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群众合唱艺术表演与探索

2020-08-04刘小番

河北画报 2020年24期
关键词:艺术表演演唱者音色

刘小番

集宁师范学院

在社区举行群众合唱活动,一方面增加社区内的娱乐氛围,另一方面,还能够对人们的日常行为进行约束。参与者在进行群众合唱排练的过程中,合唱要对参与者实现音准、音调方面的统一,所以参与者在排练的过程中,必须控制自己,以整个排练的团队为主,积极配合,团结协作,共同完成群众合唱的排练工作。因此,为保证所有合唱人员都能够融入到团体表演氛围中,便要针对群众合唱的艺术表演形式进行探析,并且结合当前合唱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这对于促进群众合唱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代群众合唱艺术表演中存在的问题

(一)演唱者缺乏活力与动力

群众合唱是团体活动,想要保证良好的演唱效果,首先要对演唱人员的情绪进行有效调动,但是在当前多数群众合唱中,由于演唱者缺乏活力与动力,势必会对合唱效果造成影响。其主要原因便是缺乏对社区合唱活动的积极参与性,虽然参加了社区群众合唱活动,但是参与者缺少利益的推动,不能够竭尽全力。在表演过程中,一方面不能保证自身的演唱技巧,另一方面也不能与其他合唱者相配合,最终导致合唱效果较差[1]。

(二)合唱曲目缺乏吸引力

群众合唱曲目缺乏与时俱进,这也是影响合唱效果的主要原因,当前在多数群众合唱节目中,入耳的都是一些老旧的歌曲,而且在合唱过程中参与者缺少新鲜的血液,通常都是年龄较大的人群,采用单一的表演方式,无法吸引较多的爱好者与观众,而且社区群众合唱活动的参与者,在演唱曲目时,曲目的演唱次数多如牛毛,参与者对歌唱曲目感到厌烦,也无法投入最佳状态,导致社区群众合唱活动的表演不够精彩。久而久之,便会影响到人们对群众合唱艺术表演的认知以及关注程度[2]。

(三)合唱者缺乏音乐素养

最后便是合唱者缺乏音乐素养,由于群众合唱艺术通常出现于各社区中,大部分人群都是出于兴趣爱好,而之前缺乏科学合理的演唱技巧培训,这样在与其他演唱者进行配合时,无法发挥出最佳的演唱状态。而且由于社区群众音乐素养参差不齐,在挑选过程中,如果拥有较高音乐素养的人员并不乐于参加合唱活动,那么参与活动的人员就会缺乏一定的音乐素养,给社区群众合唱活动的排练造成诸多困扰,无法激发合唱者的表演热情,不利于当代群众合唱艺术表演的有效开展。

二、强化群众合唱艺术表演的优化建议

(一)准确把控音色变化

基于上述问题,在强化群众合唱艺术表演形式的过程中,要从多方面入手,例如培养演唱者的音色控制技巧,根据合唱的曲目,对各部分的音色情况进行准确分析,由于合声部可以分为男声与女声,以及高声与低声,因此为了表现出不同的表演形式,可以采用不同的音色进行搭配,以展示出声部的丰富性与美感。同时还可以加入领唱、念白、伴唱等方式,采用层次鲜明的合唱技巧,使所有合唱人员都能够掌握自身的音色特征,强化群众合唱表演质量[3]。

(二)合理调整队形变化

对于群众合唱艺术表演来说,合理把握队形排列也是重要的工作内容,尤其是在舞台上,保证统一规范的队形,同时还要根据实际演唱的曲目,在合唱排练中编排具有特色的队形。可以根据演唱者的声色进行划分,也可以根据年龄进行划分,这样在合唱舞台上,能够体现出鲜明的对比。在演唱过程中,演唱人员还可以配合各类动作,例如蹲下、侧身、转向、起立等,对表演过程中的队形进行调整,这样也能够为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效果。

(三)控制合唱者的情绪变化

由于不同歌曲都具有自身所需表达的情绪,例如有的歌曲可以表现出坚定有力的情景,有的歌曲则是深沉舒缓的浪漫氛围,因此合唱者还要准确把握自身的情绪变化。如歌曲的旋律以及歌词内容发生变化时,都要表现出不同的表演状态,例如喜悦、悲壮等,要将欢快、愤恨等情绪表现出来,并且与各演唱片段的情绪相结合,只有保证情绪变化的丰富性与自然性,才能使合唱艺术作品更加具有张力,能够博得观众的眼球[4]。

