节目现场气氛与节奏,处理好现场的突发状况,而Vlogger 的控场功能也表现在能否让内容顺利进行与对待一些突发事件能否有恰到好处的处理,如果做到了,那会让整个VLOG 与众不同,焕然一新。

(六)衔接功能

在广播电视节目中,主持人需要根据节目内容及节目形态的对节目板块进行串联衔接。新媒体背景下,受众接受信息的来源逐渐增多,而且受众对信息有接收分析方面的需求,因此受众格外重视节目对信息的加工,通过主持人的衔接让节目内容立体化。如果主持人或者Vlogger 没有良好的衔接能力,也不可能有节目整体的流畅感、波澜起伏的节奏感以及艺术欣赏的美感。

以上六个方面在不管是广播电视节目中还是在VLOG中都是相互交织贯穿在整个节目中,相互配合,驾驭推进节目的进程。

二、如何运用VLOG 中主持传播

由于VLOG 拍摄与传播方式的便捷,现在许多人开始拍摄VLOG并得到热烈反响,比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康辉,他拍摄的“大国外交最前线”刷爆了朋友圈;《中国日报》记者彭译萱,采用VLOG 形式在两会进行现场采访并广受赞誉。在新媒体环境下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VLOG行列中,如何运用VLOG 中主持传播,进而把握VLOG 的发展机遇?通过调查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总结出四点:“VLOG+即兴口语”“VLOG+专业知识”“VLOG+社交互动”“VLOG+真实体验”。

(一)“VLOG+即兴口语”

在VLOG 中,即兴口语的位置是特殊的,一是因为并非所有的VLOG 中都处在有及时反馈的“循环模式”或语言互动当中,当你面对沟通嘉宾时,即兴口语便实实在在地实现了;二是,即兴口语不是每一个Vlogger 都采用,但是在今后的运用肯定会增多。即兴口语的表达需要有声语言的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多种能力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有声语言传情达意的清晰度、表现力、感染力,在Vlogger语言功力结构中占据了首要位置,因为无论什么类型的VLOG,语言表达都占首位。同时,也需要有一定的写作基本功,国内很多 Vlogger,王晓光、井越、冉发财等,都曾经从事文字工作,不仅让受众看到了他们优秀的写作功力,更看到了他们所思所想。有写作基本功的Vlogger 才不会出现没了稿子不会说话、大脑一片空白,不会词不达意、病句迭出。即兴口语是语言功力结构中最特殊、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也是在今后发展中所有Vlogger 需要努力的方向,不论何时何地何种拍摄器材,内容和感情都是VLOG 永远的中心。

(二)“VLOG+专业知识”

随着短视频的火热发展,现已逐渐进入了精耕细作的高质量发展阶段。VLOG 提供了种类繁多的实用性技能知识。如今人们越来越注重同等时间下获得信息的数量和质量,人们不仅要得到高质量的硬知识,在娱乐消遣上,也更加注重内容水平。之前都说播音主持人员是一个“杂家”,需要了解许多领域的知识,但是在新媒体背景下,要更加注重知识的“精”,而不是知识的“杂”。无论哪种媒介形态,优质内容始终是稀缺资源,也是创作者的核心竞争力。五花八门的游戏解说、旅游、探店、测评、开箱、化妆、运动、学习等VLOG 为粉丝带来真实、贴合实际、亲切的消费参考。Vlogger 需要注重的个人特色细分垂直领域,努力打造IP化个人品牌。

(三)“VLOG+社交互动”

一个VLOG 的制作,大部分素材往往来源于Vlogger的自我表达,通过画面与言语展现出非常强烈且独特的人格属性,也就是所谓的“人格化表达”。同时,针对短视频这一影像视觉产品,有着强烈视觉形象的VLOG,对于受众来说,会结合自己的文化背景和个人经历加以理解,可以产生拥有较强的沉浸感和参与感。受众观看VLOG,也正是为了接受的是那个视频里传递出来的Vlogger 的独特的人格,通过他与自己不同的生活,看他的智慧、性格、风度;知道他的品味、喜好;了解他过去的故事与将来的打算。在“第一人称”的环境下,感到“我可以回应”的心情。这样既满足了Vlogger 真实记录的需求,又符合受众获得情感联系与归属感的渴望,Vlogger 与受众之间构建了紧密的桥梁,愈发增强用户黏性。

(四)“VLOG+真实体验”

每个人都有一定程度的窥私欲,对他人的生活猎奇心理。VLOG 将“幕后”生活搬到“台前”,vlogger 在满足自我表达欲望的同时,也满足了观看者的窥私欲。比如欧阳娜娜,她的VLOG 记录这自己的大学生活,受众了解了看似光鲜亮丽的明星背后朴实自然的生活方式,不拥有明星生活的vlogger 王晓光,他的就是与受众分享日常美食、带观众一起做饭、一起喝咖啡。受众看他们的VLOG,仿佛自己也在真实体验这样的生活,vlogger 仿佛成了受众生活中的认识的朋友。

三、结语

VLOG 的发展前景值得期待,结合国内外视频平台的大量实例可以预见,在未来一段时间内,VLOG 会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新的视频体裁。如果创作者愿意,其内容几乎可以涵盖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想要更好地运用VLOG 进行传播,必须在以上几个方面不断实践和探索,脚踏实地、勤于思考,这一新的体裁势必打破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隔阂,走入更广泛的大众的视野。

猜你喜欢

电视节目广播主持人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周二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周二广播电视
周四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