(四)培养力度掌控能力

针对合唱者的力度掌控能力进行培训,例如在表演音乐作品时,虽然可以采用一种力度去表演,但是这种表演方式显然缺乏内涵,因此需要采用鲜明的力度对比,对不同的情节进行深化处理,这样可以使曲目整体的力度具有层次感与变化层次。例如在歌曲的高潮部分,可以加大表演的力度,从音色掌握程度,演唱音量等方面进行调整,同时也可以加快歌唱速度,将内心的实际情绪表现在群众合唱艺术作品中,保证歌唱者的实际情绪与作品表现形式能够有效契合,这样才能将歌曲表演的内核体现的淋漓尽致。

(五)适应合唱歌曲的速度变化

合理把控歌唱速度,也是群众合唱艺术技巧的重要组成内容,由于速度需要与指挥者的主旋律进行配合,而且一首歌还要保证丰富的节奏变化,这样才能彰显出群众合唱作品的优势。例如采用深沉舒缓的情绪,对歌唱速度进行调控,当歌曲发展至轻快活泼的阶段,可以对歌唱速度进行调整,并且逐渐转为豪迈的风格形式,因此运用恰当的速度,抒发不同的情绪感情,也能够强化群众合唱艺术作品的表演效果,使合唱作品的表演形式能够与实际氛围相结合,根据歌词与旋律的变化,与观众的思维观念达到共识[5]。

(六)灵活调整演唱形式

虽然当前多数群众合唱艺术作品中,缺乏对表演形式的灵活调整,但是为了保证整体的表演效果,还要针对音色以及节奏的掌握程度等方面进行强化培训,使合唱者能够对领唱、对唱等手法进行巧妙运用,这样才能展示出合唱艺术作品的多元化魅力,使表演者能够根据伴奏曲目的变化,对自身的演唱形式进行合理调整,这样还能够强化整体的表演氛围,使所有的合唱者能能够融入到群众合唱表演中。

(七)根据曲目内容调整气息

最后在日常训练中,还要关注合唱者的气息掌握程度,也就是根据曲目内容,对表演过程中的气息进行调整,当前的合唱呼吸方式有整体呼吸,声部轮流呼吸,循环呼吸三种形式。其中循环呼吸与群众合唱艺术形式相匹配,其原理为在不降低音量的情况下进行循环呼吸,这样可以使听众无呼吸感,这也是合唱中的一种特殊表演技巧,在合唱表演过程中,要对这三种呼吸方法进行合理运用,根据演唱曲目以及节奏的变换点,调整表演过程中的气息变化情况,这样才能使合唱者始终处于最佳的表演状态。此外,合唱者还要认识到相辅相成的重要性,也就是要与其他表演者之间构建良好的协作关系,不能盲目追求个性,要以合唱曲目的整体表演要求为基准,只有灵活运用自身的演唱技巧,并且与其他合唱者构建良好的合作关系,这时才能取得良好的艺术表演效果。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开展群众合唱活动时,要积极调动演唱者的情绪与热情,同时还要对其演唱能力进行强化,帮助其掌握各类演唱技巧,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才能不断提升群众合唱表演的效果。本文针对当代群众合唱艺术表演形式进行研究,首先阐述社区群众合唱中存在的问题,其次从合唱表演层面入手,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具体为准确把控音色变化,合理调整队形变化,控制合唱者的情绪变化,培养力度掌控能力,适应合唱歌曲的速度变化,灵活调整演唱形式,根据曲目内容调整气息,积极配合伴奏曲目变化,使群众合唱艺术表演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猜你喜欢

艺术表演演唱者音色
声乐表演中音乐素养对美声唱法的重要性
如何调整声乐演唱中的心理状态
Jiao Ayi| 《娇阿依》
声乐演唱中乐感的有效培养研究
精雕细琢的外形与音色 Bowers & Wilkins(宝华韦健)805 D4
计算机音乐编曲中音色的复合应用
街场黄梅戏的艺术表演风格
出人意表的音色与音质表现 Cambridge Audio剑桥|AXC25 CD机 AXA25合并放大器
论体育竞赛、艺术表演对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
声乐钢琴伴奏在与演唱者合作中的协调作用